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策-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头的阳光这样好,阿妩没必要一辈子都活在这个阴影之下,笑着转了话头:“不说这些闹心事儿了。。。小娘子的名字还没定?都快百日了!千万别叫哥哥取名字,小娘子家家的乳名叫阿练算什么道理!”

上一年深秋时节,欢宜产下长女,也是方家长房嫡系头一个孙辈。

行昭没出阁,洗三礼不好去,到底只生了女儿,方皇后也没名头去雨花巷看看,拖到现在方皇后与行昭也没瞧见过小乖乖,只听说欢宜难产,生了一天一夜才生下长女。欢宜生多久,桓哥儿就在产房外头攥着拳头等了多久,婴孩的哭声一出来,桓哥儿一个八尺高的男儿汉脚下一滑,在地上打了个趔趄,摔了个四仰八叉。

方祈原是希望能有个带把儿的孙儿传宗接代,可白胖的嫡亲孙女一出来,看着一张白白糯糯的小脸蛋儿,便嚷嚷起来“臭小子算个什么!桓哥儿和景哥儿两个小兔崽子,哪个过年过节的时候记起过老子?还是小娘子好!会笑会哭,还会给老子做鞋袜!”

大老粗得了个娇滴滴的孙女儿,抱是不敢抱的,邢氏和欢宜也不敢让他近小姑娘的身——满脸胡须扎着人怎么办?

方祈很委屈,方祈一委屈,倒霉的一定是毛百户,人毛百户好歹有官职有军衔儿,可人已经在方宅里扫了整整半个月的地了。。。

事儿传到了方皇后耳朵里头,方皇后快被自家哥哥蠢哭了。

方皇后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别叫人毛百户再扫地了,小心御史大夫再参哥哥一个为所欲为,哥哥哭都哭不出来。”

说起孙女儿,邢氏笑开了花儿“铁定不叫毛百户再扫地了!”又笑道“欢宜也是个憨的,非得请你哥哥定名字,不仅是乳名,大名也请他定!您想想桓哥儿和潇娘的名儿,全听二舅公的,一个命里缺木,一个命里缺水,这倒好取名儿。我请定云师太帮忙算了小娘子的命格,足足有八斤二两重,五行缺的都少,取名字就得慎之又慎,得取个大气的名儿,左右也压得住!”眼神落在行昭身上,啧啧称奇“到底是要出嫁的姑娘了,学得了文静,话儿也不掺合了!潇娘前些时候才来信说要回来不了,只送礼给添妆。。。是想要头面还是铺子?舅母转个身就回家备上,铁定嫁妆一百二十台置办得手都插不进去,叫端王惊得说不出话来!”

“小富婆从七八岁就在自个儿攒嫁妆了!”方皇后心情大好,乐呵呵地瞥了眼行昭“发的份例,年前年后赏的东西,老六上缴的铺子。。。出嫁的时候铁定得绕着定京城东南西北都转上一圈儿,得让老六吓得腿打软。”

女人家思维跳跃得太快了,行昭表示有点痛苦。

这不是再讨论欢宜的长女吗?怎么就一说又说到了她脑袋上。。。

人淑妃也是土豪啊。。。甩银票甩得盹儿都不打一个。。。

三句两句的,又扯到了行景的婚事上,邢氏很〖兴〗奋,方皇后听得很认真,行昭便抬头望着天花板走神。

其实行景的婚事,一早便定得很清楚了,那日临安侯府赏绿萼,行昭在陈婼莫名其妙的敌意下提早退场,没能去瞧一瞧贺家给行景准备的新房。

有点担心太夫人会借此事再起波澜,可静下心来想一想,便觉得不太可能了。

贺太夫人如今的眼中钉是贺现,若在行景的婚事上出事故做文章,岂非本末倒置?

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行昭越发觉得陈婼的举止很奇怪——就算在前一世她自作孽下嫁周平宁,陈婼与周平宁旧情未暴露之前,陈婼待她都是一派的大方与端和,可那日为何陡然寻衅撩拨她?

行昭想了很久,这一世她和陈婼有交集吗?

陈家和方家斗得不亦乐乎,这算是交集,可女眷的面子情也该做足了,陈婼被陈显教导这样久,不可能因为这个沉不住气。

再想想,唯一的交集怕就是六皇子求娶陈家女那次了。

六皇子要声东击西,先和陈家示好,最后皇帝中计,反倒赐婚她与六皇子,过程来得很快,不过三两日,陈家人当时没反应过来,过后呢?她才不信陈显没有在皇帝跟前安插亲信。

就因为这桩事?

陈婼觉得颜面上挂不住,便将气发在她身上?

行昭越想越觉得荒唐,姑娘家的心思猜不透,她便不去猜了,反正陈婼这张牌,陈家是会砸在手里的。

过了年,行昭扳着指头算日子,盼来盼去,总算是盼到自家长兄又英姿飒爽地回来了,这回没去顺真门口接风,只托六皇子给行景带了个包裹,里头装着她做的香囊和一封信。

行景对着未来妹夫将信立马展开看,抖了抖信纸,语气里头分明有得意洋洋:“阿妩从小便这样,自小就舍不得我,自个儿不好出宫,写信都要把话儿给我带到,啧啧啧。。。”

大舅子欠揍,六皇子倒是很礼貌,不动声色地抬眼往信上一瞥,随即笑了起来,朝行景抬了抬下颌,行景顺着六皇子的眼神看过去,信上很简洁,也就几个字儿。

“马上把胡子刮干净!”

行景憋得一张老脸通红,把信纸往怀里一揣,扬起马鞭绝尘而去。

第二天上早朝,六皇子看着当朝扬名伯光光生生的一张脸,风轻云淡地颔首致意。

谁也不晓得端王殿下心里头正笑得在打滚。

正文 第两百一六章 前奏(中)

三月正值草长莺飞之季。

行景回来没两天,贺现也屁颠屁颠回京了,一回来先去九井胡同老宅给贺太夫人请安,贺太夫人借由身子不爽,没见他。

贺现默了几天,上朝的时候发现方祈照旧拿一双斜眼居高临下看他,一颗心反而落到了肚子里去——俗话称反常即为妖,方祈还愿意鄙视他和无视他,就证明他还是捡回来一条命了。

贺三夫人何氏却不这么想。

何氏一张南瓜子脸,瘦成了葵瓜子脸,看着风尘仆仆的夫君,往日的眼波如水变成了一潭死水,语声照旧很柔弱,可更多的是埋怨。

“我爹让你别摊上这滩浑水,你偏不听。以为躲在后面儿,别人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想到了应邑长公主嫁进来,我们三房该怎么办,从来没想过要是东窗事发,我们会落入什么样的境地!我们好歹活了这样久了,你叫晴姐儿和昀哥儿怎么办。。。”

说着说着,忍着眼泪抽泣了两声,没再说下去。

是她穿的线,可她胆子再大,她也只是个长在深闺的后宅女人啊!万姨娘能是平白无故地坠河过世的吗?明明事情都过了这么几年了,老早就被灰盖住了,哪晓得又被莫名其妙地提了出来,惶惶不可终日了良久,一个人在定京城里坚守着,还不能叫旁人们看出门道来,只有见到自家相公才能软弱下来,眼泪才敢流出来。

她是真傻!

以为十拿九稳,以为应邑的身份够镇得住场子。以为就算东窗事发。应邑也能收拾得了后场。应邑没这个能耐,顾太后总有吧!

谁能料到,世事无常!

贺现叹了口气儿,探身轻捏了捏何氏的肩膀,话头沉吟:“赌局,本来就是有输有赢。你还想过请个人,下个帖子都要低三下四地去求太夫人的日子吗?若当时应邑如愿嫁进来,贺家老宅的后院一定失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三房就是从火海里冲出来的人。若应邑败了。。。”

贺现顿了顿。

如今他的地位就建立在应邑败露的基础上才得到的,贺琰惹了厌弃,皇帝无可用之人,只有从老牌世家里选择几个没有太大背景,素来不出声不出气儿,却有几分手段和本事的人。

这样的人能有几个?选来选去,不就选到了他吗?在西北这么几年,勾心斗角算计甚深。却是他活得最快活的时光——看着一步一步蚕食掉嫡兄的权势,掌住原本就该属于他的权力与地位。

他该感谢应邑和贺琰。也该感谢方家,乱世出英雄,他蛰伏经年,不奢求成为得利最丰的那人,却也想分得一杯羹。

“你慌什么慌,一连四封家信寄回来就是怕你慌,别慌,咱们再苦再难的日子都过来了。”贺现声音很温柔,将何氏揽在身侧,轻声安抚,“仔细想想如今的形势也不算太糟糕,皇帝指望我将西北的财政拢过来,方家若是要动手,事涉西北,一定当即就触到皇上逆鳞。要是方家耍阴招,那就更不用怕,太夫人的阴狠咱们见识得还少了?”

何氏肩头抖了抖,贺现又道:“当时下手的时候,你怕有报应,我便说了,若有报应全都报在我身上吧,如今若是报应来了,咱们竭尽全力避过去,若是实在避不过,我定护你与孩子们周全。”

何氏手上揪着贺现的衣服边儿,偏靠在他身上,轻轻地长长地叹出一口气儿。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她便什么也不怕。

到行景大喜日子,行昭起了个大早,傅粉画唇,选襦裙绦子,连鬓边是簪杜鹃还是李花都想了很久,最后选了朵珠翠绢花戴上,对着铜镜呆木木地瞧,莲玉便笑:“今儿个是大郎君的大喜日子,您倒紧张得不行。”

她是紧张,她怕出了错儿,连累哥哥被罗家人瞧不上,怕罗家人会觉得选择哥哥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可紧张之余,又有欣喜,忐忑不安的同时嘴角一直往上扬,扬着扬着一张脸便笑成了鬓间那朵珠花般粲然。

私心里觉得倒是有种嫁女儿的意思在。。。

早点把行景嫁出去,哦不,早点让行景娶到媳妇儿,这个夙愿折磨了方皇后快两年了,这下好了,总算是把人家小娘子骗到手了。

行景娶亲,方皇后其实没多大立场去镇场面的,要做颜面也只有给罗大娘子做颜面——老早就赐下了头一抬福禄寿双囍连珠的嫁妆,红布都没蒙,风风光光地摆在头一抬穿过了大半个定京城。

在九井胡同办亲事,是既让人喜又让人忧。

行昭坐在榆木小轿里摇摇晃晃中,好像听见了外头有鞭炮炸开的声音,“嘭”的一声伴着响亮到天上的唢呐声,奏出了今日的喜庆,莲玉跟在轿外,时不时地充当解说,“走过平水桥了”,“过了雨花巷了,方宅门关得很严,怕是已经去了。”,“路过陈府了,快到九井胡同了”。。。

哦,对了,太夫人也给陈家下了帖子,至于陈家会不会去就另当别论了。

行昭没给方皇后说起那日陈婼的事儿,方皇后却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没隔几天知道了个全儿,当下罚行昭跪在方福的小灵堂里抄了三百页书,将话儿说得很重。

“听人说起来,陈二姑娘的举止是不算大气,可你自个儿想一想,陈显大不大气?陈夫人大不大气?连绥王妃陈媛不出声不说话,她可曾做过什么事儿让人拿过什么把柄在手没有?表面跋扈率直,内里心生七窍的人多如牛毛,焉不知她是不是在诈你的话儿?是不是在迷惑你?别把自己想得很聪明!也别把别人看得蠢!遇事多想想,甭拿一面之交便定了这个人的心眼品性!”

方皇后一直在高看陈婼,毕竟陈显是让方家吃了大亏的人。

行昭心头陡然一惊,陈婼那日的锋芒毕露,确实是让她大松了一口气!

陈婼。。。是故意让她掉以轻心。。。还是本性就是如此?

行昭努力回想前世的场面,却发现朦朦胧胧中从来没有正经地或是正面地看见过陈婼的那张脸、那颗心,无论是陈家一跃上位也好,欢哥儿早夭也好,二皇子的摇摆不定也好,她悲哀地发现她从来没有和陈婼正面交手过,而在侧面的博弈中。。。

她全部输得一塌糊涂。

方皇后给行昭狠狠地敲了个警钟,而六皇子派人盯紧的平阳王府却没有任何异动。

轿子比马车颠簸,轿子被人扛在血肉组成的肩膀上,是该更颠簸些。

一颠儿一颠儿的,行昭拿手扶住轿沿,她被颠儿得没法思考,被一颠儿思绪就不晓得飘到了哪里去了。。。说实话,轿子坐起来是没马车舒服,可轿子至少有一个优点,是马车无法比拟的——死老六总不可能钻到轿子里来堵她吧。。。

鞭炮声越来越近,到最后已经是响在耳畔了。

轿子一停,行昭下轿,地上全是鞭炮的红纸屑和充斥着硝味儿的青烟,羊毡红毯从朱漆门廊一溜儿铺到了胡同口儿,门前闹闹嚷嚷一片,定京城里数得上号的人家,能拿到帖子的人家全都来了,各家的管事领着几车礼堵在门口。

行昭探身往后看了看,还是白总管亲自站在门口迎客接待,白总管没瞧见行昭,是他身边的一个小管事瞅见了,踮脚和白总管说了几句,便过来异常恭谨地福了身,领着行昭往里走,一路话就没停。

“平西侯夫人已经到了,欢宜公主也到了,和欣荣长公主在一桌斗叶子牌呢,将才还派人到门口来问道您。”

“太夫人特意叮嘱县主一来,就先领到正院里的新房去转上一圈儿,瞧瞧满意不满意。”

“六姑娘病得起不了身,请了太医过来瞧了瞧,只说是身子虚了,好好养着就行。奴才却听说六姑娘最近连饭也不大用,一天到晚更没了话说。”

句句话都是行昭想听的。

正当行昭认认真真想抬起眼来打量打量那小管事时,却看他顺势转了个弯儿,佝身笑着请行昭入外堂正屋,“。。。几位夫人和公主都在这处,您是先喝口茶歇一歇还是径直先将新房看了?”

行昭不动声色往后看了看,正好看见贺三夫人何氏往另一个方向拐了弯儿。

这个小管事。。。是特意让她避开何氏的吗?

若她直面何氏,这种场面,两方都得克制住,两边的脸色不会好看,算起来她受的损更多些——未出阁的小娘子和亲婶子闹得很难看,传出去了,名声还要不要了?

这个贺家的小管事摆明了是在和她示好。

行昭来了兴趣,出声问了几句,“。。。叫什么?在哪处当差?家里还有别人没有?”

小管事眼神一亮:“。。。白总管的徒弟!叫张德柱,家有老小,媳妇儿在二夫人院子里当差!”

行昭点点头,表示记住了,便抬脚进去。

邢氏招呼她过来,行昭一眼便看见了明显瘦了下来的欢宜,敛了裙摆迎过去,正要开口说话,却听外头陡然喧嚷得翻了天,有半大小子跑来跑去地传消息。

“新娘子和新郎官到啦!”

行昭赶紧涌上去看,趴在门廊上探长脖子往外瞧。

在一众眉清目秀的小白脸里,自家长兄身着红衣,要系大红结,肤色和相貌那叫一个与众不同啊!。。)

正文 第两百一七章 前奏(下)

与众不同的猛男兄到底还是应景地红了一张脸往前走,手上牵着一根长长的大喜连心绳,绳的那一端是盖着红盖头,一步一步走得很庄重的罗家大姑娘。

这就是行景要相伴一生的女子。

不论贫贱,不论生死,他们从此以往,就成了夫妻了。

夫妻,福气,世间的人这样多,偏偏遇到了身边那个人,可惜有的人变成了怨偶,有的人变成了宿敌,有的人相敬如宾,只有很少很少很少的人有足够多的福气和运气,有足够长的时光与耐心,彼此磨合,相互迁就。

到最后,白首偕老。

在今儿个之前,她心里一直沉甸甸的,没来得及和行景见上面,却总有话儿想问问他,这话儿不好给方皇后知道,也不好让邢氏知道,更不可能给方祈说,绕来绕去,便只好让其婉去请六皇子帮忙问上一问,她其实知道这个问有些多余,可到底还是问了出来。

“哥哥愿意和罗大娘子携手此生吗?”

六皇子跑自家媳妇儿的腿,一向跑得欢儿得很,和大舅子谈话压力大不大?大!和骁勇善战,满身腱子肉的大舅子谈话压力大不大?更大!可压力再大,媳妇儿一句话,也得顶着压力上啊!

眼见一壶花雕酒快见了底儿,六皇子绕来绕去总算问出这句话儿,他是松了口气儿,自家大舅子反倒手头拿着酒盏愣住了,隔了半晌,才笑出来。这位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