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策-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嫂莫恼。”

有孕的妇人前三个月瞧不出什么端倪来,腰身还是照样的细,可原来的巴掌大的小脸儿如今却肥了半圈。

方皇后心里落了底儿,眼却移到了被欣荣揽着的行昭身上,小娘子还在服丧,穿着素青碧颜色的高腰襦裙,乖巧地梳了个双丫髻,神色淡淡的,瞧不出喜悲来,方皇后不禁心头大慰:“本宫有什么好恼的,万阳大长公主和平阳大长公主年岁有些高了,心里头都牵挂着,说是晚宴的时候过来。应邑总比几位姑母来得早不是。”

应邑本就心里头烦闷,被方皇后一激,情绪就更低落了,方福生的两个孽障,一个跑了,另一个却还俏生生地站在她跟前!

而贺琰的态度明摆着是想自己生的孩子一出生就担一个奸生子的名头,生生矮了那两个一头!

便顿时如鲠在喉,方礼一向是个面苦心苦的,摆这么大的架势,就为了个庶长子选妃,自个儿还非得要买她的账过来!

中宁还这样劝着,“。。。不就是走个过场,能有多少时间,就当是听了场戏,吃了个饭。你都有多少时间没出外应酬了,上回我见着中山侯夫人,她还问你来着呢,就怕你是生了场病。再者说两个辈分高的都去,你我不去,难免落人口实。”

应邑不怕落人口实,却怕遭别人看出了自个儿深居简出的端倪来!

有孕本就让人浑身上下都不舒坦了,如今还要在方福姐姐的手底下说话,应邑感觉喉咙里像含了只苍蝇似的。

“本就是嫂嫂不懂事儿,两位姑母都是多大年岁的人儿了?还拿二皇子的事儿去打搅。”应邑冷哼一声,斜靠在椅背上,她心里不舒坦别人也甭想舒服:“二皇子是什么出身?你自个儿拿着画册选了选,随手指一个不就好了,搭着大戏台结果只唱黄梅,也不是我说您,嫂嫂也做得有些太过了些,有些人是受不得抬举的!”

这是母亲去后,行昭头一次看到应邑,自应邑进来,她一颗心就紧着,手缩在袖里恨恨地攥成拳,恨不得冲上去将这人一张娇媚的脸划花,一双细细凃着口脂的嘴扯烂!

第一卷正文  第八十二章 事实(上)

可应邑这番话一出口,行昭的心却陡然放松下来,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分明就是老天爷赏的机会!

果然,一番话说得整间屋子陡然静了下来。

王嫔头一个垂下头,眼睑微敛,瞧不清楚神色,行昭却分明看见她在局促不安地揪着手里头的帕子。

几家娘子夫人也都容色敛了起来。

安国公石夫人这是第二次吃应邑的排头了,二皇子选妃代表着什么,有一半的机会代表着定下了往后的皇后娘娘!哪家不日日烧香拜佛就想这机会落到自个儿脑顶上来啊!

应邑那几句话说得,将在座的几家人放在哪里了?这摆明了就是在赤裸裸地打几家人连带着王嫔的脸面吗!

石夫人抿了抿唇,面色铁青想要开口,却被欣荣长公主抢了先。

“三姐最懂事儿,一来便呛得嫂嫂,呛得这一屋子里的没话说。”欣荣语气清凌凌的,仍旧是一张笑脸乐呵呵地望着应邑,你是皇后养大的,我也是皇后养大的,谁瞧不起谁?

没待应邑说话,便笑着上前挽了方皇后,嗔道:“不是说请了柳文怜吗?怎么不让唱《红豆传》?绵绵长长的,听起来像唱进人心窝子里去似的。。。”

方皇后没接话儿,平阳王妃笑呵呵地打着圆场,她可是应邑的嫡亲嫂嫂。

“皇后娘娘是什么性子?最讨厌听人哭哭啼啼的,柳文怜可不止声音是绵绵长长的,过会子你可瞧好吧,一双水袖也甩得好极了!”

应邑横了欣荣一眼,却遭中宁紧紧拉住了衣角,又听中宁凑过耳轻声说着:“。。。忍一时风平浪静,你哪回打嘴仗打赢过皇后的?”

应邑手轻轻地盖在小腹上。心里头却想着大夫的话儿,“这把年岁的生养本来就难了些,加上这胎又有些不稳当,还好公主的身子骨还算强健,静静养着,别轻易动气动怒,养足月生下来定是个身强体壮的大胖小子。。。”,应邑忍了忍,更觉得鼻尖的芬馥让人恶心,一拂袖便往畅音阁扬长而去。

方皇后口里在同平阳王妃寒暄。时不时温声问询一下几家的娘子,余光却瞥着忍着气出门的应邑,便止了话头。笑着同众人说了句:“点了两折戏呢,人齐了便赶着快过去吧。”

行昭身上有孝,禁丝竹靡靡之音,便被留在了正殿里头。

闵寄柔随着大流往外走,时不时地往回看了看。眸子里头带着关切。

行昭抿唇笑了笑,冲她摆了摆手,叫她直管去。

莺莺燕燕一群人一走,大殿里头顿时空了起来,蒋明英被方皇后留在了殿里安排晚宴的事宜,大殿里没人。行昭便盘腿坐在炕上,拿了本书边看边和莲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儿。

蒋明英风风火火地一进一出,手里头拿着册子在校对。口里边念叨着:“。。。香炉用鎏金貔貅四角炉,点沉水香,再从库里搬八张黑漆螺钿纹方桌出来,壁柜上摆甜白瓷牡丹旧窑花斛。。。”边说着边抬头,却看见壁柜上摆着一尊天青蓝暗釉广彩双耳瓶。不由得一气,唤来小宫女过来。指着骂:“。。。册子上是怎么写的?是瞧不懂字儿还是看不清名儿?里边是要插大红色的西府海棠花儿,你却用天青色,叫别人看见了,怎么说我们凤仪殿?红配绿,丑得哭!”

那小宫人唤作碧玉,眼里包着一泡泪,可怜巴巴地望着行昭,蒋明英是皇后身边的姑姑,是掌事,被她拿手点着头骂,是小宫女儿的荣幸。可温阳县主一向性情温厚,也只能朝她求救解围。

行昭耳朵边儿听着蒋明英拿着细声细气的语气去教训宫人,便觉着乐,笑着招手将碧玉唤过来:“。。。名字里头有碧,就什么都愿意放青色?那莲玉名字里头有荷花儿,蒋姑姑名字里头有花的蓓蕾,她们就尽管放荷花儿和蓓蕾的东西了?”

伤筋断骨一百天,莲玉的腿脚还没好利索,可今儿个的事儿大,行昭放心不了莲蓉在身边,便点了莲玉跟着。

莲玉一听笑了起来,蒋明英见行昭接过话茬去,又说得轻快,不禁也跟着笑。

那小宫人破涕为笑,又不好意思起来,怯怯地踮着脚去够上头那个双耳瓶,又抱着去库里换。

行昭笑着看一番动作,边转了眼同蒋明英说着话儿:“劳烦姑姑给阿妩瞧瞧预备下的香吧?”

蒋明英应了一声,从小案上拿了个红漆匣子过去,行昭单手接过一打开,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浓郁的香气。

行昭又探头瞧了瞧,里头满满地堆了赤的、紫的小锥子模样的香料,仰着脸笑着同蒋明英说:“姑姑不亏是皇后娘娘身边儿的得力人儿,事儿一桩一桩地办得极为妥帖。”

蒋明英嘴角含笑将匣子合上,也不推诿也不自贬:“这桩相看定得急,只能有这么点时间准备,到时候随机应变和灵活机动才是最重要的。”

行昭笑颜更深了,又听蒋明英絮叨起来,“给您独个儿辟了件屋子,又特意让小厨房给您备下了焦边儿豆腐果,今儿个您也该换药了,张院判过会子过来,就不经过大殿,直接请到花间里去,您看可好?”

行昭笑着点头应了。

里间的准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忽然听见外间传来一阵急急促促的脚步声,行昭赶忙下炕趿鞋去瞧。

原是二皇子拉着六皇子过来了。

二皇子一推门,却发现里头只有几个小宫人在打扫,蹙着眉头便又拉着六皇子往外走,却被行昭拦住了。

“二皇子,六皇子,这是在做什么呢!”行昭目瞪口呆地瞧着这个做事儿风风火火的愣头青,又见六皇子沉着脸跟在二皇子后头,便赶忙招呼:“是来给皇后娘娘问安的吗?”

小娘子的声音脆脆的,二皇子本来欲离,却见小娘子的左脸上还有道疤,不由止住了步子,身子往前探了探,口里说着:“嘿!我说白玉膏没用吧!你且等着,明儿个我就出宫去帮你买双凝膏回来。上回我院子里头的丫头遭热水烫伤了,擦了双凝膏几天,嘿!好了!”

行昭已经对二皇子的一惊一乍见怪不怪了,突然听出味儿来了,再将眼神落在六皇子身上,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前两日送来的双凝膏压根就不是二皇子的谢礼,是六皇子自个儿买来送过来的!

六皇子刷地一下从脖子红到了耳朵根儿上,撇过头去,手背在身后,眼里直勾勾地看着雕着博古的屋檐飞脚,推了推二皇子,不太自然说着:“你不是要去给皇后娘娘和几位长公主问安吗?她们应该先行一步,已经去了畅音阁了吧。。。”

落实了六皇子的突然示好,让行昭有些愣愣的,是在拉拢?还是他想另辟蹊径讨好方皇后?还是仅仅在怜悯她?

六皇子小小的年纪,言行举止却让行昭摸不透,从那次在临安侯府里头他表现出来的冷静和谨慎,在到素日说话时的字斟句酌,六皇子周慎表现出来的个性让她看到了贺琰和黄沛的影子,她算是怕了这样的人了。

避之不及,又怎么可能愿意和这样的人扯上一星半点的关系。

是拉拢也好,怜悯也好,她都接着,却无以为报。她一个小小的孤女,除了方皇后的恩遇,再没有一丝半点能够让人有所图的了。

“是呢!去畅音阁了!”行昭高声笑道,又言:“您可得抓紧点儿,别一会儿您过去了,皇后娘娘又带着几位姐姐回来了,一来一往可又错开了!”

二皇子眼睛一亮,掩了口,压低声音问行昭:“闵家娘子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裳?”

“玉色!”行昭笑眯了眼睛,眼神再没有往六皇子那头望,语气轻快,“梳了高髻,裙边儿还绣了红褐色的君子兰纹!”

这个二皇子,连人家姑娘的面貌都没记清楚,就瞄上了!

处事天真又随心所欲,平心而论,二皇子实在不适合成为一个帝王,却能成为极好的伙伴和有义气的知己。

二皇子笑得眉头都舒展开了,又扯着六皇子出了院子,直奔畅音阁去,六皇子若有所思地回头望了望,似是轻笑似是苦笑一声,便埋首跟在二皇子后头直直往前走。

畅音阁在宫里的东北边儿,离十二宫都远,就怕唱戏的扰着了各宫贵人的清净。

方皇后坐在前头,手一下一下地拍在案上,眼神跟着戏台在走,不多时就有宫人过来小声附耳禀报,“二皇子并六皇子过来问安了。”

方皇后便探身同坐在最右边儿的王嫔笑说:“。。。孟不离焦,焦不离孟,说的就是这两个孩子。老六素日不爱热闹的,都跟着过来问安了,可见对这事儿的挂心!”

王嫔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不多时,两个一高一矮的小郎君便被人领了进来,二皇子穿着藕荷色直缀,率先出声,朗声行过礼:“儿臣给母后问安,愿母后长乐未央!”六皇子随在后头,语气平和跟着问了安。

两人又挨个儿地和坐在座儿上的几位长公主和平阳王妃行过礼,几家的夫人娘子也都起身相互见过了礼。

PS:

过会儿还有一章。

第一卷正文  第八十三章 事实(中)

一路走来,皇后透出的几句口风让闵夫人喜气洋洋的,又见二皇子生得身形颀长,一双星眸配剑眉,鼻梁直挺,心里头更高兴了。

二皇子边抬眼边找穿着玉色衣裳,裙边绣着君子兰的小娘子,一找便找着了,再抬头一看,果然是她!

面如满月,杏眼桃腮,身量小小的,整个人看上去却伸展随意又安逸极了。。。

二皇子强抑住心头的澎湃,朝前拱了拱手,语气更加柔和:“恪见过闵娘子。”

闵寄柔脚往后靠了靠,再一抬头,能看见少年像星星一样闪亮的眼眸,心“砰砰”地跳了起来,手不知道往哪处放了,脸却自有主张地红了,忙侧开身避开这个礼,结结巴巴地回之:“二皇子安好。。。”

王嫔立在角落里,欢喜得眼眶红了一周,她穷尽一生想要的,她的儿子唾手可得,不对,也不是唾手可得。。。

再拿眼看了看笑着看两个年少人的方皇后,就算这是一个交易,但也是一个互利吧!

两人挨个儿行完礼,又同几位姑母寒暄几句后,便起身告退。

众人的眼神再看向台上,戏已经到最后一场了,正演到柳文怜欢欢喜喜地穿着正红色的凤冠霞帔候在门口,等她充军迟归的夫君。

看郎君策马疾奔归家,却只能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柳文怜却出人意料之外地没有演哭戏,却是笑吟吟地轻捻着水袖,替面前的情郎轻擦去额角的汗,声音拖得绵长婉转又柔和深情:“郎去已十载,妾迎望家门。如今郎还归,妾备饭与茶。”

你走了已经有十年了,我却日日备下为你接风的茶与粮。你回来我便服侍你宽衣用食,就像你没有离开的时候那样。

有时候痛哭流涕,却并不一定会让人怜悯,有可能反生嫌恶。

而有时候没有眼泪的大团圆剧目,却并不一定让人欢喜。

这样的大团圆,看得方皇后的眼里涩涩的,她无端地想起了自己惨死的胞妹,贺琰到底知不知道他失去了一个怎样一心崇敬着他的女人?

欣荣先带头拍掌,这样的日子不合适哭出来,只能笑着怪戏台上的人:“。。。真是聪明!挖空心思地想让人哭。我却偏不哭!只叫他们自个儿难受去!赏二十锭银子吧!”

应邑哭得稀里哗啦地,手里紧紧攥着蜀绣丝帕,忍着不哭出声儿。

方皇后往后蔑了她一眼。挥了挥袖子,高声说了一个“赏”字儿,算是对这折戏的最终评定。

戏台上劈理乓啷地又忙活开了,戏终究是戏,不可能一直沉溺其中。人生还要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

等下一折戏敲锣打鼓地演罢,各人的情绪也收拾好了,方皇后听林公公附耳轻语一番,便笑着起了身,欣荣长公主上前两步扶住。只听方皇后缓声缓语地招呼着:“。。。皇上已经往凤仪殿去了,两位大长公主也出了府了,咱们便也回了吧。”

安国公石夫人心头一揪。这也只有皇家这样相看儿媳了!平日里哪家的公公还亲身过来相看儿子媳妇儿呀?

“皇上这几天日理万机的,却还要腾出时间过来,臣妇于心不安。。。”陈阁老夫人更敏锐一些,西北是战是和,皇帝还没拿出个章程来。可看最后入选的这三家,自家是坚决地主战。闵家更别说了,信中侯都还在西北没回来,安国公石家在朝堂上没实权,更说不上话。

三中有二,是主战的。

这算不算间接地表明了皇帝的态度了呢?

闵夫人走在最后,神色如常,既没搭腔又没变颜色。

方皇后心里却知道皇帝过来是做什么。女儿像母亲,安国公夫人沉不住气,陈夫人却又有牝鸡司晨的嫌疑,看来看去,还真是只有闵家最好,这也算是两个小儿女的缘分吧。

应邑走在后面,慢慢地走,从最初被欣荣激怒,到将才的情绪失控,她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空空的,脚更是软得没了气力走路。

中宁在旁边扶着她,凑近耳朵说道:“没气力撑着就别硬撑,要不要去太后那边坐一坐?怎么这几天瞧你脸色,都有些不对劲。”

应邑感觉腰酸极了,却咬着牙摇头。

方皇后是个多精明的人,给她一个一,她能猜出十来!

天色沉了下来,小宫娥在前头一人手里拿着一柄长长的六角宫灯,廊间高高挂起的琉璃宫灯将光照得明明亮亮的,待一行人到了凤仪殿,里间的装束摆设已经规规整整的了,貔貅瑞兽的香炉摆在花斛旁边,袅袅飘起来一缕青烟。

蒋明英立在门廊里身后跟着两个留着头的小丫鬟,见是人回来了,扬声唤道:“掌灯!”

便又有几个留着头的小宫娥蹑手蹑脚地进了里间,又有两盏红澄澄的宫灯摇曳着起来了。

一行人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