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人们产生宗教的圆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宗教问题其实都是医学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中医的问题。

藏象生命体有强大的智慧,它与人类大脑相比,几乎无所不知,因为它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手段与我们截然不同,它甚至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不同的时间段里认识同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比如说,当它通过梦境将尚未发生的事件呈现在人类大脑时,就跨越了我们的时空而获得的信息。

然而,也许是出于两套生命系统设计的原初考虑,强大的藏象生命在我们清醒的状态下似乎并不自主大规模参与我们日常的生命活动,也不会与我们进行交流,除了维持本系统所需要的少数能量以外,平常它被封存于我们的身体当中。如果有谁在醒觉状态依然可以交流的话,那他一定是所谓的特异功能者。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宝,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潜藏着巨大的能量,谁能开发出来,谁就可以超凡入圣。自古以来,人们想尽办法开发人类的这种潜能,有宗教的形式、气功的形式、中医的形式,但人类至今没有找到一种合理的开发方式,只是在浅层次加以利用,比如气功的方法、中医的方法,都是浅层次的利用。

梦者魂行

就目前所知的情况,在正常的觉醒状态之下,两个精神主体是独立的,但在夜晚的梦中,两个精神主体是沟通的。所以,人类的绝大部分智慧、灵感其实来自于梦境。

爱因斯坦是当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20世纪的人类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爱因斯坦本人却将他一生的科学成就归功于一个年轻时代的梦:他梦见自己驾着雪橇沿着陡峭的山坡滑下,越滑越快,当他接近光速时,他意识到头顶上的星星把光折射成从未见过的光谱。这一情景,给爱因斯坦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得出了“相对论”以后,他曾经认为,其实自己一生的科学追求,都来自对年轻时那个梦的沉思,这个梦给他的整套理论提供了一个“思想实验”的基础。

20世纪另外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是波耳,他创造了量子理论,并获得诺贝尔奖。但据他自己回忆,量子理论的发现与梦有密切的关系。当时他正在研究元素周期表的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在有些元素之间没有过度元素?此时他做了一个梦:几匹马正在比赛,所有的马都在用白粉标出的道路上奔驰,只要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马允许改变跑道。如果有一匹马沿着白线跑,踢起白粉,它就被立即罚下。他醒来时意识到,“跑道规则”象征着他的问题答案,当环绕原子核作轨道运行时,电子就像马奔驰在跑道中一样,它必须沿着规定的路线运行,而运行电子的路线则由量子来决定。在梦中经验的提示下,波耳创造了他的量子理论。

那么为什么两个精神主体只能在梦中交流呢?那就要明白睡眠时人类大脑思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人在睡眠时,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与意识处于休息状态,大脑皮层处于全面抑制状态,神经之间的联系被阻断。不论多么聪明的人,在睡着之后都一样没有意识,没有理性。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112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在觉醒状态下,人类固有的意识是排斥梦境的。换句话说,人类大脑中的理性与逻辑恰恰就是藏象生命与人类精神沟通的最大障碍。我们先来看以下的图示:

大脑精神主体 五藏神精神主体

正如图示显示的那样,在白天,大脑精神主体与五藏神的精神主体之间,存在一道障碍物,我们将它形容为砖墙,这堵砖墙限制了两者在白天正常交流。那么这堵砖墙是什么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说大脑精神与五藏神精神是两个独立的主体,各自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如果我们将大脑精神主体特征概括为理性(核心是逻辑),那么五藏神精神主体的特征就是非理性(与大脑理性相对应而言)。所以,大脑的理性对于五藏神而言就是砖墙。白天,大脑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它的理性思维就像是一排排哨兵,严格禁止五藏神的进入,这也是大脑系统独立性的一种表现。而当夜晚之时,大脑理性休息了,这堵砖墙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藏象系统只有在夜晚才可以进入大脑意识中。

这堵砖墙是怎么形成的呢?学习!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在学习,今天掌握一条定理、明天学习一条规律。每一条定理、每一条规律都是一块砖头,学习得越多,大脑里的条条框就越多,砖墙也就越厚,我们与五藏神的沟通也就越困难。其实在白天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透过砖墙感知五藏神那股混混沌沌的精神潜流,虽然不真切,但确实可以感知到。只是我们白天需要处理许多信息,根本无法让大脑安静下来。

或者有人问:学习难道不好吗?我们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源于我们的提问方法,如果方法有误,那么世界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个变形的世界,但在提问方法的的范围内它却是真实的。另一方面,人类在认识世界中形成的定理、规律等越多,表面看来我们的认识能力加深了,但其实是限制了我们的认识能力。所以对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

此时我们想起了古代印度人的一些看法,《尤婆尼沙》说:“自我的获得不是凭借学习,也不是凭借天才和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让一切婆罗门弃绝学习而返回童稚状态吧!”《奥义书》也说:“有自知之明的婆罗门打开了感觉的大门,并使之转向外在的大门,因此,人类只知道观察外部的世界。然而,有些闭目反思和企盼不朽的智者却看到了那隐秘的自我。”甚至中国的老子也提倡“弃智绝学”。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学习就是垒高墙”并没有绝对性,它只是针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的。大部分的人学习就是在垒高墙,因为他们只是学习了许多表面的东西,并没有真正的融会贯通,也就是缺少悟性。真正的大智者,他们的学习则完全不同,他们不是在垒墙,而是在砸墙,他们读的每一本书,都是拆除墙上的一块砖。在他们看来,书不是越读越厚,而是越读越薄。真正的大智者,可能就是佛陀或者老子那样的人,他们从学习中突破了高墙,最后超凡入圣。

好!我们继续来谈穿越高墙的五藏神。

《周礼》说:“太卜掌三梦之法。”疏云:“梦者人精神所寤可占者,谓人之寐,形魄不动而精神寤见,觉而占之。”《论衡》中更是明确地说:“梦者,占者谓之魂行。”我们觉得这个解释虽然充满的迷信色彩,但从中医的角度看,它恰恰是中医梦证的正确表述。“魂”在此指的就是中医藏象五神——神魂魄意志,即为另一个精神主体。其中“行”字用得最好,说明五藏神对梦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是主动促使梦的形成。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113

上述观点在中医里有更加详细的记载。

《灵枢•;本神》曰:“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化游行之之境皆是也。”可见中医认为肝主梦,故后世认为“肝能知来,魄能知往”。其实并不是肝可以单独主梦,这里指的是一个系统,即五藏系统。所以我们认为,藏象五神具有窥视未来的功能,它比大脑精神更具有智慧性。其实在《内经》的其他篇目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例如《灵枢•;五色》曰:“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科学研究也进一步表明,梦与中医阴阳博动的节律是一致的。

就一天而言,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起于11点—1点,丑时1点—3点,每个时辰2小时,到亥时21点—23点,完成一天的周期。夜晚11点—1点,这是阴极盛的时期,但按照阴阳盛衰的理论,阴极盛则阳始动,因为物极必反。从夜里1 点到太阳出来,阴渐渐衰退而阳渐渐成长。人体的阴阳与自然阴阳的变化是相合的,这也是第二生理系统的节律。

那么一个人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按照中医理论,夜里10点不睡则伤肾。在现实中,我们也一般是在亥时(夜里9点到11点)入睡。

睡眠研究表明,真正意义上的梦(REM睡眠)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如果一个人10点入睡,他的第一个梦则出现在夜里11点半左右,如果他是11点入睡,则出现在12点半左右。也就是说,人每天的第一个梦基本都出现在子时(夜里11点—1点)。这个时辰,正是阴极而阳动时分,所以梦与阳(藏象精神主体)有极大的关系。

还有一个证据:大多数的男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夜里睡着后,###会自动挺立,有些性无能者在此时也会发生###挺立不倒的现象。弗洛伊德将这个现象视为他理论的证据,认为梦恰恰表现了没有得到满足的性愿望。中医认为,血不至则###不挺,阳气不至则挺而不热。肾化一身之气,当子时一过,阳气勃性,由肾而始,所以###自然挺立。这恰恰说明,梦与阳气有极大的关系,可以说是阳气的运作产生了梦。

研究还表明,一般来说,前半夜的梦境比较简单,几乎没有什么细节,大多数缺乏情节和重要特征;后半夜的梦较之前半夜的梦,细节和情节都很丰富;凌晨时的梦就更具体了,而且活灵活现。这个研究说明,梦的内容与阳气藏象的活动有密切关系,阳气渐长,梦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到太阳出来的前后,梦达到了顶点。

所以REM睡眠中的梦,与中医记载五藏神活动节律完全相同,也与我们的一系列假设完全吻合。因此,“梦者魂行”这才是梦的真正机理。

当人们从梦中醒来时,大脑精神主体立刻接管了失守的系统,中间的砖墙陡然出现,隔断了两个精神主体之间的交流。于是许多梦被在清醒的瞬间遗忘,这就是梦的遗忘机制。

人为什么要做梦?

梦是人类生理的必需品,但我们为什么需要梦呢?换句话说,藏象生命为什么要在梦中与我们交流呢?

人类对自己的感情世界极为着迷,从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以及现代的影视作品,都在讨论亲情、友情、爱情、同情……有情与无情有时竟然成了区分好坏人的标准。不错,我们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变化,才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会有桃园三结义,才会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才会有……如果这个世界上缺少了情,那将是一片荒漠。

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中医的角度去看问题,无情比有情可能更有利于健康。中医特别重视情感变化在疾病中的作用,并将人类的情感归为七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实人类的情感远比七种要多,中医只是如此归类而已,切不可死搬硬套)。《黄帝内经》中对情志导致的疾病有大量的记载。

中医并非反对一切情志变动,人活在社会中,每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志不波动的人几乎没有。这里所说的情志变化都是超过正常范围的不正常变化,只有这种情志波动才会引发疾病。例如,当一个人失恋后,痛苦失望是难免的,但如果痛不欲生,撕肝裂肺,持续时间很长,那就属于致病的情志变化了。有时这种过激的情志变化当时可能并不表现为疾病,但它却给日后的健康伏下了隐患,在许多年后突然爆发出来,形成恶疾。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114

然而,虽然中医强调了情志的致病因素,但没有具体说致病的比例,但在佛经中却有比较明确的说法,可以借鉴。在佛经中,佛曾经说过:源于身体的疾病只有“四百四十”种,而源于精神情绪方面的疾病竟然多达“八万四千”种。仅就这一点看,佛经与《黄帝内经》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人类的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不正当的情志引发的。

情志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仅可以直接引发疾病,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情志,也是此人生活方式选择的内在原因。比如说吸毒,他就与人的情志选择有密切的关系,许多人是出于好奇而吸毒,有些人则是因为无法排遣生活的压力而吸毒。因此,人们在社会中行为的选择,根源于是不同的情志模式,具有相同情志模式的人往往容易选择同一类事物,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当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或者行为方式以后,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影响人们的健康。吸烟者易患肺癌,好酒者容易得肝硬化,喜于美食者糠尿病,好色之徒易老,懒于运动者骨质疏松……

也就是说情志变化对人类的健康有巨大的作用力。英国白厅曾经对英国公务员有一个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显示,英国公务员的级别越低,死亡率及患病率就越高。这份调查报告中有一个特别让人关注的地方,即职位高的人平衡心理的能力越强,所以患病率低,相反,职位越低的公务员,其心理平衡能力也就越差,故患病率高。

关于情志与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有大量的记载,

“故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气)……暴喜伤阳(气)”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

“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

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积累一些异常的精神因素,而这些因素将会打破某种平衡,危及藏象生命的安全。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人类情志的剧烈变化就像是原子弹爆炸后的冲击波,会对藏象生命体造成最为严重的伤害。所以,藏象生命为了自身的安全,需要调控人类情志的平衡。怎么调控呢?当然是通过梦来调控。在梦中,藏象生命扫描我们一天的生活经历,从中发现影响我们情志的事件,再通过短期和长期记忆的选择,将那些有利于稳定的记忆选择成长期记忆,而将那些不利于稳定的记忆选择成短期记忆。

因此梦所关注的问题,恰恰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具体地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近梦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一段时间里总有几项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比如工作、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两个精神主体交流的主要话题。|Qī|shu|ωang|因为此类问题往往会引起人们情绪的极大变化,这是两套生命体平衡的重大隐患。此类问题最容易产生“预言梦”。

第二、梦者意识中对健康的忧虑。人类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到了中老年时期,健康更是生活的中心问题。此类总是常常引发“医疗梦”。

第三、梦者对自己在社会中角色的评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在与周围人相处的对比过程中,就有了关于“社会角色评价”的问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困于这个问题,日常的情绪也会因此而发生波动。此类问题常做“社会梦”,从中可以窥视梦者的内心世界。

第四、梦者深层次的哲学、心理问题。每个人无论文化背景如何,都会有对哲学层面问题的思考,比如生与死、人为什么活着、人类从何而来、宇宙如何构成……等等问题。由此类问题引发的梦,我们称为“哲学梦”、或者“鬼神梦”,其中最有名的梦,就是荣格关于三层房子的梦。

前两类梦都可以看做是小梦,主要是因为它的内容针对性很强,就是针对梦者所关心的问题。而后两类可以看成是大梦,它的针对性不强,但启发性很强,具有普遍的意义。但不论是那一类梦,起源都是一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