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营养师-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祖父?”孙思邈感叹,“杜师弟已经过世了吗?”

杜师弟?!这下众人的视线都聚中在孙思邈身上了。

孙思邈解释:“杜修远曾是我同门师弟,不过他是火居道士,可以娶妻生子。”(注1)

爷爷是火居道士?杜诚好像确实听父亲说过,但爷爷过世时,他还没有出生,印象自然不深。不过现在杜诚可是福至心灵,忙跪下见礼:“杜诚见过祖师伯。”

出家人看淡生死,但今日见了故人之孙,孙思邈也是感慨万端,他忙扶起杜诚:“好孩子,你仁心仁术,真是杜师弟的好传人。”

偶像见面会变成了认亲会,罗莎丽亚傻了眼。

……

“我问你,”退场之后,罗莎丽亚追问杜诚,“你爷爷要活着,现在得多少岁?”

“六十五岁。”杜诚叹息,爷爷是死于兵乱,而非寿终正寝啊!

罗莎丽亚可没空叹息:“孙真人是你爷爷的师兄,那他今年有多少岁?”

“应该快七十了吧?”杜诚计算。

“可你看他那张脸啊?!”这才是关键,“像七十岁的人吗?”

“是不像。”杜诚摇头,老实说,孙思邈看上去还不到四十岁。

“祖师伯仙风道骨,当然不是凡夫俗子可比。”杜诚觉得理所当然,修仙如果没有用,谁还出家?

这可是个大问题呀!罗莎丽亚鼓动杜诚:“他是你祖师伯,你去问问他,他今年究竟有多少岁?”孙思邈的寿命一直是个谜,在现代一共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

不过历史上记载蛛丝马迹的,多是公元541年和公元581年这两种说法,到底是哪种呢?

现在是公元626年,按孙思邈快四十岁的外表,正好符合他生于公元581年的推测,罗莎丽亚初见孙思邈时,也没怀疑什么,但他居然是60多岁人的师兄,难道他今年真的八十了?!

要是能解开这个谜,飞船毁了也没有关系,保证有一堆人抢着给她买单。

对着罗莎丽亚的兴奋,杜诚却给她泼冷水,他居然一本正经地摇头:“我不能去问。”

“为什么?”罗莎丽亚奇怪,这事又不难啊?

杜诚解释:“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规律,这道门就有三不问,一不问寿,二不言俗事,三不拉家常籍贯。”他不能犯忌。

“这样…”罗莎丽亚发愁,那还真不能由自己去问,不过,“你可以装不知道的。”她还是鼓励杜诚,好歹这两人沾亲带故,孙思邈应该不会生气。

“可我明明知道。”杜诚很认真。

这人脑筋不转弯!“让你装不知道。”

杜诚想想,还是拒绝:“我装不出来。”

“哼。”罗莎丽亚转身就走,不再理他。

注1:火居道士就是指居家修行的道士,火在此意指凡俗生活之意。火居道士可以娶亲蓄子,但是也要持戒奉斋。



第二十八章 豆面糕

按照安排,孙思邈和魏征一块回长安,向唐太宗详细禀报并州疫情的始末。

陆氏还在清河,杜诚和罗莎丽亚自然是先回清河,再去长安。清河的杜氏医馆和太白居,自然也不能说关就关。

和孙思邈魏征约好长安再见,杜诚和罗莎丽亚赶回清河县,时至十二月,正好一起过新年。

……

陆氏早就得到张文瓘从并州送来的信,知道杜诚和罗莎丽亚一切平安。

“好孩子,你总算回来了。”见了面,陆氏仍是又惊又喜,但她的惊喜只针对罗莎丽亚一个人,“让伯母看看,你一定受了不少苦。”

杜诚知道母亲在生自己的气,他诚惶诚恐道歉:“娘,孩儿知错了。”

陆氏仍然不理他,只心疼罗莎丽亚:“快进屋,外面冷。”

罗莎丽亚也不理他,笑嘻嘻和陆氏进屋,留下杜诚拎着行李,傻愣愣站在那儿。

……

回来两天了,陆氏仍不和杜诚说话,但她发现罗莎丽亚居然也不和杜诚说话,是不是杜诚做错了什么?说到底,陆氏生气也是因为心疼儿子,见此情景,她又忍不住操心了。

陆氏先问杜诚,母亲肯主动和自己说话,自然是好事,但一提到罗莎丽亚为什么生气,杜诚就苦着脸,只因为他不肯去问孙真人的实际年龄,罗姑娘就气到现在,他可是从没见罗莎丽亚生气这么久的。

“你就帮她问问怎么啦?”虽然不知道罗莎丽亚这么坚持的原因,陆氏还是明显站在她那边的。

“可是道门有三不问。”杜诚又和母亲解释。

陆氏不以为然:“你可以当不知道。”

杜诚又发怔:“可我明明知道的。”女人怎么都这样?

陆氏摇头叹气,这儿子是聪明还是笨啊?人家姑娘无意踩个脚印,他都记下尺寸买双新鞋,可好不容易主动让他帮忙,他却推三阻四。

“我不管你知不知道,总之,回长安后你一定要问出来。”陆氏干脆下命令,“你要问不出来就是不孝。”

母命难违,陆诚只好先点头,不过,“孙真人现在在长安,罗姑娘那儿…我该怎么办?”难道就一直不说话。

“祸是你闯的,你自己想办法。”陆氏可不管了,虽说婚姻大事是讲究父母之命,但哄老婆的工作,不能也由母亲代劳吧?

“这快过年了,你赶快把罗莎给我哄笑了,不然今年没你的新衣服。”陆氏“威胁”儿子,自从罗莎丽亚追随杜诚去并州出生入死,陆氏就认定这女孩做自己的儿媳妇了。

……

除夕进入倒计时,罗莎丽亚也一天比一天忙。

太白居,崔老夫人并不同意关了它,也不同意收回,这让罗莎丽亚挺为难,最后两人商量的结果,是清河太白居做为长安太白居的分店存在,由罗莎丽亚委托崔老夫人代理。

这主店还没从新开张,就有了个分店,好像不合规矩,但清河太白居也是她努力经营的,就让它继续存在也好。

既然确定是分店,既然年后才回长安,那现在,太白居的生意就不能停。

……

快过年了,点心生意也是最好做的时候,谁准备年货不买些,谁走亲访友不拎上些。

盆糕,枣糕,白糕,水晶糕,山药糕,赤豆糕,藕丝糕,栗子糕,过年吃糕,一年更比一年“高”,讨个好彩头。

知道这点,罗莎丽亚就和糕结了缘,太白居天天推出新款糕点,让别的点心店跟着学都来不及。

太白居生意大好,做为股东之一的崔老夫人又闻讯过来“视察”,隔着帘子,将过年前热闹的街景尽收眼底,又品尝美味的点心,眼福口福都饱饱的崔老夫人心满意足。

罗莎丽亚可没有这么悠闲,店里人手不够用,还有人要求送货上门,崔老夫人又介绍两个腿脚勤快的,还是供不应求。

杜诚再笨,也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太白居,算帐收钱,端茶递水,擦桌子扫地,一刻也不敢闲着。

也不知当初张文琪和崔老夫人是怎么选的地方,太白居和杜氏医馆居然就在同一条街,相隔不到二百米,这方便了杜诚献殷勤,也方便了有人从医馆找不到他,马上就能在太白居找到他。

于是,大家就常常能看到,年轻的杜郎中像个陀螺一样,两边转着,一刻不得闲。

知道点内情的人都摇头叹气,这得罪一个女人已经很不得了了,杜郎中得罪的还是自己娘亲和未来媳妇这两个女人,你就自作自受吧。

……

“碗都洗好了,我接下来干什么?”杜诚请示罗莎丽亚。

罗莎丽亚仍板着脸:“你把这个磨好,我要做豆面糕。”她递给他一小盆炒熟的黄豆。

“没问题。”杜诚痛快的接过,罗莎丽亚最近已经和他说话了,这是个好现象。

看杜诚用旁边的小石磨认真磨着黄豆面,罗莎丽亚在他看不到的角度笑了,其实她哪有那么多气可生,板着脸只是想吓吓杜诚,毕竟孙思邈的年龄,自己是真的想知道。

现在陆氏已经保证,回长安后一定让杜诚问出来,再加上杜诚这几日诚惶诚恐的劳动,这快过年了,自己有台阶就下吧。

“黄豆磨好了。”杜诚报告,几十斤的大磨他都推过,这才一尺宽的小磨自是不在话下。

看杜诚邀功请赏的样子,罗莎丽亚发现,这个人也挺有意思的,心里暗笑,表面却不动声色,递上一块手巾:“先擦擦手。”

“然后干什么?”待罪之身,杜诚不敢偷懒。

“你先等着。”罗莎丽亚忙自己的。

得到原地待命的吩咐,杜诚老实站着,看罗莎丽亚做豆面糕。

糯米面是已经煮好的,只要把它粘上黄豆面擀成片,抹上豆馅卷起来就行了,到时候现卖现切。

罗莎丽亚现在就切了一块,洒上糖粉递给杜诚:“你先尝尝味道怎么样?”

这试吃也算工作?杜诚一样不敢怠慢,忙接过碗筷,夹起点心就往嘴里塞。

“慢点,又没人和你抢。”罗莎丽亚笑了。

杜诚看着她的笑脸,明白了,她是原谅自己了。

******************

唐贞观元年,

公元六二七年,

正月,

鉴于医学博士短缺的现象,根据魏征的建议,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太医署,从民间招收有志从医者,经考试合格,入太医署学习,学成后封为医学博士,分派到各州府工作。考试时间定在四月。

为这,魏征和孙思邈特地写信给杜诚,让他别误了考试时间。

魏征还告诉杜诚和罗莎丽亚,唐医监已经不在太医署了,他收人贿赂,栽在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大人手里,拔出萝卜带出泥,郭捕头等人也一并被治罪。如今只要杜诚回长安找到人证,就能重新行医。至于罗莎丽亚,她当初撕毁官府封条,意在救人,情有可原,戴大人判她无罪,现在就可以回长安重开太白居。

可以正式行医救人了,杜诚喜出望外,辞别崔老夫人和张文琪,三人返回长安。

……

二月初的一天,罗莎丽亚,杜诚,陆氏又重新站在了长安城的西市大街上。

两年多的时间,转了一个圈,他们又回来了,这西市大街好像比以前更热闹了,三人都是感慨万端。

“罗莎姐姐…”二丫手中的菜篮应声落地,她却顾不上它,只怔怔看着眼前,生怕是幻觉。

“二丫?”罗莎丽亚也是又惊又喜,回长安碰上的第一个熟人就是她,看来自己与李家人真有缘。

“罗莎姐姐!”确定了不是幻觉,二丫扑进她怀里,喜极而泣。

……

“罗莎姐姐,杜大哥,陆伯母,你们放心,那个唐医监和郭捕头已经被抓了,不能再害人了。”闻讯而来的李家人把三人围住,嘴最快的四丫连忙报告好消息。

“我们就是知道才回来的。”罗莎丽亚微笑答道,看到这么多人欢迎自己,这回来的感觉真好。

“罗姑娘,这是你当年让我保存的房契,现在可以物归原主了。”李富捧上房契。

两年了,这房契还和新的一样,可见人家是如何用心保留的。

“多谢李大叔。”罗莎丽亚声音也有些哽咽。

“罗莎姐姐,回家吧。”二丫机灵的拉她往太白居走。

是啊,那是她努力经营的地方,是她在长安的家,她怎能不记挂?

……

“这…”罗莎丽亚还以为,她一走就是两年多,太白居里里外外不知怎样尘土密布,蛛网横生,但现在,一切和她走到那天并无两样,仿佛她只是出去了两个小时,就回来了。

罗莎丽亚心里明白,这不是另一次穿越,有太白居钥匙的,除了自己就是大丫,这也是李家人做的,她们,一直相信自己会回来。

……

“杜大哥,你是回来考太医的?”李家的几个小姑娘眼睛一个比一个睁得大,天哪,杜大哥要做官了!

李富,李贵兄弟俩要镇定些,李贵先问杜诚:“杜郎中,你以前住得地方已经被房主租出去了,你现在准备住哪儿?”



第二十九章胡桃泥(上)

以前的房子不再,是杜诚早想到的,毕竟当初就是租房子住的,房东又和自家无亲无故,自然不会保留两年不租出去。

“李大叔,你对这儿熟悉,有没有合适的房子,等考完试,我的医馆也准备重新开。”杜诚问李富,就算考上医学博士,由朝廷负责食宿,可母亲还需要自己照顾。

李富寻思:“要说大屋子,能开医馆能住人,价钱又便宜,那还是杜郎中以前那间,要不我和房东说说,让他再租给你,反正杜郎中就要当太医了,他巴结还来不及呢。”

“不不不!”杜诚吓了一大跳,别说他现在还没考上太医,就是考上了也不能干这事,这不是仗势欺人吗?

“先随便找个地方住,医馆的事以后再说也行。”陆氏也不赞同这种做法。

“如果不急着开医馆,可以先住我这里。”罗莎丽亚说道,反正这里住三个人也不算挤。

可她这话一说,周围人的脸色都古怪起来,杜诚更是红了脸,低头不敢去看她。

有什么不对吗?可之前她们不是都住一起吗?罗莎丽亚莫名其妙的眨眨眼。

“杜恩公!”被大丫叫回来的沈刚一进来就给杜诚磕头,正好化解屋里尴尬的气氛。

“快请起。”杜诚忙去扶他,“你的手怎么样?”杜诚走时最惦记的就是沈刚的断指能否再续好。

“您看,已经好了。”沈刚伸出手给杜诚看,右手食指已经活动自如,只留下一圈伤疤证明当时情况的危险。

“我按您走时的吩咐,继续上药,二十多天后就好了。”沈刚感激涕零,如果没有杜诚,他现在就是个残废。

“那就好。”杜诚松口气,他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姐夫,杜大哥是回长安考试的,他以后就是太医了。”四丫告诉沈刚。

“是吗?!”沈刚也是又惊又喜。

姐夫?杜诚三人这才注意到和沈刚一起进屋的大丫,她头发盘起,一身红衣,分明是新婚少妇的打扮。

“过年的时候,我做主,让小刚入赘李家。”李富笑呵呵说明,对这个老实能干的上门女婿十分满意。

杜诚三人连忙道喜。

……

说来说去,杜诚的住处还是无法解决,李家也有几个未出阁的年轻姑娘,自然不方便让杜诚借宿。(罗莎丽亚这才明白他们的古怪眼光,可在外边他们不也同住一个屋檐下?弄不懂这些古代人,她心里嘀咕。)

陆氏可以和罗莎丽亚住在一块,杜诚只好去投靠先入京的孙思邈。

孙思邈就住在长安城内的白云观,他先前留在长安,是因为魏征答应让他浏览皇宫所藏的医书,孙思邈一生都致力收集世间药方,好完善他的《千金要方》,能得看稀世孤本,自然留住了他的脚步。

但有些古籍善本太过珍贵,非得皇帝下令才可拿出,魏征请求李世民,对魏征的眼力,李世民是认同的,见他如此推荐孙思邈,又得知孙思邈不但能治疫情,对妇人病更是善长,便动了让他给长孙皇后看病的念头。

原来长孙皇后自从在秦王府生下长乐公主李丽质后,到现在已经五、六年没有再怀过身孕,太医诊断为气血瘀滞,冲任不畅,经行紊乱所至,可补药吃了一大堆,却毫无起色。

孙思邈开药,却与太医院相反,用的是行气活血的方子,正应了“堵不如疏”的道理,可这药方,得不到太医的支持,李世民也犹豫。

杜诚去白云观时,孙思邈正在长安皇宫之中,一干太医和他都等着李世民决定。

李世民也为难,他老婆孩子一大堆,光长孙皇后之前就给他生了三个,也不再有传宗接代的压力,可皇后因为气血失调所带来的痛苦,才是他心疼的关键,所以这药用不用,让他比判断朝廷大事还难。

这事还没法找臣子讨论,要不找无忌来,好歹他是皇后的亲哥哥?李世民正要让人去叫长孙无忌,就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