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稳重而有效的性能和步坦协调空地配合的全面优势,进展十分顺利。

进攻发起两个多小时便突进45英里(约72千米)。当陆军第7装甲师以光棱坦克为先导突入伯明翰北郊的富尔顿戴尔(Fugs),离亚特兰大只有10英里(约16千米)。

第十六节 乱局

苏联最高统帅部终于搞清楚了美国人的真正意图,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广大占领区无疑已经处于相当危险的境地。

“在中国,这种战略就叫‘围魏救赵’了。”科西金元帅看着巨大的地图说。

当他还是伏龙芝军校的学生时,就听了不少中国留学生同学讲的那些有趣但又富有启发意义的祖先战争故事。

“美国人要围我们的伯明翰和亚特兰大,来救他们的堪萨斯城和圣路易斯。”

“米哈伊洛维奇同志,伯明翰和亚特兰大可不能丢。”罗曼诺夫总理郑重地告诉他的参谋长。

可科西金似乎不在乎罗曼诺夫的严肃态度,依旧一副轻松的姿态。

也许是与维拉迪米尔、尤里相比他与总理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缘故吧,又或许是因为已经有了良策了,毕竟这位年轻俊俏的总参谋长在伏龙芝时被中国同窗称为俄罗斯的小孔明。

“总理同志,以我们当前在北美的兵力,显然是不足以在防守住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广大地区的同时,达成‘双头鹰’计划中攻取堪萨斯城和圣路易斯乃至芝加哥的目标的。”

“米沙,你是我们红军的总参谋长,当然是最清楚的。”罗曼诺夫把肥大的身躯摊到臃肿的皮制沙发上,神情疲惫。

没想到“双头鹰”作战还未全面发动,科罗温一个团就败给了敌人一个营,然后敌人竟然抓住红军主攻方向改变之机,展开大规模反攻。

过去三个月里,红军进攻有如行云流水,现在终于遭遇挫折了。罗曼诺夫心里实在有些难受。

不仅仅是前线的问题让精力一向饱满的总理身心憔悴,还有被战争拖累了的国内经济问题,虽然大战只是开始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但战前就问题多多国民经济很快就显出困窘姿态。

还有一个问题更是令罗曼诺夫十分担心的就是欧洲和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外交姿态转变。

首先西欧各国无疑是私底下的对苏联宣战,不仅仅撤走了所有对苏联的投资和取消各种未完成的援助,并且公开支援美军。

当然这是战争前就料到的,苏联对此早就做好准备,并进行了大量外交努力,并且最终迫使西欧各北约盟国没有履行《北大西洋公约》对苏宣战。

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西欧盟国已经蠢蠢欲动,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自身地位的考量使他们可能会对苏联宣战。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特工已经探明有些欧洲国家首脑将在最近抵达芝加哥,准备与美国总统杜根商谈对苏战争问题。

至于东欧国家,在上次红色战争后全部变了质,现在是走绝对的资本主义路线,但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外交上成了骑墙派,苏联在美国南部凌厉的攻势使他们亲近了越来越强大的苏维埃联盟,但如果美国光复的密西西比河东岸,这些国家无疑会倒向美国人。

相比苏联这些小国不足为惧,但一旦与西欧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就很难对付了。

另一方面,让罗曼诺夫深感不安的是来自苏联强大的近邻亚洲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强大压力。

韩国和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亚洲的铁杆盟友,战争暴发后就紧随西欧国家的脚步开始了对苏联的经济封锁,最近韩国和日本的军队在美国的鼓动下更是跃跃欲试,积极扩充备战,很有可能对苏开战。

而中国尽管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但与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后双边关系一直走下坡路,而第一次红色战争结束后苏联过渡政府为了讨好西方主子,也对中国也采取敌对政策,虽然罗曼诺夫上台后对中苏关系做了一些努力,但碍于与美国的关系,双方的关系始终处于不热不冷中。

最近对有情报表明中国对于苏联在亚洲推行霸权主义十分不满,尤其是在外蒙问题上中国民众与新一代的领导人似乎越来越反对苏联。而且最近几天,中国人开始了一项全国规模的演习,从满州里到阿拉山口苏中边境的南面已经是陈兵百万,中国军队以演习的名义似乎枕戈待发。

如果中国趁苏联专注于北美战役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对外蒙和原属于中国的远东地区发动进攻的话,无疑会使苏联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可我们一寸土地也不能丢。”罗曼诺夫高声强调。

俄国人对于土地的欲望远胜于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民族,虽然自身已经拥有了世界第一大的领土面积,但他们对领土的占有欲也随着领土扩大而越发膨胀,无论是沙俄时代还是苏维埃时代,一贯如此。

“罗曼诺夫同志。”科西金严肃起来,“伯明翰和亚特兰大当然不能丢,就是要丢也不能轻易放弃,要让彼得洛夫将军死守住这两个城市,拖住美军的行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维拉迪米尔大将准备提前发动总攻,这可以给美国人更大的压力,同时也减缓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压力,我们应该同意。”

虽然与维拉迪米尔无甚交情,甚至有些过节,但总参谋长同志还是能够站在大局上看待问题。

“罗曼诺夫同志,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不但要在正面战场上消灭敌人,还要开辟一条新的战线。”

“新的战线?”罗曼诺夫还没反应过来。

“是的。”科西金元帅自信地点点头。“还记得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戈尔同志吗?”

“怎么会不记得?我们攻陷五角大楼的英雄。一个月前我还召见了他,并授予他红旗勋章,他现在当任敌后特别行动大队的副队长。”罗曼诺夫似乎洞察了心腹的想法,“米沙,芝加哥可不比华盛顿,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料和情报,伞兵是很难展开有效的行动的。”

“我们的特工不是已经掌握了一份北约盟国首脑在芝加哥召开秘密会议的绝密情报吗?为什么我们不将帝国主义的这些头目一网打尽呢?”科西金得意地挥动着拳头。

“米沙,你有什么计划就快说吧。”颇有些心烦意乱的罗曼诺夫不耐烦地催促道。

“是,总理同志。”元帅顿顿了顿,“派遣敌后特别行动大队和心灵控制部队潜入芝加哥,将杜根等帝国主义首脑一网打尽。而且我们已经有一个非常出色的特工可以接应这次行动。”

第十七节 心灵控制

莫斯科时间8月24日夜22时10分,一辆悬挂着普通军车牌的黑色伏尔加小轿车经由泥泞的乡村小路来到莫斯科东北远郊一座破旧的小城堡前。

这是1761年建成的拉布脱夫斯基城堡,一直用作监狱,十月革命后被废弃,现在又成了尤里大将和他的心灵部队的总部兼总实验室。尤里对城堡原有的地下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扩建,使之成为一个超现代化的实验室。

尤里亲自站在门外的警卫岗旁迎接来者。

从车上下来的正是苏联元帅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科西金。

“元帅同志,您好。”尤里向苏联元帅敬礼问候,尽管他的语气永远是那样的阴阳怪气,但还是用了客气的“您”来称呼眼前这位主动上门的潜在政敌。

“欢迎您的莅临指导。”昏暗的路灯下,这个脸色苍白的怪人更如鬼魂一般吓人。

科西金回礼后说:“大将同志,由于情况特殊,不便于电话里交谈,特来打扰,还请您见谅。”科西金一反常态,显得极为客气。

“元帅同志,你言重了。”尤里急忙回应,刚才科西金在加密电话里已经说明了事情的重要性并已经表现出高度的谦虚退让的姿态,这让他心理上有所准备。

不过对于这位心灵控制大师而言,即使没有事先一通电话的预兆也应该可以临场感知对方的心理吧。

“里面请,元帅同志。”大将十分到位地做了一个下属对上司的请指引动作。

两人走进城堡,搭乘电梯下到地下深处的实验室。

尤里没有卧室和会客厅,这个人似乎从来不关注生活,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无休止地进行他对心灵控制的研究。

可以说,人类科技的进步正是有赖于像尤里这样的狂热科学家的推动。

尤里的身世也是谜一般,关于尤里的档案在苏联是属于国家最高机密。

20世纪30年代末,当时的红色苏联和纳粹德国都不约而同地开展了对人类大脑和心灵意志的研究。

无论是斯大林还是希特勒,都希望能在人类心灵控制科学上取得突破,尤其是能将其技术化,付之实现。

苏联在理论上取得领先优势,但他们的科学家却缺乏足够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对象——特别是活人试验。

当红色政权下的科学家们正用猴子、猩猩一类的高智商动物做着小孩子过家家游戏般的实验时,他们的德国同行却利用纳粹政府提供的大批犹太人做了许多活人试验,并研制出一大批心灵控制武器——当然这些高度保密下的武器离实战还是非常遥远的。

苏联红军在攻占德国东部后,缴获了许多德国心灵控制武器和实验设备以及大批未来得及销毁的研究资料,而且还俘虏了一些掌握着关键技术的科学家。

同许多苏联武器技术一样,心灵控制技术也因这些“战利品”而获得全面提升。

然而赫鲁晓夫上台后却把心灵控制技术看成是“极为恶心”的“下流武器”和“旁门左道”,并限制了相关的研究,心灵控制技术因此在停滞不前。

第一次红色战争的惨败让罗曼诺夫看到了核武器的极大弊端,这种可怕的东西不能对近身的敌人进行打击!但是心灵控制技术却可以让靠近的对手乖乖地放下武器甚至是调转枪口。

所以他完全摒弃了重新研制核武器的计划,全力支持心灵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任命了从斯大林晚年时期就开始秘密进行心灵控制研究的尤里?鲁道夫维奇?尤里作为新成立的心灵特种军司令,全面展开心灵控制武器和战术的开发和训练。

尤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的部队在战争爆发时,对早已经掌握的美军核导弹操作员和战略轰炸机飞行员的脑电波进行了有效的干扰和介入——也就是控制。

使这些思维精密但意志薄弱、习惯于命令和条令的“有心脏的机器人”纷纷出错或倒戈,要么没打开井盖就发射核导弹,要么把核炸弹投到大海里。结果美国人一颗核弹也没有打到苏联境内,反倒把自己的核潜艇和核基地纷纷炸上天。

两位红军的顶级领导来到了一间小办公室,办公室的一面墙是透明玻璃做成的,透过这堵玻璃墙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巨大的实验室的所有情况,那里穿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工作服的科学家正围绕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忙碌着。

勤务官送上精制的俄罗斯红茶离开,尤里就张开他那令人恶心的鬼腔说道:

“元帅同志,您下午派人送过来的计划我已经看了。要在梅瑞尔?C?梅格斯机场(Merrid)上)上建一个心灵控制塔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我们得有足够的兵力保护它,使它在发挥作用之前不被摧毁。而且我的人要渗透进芝加哥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可这两点您的计划并没有提到。”尤里说完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

“大将同志,这正是我必须亲自来与您面谈的原因。”科西金呷了一口红茶,兴趣勃勃地说,“部队我已经准备好了。华盛顿战役胜利后我受到启发,在本土各级部队抽调了一批能熟练讲英语的官兵,组成敌后特别行动大队,今天可以派上用场。”

“元帅同志,您能说具体一点吗?”

“如果罗曼诺夫同志后天同意我们的计划。”科西金刻意强调了“我们”。

“那么心灵部队和敌后特别行动大队将在美国东部时间26日晚上分散空降到芝加哥附近,再由我们地下的同志接应前往北方岛附近潜伏。30号西方首脑在芝加哥约翰?G?雪德水族馆(John G Shedd Aquarium)举行会议。我们的心灵部队和敌后特别大队则在会议举行时突袭梅瑞尔?C?梅格斯机场,并建立起心灵控制塔。”

元帅故意顿了顿,“杜根和西方帝国主义的头头我们就可以一网打尽了。”元帅显得十分得意。

“您真地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吗?”尤里依旧十分平静,元帅是个能异想天开的人,他很清楚,想得好未必能做得好。

“敌后特别行动大队早已经准备好,并进行了针对性演习。大将同志,现在就等您的心灵部队承担起这次战斗的主攻任务了。”

尤里看了看杯中剩下的红茶,有如鲜血一般。“元帅同志,我想知道您的那支敌后特别行动大队的指挥官是谁?”

“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戈尔中校!”

“为什么不是大队长布拉莫夫?米契上校呢?”

“米契上校已经调进最高统帅部警卫团了。”

“好吧。”尤里把杯中剩下的红茶一饮而尽,“我的部队将全力配合,不过我只执行最高统帅的命令。”

“当然。”科西金脸上堆满笑意说。

第十八节 危急关头

虽然罗曼诺夫对杜根的兴趣大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

但出于天生的占有欲,他既同意了总参谋长科西金元帅的计划,同时又反对他放弃伯明翰和亚特兰大乃至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密西西比、阿拉巴马、佐治亚三个州的建议。

当然这完全可以理解,这三个州有着广袤肥沃的土地,对任何一个侵略者对是极大的诱惑。最高统帅给维拉迪米尔大将和彼得洛夫的命令是死守住每一寸土地,不许后退!

维拉迪米尔大将在8月26是下午4时接到了来自莫斯科最高统帅部的电报。同意提前发动“双头鹰”计划中的总攻是意料中的事,但大将没想到一向高瞻远瞩的最高统帅部会命令防线已经支离破碎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死守阵地。

在美加明军凌厉的攻势下,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已经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正面防线上的第71坦克师和第102坦克师已经覆灭在罗德里格斯上校的光棱坦克团密集耀眼的激光束下。

只剩在空袭中挣扎着进入伯明翰市区的第113坦克师、第61步兵师的残部和第61集团军指挥部以及它的警卫团。

临时抽调的第67坦克师在莫尔顿以东遭到了加拿大陆军第1集团军以逸待劳的痛击。这支赶了一夜的路的疲惫之师被素有“红魔”之称的加拿大人迅速击溃,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左翼已经暴露无疑。

在右翼,第4)中了国民警卫队的第4装甲师和第11装甲师的埋伏,全军覆没。

在亚特兰大正面对抗美军进攻的第313步兵师从阿戴尔斯维尔一直退却到维宁斯,主力丧失殆尽,现在苏军第33集团军防守亚特兰大的就只有集团军司令部和它的警卫团以及一些只会对占领区老百姓狐假虎威的傀儡治安部队。

可以断言右翼已经完蛋了!

还不到一天时间,这个曾经攻克了第三帝国的首都,在北美又所向披靡的集团军群就这样失去了四个师。

彼得洛夫将军手上唯一的预备队就是驻守塔斯卡卢萨隶属于第65集团军的第81步兵师。

维拉迪米尔大将涅钦科上将非常清楚,形势十分危急——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最高统帅部不能认识到的。

“维克多?弗拉基米洛维奇,我认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现在应该撤退,否则将会全军覆没。而且整个北美形势也会发生逆转!”涅钦科紧张地对维拉迪米尔大将说。

参谋长现在十分忧虑,可怜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已经遭受重创,如果还让它坚守阵地的话,等待这支光荣的军队将是被围歼的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