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想着如何能够稳定军心,说服罗士信退兵,但想到罗士信那不照常理的出牌方式,整个人一个头两个大,全然不知即将面对的是什么情况。
  梁师都走得急,突然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你来这里干什么?”梁师都心中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四处望了望,果然数十人已经缓缓的向他这边逼近,面露不善。
  “对不住了,大哥。为了我们梁家,只能牺牲你了。”梁洛仁看着梁师都,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无奈。
  “好啊,我就知道是你,内奸是你!”梁师都双目中喷出怒焰,身子气得颤抖起来。他对梁洛仁只是怀疑,虽然他不满梁洛仁,但从来没有对他下手的心思,毕竟他们是堂兄弟,血亲啊!想不到一时的心慈手软,却换来今日的结局。
  梁洛仁摇头道:“我没有背叛大哥的意思,更加没有做出对不起大哥的事情。劝说你不诛李正宝九族也是为了他们梁家。你要是灭了李正宝九族,将来唐朝为了给李正宝一个交待,也不会放过我们梁家。冯端败了,朔方唯一的希望也断了,想要保住梁家,只有一个方法。”
  梁师都看着梁洛仁身后的人物,突然爆发一怔狂笑,“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辛将军、赵将军、牛将军,将叛贼梁洛仁给我就地处死!”
  梁洛仁默然的淡漠的看了身后一眼道:“三位将军,梁师都就交给你们处置了。”(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晚点还有一章,同样三千字!


第四十章 兵不血刃

  罗士信等了许久,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正打算催促一番,却见吊桥竟然缓缓的落下。
  朔方那厚重漆红的大门竟然徐徐打开。
  “这……”罗士信看的有些傻眼了,心想:“这梁师都不会是脑洞大开,想要出城与我面对面的会面?他要真有那个胆子,我这枪是扎下去,还是不扎呢?”
  便在这时,一将双手捧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托盘上寄放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以罗士信的眼力,不难看出那是一个人头。
  难道???
  罗士信心中生出一个念头,抬头往上看了看。果然城墙上的梁国旌旗已经给卸了下来,并且从城楼上挂起了一面白旗。
  这个时代的白旗并不是投降的意思,也不存在投降挂旗的说法。不过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习俗。战斗的双方为了向对方表示谈判的诚意,通常借白色为象征,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白色旗帜表示要求休战谈判。在交战的一方拿出白旗时,对方就知来意,当需下令停止任何进攻行动。握白旗的一方要派遣出使者、号手、旗手与翻译到对方军营中说明谈判,表明意图。在使者展示白旗起直到回到本方所必需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不得对使者造成什么伤害。这也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约定。
  当然真正杀不杀要看对方的意愿,历史上佯装派遣使者谈判。但背后却突然袭击,或者答应与使者谈判,随后毁约发动攻击的并不在少数。但率先举旗的一方。却无疑问的有着示好的意思。
  罗士信让全军戒备,不以当前情况松懈下来,却也没有拒绝对方的行动,想要确认一下对方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上得前来的将军是一个彪壮的北地男子,长得雄壮威武,有几分草原人的风采,一步一步的来到近前。在离罗士信还有五十米的时候,停了下来,单膝跪地拜道:“末将辛獠儿。受到夏州长史刘旻、司马刘兰的劝说,痛改前非,早已秘密投我大唐。今日恰逢大将军神威破军,将梁师都诱出皇宫。我等方得机会。将逆贼首领梁师都擒杀。梁国大将军梁洛仁不愿与梁师都同流合污,愿意将朔方奉上,希望大将军能够从轻发落。”
  所谓夏州也就是朔方一地,李唐改郡县两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废除了隋朝朔方郡的称呼,改为夏州。长史刘旻、司马刘兰便是李世民特德调派对付梁师都的两位人才。他们一个负责离间梁国上下,一个负责动武,捣毁田地。断绝朔方前景。
  这都是机密之事,罗士信身为庆州都督。对此知道一些。
  这个辛獠儿能够一言不差的交出刘旻、刘兰的名字,并且说对他们的身份,应该属实。
  罗士信让辛獠儿起来,上前说话。
  辛獠儿来到近处,罗士信看着那鲜血尚且发热的人头,无法确定是不是梁师都。毕竟他连梁师都一面都没见过。瞧了身后的席君买一眼,让他上前去确认人头的身份。
  席君买的眼睛早已盯着那个在梦中出现千万次的人头,紧张的咽了口唾沫,慢慢的带着复杂的情绪走上了前去。
  看着做梦都恨不得将他撕成碎片的仇人的脑袋就在面前,席君买眼中的泪珠忍不住滚落了下来,“是这老贼,便是化成了灰,我也不会认错他。”
  “这朔方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罗士信终于确定了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还不是什么阴谋诡计。但是他叫梁师都出来,纯粹是为了恶心他,当这众人的面奚落他数落他,正面告诉他夏州朔方是他们大唐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让他以后听话一些,识趣一些。见到他打猎回来的部队要老老实实的让出道路,老老实实的退避三舍。当然这纯粹背后,还是有点战略意义的。他是看出来了,朔方兵兵无战心,士气低落的可怜。唯一的解释,便是大唐的阴谋阳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的奚落,能够让梁师都大丢颜面,让朔方军上下认识到他们所谓的大梁皇帝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人人可欺的废物废材。
  如此原本就不稳定的军心,原本就不得人心的梁师都情况更不好过了。
  这敌人的日子不好过,他的日子便越好过。
  对于敌人,罗士信向来都是选择,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的。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怎么莫名的就出现梁师都被杀,梁洛仁献城投降这剧情了?
  听辛獠儿细说,罗士信才明白过来。
  原来李世民一直打着兵不血刃那些朔方的念头,但是因为梁师都太过恋慕权势,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大梁皇帝个“万万人之上的地位”,多次拒绝李世民的提议。李世民也就让长史刘旻、司马刘兰张开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因为李唐用的招式太过犀利,朔方上下根本无从因对。只能被动的受袭,被动的反抗。苟延残喘了一年有余,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粮草经济全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内部还在疑神疑鬼,相互猜测。
  就算在短视的人也都意识到在如此下去苟延残喘都喘不了了,几乎没有人看好梁师都的未来。
  所谓离去择木而息,指的也就是这个时候。
  李正宝、辛獠儿、赵飞扬、牛童几位梁师都麾下的将领变起了异心,打算为自己谋取后路。
  长史刘旻也在这个时候,敏锐的察觉到了四人的意图,与他们搭上了线。
  前不久刘旻见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在,决定重磅出击,直接动用李正宝这朔方军方三号人物的便利,将梁师都擒拿,以内部击破之法,兵不血刃的拿下朔方。
  但是就在计策实施的时候,出了不可估算的意外,以至于李正宝的身份暴露,反而危在旦夕。
  辛獠儿、赵飞扬、牛童悄悄的利用职权将李正宝藏了起来,配合着刘旻在朔方的地下势力,将他送出了朔方。
  辛獠儿、赵飞扬、牛童他们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但实际上梁洛仁顺藤摸瓜,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直没有说破。当时的他已经在劝说梁师都诛杀李正宝九族的时候,受到了梁师都的排斥,并且削权,甚至在背地里以不光彩的手段,蚕食着他的权力。
  都到了这个内忧外患的地步,梁师都犹自玩这一手,彻底让梁洛仁心死了。决定不再跟梁师都继续疯下去,打算保住梁家的血脉,保住自己的妻儿母亲,免得她们因为他而受到株连。
  辛獠儿、赵飞扬、牛童一直在等着机会……
  梁洛仁也一直在等着机会,他的处境要比前三者更加难过。他又要对付梁师都,还要取得辛獠儿、赵飞扬、牛童三人的信任,配合一起立功,将功劳分摊。
  罗士信这出人意料的一击,出人意料的兵临城下,出人意料的要见梁师都,登时给了梁洛仁这个机会。他找上了辛獠儿、赵飞扬、牛童三人,一起完成了对梁师都的伏击,将他擒杀,并且向罗士信献城。
  罗士信听极这负责的前因后果,整个人晕乎乎的,好不容易才理清楚了头绪,想明白了缘由:归纳起来一句话:他捡便宜了。
  刘旻、刘兰阴谋诡计付出了一大通,比不上他一个兵临城下。
  他大军一到,朔方因为各种原因投降,功劳这都让他占去了。
  不过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能调头就走。如果让李世民知道,这到手的朔方就让他这样放弃了,还不将他的皮拔下来?
  这里也没有任何犹豫,罗士信高呼道:“进城!”
  这来到了城下,梁洛仁穿着白色的外套,跪伏在地上,将大梁国的玉玺以及兵符令牌一并承上。
  罗士信下马接收,率众入得朔方城。
  这座雄伟的军事古城,外面巍峨雄伟,内部却是一片萧条,长街之上到处都是皮可见骨的百姓,他们一个个便如电视里的丧尸一样,蠕动着往同一个方向行去。这朔方位于北地,北地人以魁梧高大耳闻名,可面前这些百姓却一个个瘦的如同皮包骨,双目无神,四肢无力。对于他们的到来,竟然无动于衷,精神可谓差到了极点,实在是令人震撼。
  罗士信也忍不住感慨,大唐这断粮毁田之计,固然是高明,但却是太过阴狠了些。不过若非如此,想要轻易那些这朔方军,也不大可能。只是苦了的,终究是这些无辜百姓。若梁洛仁、辛獠儿、赵飞扬、牛童这些有着一定身份的人物,又哪有半点饥饿之态?
  走了一段路,罗士信实在看不下去,问道:“这些百姓是往哪儿走?”
  梁洛仁苦涩道:“去城中领今天的粮食……因为……缺粮梁师都将所有粮食都收了上去,每天定时分给百姓一定的粮食维持生计。”
  罗士信毫不客气的道:“什么维持生计,只是保证他们不死吧!”
  梁洛仁无言以对,他说的是事实。
  罗士信继续道:“你们朔方还有多少粮食?”(未完待续。。)
  ps:  第三更,也是三千字!


第四十一章 颉利的决断

  面对罗士信的追问,梁洛仁面上显露尴尬之色,灿灿的道:“若算上储备的那些种米,还能维持整个朔方渡过这个冬天。”
  罗士信见他没有听懂自己的意思,也懒得解释,道:“这么说就是说城里还有粮食?先不管别的,种米留下余下的米粮,依照兵卒的份额将粮食分给所有百姓。告诉他们,从今天起,他们就是我大唐子民,我大唐决不让自己的子民饿着肚子。”
  “这不符合规矩吧?”梁洛仁惊愕道:“要不要等刘长史、刘司马到来在做决定?”
  “不用等了,出了问题,我一人担着!”罗士信毫不犹豫的说着,朔方地处夏州,而他的职位管辖并不包括夏州一地。而夏州一直在梁师都的统治下,大唐也没有闲着蛋疼的在这个地方设置刺史。依照唐朝的规定,地方州县没有长官者或长官没有之官到任者,以长史司马为主事。
  罗士信虽因为意外,接手了朔方城,但是对于朔方的政务却是无权干涉的,尤其是朔方城里类似于粮草这样的军事物资,更是不能擅自妄动。
  罗士信在无权的情况下妄自动用城中粮草,这是犯忌的行径。
  梁洛仁见罗士信,主意已决,念及他在大唐的地位,也不好忤逆他的意思,点头去处理此事了。
  罗士信继承着历史上罗士信的记忆,历史上的罗士信自小就是一个孤儿,无父无母。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最能体会这种饥饿带来的痛苦。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看着这些百姓就想起了脑海中那段艰苦的日子。心情跟着沉重,也顾不得什么犯忌不犯忌了。
  最多就是受罚而已,只要觉得值得,受点处罚,又算得了什么?
  罗士信在这方面看的极开。
  罗士信在朔方城等候了一日,刘旻、刘兰匆匆忙忙的抵达朔方。
  他们脸色有些郁闷,对罗士信带着一副强颜欢笑的模样。罗士信知道他们中心所想。这得了便宜的他,却也无法出声安慰。
  刘旻、刘兰早在罗士信当任庆州都督的时候已经让罗士信安排在延州,特别任命他们为长史、司马。以对付梁师都。他们用了近乎两年的时间,在朔方布局,或是散布谣言或是拉拢内应,可谓机关算尽。本想着获得去朔方之奇功。从而踏上仕途的辉煌道路,却得知罗士信大军兵临城下,梁洛仁擒杀梁师都,举城归降罗士信。
  如此一闹,功劳都让罗士信得去了,他们这些年的努力都化作乌有,这心中的不甘,自当是显而易见。
  但得知罗士信动用朔方城中粮食赈济百姓的时候。两人不动声色的互望了一眼,什么也没有说话。但便如两只老狐狸一样,眼中那一瞬间的交流,相互一起共事多年的搭档,已然明白彼此的用意了。
  “长史、司马……”罗士信道:“朔方的战略位子极为重要,我从突厥打猎回来。以颉利的性格,闻讯后一定会轻骑来袭。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便会得到朔方落陷的消息。突厥若知朔方以入我大唐之手,很有可能聚集周边部落的兵马,趁着我军尚未在朔方立足,站稳脚跟的时候来袭。朔方军的战斗力极差,我担心只凭二位带来的兵卒以及区区朔方军可能挡不住。便暂时留下来,所耗粮食,先记载账上,回头延州运来粮食,补上使用的数额,你们看可好?”
  司马刘兰欢喜道:“如此便太好了,有大将军在,朔方可保无忧。”
  罗士信的顾忌是极为正确的。阿史那作为突厥皇族,整个营地都让罗士信踹了。
  颉利败给突利,声望大减,罗士信这里再出如此意外,他若是不做点什么,他这个突厥汗王就真的干不下去了。
  所以得到阿史那部落让罗士信灭了之后,颉利毫不犹豫的点齐了族里的二万拓揭,马不停蹄的往朔方方向赶来,并且还派人给梁师都下了一道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将罗士信给留在朔方,不管用什么方法,牵制也好,死磕也罢,不需任何代价,将他留住。所付出的一切损失,他颉利将两倍补偿。
  颉利作为突厥汗王,在这危机时刻,表现的极有魄力:罗士信的活跃,已经成了他脖子上的一把刀,时刻威胁他的存在。能够将他除去,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朔方不要也是值得的。
  罗士信存在的价值威胁,早已胜过了朔方落入大唐之手。
  但是颉利却得到了朔方已经让唐军攻陷的消息,而且罗士信本人就在朔方城中。
  颉利闻讯之后,整个人便如傻了一般,在猎猎北风中,沉默了半响,做出了一个决定。
  阿史那部落!
  颉利坐在一片被万马踏过的草地上,脑海中浮现了昔日的情形……
  洁净透亮的蓝天,辽阔无边的大地。
  苍鹰翱翔,马群飞奔。
  一个额头上布满了皱纹的突厥人,拿着杀人的弯刀,一把抓住尖刺锯齿的茅草,不顾手上流下来的鲜血,用弯刀一点一点的割着。
  突厥的汗王,却如同务农的下人一样,在草地上割着茅草。
  颉利当时还小,哭的稀里哗啦的,不明白为什么。
  便是阿史那丛礼……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