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引班引着诸人来到殿中,示意他们参拜弘武皇帝。
  “伟大的成吉思汗……。”
  “皇帝万岁万万岁……。”
  诸族王者敬畏中拜倒在地。
  群臣顿时就有一种荣誉感,这些人召之即来,我弘武朝已经有了万邦来朝的开端。
  秦峰好言相慰,例行的见面达成后,他特别下旨,允许赛桑去见自己的女儿,塌顿也可去以看看自己的姐姐。
  诸族王者十分羡慕,匈奴、乌丸两族能够有今天的风光,多于结亲弘武皇帝有关。若是不然,早多少年前,估计就被鲜卑一族赶到偏远之地了。
  大年三十,秦峰在乾清宫布置下宴会,宴请这些到来的诸族王公,军机处军师们作陪。
  饮酒之时,秦峰忍不住询问俄何烧戈羌女王云罗的情况。
  “回弘武皇帝的话,女王已经诞下一子,取名云秦,如今已经退位为王太后,长老会辅佐……。”俄何烧戈心中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什么天神赐子,也就骗骗寻常的部落百姓,这云秦来历不清不楚,欺辱吾等都是傻子,长老会也开始昏庸了。
  秦峰闻言到是十分欣慰。
  酒过半酣,气氛融洽的时候,秦峰示意不远处的徐庶。徐庶早有准备,起身道:“我有一言,请诸族王公静听。”
  殿中顿时平静下来,诸族王公不知这位大秦朝第一等的重臣要说什么。
  只听徐庶道:“上古之时,我族散在四野蛮荒之中,多被禽兽欺凌。时有黄帝炎帝会盟与中原,人族才得以过上平稳的生活,开枝散叶与四方。数千年后,才有了诸族的兴盛……。”
  诸族早在秦峰登基的时候已经上表称臣,如今全是番邦的身份。闻言立刻纷纷表态,一定紧紧团结在弘武皇帝周围。
  徐庶趁机道出秦峰对诸族的改革措施,重点有两个,第一就是实行国籍法,诸族可以到内地居住,此为大秦体系,加入体系内皆是大秦人。第二,就是体系内诸民族需服兵役,大秦的兵役。
  赛桑、塌顿闻言顿时警觉了起来,其余番邦王公愣住了。在他们看来,弘武皇帝这是要釜底抽薪,族人没有了,自己还当什么王公?一时间,前一刻还十分热闹的大殿内沉寂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九百章 大秦体系

  加入大秦体系,成为大秦人。
  大秦人包括汉人,以及加入的诸民族。
  有没有利益?
  诸族王公琢磨了起来,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利益嘛!
  这种情况秦峰已经考虑到了,没有更大的好处,这些人岂会轻易放弃现有的利益。于是乎,秦峰将早已经画好的大饼扔了出去。宝座上亲自说道:“诸位不可误解,但凡加入大秦体系的。朕会明诏,册封为族主,世袭罔替。诸族部落首领,皆册封为族录,帮助族主管理族中事物。大家团结一心,共建华夏。”
  徐庶一旁解释,族中的事物还是族主说了算,并隐隐透出民族强盛了,你们这些族主就更加尊贵了。
  番邦王公们松了口气,小番邦之主琢磨一番后,立刻同意了。他们很快就同意加入大秦体系,是有自身考虑的。比如草原的小民族,族王并不是世袭罔替,往往族中一个部落强大起来,这个部落的首领就会成为新的族王。旧的族王运气好退位,运气不好全家就被斩尽杀绝了。百多年换十个八个不同家族的族王,是常有的事情。
  而加入弘武皇帝的大秦体系,那就背后有了大靠山了。世袭罔替,自己的家族子孙万代都是族主,这样的诱惑,是这些人无法拒绝的。
  军机处的军师们大声赞扬着同意的番邦,心里却是再说,“没有远见,当你们的族人生活在我们之间,你们这些族主最多也就是没有封地的王、公。皇上只不过拿出一些俸禄。就能够收服这些番邦,真是绝世的国策!”
  然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些番邦之主来说,自己的家族并不能恒久的掌控全族。而加入大秦的体系后。反倒可以世袭罔替,这样的机会无论是为自己考虑还是为子孙后代,都是要抓住的。所以说,弘武皇帝秦峰的这个政策,还是双赢的。
  西北的羌族、氐族亦是散落的部落联盟,所以,很快也同意加入大秦的体系内。这些部族加起来人口也没有百万,而日益强盛起来的匈奴,乌丸。单个就有百万族人,已经有了些国家气象。
  赛桑、塌顿早就废除了部落联盟制度,他们的地位不会像小族王公一般轻易动摇。所以,他们得到的利益没有小族大,以需要回去协商为名,暂时婉言谢绝了。
  秦峰十分不满,但也不能因为匈奴、乌丸不加入就暂停这个计划。于是,秦峰将匈奴、乌丸先期扔在一边,与其他民族商议具体的加入大秦体系的事宜。
  大雪皑皑中。弘武皇帝秦峰过了最忙碌的一年。整个朝廷也过了最忙碌的一年,一天年休假都没有。
  弘武二年二月,西北、草原诸族,开始全面加入大秦体系。弘武皇帝秦峰。连续颁下诏书,丹书铁卷册封加入体系的族王为族主,部落首领们为族录。世袭罔替,永为本民族贵族。管理民俗事物。
  民族、民俗,一字之差。就代表了这些族主失去了许多东西。然而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世袭罔替,永远是本民族的族长。地位崇高,直如后世君主立宪制下的君王一般无二。
  中原是繁华的,后世异民族来中原,根本原因就是要占据花花世界,享受生活。所以当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你能够来中原生活,诸民族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加入到了大秦国籍,多数人愿意进入内地生活。
  一千八百年前的土地多得是,各村开垦千百亩就能够安置很多人。弘武皇帝秦峰立刻诏令户部做好安置工作,小村分十几个,大村分几十个。有些部落诸人家底殷实,只要在城中买得起房子,就可以进城居住。
  “我们是大秦人!”诸民族十分有归属感。
  而当时的汉人也在朝廷的不断宣传下开始转变,不在只说民族,而是民族意识的高度逐渐被国家意识的高度取代。便如同后世我是华夏人一样,也开始说:“我是大秦人!”
  后世许多年间,世界称呼华夏为唐人,唐人也自称是唐人。而在此时,弘武皇帝的大秦,已经即将完成这样的转变。国家才是盛世的开端,秦峰的国籍法,成功为子民带来了全新的国家意识。当前大秦的国土,后世华夏的疆域,得到了真正实质性的扩张。
  弘武皇帝更是在邺都皇宫附近,划出了一条街,修建百家豪门大宅,安置各地族主,成为民族街。这些族主们尝试着来到繁华的邺都居住,享受到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奢华生活后,早就将族人望到了脑后,也不打算返回苦寒之地。什么刘备东吴忘记荆州,乐不思蜀,都无法与之相比。
  值得一提的是,羌族王太后云罗没有来。秦峰顾念昔日的情意,并打算儿子云秦长大后,就将他封在羌地,所以没有为难她。
  而到来的族主的年轻的后人,一个个挥舞着票子,化身成为了纨绔子弟,立刻就在繁华中腐化堕落了。弘武皇帝很愿意看到这些,经常指示道:“民族要团结,这些人消费可以打折嘛。”
  若是一般君王绝对无法实施这样的一个体系,秦峰多年来的宽厚仁德的威望,起到了绝对的作用。诸民族信任他能够为自己带来好生活,所以才心甘情愿搬家到千万里之外的内地生活。
  然而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二月末,邺都皇宫御书房,弘武皇帝秦峰召见军机处诸位军师,询问大秦体系的后续进展。
  徐庶十分钦佩秦峰的大秦体系制度,但此刻满是担忧,说道:“皇上,依然还有三成的人留恋故土,没有迁徙来到内地定居!”
  荀彧说道:“这些人在当地还是有规模的,依然还是隐患……。匈奴、乌丸并没有加入到体系内,不容轻视。”
  秦峰琢磨了一番,笑道:“不是还有兵役制度吗?诸民族成为秦军的兵源,军队战斗力会得到补充。如今他们加入到了大秦的体系内,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派出驻军,维护地方稳定。”
  “皇上圣明!”众位军师十分佩服,自己琢磨不透的事情,皇上立刻就能够解决。
  其实秦峰在政治上不及这些军师,但他多出一千八百年的远见,就算军师们加在一起,也差一千多年。
  大秦体系已经初见成效,边境没有异民族祸患,反而成为了中原内地的屏障。郭嘉很庆幸当初自杀未遂,若是不然,就无法见证一个盛世到来。然而作为军机处一位重要的辅臣,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皇上,匈奴、乌丸显然是自持有一定的实力,所以没有加入到体系内。他们游弋在外,若是没有一定的区分,恐这些加入体系内的族主生出悔意。”
  庞统与郭嘉并列军机处年轻一代,猛点头,一摸朝天鼻道:“就是如此,这些族主暂时沉醉,若是察觉体系外也是一般无二,恐他们脱离体系返回聚集地……。”
  田丰建言道:“两位军师所言甚是。这一代的族主在族内是有威信的……。”
  沮授捻着胡子听到这里,进言道:“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忧,当这一代族主死去,下一代继承,这威望就会荡然无存,那时候就算他们重新回到聚集地,也没有号召力了。”
  荀攸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应该鼓励汉族男子与其他民族通婚,暗中则不鼓励汉族女子嫁给其他民族。这些民族没有多少人口优势,想来不出三代,数量就会锐减。”
  自从父系氏族公社开始,家族就是男子主导,如此汉族男子后人就是汉人了。
  “这主意不错。”秦峰微微一笑,道:“虽然是大秦体系,还需我族来主导,少数服从多数嘛。”
  军师们点头赞同。
  这时秦峰见到贾诩没有说话,笑问道:“文和,你又有何主张?”
  皇上召见军机处,那就是核心小朝廷议会,贾诩也没啥顾及,他心里倒是琢磨了点事情,道:“皇上,各族族主的家族还是不容小视的。为了让这些家族能够有匹配地位的能力,还需派人“淳淳诱导”……。”
  秦峰心说不愧是贾诩,于是,秦峰就秘密下令情报卫派出精锐密探,专门打入族主家族之中,淳淳诱导他们的子孙成为一位合格的纨绔子弟,也就是败家子。想来这些败家子继承族主位置后,就能够大败而特败,从此秦室无忧亦。
  军师们琢磨出来后,心说果然是老狐狸,总是琢磨这些事情。
  “皇上,既然匈奴、乌丸没有加入体系内,那么就要进行区分。”郭嘉又一次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秦峰微微点头,道:“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众位军师眼巴巴的望着秦峰,在他们看来,一向英明的弘武皇帝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果然,秦峰也没有让军师们失望,在发现军师们暂时没有好办法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国民经济,加国民待遇!”
  “国民经济,国民待遇?”众位军师一时间无法理解这新的词汇。不过心中庆幸,看来皇上又开始制定只有圣人才能够琢磨出的大道理。
  其实秦峰一己之力那里有圣人的大道理,只不过他脚下踩着千多年来的圣人们,这就是优势嘛。(未完待续。。)
  ps:  感谢:西风。奈特,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感谢:774488,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第九百零一章 国民待遇

  不论后世的国民待遇,弘武皇帝秦峰的这个国民待遇,本意就是本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分。总的来说本国人就有优惠,外国人就要多付出。胳膊肘不能向外拐,这是显而易见的。
  秦峰首先对国民经济作出了有古代特色的解释,简单点说,就是三百六十行组成国民经济。
  他又对国民待遇作出了解释,简单来说:遵循大秦国律法的大秦人,才可以进入到国民经济的体系内。
  众位军师开始疑惑,“皇上总结的这两个词十分精辟,直如人之初性本善的圣人言论一般,一个词就囊括了三百六十行。”
  “然而,这跟解决体系内体系外的区分,又有什么关系呢?”徐庶不解中问道。
  秦峰一笑,道:“体系内的人,是国民待遇,享受国民经济带来的好处。而体系外的人不在此列,他们要进入我大秦国民经济内,简单来说,就是要多交税,多稽查,多监督……。”
  军师们若有所悟,随着秦峰的话语逐渐清晰起来,“体系外,要设立关口,货物入关要多缴税,出关也要交税。体系外的人犯法罪加一等,对体系外的人犯法酌情减刑。今后,若是我大秦体系内的人在匈奴、乌丸触犯了律法,他们没有权利审判,需要返回国内,接受我大秦律法的问责。”
  贾诩恍然大悟,道:“匈奴、乌丸多于我大秦交流,如此一来,势必能够提高大秦人的地位。提高国家荣誉感,归属感。”
  总的来说。大秦体系外的人,享受不到大秦体系富强起来后的好处。
  “如此一来就有了区分。又能增加荣誉感,归属感,皇上圣明!”
  于是,大秦的朝廷开始运作起来。开始从其他民族中招募士兵,又在边境设置海关,进出皆要交税。
  大秦国民少缴税,乌丸、匈奴人要多缴税。匈奴、乌丸的客商不乐意了,由于多缴税,货物价格不免就要比少缴税的秦商高。百姓只卖便宜的。这让匈奴、乌丸的客商没有办法做生意了。然而大秦官员很带感的提出大秦体系,你们又不是大秦人,怎么可能会有大秦国的待遇?
  “那这个人不是汉人,为什么就有待遇?”
  “哦,这位是晨的客商,晨族乃是我大秦人,享受国民待遇。”
  乌丸、匈奴的客商恍然大悟,原来不单单是汉人,其他民族也能享受国民待遇。因为自己的大王没有答应进入体系内。所以享受不了这种待遇。
  商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找关系,请求赛桑、蹋顿加入到大秦体系内。赛桑、蹋顿知道这件事情后,十分愤怒。认为伟大的成吉思汗,有失天朝上国的宽德,怎么能够这样分三六九等呢?
  而弘武皇帝秦峰只是扔了发牢骚的上表。着手进行全民族的募兵计划。
  有计划的在氐族募兵两万,羌族募兵三万。草原一系列的小民族共募兵五万,如此得兵十万并入秦军各军团之中。大家团结一心。保家卫国。
  之后,秦峰抽调精锐部队,共计十万秦军进入各少数民族集聚地驻防。这些聚集地犬齿交错在匈奴、乌丸的边境线上。因此,秦军可以说在各个方向虎视眈眈。
  紧接着,秦峰以体系内建设不足为由,撤出了对匈奴、乌丸的支援。又以国内突然加入了多个民族,百废待兴,中断了对匈奴、乌丸的物资交易输出。
  由于大秦体系内的草原民族拥有占据半个草原的聚集地,所以大秦对草原特产的依赖并没有损失。
  多年以来,大秦保持着对匈奴、乌丸输出中原先进的产品,尤其是日常用品的输出。匈奴、乌丸人已经习惯了用内地的先进产品。对于他们来说,这一下子可出大事情了。如同后世日常生活水平倒退了百年,从互联网时代回到了蒸汽机时代,这哪里受得了。于是,匈奴的百姓纷纷来到王庭,请求赛桑加入大秦体系。乌丸内部也是如此。
  赛桑、蹋顿虽然是王,但并没有建国,权利与真正的君王相差极大。各部落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这让他们焦头烂额,互相商量了一下,便开始在边境频繁调动兵马。
  消息很快传到了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