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此,洮州之乱悉平。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军压境

 与洮州相同,其余诸州如鄯州、廓州、河州等诸州党项、羌、氐等族的叛乱也很快被**下去了。

而**这些外族叛乱的唐军,皆是一色黑色的衣甲,骑着高头大马,速度敏捷,战斗力极其强悍。更令人恐惧的是,这些人神出鬼没,极善藏匿潜伏,有几名部族首领硬是被他们潜入重重把守的村落里生擒了回去。

对于这批唐军,这些部族们有的称呼其为“玄甲兵”,因为他们穿的那身黑色衣甲;也有人称呼其为“鬼兵”,因其神出鬼没、身手敏捷。然而鄯州、廓州等地的刺史都督,却知道这支黑色衣甲的部队叫做侦察营。

“嗯,玄甲兵这名字不错!鬼兵也不错!”听到这两个名字,张允文当时便笑着对身边的马望山说道。

自从平定了洮州之乱,张允文便带着士卒在洮州安营扎寨,驻守在洮州城外。

每日里都会有各式打扮的人在士卒的护送下进出军营,这些人中,有商人,有医生,有僧侣,各种职业的人应有尽有。他们便是分布在陇右、吐谷浑这片区域内的调查员。

他们源源不断的送来了整个陇右地区、吐谷浑以及西域诸国的情报,终于让张允文对这片区域的动态了解得一清二楚。

整个区域内,除了自己的侦察营在**异族叛乱之外,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甄生也派出军队四下围歼叛羌。而且是斩尽杀绝,一个不留,每处清剿战场之上,总会将人头筑成“京观”,以威慑敌胆。几次下来叛羌闻是高甄生军至便做鸟兽散,毫无抵抗之意。

看到这里,张允文不由笑了一声,想不到这高总管还停雷厉风行的嘛,不过这样的效果却是没有很好的消灭羌人,而是他们望风而遁,逃入吐谷浑去。

别人的事张允文不想去管那么多,目前他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成。

就目前而言,张允文需要做的便是不断的派出侦察兵在调查院的配合之下将吐谷浑的情况打探得一情二楚,同时还要为即将到来的大军找到合适的导游。

于是一名名侦察兵被派出前往吐谷浑,在这广阔的土地上进行侦察。

到二月中旬的时候,李靖大军的一万先锋骑兵在李道宗的带领下抵达了鄯州。并向原本分布在诸州的兵马下达了集合的命令。于是张允文便要带着侦察兵们一路北上,往鄯州而去。

鄯州在吐谷浑东偏北的位置,按大唐州郡划分,还算得上是一个中州,其境内有两座大城,一为鄯州,一为鄯城,人口皆在万余。鄯州离西海不远,常常是受到吐谷浑的袭扰。

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收拢侦察营与行军,终于在三月上旬的时候抵达鄯州。

李道宗的一万铁骑驻扎鄯州城以西的地方。此处三面有山,仅在东边有一山口供出入。而里面十分宽敞,屯下万余兵马绰绰有余。

当张允文带着侦察营来到这大营之时,不由“啧啧”称赞这里的位置:“唔,这地儿不错啊,秀山丽水的,易守难攻,有山有水,风水也是不错啊。看来道宗兄选地儿的功力日渐上涨啊!”

听得张允文这般说,李道宗也跟着扯道:“那当然了,本王可是跟着袁天罡袁道长学了一个月的相地相人之术。唔,允文,要不要为兄来帮你瞧瞧?”

说完,没等张允文说话,倒是自己先笑了起来。

张允文也是“哈哈”一笑,拍拍李道宗的肩膀:“许久不见,道宗兄风采依旧啊!”

“哪里哪里,什么风采依旧啊,当了几天刑部尚书,那些杂七杂八的事都快烦死人了!这不,一听见吐谷浑闹腾得厉害,便请缨来战了!”李道宗笑着说道,“来,往这边!”

两人当先,在一众亲兵的陪同之下,来到大帐之中。

大帐内装饰颇为豪华,只见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毛皮地毯,头顶上悬挂这琉璃灯盏,四面皆有厚厚的锦幛,上面描花绣鸟,精美异常。

喜欢豪华奢侈,这是唐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连李世民虽然说着要勤俭节约,可是过了贞观四年,年景渐好之后,对于宫殿的装饰,同样也是豪华异常。就连张允文,在李宇支柔还有四周这些人的影响之下,也渐渐喜欢上了豪华的东西。

“临行之际,大总管曾经对我说过,说兵贵神速,须趁伏允尚未反应之际,以精锐长驱疾进,掩其不备,最好能一战活捉慕容伏允!所以本王本欲在二月的时候引轻骑进攻伏俟城,可惜二月间北风竟比往年要凛冽得多,飞沙走石,极难进军。这一拖便拖了一个月。允文你来看,这儿是伏俟城,在西海以西。进攻伏俟城可从南北二路绕道西海进攻,你且说说,这进攻是走南路好还是北路好?”

张允文一看那地图,只见西海北面全是指甲痕,当即笑道:“王爷既然已有主意,何必来问末将呢?”

李道宗笑了笑:“我本欲沿北面而进,可是昨日受到一份情报,便又改变了想法!”

“什么情报?”

李道宗笑着一指地图上鄯州城西南方的一处地点:“慕容伏允闻我大军压境,亲领三万铁骑在此处,准备接战。所以本王想要一举吃下这三万大军,活捉伏允!”

张允文一看李道宗所指的位置,只见上面写着两个蝇头小楷:库山。

库山很高,山顶之上常年覆盖着皑皑白雪。

此时已经是三月了,但这儿依旧很冷。寒冷的春风吹出了树梢上的点点嫩芽儿,也吹得地上草原的青草冒出鲜嫩的新叶。这本该是放牧的好时节,可是唐军大军压境,吐谷浑随时有亡国之危,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放牧啊!

伏允的大帐设在库山山脚下。七八百座灰色的毡房铺在嫩绿色的草原之上,对比如此鲜明。最大的一座毡房便是伏允的大帐了。

此时的大帐之内,伏允正和天柱王及几位名王相坐无语。

“大伙儿说说,我们此战当如何去打?”伏允头发已经花白了,平素集会之时也很少发言,多由天柱王在说,如今他向众人征询意见,倒是让众人惊奇不已。

“我尊敬的大汗,老臣以为,目前唐军情况不明,也不知来了多少兵马,还是等几天的好,那些羌人、党项人会为我们送来关于唐军详尽的情报的!”一位同样头发花白的名王说道。

此言一落,另一位名王却是“哼”了一声说道:“慕容明,你真的已经老了!等等,要等到什么时候,难道要等到唐军主力到齐了再打?什么情报,前些日子鄯州城里边不是已经传出一份情报来了么?”

先前那名叫做慕容明的名王顿时怒声道:“慕容元,你说什麽?我老了?我可是还能耍起三十斤的大斧,怎么老了!再说了,那鄯州城内传出的消息岂能尽信,万一是唐人的诡计又该如何是好?”

那慕容元正要再次出言反驳,却听得上面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好了,别吵了!”

一听到这声音,慕容元和慕容明二人顿时沉默不语。

这声音却是天柱王所发出的。

只听天柱王冷声说道:“你们二人每逢集会便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这对唐军事不是你们二人吵吵闹闹就能吵出来的!”

慕容元与慕容明顿时俯身道:“微臣知罪,请大汗与国相恕罪!”

伏允摆摆手,示意二人起身。二人却是看了一眼天柱王,见他点点头,这才起身来。

天柱王站起身来,望着北边道:“如今大唐军队降至,我等却还在此处争执不休,这岂不是让唐军有机可趁?所以微臣建议,此战由大汗乾纲独断!”说着向伏允一拜。

伏允看了天柱王一眼,沉默片刻,最终说道:“唉,算了,什么乾纲独断,本汗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这些事情还是交由国相来处理吧!”

“大汗,这怎么能行啊!”天柱王顿时做惶恐之状,“只有在大汗的领导之下,我军才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和唐军一决雌雄啊!”

“此事不要再说了,就这么定了!”伏允斩钉截铁的说道,言语之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天柱王顿时惊讶的看着伏允,仿佛是第一次看清他一样。

此次对唐军作战,虽说己方有三万兵马,可面对唐军铁骑,谁也不敢说有绝对胜算。所以,他天柱王才会极力让伏允亲自来领导这场战役。若是败了,责任全在伏允身上,若是胜了,自己在乘机夺过领导权,领导大军乘机攻下陇西诸州。可是如今,伏允显然看穿了自己的打算,并且找了个身体差的借口将自己推到前面,若是自己一败,恐怕连这国相的位置都没得做。想到此处,天柱王不由汗流浃背。

走出大帐,几位名王尽皆看着天柱王。后者挥挥手,低声道:“看我干什么,还不快去干自己的事情?”

几位名王顿时齐齐行了一礼,各自走开。

天柱王望着北方蜿蜒的地平线,心头却是沉重无比。

地平线那边,唐军大军压境!

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 引蛇出洞

 确定了进攻对象之后,李道宗原本准备派人以重礼延请当地党项族人做向导,为大军引路,然而李世民却是阻止道:“道宗兄,异族无信,极易反复。前段日子那些羌人作乱便是此般道理,所以小弟在此处劝道宗兄,切不可将这引导大军之事,交与外族啊!”

李道宗苦笑一声:“若是不找党项外族,又能找何人?鄯州城的本地官兵我早已经问过,这库山一带地形复杂,多猛兽,就连他们也是很少前去,对于那边的地形情况却是不甚知道。如此看来,为今之计,只有找那些党项人了!”

张允文却是说道:“道宗兄怎的将小弟的侦察营给忘了?侦察营所担负的一项任务便是侦察敌情。到时候小弟派侦察兵先行一步,大军随后跟上,那关于地形、敌情之事不是也就清楚了么?”

李道宗眼睛一亮:“既然允文肯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下,李道宗传令整集兵马,起寨拔营。大军一路往南而去。

此时的唐军,除了李道宗的一万先锋铁骑,张允文的三千侦察兵外,还有从陇右诸州征召的当地驻军共计三千人。于是整支大军足足有一万六千人,足堪与伏允三万大军一战。

吴鹏和刘诚二人各自带着二十名精锐侦察兵先行一步,前往库山一带侦察。前锋是李道宗的一名骁勇善战的部将领着三千铁骑行在二人后面。而张允文则是和李道宗行在中军。

从鄯州道库山,并不是非常远,大军急行军两日即可到达。在这两日里,吴鹏和刘诚麾下的骑兵不断的穿梭在大军和库山之间,或是送来敌军兵力分布,或是附近地形图,或是阻杀的吐谷浑游骑斥候的人数。看得李道宗眉开眼笑,连连称赞:“好好!这写侦察兵真乃是国之利器啊,比起军中斥候来,不知要好了多少!”

两日之后,兵临库山。

而伏允那边,早在一队队派出去的游骑斥候踪迹全无时,便已经察觉到有些不对,似乎嗅到了一丝战争的气息。于是,如今主管军事的天柱王连忙下令全军戒备,随时准备作战。

就在他命令下达后不到半天,唐军的三千前锋已经离库山不到十里。

前锋到达之后,吴鹏刘诚二人即刻带着侦察兵返回中军。如今大军已至,不需要什么侦察了,剩下的就看其他人的表演了。目前他们最需要的却是好好吃上一顿,然后美美睡上一觉。

三千前锋到达之后,却是安营扎寨,构筑起了工事来。看得吐谷浑众人莫名其妙。

“这三千人肯定只是唐军的先锋,他们在此构筑工事,想是等到大军到来之后便一举发动攻势。由此可见,这三千人离大军距离肯定较远,不若我等趁唐军主力尚未到达,先击败这三千骑兵再说!”一位名王说道。

听了这位名王的意见,天柱王一拍桌子:“好!分析得有些道理!那你便带着六千骑兵去彻底歼灭这三千唐军!”

这位名王顿时一抱拳道:“是!”

于是,吐谷浑大寨寨门轰然打开,六千名吐谷浑骑兵发出“哇呜——”的怪叫声冲了出来,直往三里之外的唐军营地扑去。

李道宗的这名部将叫做李阙,本是李道宗亲兵,然而几场战争下来,立功无数,竟然也升成了郎将,实为李道宗心腹。且久经战场,作战经验丰富无比。

见到吐谷浑骑兵渐渐加快马速,直往这边冲过来,李阙冷冷一笑,下令道:“待会儿敌骑进入射程之后即可放箭,而敌骑开始放箭之后,则凭栏据守,大弩射杀之,不得出去接战!”

吐谷浑骑兵越来越近,终于进入到了唐军神臂弩的射程。这些神臂弩皆是纯钢制作,射程极远,威力巨大,但装填速度却是非常的缓慢。如今,这三千唐军中只配备了不到三百具这种钢弩。

弩箭平射这飞出去,根本不用瞄准,几乎是一箭一个。

受到攻击的吐谷浑骑兵迅速做出了反应,只见他们快速分开,绕着唐军营地跑动。骑士也在马上做出各种躲避动作来。然而他们又进入了唐军弓箭的射程。唐军皆是下马作战,使用步弓,其射程远于吐谷浑骑兵所用的马弓。两千多支羽箭急速落下,落入正高速奔跑的马队之中。顿时,只见一骑骑骑士栽倒在地,巨大的惯性使他们冲出数丈远,甚至将前面的骑兵撞飞出去。

射击了两轮,吐谷浑的骑士便开始还击了。一支支羽箭如同下雨一般直往唐军大营中飞去,钉在木栅栏之上,插在地上,射进士卒的衣甲中。顷刻间,便有近百名唐军中箭。

这时候,唐军的神臂弩也开始还击,准确的射落一名名骑士。

吐谷浑骑兵越来越近,箭雨也越来越密集。

一道道绳子抛出,落在栅栏之上,接着马匹往后奔跑,将栅栏拉到在地。

眼看就要攻破唐军营地,可是唐军一轮箭雨,一个反冲锋,便又将吐谷浑骑兵打了回去。

不远处的山岭之上,天柱王望着几次被攻到门口的唐军大营,咬咬牙道:“再加三千人进去,一定要攻破唐军大营!”

又是三千骑兵加入道攻击队伍之中,对三千唐军展开攻击。一时间,唐军压力陡增,中箭人数快速增加。

就在这时,只听见北面传来一阵喊杀声,接着马蹄声阵阵,一支将近五千人的骑兵往这边杀来。当先的一名骑士举着一杆大旗,上面绣着一个红色的“唐”字。

一见这队骑兵过来,那些正在攻打营地的吐谷浑骑兵不由一缓,却不知该是继续攻打营地,还是反身对付着奔驰而来的骑兵。

天柱王也看见了这支五千人的骑兵,当下心头一惊,看看下面正绞杀一团的战局,脸色倏地一变,莫非自己中了唐军的诡计?他们以三千骑兵为诱饵,不断引自己往里面增兵,接着大队突袭,夹击己方骑兵。

想到这里,天柱王深吸一口气,他不知道这五千热是否仍旧是诱饵,可是下面战局之中有着近万吐谷浑兵马,不得不救,当即令道:“再派一万人马出去,务必要击溃这五千骑兵,那些唐军营寨!”

寨门再次打开,一万吐谷浑骑兵义无反顾的冲出寨门,直往那战场扑去。

见得己方再次派出人马,攻营的吐谷浑军队顿时齐齐做出了选择,放弃正在进攻的营地,重整队形,往那些正从北面冲杀过来的唐军反冲锋而去。

“杀——”

两支骑兵轰然撞击在一起。

“举弓,射击!!”营地里边,李阙依旧有条不紊的带领着两千多士卒举弓往那些正和五千唐军杀做一团的吐谷浑骑兵射去。羽箭落在他们的后方,将吐谷浑骑兵的防线一层层削薄。至于那冲过来的一万吐谷浑骑兵,李阙知道,自己的大将军会安排人马收拾的。

果然,只见东北方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渐渐出现,慢慢的往这个方向推进。却是三千步兵正慢慢的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