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只见东北方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渐渐出现,慢慢的往这个方向推进。却是三千步兵正慢慢的走来。

一见到这些步兵,领军的吐谷浑名王略一犹豫,依旧一挥手,令帐下骑士继续进攻大营,同时分出两千兵马,准备一举将这三千步兵冲散!

然而事情不会按照他想象中的进行。只见这三千步卒停下脚步,竟然齐齐从身上拿出一把弓箭来。面对两千冲锋过来的骑兵,仰天举弓,拉开弓弦。只见一支支羽箭如飞蝗一般直射向冲锋过来的骑兵。

射击了两轮,眼看吐谷浑骑兵离己方不到五十步,这些士卒又齐齐丢开弓箭,拿出一个黑黝黝的铁球来,拿开拉环,猛的往前方扔去。

“轰轰——”

只听见一声声巨大的密集得如同炒豆一样爆炸声响起,数不清的弹片四下飞舞,狂暴肆虐,将这些冲过来的骑兵炸得鸡飞狗跳。一阵阵骏马嘶啸之声,人员惨叫之声传遍战场。

先经两轮羽箭齐射,这两千人便去了三四百人,如今这手雷响起,只听平地惊雷,剩余的一千六七百人又去了近一千人,余者也尽皆胆寒,纷纷调转马头,返回大军之中,不敢再战。

在离战场不远处,一杆绣着“李”字的大旗飘扬。

旗杆之下,李道宗一边盯着战场上的局势变化,一边和张允文道:“啧啧,这手雷可真是个好东西啊!稍微教上一教,这些从未用过,甚至见过的边军们便能运用自如!唔,他们一下子便丢出了两千多枚,难道允文你就不心疼?你的手下每人可是只带了五枚啊!”

张允文摇摇头:“这三千枚手雷用得值,这一爆炸,将吐谷浑的士气全给炸没了!再说了,大总管不是要到了么,和他们一起来的辎重里边有一万枚手雷,我可以迅速补充,有啥心疼的!”

李道宗顿时一把抓住张允文:“拿东西我也要!”

“好,自己找大总管说去!”

李道宗顿时无语,只得悻悻的转过头来,望着战场。

“好了,差不多该我们出动了!”眼见战场局势渐渐好转,李道宗严肃的说道。

张允文点点头,做了个出发的准备,他身后的三千侦察兵顿时齐齐上马。

“允文切记,沿途不可恋战,直接插向敌军中军大营,争取一举活捉那伏允!”李道宗郑重的叮嘱道。

按照李道宗的部署,张允文领侦察营在他引出大半兵力,战场呈胶着状态之时,突袭吐谷浑大营,活捉慕容伏允,毕其功于一役。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野火燎原

 此时战场的局势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三千手雷发出的爆炸声和掀起的尘土让吐谷浑士卒心惊胆战,斗志全无。就连远离战场的天柱王也被这巨大的声响吓了一大跳。那五千唐军乘机猛攻,很快便将数量差不多的吐谷浑骑兵斩杀近三层,余者顿时溃退。唐骑乘势掩杀,又将溃退的吐谷浑骑兵杀了不少。

在这时候,那些溃退下来的骑兵退入正在进攻唐军大营的吐谷浑大军之中,顿时将大军阵型冲乱。那统兵的名王呵斥半天却是毫无效果。而乘此机会,大营之中的李阙带着一千士卒在箭支的掩护下来了个反冲锋,再次将吐谷浑大军杀退。

那统兵名王正欲再次组织进攻,却见五千唐骑已然冲杀过来,而唐军大营之中,亦冲出一彪两千余众的人马,双方合兵一处,直往己方杀来。这名王也倒是个骁勇之人,只见他猛地回到斩杀一名溃兵,接着大声吼道:“英勇的战士们,不要被这些唐人给吓着了,他们已经战斗半日,疲惫不堪,我们勇猛作战,定能杀死他们!杀——”

当先挥动着弯刀往唐军阵营冲去。其余吐谷浑士卒见主将如此勇猛,也是大喝一声:“杀——”跟着杀了过去。一时间,吐谷浑军竟士气大增,人人争先!

霎时间,两支骑兵再次碰撞在一起,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就在两军绞杀在一起的时候,张允文猛地向下一挥手,用力一夹马腹:“杀啊——”

三千侦察兵在他的带领下如同出匣之虎,离鞘之剑,一路往库山吐谷浑大营方向杀去。

当三千铁骑滚滚而来之时,那天柱王顿时明白唐军的意图,当下冷笑道:“哼,这唐军将领也太托大了吧,真以为这三千骑兵便能冲破我的万人守卫,杀到大营来!传令下去,出动剩余兵马,将这三千人消灭之后,驰援战场之中!”

片刻之后,只见吐谷浑寨门再次打开,浩浩荡荡的骑兵从里面冲出,直扑向张允文带着的三千侦察兵。

“咦,这人数怎么不对?这儿充其量不过六千人马,其余人马何在?”看了片刻这连绵不断冲出去的骑士,天柱王粗粗估计了一下阿,当即询问道。

“是大汗,大汗调走了五千人马,说是另有他用!”旁边的手下小声说道。

“大汗?”天柱王顿时面色一沉,“大汗既然交与我军事指挥之权,却又为何要调兵他用?他究竟想干什么!”

虽然这样想着,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只是淡淡的说道:“既是如此,那就看我用这六千兵马击败这三千唐骑之后,再去驰援战场吧!”

正说着,却见那穿着黑色衣甲的唐骑和己方的六千大军不到两百步。这时,唐军齐齐从马鞍之上拿出一架闪烁这金属光泽的弩机出来,一手平端着,一手操控马缰。

天柱王看着这些弓弩,正在惊疑之时,却见唐军猛地扣动扳机,数百根弩箭平射而出。冲在最面前的那些吐谷浑士卒仿佛是撞上了无形的墙一般,顿时栽倒在地。而天柱王从上往下看,只见己方厚厚的骑兵队伍片刻间便被削薄一层。

冲在最前面的唐骑在射出弩箭之后,倏地往两边跑开,后面的的唐军随即跟上射出第二轮弩箭。他们进退有序,相互之间配合得极为娴熟。

两军还未接阵,吐谷浑便损失了近千人马,看得一旁的天柱王大是心疼。

眼看两军即将接阵,张允文手中横刀猛的划下,大吼道:“杀——”

躲过一名迎面而来的吐谷浑骑兵手中的弯刀,横刀斜斜向上,顿时在这人身上劈出一大条口子。这名骑兵身受重伤,坠下马去。

忽然感到脑后一阵凉风闪过,张允文想也不想,反手一刀劈出,只见一条握着弯刀的手臂掉在地上,鲜血喷溅,半边衣甲被染得鲜红。而那名断了手臂的吐谷浑士卒则是面容扭曲的大声呻吟,目光盯着张允文,满是恨意。

一道刀光从旁边劈来,将这名吐谷浑士卒砍倒在地。

张允文一看,却是杨石出手的。微微的点点头,继续往吐谷浑骑兵阵营杀去!

继续厮杀着,双方渐渐绞成一团,渐渐往远离吐谷浑大营的方向移动。

张允文顿时感到不妙。他适合指挥小规模的战斗,对于这种近万人的战斗指挥起来却不是那般得心应手。但是他记着临行前李道宗的话语。

“允文切记,沿途不可恋战,直接插向敌军中军大营!”

当下张允文大吼一声:“不得恋战,随我冲杀过去!”

手中横刀一挥斩杀一名敌军之后,策马往大营方向奔走而去。每走一段,便有士卒跟随其后,为其护卫左右翼以及策后,走出十来丈,已经形成了以张允文为箭头的冲锋队形。

张允文当即吼道:“兄弟们,跟我杀上去,活捉伏允!”

“活捉伏允!”张允文话音刚落,一阵阵响应声便在身后响起,声势浩大,直冲云霄。

旁边吐谷浑骑兵胯下骏马都不由一阵嘶啸,不安的退后两步。

这次的冲锋要顺利得多,原因却是张允文拿出手雷在面前开路。拉开拉环,静侯一两秒钟,然后再在手雷往前方抛出。爆炸过后,前方道路已经被清空了。

天柱王见手雷爆炸,弹片纷飞,人仰马翻,心头顿时惊骇,不由后退两步。这时候,一位名王快步上来对天柱王道:“国相大人,大汗唤你过去!”

就这样一路杀过去,眼看就要到达吐谷浑大营,忽然一阵箭雨从天而下,竟是不分敌我。张允文心头一凉,想不到这吐谷浑人还留了后手,在大营之中布置了不少了兵力,若是这样,这个大营可是不好攻取啊!

这阵箭雨之中,却是有十多名侦察兵躲箭不及,身上中了箭。

此刻张允文却是面临着选择,若是硬冲上去,恐损失过大,若是往后撤退,又恐陷于吐谷浑包围,前功尽弃。咬咬牙,张允文在片刻之后便做出了决定:“兄弟们给我冲啊!”

三千骑兵沿着缓坡往上冲去。

张允文几乎可以预见,此战结束之后,侦察营起码会减员百人。早知道就不同意李道宗的意见,自己带着十多二十人行动起来更加方便!

正在这时,忽然从吐谷浑大帐里边传出一长两短的牛角号声,接着,原本在后面和侦察营战斗的吐谷浑士卒竟然停了下来,茫然的互相看了两眼,接着调转马头,往东或者往西方向四下逃逸开去。

不光是和侦察营战斗的五千吐谷浑战士,就连和七千唐军绞杀在一起的战士,也是在听得牛角号声之后,四散逃逸。吐谷浑的这种举动顿时让唐军摸不着头脑,但是知道敌军溃退,机不可失,当下四下追杀。

而张允文正准备冲入吐谷浑大营上,忽然见到一条橘黄色的细线在营帐腾起,接着忽地蔓延开来,将整个营地都笼罩在一片橘黄色中。

这却是滔天大火在大营中燃起。

此时是三月末,春季降水偏少,且地上多是去年枯黄的牧草,极易燃烧,几乎是遇火即燃。

见到此等情形,张允文却不敢再往营地里面冲,当即命令士卒后撤。

就在张允文下令后撤的时候,忽然战场中发出一阵惊呼声。坐在马上一瞧,只见在东西南三面竟然先后腾起一道道黑色的烟柱,显然,又有人在纵火,烧毁草原。

来不及细想,张允文一路往北疾驰,一面大声的呼喊道:“所有人听着,赶快纵马离开此处,退到无草木的地方去!赶快!”

军中士卒有不少人认得张允文,听到张允文的呼声,顿时策马跟在其后。

没走多远,便遇上了迎面而来的李道宗。没等李道宗说话,张允文便道:“王爷,赶快让士兵们离开此处!这草原上的火一旦烧着了,蔓延极快,若是撤之不及,恐损失惨重啊!”

李道宗犹豫片刻最终点点头,吩咐一旁的亲兵下去传令。然而他的目光却是遗憾的望着那些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吐谷浑骑兵的身影。

“道宗兄,这追杀伏允之事,以后会有机会,而如今,我等须要好生计较一下下面该如何去做!”张允文面容沉静的答道。

李道宗点点头,带着手下将领与张允文一道一路往北策马而行。

在他们身后,士卒们忙忙碌碌的飞快收拾这战场,将战死唐军的尸首放在马上,往北运去。

“今日突袭之事,却是小弟办砸了!”张允文带着微微愧意的对李道宗说道。

李道宗却是摆摆手:“允文哪里话!今日之事却是本王没有计划周密,更没想到那伏允居然藏兵在先,纵火在后!此事怪不得允文,只怪那伏允老奸巨猾!”

张允文还要说些什么,李道宗却是止住他的话,说道:“先别说这些了,咱们来说说这今后之事该如何打算!”

说着沉吟道,“伏允此次纵火,计划着若是能烧死我大唐军人便是最好,若是烧不到我军,也将地上牧草尽数烧光。战马得不到草料,我军战力恐怕要下降许多啊!”

张允文点点头:“伏允此计却是毒辣!如今若是往南直追,恐草料不足,难以为继。若是不追,又恐放虎归山!”

李道宗听了张允文的话,却是猛地说道:“算了,不管了,此事等大总管来啦再说!反正最多七日大总管便要到来!现今我可要好生清点一下此战的战果,也好向大总管交差!”

张允文闻言,抱拳告辞而去。他也要去清点一下侦察营的损失了!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军议

 贞观九年三月二十九,唐军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于库山大破吐谷浑伏允,斩敌近万。伏允不敌,纵火烧荒,焚尽野草,领残军入碛。李道宗悻悻止步。

此战,唐军重伤死亡一千六百余人,轻伤者二千八百余人。

这个数字不包括张允文的侦察营。因为统计伤亡情况的记室想到侦察营去了解情况,刚到门口,便被士卒拦着不让进。回去跟李道宗一说,李道宗笑道:“算了,你不用去了,待会儿张允文自会过来禀报的!”

而另一边,张允文却是忙着一团。

一张榻上,一名背部中箭的士卒正趴在床上呻吟着,张允文小心的看着箭头入肉处淌出来的褐色血液轻声道:“兄弟,咬牙忍住,一下子就好了!”

一手抓起旁边烧得微微发红的烙头,另一手猛地拔出箭头,趁鲜血喷涌之极,将烙头搁在了伤口处。

只听见一阵“吱吱”的声音传来,空气中竟然漂浮着一股肉香。

这名士卒口中咬着布条,在烙头搁在肉上的一刻,猛地一扬脑袋,发出一声“嗯哼”的长音,黄豆大小的汗珠子不停的从额上淌下。双腿微微颤抖着。

旁边围观的士卒都不由将头转向一边,不忍再看下去!

“好了,那酒精。绷带来!”张允文扔掉手中的烙头和箭支,对身边的士卒道。

等了半刻却见这些人毫无动静,有人小声的问道:“大人,这酒精、绷带是什么东西啊?”

张允文顿时一愣,脑中一转,笑着道:“就是把你们喝的酒拿来,还有平常用的布条!对了,布条要两指宽,越长越好,还要放在锅中蒸煮之后才能拿到这儿来!唔,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去!”

那问话的士卒笑道:“这布条倒是好找,可是这酒……”

这士卒话还未说完,便被张允文打断:“屁话,别说你们没藏有酒?你们这群家伙,一帮地地道道的酒鬼,哪儿能少得了酒!快去取来,老子也没怪你们私带酒入军营!”

这些士卒“嗤嗤”一笑:“头儿,你可真是了解我们啊!”

片刻之后这些士卒便拿来铁制水壶,里面装着的便是酒。至于绷带,因为张允文吩咐过要蒸煮,所以慢了片刻。

最后,等酒和绷带齐了之后,张允文将酒凑到鼻尖处,闻了一下,顿时一股刺鼻的酒气涌了上来:“呵呵,这就还是烈酒,不错,就是要烈酒!”

小心的将酒滴在中箭士卒的伤口处,然后用手慢慢的搓*揉,同时为四周的士卒讲解搓*揉的方法。只见这些士卒满脸皆是齐齐盯着酒壶,满脸心疼。不过确实在侧耳倾听。讲解完酒水消毒之后,再用绷带慢慢的为这名士卒包扎,同时也讲解了包扎的窍门。

最后,张允文说道:“其实这些基本的战场救护方法,很早之前就该交给你们,可是那时候你们受伤少,而且伤势轻,也就把这事情给忘了!记住了,以后若是有谁受了伤,就可按照这种方法来救护!呃,对了,若是有烈酒,就不必用着烙头了!”

张允文话音一落,躺在榻上的那位士卒顿时用一种无比幽怨的目光望着他。

当最后李扬将侦察营的伤亡情况统计出来之后,张允文顿时陷入了沉默。

此战,侦察营阵亡五十七人,轻伤二百三十多人,多是箭伤,重伤残疾八十五人。

看到这些数字,张允文心头除了自责之外,更多的却是反思。此时的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负责几百人的营长了,而是大唐的左卫将军,看问题的角度更需要从战略上、全局上来看。此次三千人尽数带出,本就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若是遭遇伏击,三千人全军覆没,岂不是将大唐侦察营的火种给灭了。另外,自侦察营建立至今,几年来除了一次性招纳三千人之外,再无其他动作。想到这里,张允文不由汗流汲汲,垂下头,慢慢的思考着以后侦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