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朝中期后,随着汉军骑兵不断增加,开始对匈奴军队进行主动攻击,强大的弓弩成为汉军制胜的法宝,也成为匈奴人败亡的重要因素。

而今天,汉军的武器在马钧等著名军事大匠的潜心研制下,得到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蜂弩和连弩等大规模量射武器的出现,以数量取胜,造成了极其恐怖的杀伤力。

但这种兵器并不是可以随意使用,就算刘备和孙权拿到了全套图纸,他们也无法模仿,这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蜂弩用的铁弩矢,一支铁弩矢就需要不菲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何况是一次射出九万支铁弩矢,三轮就要射出二十七万支铁弩矢,这种巨大成本消耗,不是交州或者江东能承受得起。

当然,铁弩矢可以在战后进行回收,不过就算是这样,回收后依然要重新回炉打制,也同样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也正因为成本昂贵,汉军也不会轻易使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用导弹打苍蝇,无论谁也承受不起这种消耗,迄今为止,汉军也只是对阵乌桓和刘猛骑兵群时,少量使用了两次,今天是第三次,也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

三千部蜂弩连发射三轮九次,射出了二十七万支铁弩矢,给匈奴骑兵群造成了惨重损失,三万骑兵死伤近半,尽管很多骑兵是因为战马中箭滚地,但对于高速奔跑中的骑兵而言,一旦落马,非死即伤,就算侥幸不死,也会因伤丧失战斗力。

大量杀伤是蜂弩的重要功效,而另一个副产品却是对匈奴骑兵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任何一支游牧骑兵都不可能承受五成的伤亡,就算是训练有素的中原军队,也最多承受七成的伤亡,战死到最后一人,那只是绝境中的无奈之举,一旦超过承受极限,要么撤退,要么败退,没有第三种选择。

二十七万支铁弩矢带来了近一万五千骑兵的损失,不仅进攻的匈奴骑兵撑不住,刘豹也沉不住气了,他连声大喊:“撤军!撤军!”

撤军的钟声敲响,剩下的一万五千骑兵如潮水般地向回撤退,赵云抓住了这个机会,立刻下令道:“骑兵出击!”

三万汉军骑兵从两翼奔出,绕过铁弩矢密布的战场,雷霆出击,如暴风疾雨般杀向惊魂未定的匈奴骑兵,刘豹无奈,若此时败退,他们必将全军溃败,他只得下令骑兵迎战。

两支骑兵在广袤的原野上展开了血腥的厮杀,很快,赵云率领一万五千步兵,组成三支长矛方阵,也投入了战斗。

四万五千人对阵三万五千匈奴骑兵,尽管匈奴骑兵遭受了蜂弩的迎头痛击,损失惨重,但这五万骑兵毕竟是刘豹训练多年,战斗力极强,即使心理上遭受重创,兵力上也不如汉军,却依然顽强反击,汉军也只是略略占据上风,并没有明显优势。

这一战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天色渐渐暗下来,这时,刘豹派一名使者打着白旗找到了主将赵云,使者在马上躬身道:“天色已晚,两军混战难以分辨敌我,我家大王提议暂时作战,明天再决战。”

赵云也知道这支新募骑兵也只训练了三个月,在夜战方面还有不足,尤其是乌桓人模样和匈奴人相似,在夜战中难以分辨,很容易造成误伤,他便点点头,“你们可以退出战场,我不追赶就是!”

使者分奔回去禀报刘豹,刘豹却有点犹豫,他若撤退,却被汉军追击,那很可能就会造成全军溃败,这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这时,旁边一名万夫长道:“大王,对方主帅是赵云,此人信誉卓著,言诺如山,我想他不会用诡计欺骗我们。”

刘豹也知道黑夜中难以再战,只得点点头,“传令撤退!”

‘呜——’

‘呜——’

长长的撤军号角声连续吹响,这是匈奴骑兵撤军的命令,近三万匈奴骑兵不再战斗,纷纷调头疾奔,迅速退出了战场,赵云也随即下令,“任敌军撤退,不得追赶!”

这时,大将冷苞奔上来道:“敌军仓促撤军,阵型混乱,而且军心不稳,卑职愿率一万骑兵追击,必能将对方击溃。”

庞德和几名大将也有这个想法,一起向赵云望去,赵云却摇了摇头,“对方出使相约,我既已允诺,就不可言而无信,传令三军,立刻整顿队形,不可再追击!”

赵云心意已决,众人也不再强求,纷纷整顿军队,清点伤亡,也缓缓撤出了战场,这时张翼率领五千留守长矛军已清理了满地的铁弩矢,并将中箭未死的匈奴骑兵悉数杀死。

汉军撤到枣林镇休息疗伤,而张翼则率五千军在四周防御,等待天亮。

……

法正作为谋士没有参战,他和一群文职军官留在枣林镇内,有五百士兵保护,虽然保护他们的士兵不多,但相信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五百士兵虚张声势,无数大旗插满小镇内外,又准备了数百面大鼓,待不长眼的匈奴骑兵偷袭而来,就会众鼓齐鸣,那声势就仿佛有五千人一般,就算吓不退偷袭的敌军,也会把支援的汉军引来,军师在这里呢,出了事怎么行?

所以众文官也悠悠哉哉,或者下棋,或者看书,完全不像发生大战的模样,不过法正却没有闲着,作为军师,他需要筹策妙计,谋算全局,十里在进行生死大战,他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站在沙盘前仔细推敲,沉思对策。

入夜,法正穿过一片正倒地沉睡的士兵,快步来到赵云的大帐前,大帐内,赵云正在听取张翼的汇报,了解今天的损失情况。

这时,赵云见法正走了进来,连忙起身笑道:“军师来得正好,我正要派人去请。”

“赵将军今天辛苦了。”

法正笑了笑,和赵云一起坐下,关切地问道:“听说今天并没有分出胜负,双方各自撤军,不知我们损失如何?”

赵云叹道:“昔日汉王殿下有言,今日之战若胜,不靠人马战力,全仗蜂弩之功,一战完毕,才知道汉王却有先见之明,今天若没有蜂弩扬威,汉军此战必败,尽管如此,这一战,汉军死伤四千余人,而匈奴伤亡约两万出头,其中大半是被蜂弩射毙,其余马战伤亡和汉军相当。”

法正见赵云神情颇为凝重,知道他是因为汉军伤亡惨重,便劝道:“将军不必介怀,匈奴优势是战马,汉军优势是弓弩,自古便是如此,我们有蜂弩,不过是人力之延长,胜之有道,将军应该以敌军两万伤亡来对比我军四千伤亡才是正理。”

赵云点点头,又问道:“我们明天是继续和匈奴军队作战,一鼓作气击败匈奴,还是用谋略胜之?”

法正想了想道:“我相信现在曹操应该已出兵,不过我们胜利不能完全寄托在曹操身上,我们可以分急缓两策来对应。”

“何谓急缓两策,请军师明示。”

“所谓急策就是明天匈奴若迎战,我们可以全军押上,一战击溃敌军,若明天匈奴不肯应战,那我们便采用缓策,与敌军对峙,待曹操在并州激战,刘豹仓促撤退之时,我们再集中兵力,一鼓作气取得最后胜利。”

赵云沉思片刻道:“缓策虽不错,但就怕匈奴单于的军队从洛川道出来,从后面袭击我们,和刘豹一起,两军前后夹击,对我们极为不利。”

“这一点不用太担心,汉王的五万军队紧紧咬住单于之军,恐怕到时候是我们和汉王之军前后夹击呼厨泉。”

赵云慢慢走到刚刚送来的沙盘前,望着沙盘沉思不语,现在他们位置距离高奴县约六十里,而洛川道的出口在高奴西南约二十里外,也就是他们相距洛川道八十里,如果匈奴军队真的从洛川道出来,他们也无法拦截了。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喧哗声越来越大,赵云眉头略皱,走出大帐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将军,下雪了!”

赵云一惊,抬头向天空望去,只见夜空里飘飘扬扬下起了鹅毛大雪,今天是十一月初一,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比去年提前十天到来了。

……

第880章 曹操出兵

次日一早,茫茫大雪已覆盖了旷野,天地间一片灰蒙,雪量虽然比夜间稍小,但依然没有停止,在北风呼啸中,打着卷,扯絮般地团团飞舞。

大雪的到来给汉军带来一片欢腾,却使匈奴军队如临绝境,大帐内,刘豹负手来回踱步,心中烦乱之极,他刚刚接到长子刘罗从并州送来的快信,曹操已亲率十万大军从太原出兵了,兵分两路,次子曹彰率三万军进攻西河郡,而曹操则亲率七万大军进攻雁门郡。

目前刘豹还留下三万军队在并州,主要集中在雁门郡,也有少量在西河郡和定襄郡,以三万对十万,凶多吉少。

刘豹就希望曹操只是摆摆样子,并非真的进攻,但理智又告诉他,匈奴军队在关内不利,曹操很可能会落井下石,要趁机歼灭并州匈奴。

想到这封快信是五天前发出,这五天内又不知发生了多少事,刘豹顿时心急如焚,就恨不得立刻撤军回并州,但汉军却在一片虎视眈眈,让他不敢动弹,再想到汉军威力强大的铁弩矢,他心中就一阵阵胆寒,若他渡河时,汉军发射两轮弩矢,所有的羊皮筏子都得沉没。

撤军不行,担心不已,刘豹心中渐渐恨起了呼厨泉,若不是他写信欺骗自己,让自己来高奴参与围剿汉军主力,他怎么可能轻易渡河西进,若他事先知道真相,打死他也不会渡河来钻这个陷阱。

刘豹越想越恨,被欺骗的耻辱和对并州的担忧使他心中愤懑难当,拔剑狠狠向桌子劈去,‘咔嚓!’将桌子劈为两段。

望着被劈断的桌子,刘豹心中怒气稍稍得到发泄,头脑中又恢复了几分理智,现在他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等黄河结冰,再过几天黄河便开始结冰,一旦结冰冻结实了,他们便可以迅速从冰面撤退回并州,只希望儿子能争气,死守关隘不出,给自己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在帐外禀报道:“启禀大王,汉军约千余骑兵在营外挑战,要求和我们决战。”

刘豹又气又恼,对方只派千余骑兵来挑战,分明是来羞辱自己,后面一定藏有大军,想到汉军犀利的铁弩矢,他心中便没有了战意,刘豹只得忍住这口气,挥挥手道:“不战,若他们靠近,给我乱箭射之!”

匈奴大营外,马岱率领一千骑兵在破口大骂,“没有卵子的匈奴人,有种出来应战,老子们只有一千人,也要杀你们屁滚尿流!”

“你不是草原雄鹰,是草原地鼠,只敢躲在地洞里舔屁眼,老子一泡尿就能淹死你们。”

有百余士兵索性从马上跳下,对着匈奴大营放尿,肆意大笑,对匈奴人极尽羞辱之事,若是呼厨泉的士兵,或许听不懂他们在骂什么,偏偏并州匈奴人长期在中原生活,大多懂汉话。

数千匈奴士兵气得发疯大叫,偏偏又不敢抗令杀出去,只管拼命放箭,就恨不得乱箭射死这些羞辱他们的汉军士兵,但彼此相隔两百余步,哪里能射得到?

汉军骑兵叫骂了一个多时辰,匈奴军却始终不肯出来应战,马岱便知道了他们不愿和汉军再战,一心只想撤军回去,他见弟兄们也骂累了,便笑道:“这帮匈奴人没卵子,不敢应战,咱们回去!”

一千汉军骑兵敲着得胜鼓,得意洋洋地返回三里外的大营,这时,雪却越下越大,天地间变得一片苍茫曹操终于等到了出兵的机会,当刘豹军队渡过黄河后,早已急不可耐的曹操立刻下令全军北伐,并向天下公布了‘讨匈奴檄’。

这一个多月来,曹操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刘璟和匈奴的战争已从八月打到十一月,而他却迟迟按兵不动,这在朝议引起了很大的非议,毕竟天子下诏,是他曹操为主帅,刘璟为副帅,可到头来,主帅不作为,倒是副帅在和匈奴作战。

这便使得很多人都在暗骂曹操沽名钓誉,抢夺汉王的功劳,尤其那些深恨曹操的士族,更是不遗余力地四处宣扬,指责曹操只图虚名私利,罔顾民族大义。

巨大的政治压力使曹操如坐针毡,但让他立刻出兵和刘豹决战,又不可能,刘豹有八万精锐骑兵,而他只准备了十万大军,兵力上相仿,实力上却不如匈奴骑兵,若头脑发热,出兵一战,他必败无疑。

但曹操终于等到了刘豹出兵的一刻,当斥候传来刘豹渡河的消息后,曹操立刻下令大军北上。

并州匈奴最早是支持袁绍,当袁绍败亡后,刘豹很快便和曹操达成了妥协,划定双方默认的分界线,在吕梁山以西的西河郡是以湫水为界,湫水以南属于曹操,以北为匈奴控制,而在吕梁山以东,则是以太原为界,太原以北是匈奴的属地,包括太原城在内的以南地区则是曹军的地盘。

曹操由此兵分两路,一路由次子曹彰率领,越过吕梁山,进兵西河郡,并从西河郡北上雁门郡,而曹操则率七万主力从太原城向北出兵,收复太原全郡,随即进攻匈奴人盘踞的雁门郡,并在那里和儿子曹彰的军队汇合。

曹军一路向北行军,接连收复盂县、静乐县和阳曲县,三天后,大军进入雁门郡,直抵楼烦县,楼烦县是刘豹的王帐所在地,实际上就是刘豹的两个老巢之一。

楼烦县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面是巍巍群山,东面则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地带,分布着大片的高山牧场。

由于曹军大举北上,匈奴人也随之向北转移,但由于楼烦县是雁门郡的门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一旦攻下楼烦县,雁门郡就随之门户,曹军可以长驱直入。

为此,匈奴人在楼烦县留下八千军队驻防,分别驻守楼烦县城和云顶关,据险而守,两座县城相距不到二十里,匈奴军可以互相呼应。

曹操大军在距离县城还有十里处扎下了大营,曹操为收复并州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秘密派斥候绘制并州北部的地形图,并根据地形图制作了一座简易沙盘,虽然并不是非常精准,但八九不离十,也勉强能用。

曹操站在沙盘前和众谋士、大将商议进兵策略,他用木杆指着楼烦城对众人道:“相对于云顶关,楼烦要好攻得多,从沙盘上看得出,楼烦的城墙并不高,最多只有三丈,而且斥候说,城上并没有投石机,约有四千人镇守,我们只要出兵一万便可夺下楼烦县城,关键是怎么夺取云顶关,路险关高,就算夺下它,也会损失惨重。”

这时,军师程昱捋须笑道:“云顶关适合用计取,或许我有一计,云顶关可唾手可得。”

曹操大喜,“仲德计将安出?”

奉命夺取楼烦县的大将是徐晃,曹操给了他三万军队,命他在一个时辰内夺取楼烦县城,徐晃毅然立下军令状,若晚一刻钟夺下县城,他就提人头来见。

“咚!咚!咚!”

战鼓声密集敲响,三万大军喊杀声震天,将楼烦县团团包围,二十部重型投石机轰隆隆开到县城两百步外,这是曹军最强大的投石机,高三丈,抛竿长五丈,须百人挽发,可将百斤巨石抛出三百步外。

曹军学到了汉军的先进火油武器,用麻布在火油中浸泡后晒干,制成火布,又将火布团团包裹,造成一只只直径达五尺的大布球,涂满火油后发射。

在徐晃的一声令下,二十部重型投石机同时发射,只见二十个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冒着黑烟和火焰,呼啸着砸向城内,很快便引发了城内的大火,城内聚集着数千匈奴牧民,他们都是从各地逃来匈奴平民,来不及北撤,便躲在城内避难,而此时在火球的袭击下,妇孺老人吓得哭喊连天,四散奔逃。

火球主要是用来引火,尤其在对付帐篷密集的营地,火球可以收到奇效,但在攻城战中,它实战效果并不明显,对守军的杀伤力极弱。

曹操之所以决定采用火球,主要是考虑到它对匈奴人的心理威慑极大,想象着一只只巨大的火球从头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