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上的锃亮的铠甲反射出一片片耀眼的明光。

在那片无数士兵给成的人海的前面,是洛阳城中的文武百官,和贵族宿老勋贵。

这么多人在这里,只为等侯一道诏书一个人。

诏书自然是隋帝杨杲的禅位诏书,而等的人自然是陈克复。禅位大典得在太庙举行,而陈克复虽然已经住在了宫中,这个时候却也是得在百官的拥护下,从宫外入宫进入太庙。与陈克复一起前往太庙的,还得有杨杲的禅位诏书。杨杲先在宫中写好诏书,然后派人送到承天门外交给主持大典的官员,然后陈克复在百官的拥护下,带着诏书前往太庙。

“传位诏书到!”担任奉诏大臣的是三名隋室旧员奉诏大臣是已经八十岁的政坛不老翁,杨广时的纳言苏威。副大臣则是前太子杨昭的岳父韦寿,如今也是陈克复的岳父,另一个副大臣则是与苏威一起从上洛归降陈克复没多久的萧后的亲弟弟萧瑀。

苏威,韦寿,萧瑀三人都是隋室老臣,也是皇戚,此时就担任了这个将诏书送到承天门外的责任。

传位诏书送到,并没有直接给陈克复,而是由苏威三人登上承天门城楼之上,取过传国玉玺在上面加盖国宝玺印,然后与诸臣验证过后,再放进早已经准备好的香案上的一只黄金打造的金凤的嘴中。

黄金打造的金凤璀璨无比,光耀照人。

“接诏!”

承天门前,此时还只是穿着陈王衣袍的陈克复微微笑着,身侧走出三名大臣上前接诏。这就是陈克复这边的宣诏官,三名负责今日宣诏的大臣则分别是太师毛喜,司空房玄龄,司徒李奔雷三人。三人又文有武,且毛喜代表了陈克复这边的宗族,房玄龄代表着文臣们,李奔雷则代表着河北军方。三人不但位高,且威望很高,此时由三人担任此职,也是对三人的肯定与荣耀。

毛喜做为宣诏大臣正使,亲手捧着雕成云朵状的一个漆金木盘。然后缓缓走到承天门下,恭举着云盘。

苏威和韦寿,萧瑀三人小心的用彩绳吊着金凤缓缓从承天门上放下,含着传位诏书的金凤稳稳落在了毛喜手中的云盘之中。

金凤云盘,这诏书的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得到了诏书这一刻,陈克复已经是名至实归的大陈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毛喜三人率先向陈克复跪下,接着十几万将士也通通跪下晋见新皇。

如山呼,如海啸声的声音响起。

“万岁,万岁,万万岁!”

“铛!”

恰在这巨大的恭贺声刚一停下,钟鼓楼上的第一百零八道钟声终于敲响最后一记钟声。

“平身。”陈克复此时神采飞扬,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张开双手虚抬,让众人起身。

礼毕,毛喜上前道:“陛下,请前往太庙!”

陈克复点了点头,在侍卫们的拱卫下,登上了由六匹纯白骏马所驾的豪华金根车。这车通体装饰金银,长达九丈,高宽各三丈,就如同是一座小型城堡。

车驾缓行,百官相随,后面还有无数的将士和护卫们跟随。用了小半天的时间,陈克复终于到达就设在午门之名的太庙。实际上,因为陈克复的父亲在江南称帝,因此在建康城还有一座太庙,供应的也都是陈霸先等陈家祖先。到达太庙,下车,隋帝杨杲已经等候在那里许久了。见到陈克复带着无数的精兵悍将进入太庙,年幼的皇帝也不由的脸色变的苍白了一些,一双小手更是紧紧的握紧了萧后的手。萧后看了看远处缓步而来,满脸王者姿态的陈克复,又转头看着面带惊慌的年幼儿子,不由心中复杂。

陈克复先拜祭了先祖,然后才缓步向着杨杲所在的禅位高台缓步而去。刚刚他已经更换了衣袍,换上了全套的天子冠冕,肩挑日月,身披山河,头上戴着十二道珠毓的冕冠。

按古礼,禅位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如果不算尧舜禹这样传说中的上古皇帝禅位。再除掉那些没成事的,真正流传于史书中的禅让仪式已经有过许多次了。历史上,东汉禅位于曹魏,曹魏禅位于西晋,东晋禅位于南宋,宋禅位于南齐,南齐禅位于南梁,南梁禅位于南陈,东魏禅位于北齐,西魏禅位于北周,北周禅位于隋。这九次禅位距离眼下并不远,而且基本上,从汉末开始,各朝都是如此禅让接替,差不多形成了一个皇统时代。

南陈当年是由南梁禅位,最后却并没有经过禅让,而是直接灭于北朝由周禅让的隋手中。

如今,陈克复终于又将昔日灭亡陈国,灭亡南陈这一脉的北朝的继承者隋灭了,并由隋禅让于他。今日的新陈朝,既可以说是南陈的复辟,也可以说是直接继承了北朝的正统。

虽然南方还有一个陈朝,而且陈深比陈克复建立的陈更加是南陈的正统,但从这个时代的观念来说,如今的陈克复才是这个时代王朝的正统。陈深的南朝,反而已经不属于正统了。

第788章 破军洛阳登极即位,改元大陈神龙元年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无数将士的洪亮嗓音响起禅位大典开始之前数万禁军开始齐声高唱据主持这次大典的毛喜与房玄龄等尚书省及礼部的官员们讲

这个合唱属于上古代礼歌名卿云歌这四句反复重复的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天上飘着灿烂的云彩象片片美丽的绸缎聚集在一起日月给与大地的光华会一天天继续下去

从而歌颂禅位于新帝就象在新的阳光下开始了新的一天

陈克复听了也只是笑笑不语不论这是不是古礼反正这种类似于歌功颂德的事情也无所谓

大家唱唱反而能让新朝新皇的声威更盛一些就如同这个禅让仪式一样虽然说他不经过这个典礼也一样是皇帝但在这样注重正统的朝代特别是此时天下还未大定之时

这样的一个禅让大典却是等于全盘接收前王朝的一切不但接收他们留下的正统财富官员也包括天下百姓人心

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的大合唱结束之后

也就到了整个大典最重要的时刻

陈克复登上杨杲所在的高台隋帝杨杲起身从桌案上将毛喜放上去传国玉玺移交给陈克复皇帝的玺印很多

不同的文件敕书等地方就得用不同的玺印而传国玉玺则是最重要的一方也是象征着王朝正统只有在最庄重的国书之时才会用到这方玺印比如今天的禅位诏书

在几个杨杲的私人印玺后就有加盖一个最重要的传国玺印印上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

二十多个玺印不需要全拿出来

隋帝杨杲双手捧着传国玉玺交到陈克复的手中也象征着他把大隋的江山也交到了陈克复的手中这一刻年幼的皇帝也不由的有过一丝丝的犹豫但面对着陈克复那微微含笑的表情

他只得心中含着不忍将玺印交到了陈克复的手中接过了传国玺印陈克复双手将其捧过头顶转身向太庙广场上的数万将士示意

这些陈军将士们一个个兴奋激昂齐声欢呼山呼万岁洪亮声音直冲宵汉久久不能平息

交出了传国玉玺杨杲也没有再多犹豫

安全按照先前演练过的步骤自己双手摘下了头上的十二毓珠天子平天冠然后往前走了几步走到了陈克复身边与陈克复平齐再无在他之上

担任宣诏官的毛喜、房玄龄李奔雷三人捧着云盘金凤登上高台

李奔雷手捧云盘房玄龄从金凤的嘴中取出禅位诏书

递到了毛喜的手中

早已经在年前就从相位上退下只担任了一个正一品太师虚职的毛喜已经刚刚过了七十满头的头发也全成了白霜但是今日

他却无比的亢奋激动整个人红光焕发神采奕奕二十八年前还是正当壮年的他背负南陈太子所托带着刚生下的陈克复远走他乡从江南避到了河北涿郡隐居

一隐就是二十多年甚至到他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完了南陈从此灭亡皇孙陈克复也从此只会成为隋朝下的一个小员外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皇者终究不可能隐于市井今日陈克复登基南陈复立最激动高兴的就莫过于从小将陈克复养育到大的毛喜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当年听到陈克复在辽东遇险他马上就带着全庄上下一起奔赴辽东后来听到太子复国他虽十分想南下但犹豫许久终究还是留下了今天这一切都值了

打开诏书毛喜心中仍然不能平复激动心情就着激动的心情毛喜大声宣读杨杲的禅位诏书

天祸隋国

大行太上皇北伐突厥遇虏太原悯予小子奄造丕愆哀号永感心情糜溃仰惟荼毒仇复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启处

听了一个开头

陈克复就明白这么文四骈六的诏书定不是杨杲所亲写

只听毛喜继续宣读到:咨尔天下兵马大元帅相国总百揆陈王有命自天降神惟狱天地合德

晷曜齐明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系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

屈为人臣载违天命在昔虞、夏揖让相推苟非重华谁堪命禹

果然后面一大段话完全就是对陈克复歌功颂德听那话

巴不得把陈克复写成是一个上天专门派来拯救他杨家的神仙各种词语各种奉承听的陈克复站在那里地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事情的本质不过是杨家当年抢了陈家的江山

如今陈克复又把杨家抢了这么直接的事情却非得说得杨家被抢了还十分感激的样子陈克复不由在心中想这写诏书的人也有点小无耻了这不是**裸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打了左脸还打人家右脸么还有命自天膺期命世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词还真押韵对称这水平确实很高

当今九服崩离三灵改卜

大运去矣请避贤路兆谋布德顾己莫能私僮命驾须归籓国予本太子及予而代天之所废岂其如是

庶凭稽古之圣

以诛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预充三恪雪冤耻于父皇守禋祀为孝孙朝闻夕殒及泉无恨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庶官群辟改事陈朝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

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闻

道昭于悠代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华日月革故著于玄象

代德彰于图谶狱讼有归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朕虽庸貌暗于古昔永稽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遗典人只之至愿乎今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陈

一依唐、虞、宋、齐故事

一番冗长的对陈克复奉迎以及对自已的贬低甚至对隋朝灭亡也说成是上天注定抛弃之后

诏书终于算是说到了最重点的那一句话今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陈庶官群辟改事陈朝

而且其中一句话倒觉得这诏书应当是原隋朝官员所写

那句若释重负可是首次在这时代听到听这口气倒有点像是杨杲本来的口气了但不论如何诏书已经宣读而且马上将传抄遍传于天下各地宣示新旧朝交替

毛喜一口气将长长的诏书念完之后下面的数万将士又马上唱歌了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

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莆华已竭褰裳去之

陈克复一边听着这些激昂喜悦的歌声一边听旁边的房玄龄给他解释

说是这首歌载于《尚书大传虞夏传》其意是太阳和月亮有升落的规律星辰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一年四季遵守为民办事的准则百姓就会真心诚意的拥护如果对他们讲授礼乐

就会启发他们的智慧如果教导他们对善恶、贤慧的认识百姓就会听从你的教诲鼓手已经敲起了鼓乐台上已经跳起了舞蹈我在这个位置上已经竭诚的献出了一生的精力

现在是到了撩起衣裳退下来的时候了

陛下禅位大典已完成吾等百官恭请陛下移驾太极宫举行陛下登基大典身为尚书省左仆射

也就是群相之首的房玄龄恭敬道

好移驾太极宫

共和元年公元六一六年六月八日陈克复终于登基为帝

从上了那张象征着中原王朝最高权力的椅子虽然这张椅子他已经坐上去许久甚至感觉坐起来并不太舒服但是只有今天才算是他真正坐上这个位置的第一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极大殿中百官跪拜山呼万岁

按程序新朝宰相

尚书省长官尚书左仆射献上第一道奏表日: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意思为在正大光明的天空上布满了星辰日月带给大地的光华要全靠陛下发扬光大

望着殿中群臣陈克复知道一个新的时代终于是展开了

殿中宣旨官手捧黄卷发布大陈朝第一道圣旨

大陈皇帝令:新皇登基皇帝赦免天下河北行省、河南行省、海南行省、广西行省、广东行省越南行省琉球行省海东行省海西行省辽东行省

辽西行省漠北行省山东行省江北行省河东行省另外中直隶行省中京洛阳诸府北直隶行省北京诸府东直隶行省东京辽阳诸府共十八行省三年田赋捐税

陛下名讳克、复单字不用避讳克复破军除不得再用于起名外其余不避讳

所有官员、将士加一年薪俸所有军官以下士卒升军衔一级

所有官员加散阶一级贵族奢老加勋爵一级

大陈皇帝令贬李密为庶人王玄应夷族余按功过论处窦建德夷九族伪夏朝从九品以上从逆全部斩首

即刻午门外斩首将王玄应窦建德叛逆首级献于太庙

大陈皇帝令即日起改元神龙今日神龙元年六月八日即刻废隋帝共和年号

第789章 封藩

大陈神龙元年,六月初八,隋帝逊位,陈帝登基。

陈克复新皇即位之后,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得大封文武。无数跟随他征战过来的将士们,此时自然也到了功成名就之时。陈克复不是一个吝啬之人,也深知朝廷需要以封赏来稳固群臣,以此获得他们继续对自己的忠诚。

新皇即位当天,陈克复册封长孙无垢为皇后,为陈深上尊号太上皇,母亲沈氏尊为太穆皇太后,立长孙无垢所生嫡长子陈煜为皇太子。册封杨吉儿为贵妃,李秀宁为淑妃,冯婠为德妃,翟无双为贤妃。又加张出尘为昭仪夫人、契丹妃子阿丽娜为昭容夫人,东瀛妃子苏我野丽纱为修仪夫人,靺鞨妃子玉兰为修容夫人,突厥妃子阿依古丽为充仪夫人等正二品九嫔。又册封了杨吉儿之子陈炫为晋王,阿丽娜、野丽纱、玉兰三人之女为公主。

末了,还在众人的惊讶之中,册封了新罗公主金胜曼为正二品九嫔之一的修媛夫人,册封他与金胜曼的儿子新罗王太孙陈煐为辽王。对于册封金胜曼母子两个,本来房玄龄等人是反对的,虽然他们也知道这个陈煐是陈克复的儿子,但毕竟他母亲是新罗国的公主,而且他如今已经好几岁了,而且还是新罗的王太孙,这样也没经过对方的同意,就如此册封,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不过对此,陈克复只是说了一句话,公开未来的新罗王是自己的儿子。将来新罗王即位之后,那这新罗国自然也是他的了。到时派些兵马入新罗,这新罗还不自己的。老子皇帝派兵去儿子国王的属地之上,难道不是最天经地义。名正言顺的事情?

只一句话,马上就让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李奔雷、李靖等军中将领们齐齐喊好。就连原本喊着陈煐不能入皇室宗谱的毛喜,也马上笑面如花的说要马上把陈煐列入陈氏宗谱了。

对于关外的新罗、契丹、百济、靺鞨、库莫奚等部族王国,新朝中的这些武将们最就是目光一致,那就是有机会了一定要把这几个小蛮国吞并,把整个东北的关外与高句丽半岛,彻底变成朝廷的大后方。只不过眼下时机未到,只要中原一平。这些如今已经被大陈各种奢侈之物腐坏了的部族贵族们,到时又有谁能阻挡的住。

朝廷的文官们虽然表面上一直喊着儒家仁义,但实际上跟着陈克复房玄龄等人都渐渐与陈克复产生了默契,外儒内王。才是新朝崇尚。有吞并关外各部,彻底免去东北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