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世奇马上接口道:“这是商毅商贤侄,是你姨夫的同村人,也是你姨夫和你弟弟向我极力推荐做村里教师的人。”

周少卿这才明白过来,不过听父亲称商毅为贤侄,也马上改了称呼,道:“原来是商世兄,久仰久仰。”

周世奇道:“好了,进屋再说吧。我们还没有吃午饭,快叫厨房里准备酒菜,为你姨夫和商贤侄接风。”

到底是地主家里,随时都能开饭。不一会儿,酒菜就都摆了上来。十几个大盘,放了满满一大桌子。周世奇、唐镇、商毅和周少桓都入席,周少卿虽然吃过了午饭,但也坐着相陪。

酒过三巡之后,周世奇才道:“商贤侄,刚才在来的路上,少桓也对你详细说明了村里的情况,而旦你也进村看过了,不知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尽管问吧!”

商毅点点头,其实从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个村子很符合自己的要求,首先这个村子以经成了相当的气候,有一定的自己自足能力。而且从村子的情况看来,周世奇这个村长干得也不错,比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要好得多,因此这个村子的凝聚力也不错。同时他们家在县里还有人,在州府里也有一些关系,这样一来许多事情都好办了,一些可为可不为的事情,也都能设法通融,确实是一个起步的好地方。不过商毅也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要看周世奇对民团的支持力度到底能够达到一个怎样的地步,这才是最关建的地方。

因此商毅道:“周伯父,您希望村里的民团到底能够发挥怎么样的作用?”

周世奇还没有发言,周少卿有些奇怪,道:“自然是护村保民,抵御盗匪贼兵?商世兄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他并不知道其中的详情,只觉得商毅这么年轻,跟本不是当民团教师的料,而且问得又莫名其妙,却又不明白为何父亲说他是姨夫推荐的,因此也带出一点不奈烦的语气。

周世奇却笑道:“商毅这么问了,一定是另有深义,不知道能不能说得明白一点。少桓把你当作师长相敬,老夫也不拿你当外人,因此说话也不必隐瞒什么,尽管直说吧。”

商毅点点头,道:“好,周伯父,我就直话直说了。护村保民,抵御盗匪贼兵。这话太笼统,盗匪贼兵也分为很多种,有一般的小盗匪,比如这次我们村里遇见的,但也有如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巨匪,虽然他们还没有打到山东来,但谁也不敢保证,山东就出了不这样的巨匪。而且除了贼匪之外,我们还有另一个危胁,就是关外的鞑子。”

周世奇和唐镇直盯着商毅,显然对他说的话觉得十分意外,同时也不由得更重视他起来。

第026章 民团教师(二)

周少卿忍不住道:“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时不是在湖广吗?从来没有到过山东啊!而且鞑子是在辽东,离我们山东还有几千里远,又有长城、京师相隔,朝廷还有十几万大军镇守边境,鞑子又怎么会到我们山东来呢?”

商毅微微笑道:“李自成和张献忠本是流寇,居无定所,今天在陕西,明天在中原,谁敢保证他们不会杀到山东来。至于鞑子,就算崇祯二年(1629年)的那一次不算,在崇祯七年(1634年),九年(1636年),十一年(1638年),鞑子以经有三次入关奔袭劫掠,那一次朝廷大军能够抵挡得住。而且最后一次,鞑子不就打到了山东吗?如果当时不是安庆的史抚台(史可法)守住了徐州,只怕鞑子都以经打到了江淮。如今以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如果我估计不算,在今年年底以前,鞑子必会再次入关奔袭。”

周少卿没想到商毅会对清军入关奔袭的时间和次数这么清楚,一时也不到应如何应对,周士奇却叹了一口气,自己的长子或许是块读书的料,但对世事练达却都不甚精通,前几次清军入关奔袭的时候,他都只在苦读圣贤之书,根本没去理会。论人情世故,他还不如小儿子来得明白。看来日后还需要自已多多指导,否则以后在官场上可是要吃大亏的。

不过商毅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自己到确实是有些低估了他,于是周世奇问道:“商贤侄,这鞑子入关奔袭,连朝廷大军也奈何不了他们,我们练些村兵乡勇,又能有什么用呢?”

商毅听他这么问,也松了一口气,说明周世奇重视自已的这番话了。因为商毅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名农民军的大佬级人物到是都没有到过山东,但清军却是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月,开始了在正式入关之前的最后一次入关奔袭,席卷北直隶、山东地区。虽然这次入关奔袭,清军首先还是从北直隶地区开始,但估计也就是在过年前后就会到达山东地区,留给自己准备的时间不多,必须得到周世奇的全力支持才行。

因此商毅道:“不管怎样,有准备总比没有准备要好,村兵乡勇固然不能与鞑子相抗,但如果训练得当,也末必不能护村保民,就算是逃避他乡,有村兵乡勇保护,一路上也要安全一些,总比难民流亡要强得多啊!”

周世奇和唐镇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肯定商毅说确实不错。现在大明境内贼匪四起,遍地烽烟,李自成和张献忠以经各自拥兵数十万,声势浩大,就连剿贼的干将左良玉都不是对手了,虽然说他们现在都在中原湖广一带活动,但保不齐那一天杀进山东来。

至于清军,周世奇更是深有体会,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打到山东的时候,他几乎都做好了在县城里殉城的准备。幸好清军只顾着去劫掠济南府,看不上他这个小县城,才侥幸逃脱。也正是那一次,周世奇才对大明朝廷不抱任何希望了,因此才索性就辞官不做。

当然他也知道商毅说这番话的意思,想要抵挡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的巨寇,或是满清铁骑,一般的训练是不行的,必须严格要求,同时装配待遇也和一般的村兵不一样。但商毅说的也有道理,就算训练的乡勇村兵抵抗不住清军,但至少在逃难的时候有一支可以保护全村人的军队力量。而他说这些话,也表明有意担任这个团练教师的职务,只是看自己支不支持。

周世奇正要说话,忽然外面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外面有家人道:“两位教师爷,今天的操练完了吗?”

有一个人瓮声瓮气道:“太公呢?太公在吗?”

周世奇脸上微微变色,这个时候两位教师到家里来找自己,是什么事情,莫非他们都到自己要另请高明吗?因此也下意识的看了商毅和唐镇一眼。

唐镇和商毅也互相看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意思,唐镇道:“姨姐夫,总是要碰面的,让他们进来吧!”

周世奇点了点头,对身边一个家丁示意了一下,那家丁立刻转身出去。

唐镇立刻又道:“姨姐夫,那两位教师又打算怎样对待呢?”

周世奇还没有说话,周少卿己道:“能者上庸者下,还有什么好说的,谁去谁留,自然就是看他们的本事情了。”他的骨子里还有着一股读书人的清高,对商毅本来就有些小视,刚才被商毅抢白了一顿,心里自然也有些不舒服,又见商毅年轻,心想他能有什么本事,不如叫那两个教师来教训他一顿。

其实周世奇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虽然他对商毅的见识、谈吐都十分满意,不过毕竟没有见过商毅的本事,也想让他和两位教师比试一下,但这话也不好直说,见儿子先说了,道:“商贤侄,不是老夫信不过你,这是这么大一个村子,四五百户人家,如果要更换教师,总要给其他人一个交待吧。”

商毅微微一笑,正要说话,这时那个家丁己领着两位教师进来。周世奇立刻起身,拱了拱手,道:“两位马教师,你们来了,快请入席。”

家人十分知趣,早就加上了两付碗筷椅子。两人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了下来。商毅看这两人,大约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个头也不小,差不多有一米七五左右,而且膀大腰粗,敦敦实实。商毅虽然比他们高不了多少,但却略显削瘦,因此看起来似乎比他们高得多。

周世奇像众人介绍道:“这就是我们村里请的两名武艺教师,马百七,马八十。”

商毅向两人稍稍点头,心里却觉得有些好笑,到不是这两兄弟是以数字为名,因为在明朝一般百姓用数字为名的情况十分普通,如明太祖朱元璋的本名就叫朱重八,朱元璋的老爹就叫朱五四,还有朱元璋当年的劲敌陈友谅的本名叫陈四九,都是这样。只不过这哥两的名字加起来,不就是二百五吗?

周世奇又像马氏兄弟介绍商毅:“这是我新近聘请回来的商武师,打算让他也做村里的武艺教师。”

马氏兄弟上上下下打量了几眼商毅,原来他们来这个村子也快两年了,一直负责教授村民们武艺,手底下也有几个亲信弟子。有人打听到周世奇要去另聘武师,今天以经把人带回了村子,告诉两人。这哥俩心里自然不舒服。他们两人每月的酬金是十二两白银,再加上弟子们的孝敬,每逢年节,村里还另有奖赏,可以说是十分丰厚的职位,当然不想让给别人。于是兄弟一起赶到周世奇的家里来。

在座的三个人中,周少桓他们是认识的,于是把唐镇当作是新聘来的武师,而且见商毅年轻,只当是唐镇的一个弟子。不过见唐镇的样子,似乎有两下子,一时到也不敢轻举妄动,还想先试探试探再说。但听周世奇介绍原来这年轻人才是正角,兄弟两立刻就觉得心里有底了。

马百七道:“太公,您老人家也太好说话了,只要是个人就以为是武师,请回家里好吃好喝好款待,那知道那些人不过都是见您厚道好骗,才来吃白食的。”

马八十也道:“就是,就是。你也是武师,我也是武师,这武师也未免太不值钱了吧!要知道天底下那有那么多武师。太公,您可要小心着点,别又被吃白食的骗了。”

周世奇看了商毅一眼,见他依旧面不改色,微笑不语,到是唐镇想要发火,却被商毅止住了。心里也不禁有了定数,故意笑道:“两位马教师,这位商武师可不同别人,别看他年轻,人家可有真本事啊!”

马氏兄弟见刚才自己冷嘲热讽商毅也不接话,还以为商毅是怕了自己,因此听了周世奇的话,都一下子站了起来,马百七道:“他有什么本事,敢和我比比吗?”

马八十更是指着商毅,道:“姓商的,有种就出去和我们兄弟较量一下,没种就趁早滚出村去。”

商毅到没什么反应,唐镇却忍不住了,也站了起来,道:“比就比,怕什么?谁输了谁就滚出村去。商毅,你说什么样?”

商毅微微一笑,道:“唐大叔,您这又何必呢?先坐下慢慢说。”

周少卿的见识到是比他老爹差得多,还以为商毅真的是胆怯,于是道:“商世兄,两位马教师想和你切磋一下技艺,你是否同意呢?”

商毅点点头,道:“这到是好说,不知道两位马教师吃过午饭没有,如果没有不访先吃饱,免得等一会输了,有别得说辞。”

唐镇大笑着拍了拍商毅,道:“这才像句话嘛。”

马氏兄弟却也火了,马百七道:“对付你还用吃饭吗?现在就比,要是我们哥俩输了,马上就离开这村子。”

马八十也道:“走走,马上去操场上去,把村里人却叫来,让大伙儿一起来做个见证。”

商毅这才站起身来,道:“好,那这就去吧。”

马氏兄弟气哼哼的转头向外走去,商毅、唐镇跟在身后。周世奇也起身跟了出去。周少卿抢步来到父亲身边,低声道:“爹,看这姓商的小子等一会怎么丢人。”

周世奇瞪了他一眼,道:“蠢材,一个轻浮狂傲,目中无人,一个胸有成竹,含而不露。你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以后还怎么在官场上混。”

周少桓也走过来,道:“大哥,你是看错了,这两个饭桶教师就是捆在一起也不是商大哥的对手。”

第027章 民团教师(三)

这时教场周围都围满了人,村兵们大多也都来了,都要看这个热闹。

马氏兄弟正在场子的一边,压腿弯腰,舒筋活血,做着各种热身动作,几个平日常奉承两位教师的弟子们正围在他们身边,捏肩捶背,帮着他们活动身体。

而商毅和唐镇两人正在场子中间,一边来回踱步,一边指指点点,左顾右盼,仿佛是饭后消食,根本不像要比武的样子。

不一会儿,周世奇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也来到了场边,干咳了一声,道:“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商毅在场中站定,道:“周伯父,我没什么准备的,随时都可以开始。”

周世奇又问马氏兄弟,道:“那么两位马教师,你们那一位出场。”

马八十上前一步,道:“大哥,我先来。”

马百七一把拦住他,道:“兄弟,还是让我先上吧。”

商毅在场中也笑道:“两位就不用客气了,一起来吧!我也不想浪废时间。”

观战的村民们立刻发出一阵哄笑。马八十奈不住了,一把脱去了外衣,扔到地上,露出一身的横肉和毛茸茸的胸膛,向场子里的商毅冲了过去。围观的村民又发出一阵惊叹,那几个亲信弟子则拼命的为他打气叫好。

虽然周世奇刚才那样说儿子,其实他心里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这马氏兄弟可也不是吃白饭的。当初聘用他们,也是因为这哥俩打败其他五个武师,才被聘用上的。而且周世奇也见过,六十斤沉的石墩被这哥俩一支手就举过了头顶,可也不是小气力。商毅到底还年轻,而且个子虽高,但看起来比马氏兄弟瘦弱得多,能顶得住吗?转头又看了唐镇一眼,见他一脸不屑的样子,心里才安心了一些。

就在这时,马八十己冲到商毅面前,轮起一拳向商毅迎面就打。商毅身子一侧,躲过了这一拳,一伸右手,抓住了他的手腕,右手一带,腿下一绊,马八十立刻“扑通”一声,仆面摔了个结结实实。

唐镇立刻首先大喝一声:“好!”随后围观的人群听了,也纷纷叫起好来,而周世奇这才完全安下心来,看来这个商毅果然有两下子。

马八十从地上爬起来,也觉得脸挂不住,猛然一转身,又是一拳向商毅打来。商毅不退反进,身形微侧,躲过他这一拳,反而冲到他的怀里,用肩头一撞马八十的胸膛,立刻将马八十撞得连退了七八步,一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跌坐到地上。

这一回不用唐镇带头,观众们都主动喝起釆来,他们的几个亲信弟子都垂头丧气。而马百七也沉不住气了,大吼了一声,也冲了上去。飞起一脚向商毅的背后踢去。观众们立刻发出一阵惊呼。

商毅头也不回,也猛然大吼一声,“霍”的一声,一个转踢,脚己放回到原地,像没动过一样。而马百七早被踢得一个后仰,也摔到在地上。

商毅笑道:“不是早让你们兄弟两一起上吗?来呀,不服就再来。”

哥俩都从地上爬了起来,一面活动的筋骨,互相看了一眼,猛然一齐向商毅冲了过去。一人出拳一人踢腿,尽向商毅打了过来。

商毅毫不畏惧,当下沈马桥手,左蔽右拦。

桥手是后世南拳或者洪拳中的一种称谓。指的用手的前臂部分攻击防守的手法总称。也是商毅在穿越前,在部队中练习的主要拳法。居说清末的武学大师五枚师太的桥手施展出来可以达到密不透风的地步,能够同时抵挡住八名对手的进攻。

商毅练的桥手虽然没有达到这么高明的境畀,但对付马氏兄弟却是绰绰有余。无论他们怎样拳打脚踢,都能被挡下来。

马氏兄弟也不知攻了多少拳,踢了多少脚,只觉得拳脚都被击打得发痛,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