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个装备了太多先进武器装备,也更是由伊拉克军队中菁英所组成的作战力量,拥有一条可供大型运输机起降的飞行跑道也并不奇怪了,因而从阿巴斯海军基地安排而来的护卫队其实就是一个共和国海军陆战队的机步排,全副武装的他们连同其车辆装备,让“巨无霸”战略运输机一个飞行架次就搞定了。

“看样子,他们已经提前到了”

透过大巴车的车窗,曲炳良看到了停机坪上的一架“巨无霸”战略运输机,和其他停在停机坪上的运输机和直升机相比个头大了不止一倍的它,远远都就让曲炳良注意到了。

下车、整队,白天的会议中就已经正式就任了中伊两军观察团团长一职的曲炳良毫不含糊的下达了命令,人数同样是17人的伊拉克国防部军官们听到熟悉的“立正”声音,在以前接受共和国的军事训练之时就形成了条件反射的他们,“立正、敬礼、齐步走”等等队列命令是最快学会的中文,所以曲炳良喊出命令后不到三十秒,除他自己之外,33人的队伍很快整队完毕。

款式不同、颜色不一的两军军官站在一起还是很容易分别的,尤其是人的相貌不同,不同报数就知道人到齐的曲炳良很快就让负责接待的一名皇家卫队中尉军官安排住宿分配问题,而当队伍解散之后,他这才在翻译王亮的帮助下,和伊拉克方面的领队商谈晚上的安排。

目送伊拉克的军官们有说有笑的离去,曲炳良头也不回的命令王亮:“让陆战队的张排长立刻来见我”

第六十章 诸“神”之战

第六十章 诸“神”之战

西亚,一个特殊的地方,宗教与石油成为了当今标榜自身的绝对代名词,而看似紊乱的地区形势背后,却依然充斥的是一种古老而又虔诚的力量——宗教,而它似乎也要进一步影响法西斯入主死海和约旦河地域之后,阿拉伯国家惶恐不安进而促使共和国强硬出头的未来发展,战争,来了吗?

巴勒斯坦、约旦被法西斯所控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穆斯林国家所乐于见到的,却又是他们所害怕的,其中原因自然相当复杂。

公元前12世纪,希伯来人在地中海以东沿海地域定居,在公元前10世纪许,犹太人正式建立希伯来王国,其后这个国家先后遭到各种势力的入侵和殖民统治,不知为何原因,犹太人不甘忍受如此惨痛的命运而竞相外逃,因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希伯来王国成为了历史。

然而,犹太人虽然大规模外逃,他们的宗教却并未就此陨落。

犹太教作为世界上最早而且最为古老的宗教,是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信仰有且只有一位的无形永恒的上帝,所有犹太人以学习及祈祷来侍奉上帝,遵行摩西五经上所指引的诫命。

公元前333年; 亚历山大率领希腊大军扫平迦南; 取代了波斯帝国对犹太人的统治地位; 并由此进入埃及,然而亚历山大的后继者却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教; 接受希腊文化,不堪忍受的犹太人奋起反抗,可后来罗马大军的杀入,以及犹太人内部的分裂,都让犹太教受到了重挫,尤其是公元70年;,罗马军队一把火将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烧得精光,就此犹太教的献祭和与之相关的仪礼制度从此一劳永逸地消失了。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犹太人被迫开始流亡,大部分都逃难至欧洲,而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却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

同样诞生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圣城的基督教和犹太教,因犹太教先出现而往往称基督教是犹太教衍生而来,但不管如何,犹太教成了维系犹太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基督教却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后来居上的发展成为世界性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信仰的耶稣即救世主,也成为了牛气哄哄的信仰人物。

然而,宗教的发展也正如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早期的基督教在欧洲尤其是罗马帝国内部的生存状况可谓是举步维艰,信仰基督教的多是劳苦大众,而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稣也是因为不满罗马的残暴统治而前往巴勒斯坦宣扬教义,却被罗马派驻在巴勒斯坦的总督彼拉多处以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

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的信仰人群开始富于多元化,富人、军人等也开始信仰基督教,教会也开始奉行温和路线,在宣传需要的作用下,耶稣很快就被传扬成了恭顺、逆来顺受的形象,不抵抗主义的思潮之下,罗马统治者也乐于看到这样一个温顺的宗教维为自己所统治,因而渐渐从迫害的态度转变为不闻不问,再逐渐演变成了扶植和利用。

当公元392年,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之时,基督教已经是欧洲各国统治者的宠儿,成为了全欧洲最大的宗教,而犹太教却只能在犹太人中发展,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实力差距由此越拉越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从犹太教衍生出来的基督教从未放弃过对犹太教的诋毁和压制,聪明的基督教创始人为了淡化犹太教对基督教的影响,把犹太人的《圣经》称为《旧约》,而将基督教添加部分称为《新约》,就好像从此之后,上帝不再垂怜犹太教,而是钟爱于与之签署了新约的基督教。

在《新约》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等中,不乏指责犹太人是与魔鬼有关联的地方,指责犹太人是是杀害先知死不改悔的人,最为尖锐的一点则是基督教恶毒的指责犹太人是杀害耶稣的凶手。

传说——耶稣的确本是犹太教教徒,但耶稣不按照犹太教的传统布道,反而修正摩西戒律,甚至向人们宣传他具有显示神迹的能力,因而遭到了正统犹太人的不满和嫉恨,在他惨死的这一年逾越节前夕,他遵循古代先知预言过的方式,骑驴进入了圣城耶路撒冷,洁净了圣殿之后便在殿中宣讲福音,叛徒犹大的出卖却很快让耶稣被犹太祭司捉拿,押往犹太教公会受审。

受审期间,耶稣遭受到了各种侮辱和厮打,为了让耶稣死无葬身之地、永无翻身之日,犹太祭司和长老便将耶稣捆缚起来,交给了罗马总督彼拉多处置,一心想要释放耶稣的彼拉多却只能在犹太人的强大压力下, 不得不下令判处耶稣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

犹太教被基督教指责为杀害耶稣的罪魁祸首,这种“血海深仇”显然极具作用,作为罗马国教乃至整个欧洲第一大宗教的基督教,其后为了更加与犹太教划清界限,让自身拥有鲜明的特点,因而连教历中的节日庆祝日期与活动安排等等,都予以大幅度的变更,而为了让犹太教不能发展壮大,罗马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下令禁止犹太男子与基督徒女子婚配,连同皈依犹太教者和从事皈依活动的人都将要处以死刑。

一系列的打击中,最为惨烈度的莫过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大宗教的基督教,不断的宣讲犹太教的种种不是,犹太人因而就成了欧洲唯一的异教徒,欧洲不分国度、不分种族、不分年龄的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犹太人是杀害耶稣的凶手、是基督徒不共戴天的敌人等,因而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犹太人被反复利用、迫害,是很寻常的事情。

除却本身就给犹太人带来巨大重创的十字军东征之外,在历史上比较浓墨重彩的犹太人惨案,第一件也就是公元1026年英国国王狮心查理加冕时,不知为何原因,犹太人被大批屠杀,1500左右的狂热犹太人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纵火自残,他们的尸体全部被埋葬在了约克城的宫廷附近。

第二件也就是公元1492年,西班牙斐迪南国王为了消除异教徒,建立一个真正的天主教王国,下令驱逐西班牙及其领地的所有犹太人,短短几年之内,数十万犹太人被驱逐出境,而在驱逐的过程中,到底有多少犹太人失去了生命和财富,这也就不得而知了。

犹太人依靠其勤劳精明,总是能在各国成为拥有财富的象征,因而往往他们遭到统治者的驱逐,盖因为“怀璧其罪”,简而言之,他们太有钱了。

法国在驱逐犹太人是极富有经验的,他们的国王往往在国库空虚的时候,就会大规模的驱逐犹太人,将犹太人驱逐之后的产业收归己有,同时在驱逐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大肆劫掠一番,收获颇丰之下,为了赚得更多,他们又会下令允许犹太人返回,不过需要交纳居住权购置费等等之类的费用。

这样驱逐与召回之间,法国的统治者可谓是“空手套白狼,一套一个准”,在公元1200年至1400年的两百年时间里,可怜的犹太人竟然被法国统治者反复的盘剥了五次,这样的例子只不过是整个欧洲迫害犹太人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基督教在维护基督教徒的经济利益问题上,对犹太人往往更为血腥狠辣。

在欧洲的不得意显然让犹太人又不得不举家迁徙,他们从西亚迁徙到欧洲,又从欧洲迁徙到北美洲,然而并不是所有犹太人都愿意迁徙到未知的地域,尤其是北美洲,所以在18、19世纪,迁移到美洲的犹太人也只有两百万人左右,而留在欧洲的却更多,这样也就让欧洲各国更能对犹太人狠下毒手,反正他们是异教徒,迫害是符合耶稣意愿的。

由此一来,1871年德国铁血铁血宰相俾斯麦就企图建立一个反犹太人的基督教德意志国家,一个真正的日耳曼民族主义强大国家,免不了要对异教徒犹太人下手,大规模的屠杀司空见惯,欧洲人都不以为意,因而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在其国内动辄对数百万犹太人进行迫害,也并未让其他欧洲国家和民族引起重视,杀死犹太人的举措,在许多国家甚至还得到了称赞,法西斯的形象好像还因为对犹太人的血腥态度而渐渐让许多基督教徒觉得可亲可爱。

罪行累累的法西斯将犹太人视为猪狗不如,反倒让基督教徒们视为正义,被许多欧洲国家置若罔闻,仿佛正在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不包含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有的,仅仅是轴心国对同盟国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没人去管犹太人的死活。

犹太人完全可以称得上“最为悲催的民族”,但他们在世界上流亡这么多年也并非是一事无成,在糖衣炮弹之类的特殊武器作用下,还是有不少西方国家对犹太人报以同情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接纳异教徒,只不过是一种想要摆脱束缚的心理而已。

既然犹太人是离开巴勒斯坦流亡全世界,那么他们就应该从哪儿来就回到哪儿去,因而1920年的圣雷莫会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之后,英国大刀阔斧的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砍成了两半,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约旦酋长国。

在美国和英国的支持下,同样也在犹太人自己的努力下,大量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回到了巴勒斯坦,他们试图要重建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犹太人国家,一个信仰犹太教的真正独立国度,可这种想法想法显然与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之间形成了冲突。

和基督教、佛教构成世界三大宗教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比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出现得晚,公元7世纪才由麦加人穆罕穆德兴起,崇尚绿色进而热爱和平的伊斯兰教原意本是“顺从”与“和平”,他们顺从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而由于古巴勒斯坦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聚居地。

而位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圣城”耶路撒冷又恰恰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的共同发源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有过辉煌的历史,可都没有摆脱被统治和奴役的悲惨命运,不同的是,先行遭到迫害的犹太人逃离了这片土地,他们去了世界上其他的地区躲避灾难,却未曾想到到了欧洲之后反倒被基督教更加惨烈的迫害,而留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经过不断地的繁衍和融合,已经牢牢的植根在了这片土地之上,犹太人想要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下重回巴勒斯坦地区,而且还要创建一个只属于犹太教的独立国家,阿拉伯人显然不能答应,也决不能答应让他们的圣城耶路撒冷成为犹太人的“私人物品”。

伊斯兰教有三大圣城,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麦地那,另外一个就是巴勒斯坦境内的耶路撒冷,麦加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穆德的家乡、麦地那是穆罕穆德最早传教的地方,而耶路撒冷则是穆罕穆德“羽化飞升”般登上九重天的圣地,因而在三大圣城中,可以说耶路撒冷的地位是最为崇高的,伊斯兰教虽然教派甚多,但这一点上,整个伊斯兰教显然都会寸步不让。

由此一来,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的耶路撒冷,便成为了所有宗教冲突的焦点,而耶路撒冷这座城市的历史,本身就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反复厮摩的岁月。

公元前10世纪,大卫王率领以色列人征服了有亚摩利人、赫人等混居的耶路撒冷城,大卫王过世之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并花费了十年时间在城内修建了第一座圣殿,直到公元前586年所罗门圣殿被毁,这一时期都称之为第一圣殿时期。

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耶路撒冷,致使该城城墙被毁、圣殿被焚,城市变得一片生灵涂炭,国王和大批贵族也被囚禁,直到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灭亡巴比伦之后,犹太人这才回到巴勒斯坦地区,重建他们的耶路撒冷圣殿。

波斯、希腊和罗马的都相继统治过耶路撒冷,而在罗马统治的前期,大希律王在位时还扩建了圣殿,不过后来犹太人掀起反罗马的起义遭致失败后,罗马军队拆毁了圣殿,只剩下了西墙,再次起义又遭失败,愤怒的罗马皇帝哈德良派兵包围并夺取了该城市,在希伯来历埃波月九日,即耶路撒冷遭巴比伦和罗马军兵两次攻陷的耻辱记念日,将耶路撒冷彻底铲平,在原址新建罗马城市爱利亚加比多连,圣殿山上兴建罗马神庙,同时将所有犹太人赶出巴勒斯坦,禁止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居住。

在罗马和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下,耶路撒冷已经成了一个基督教中心,犹太人虽然不能居住耶路撒冷,但他们在每年的埃波月九日来到西墙前哭泣,这是被统治者默许的,而从5世纪开始,犹太人才重新被允许住在耶路撒冷,可惜好景不长阿拉伯帝国强大起来,他们试图要征服这座命运悲催的城市。

阿拉伯帝国遂愿之后,在691年,阿拉伯哈里发阿布杜勒?马里克在圣殿山圣殿的原址上建造了萨赫拉清真寺,三百年后他们又兴建造了阿克萨清真寺,在穆斯林统治初期,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和犹太人在缴纳人头税后,可以获得自治权,这个时期算得上是三大宗教教徒和平共处的难得岁月。

11世纪初,埃及的哈里发下令摧毁耶路撒冷所有的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而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欧洲的十字军东征,1099年7月15日,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之后,犹太人和穆斯林被十字军疯狂屠杀;而后的几百年时间里,耶路撒冷反复的被各方势力夺取,又被欧洲的十字军反复攻占。

滚滚战火早就让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逃亡殆尽,真正留下的犹太人并不多,19世纪初整个耶路撒冷城内人口不足万人,而这不足万人的人群中,依然有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和亚美尼亚人,穆斯林主要住在圣殿山东北,基督徒主要住在圣墓教堂西北,犹太人主要住在哭墙上方的山坡东南,亚美尼亚人主要住在西南。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败懦弱的奥斯曼帝国不断走向衰败的时期,耶路撒冷却成为了部分从欧洲逃回的犹太人最终归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