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治越想感觉越对,西突厥若是统一,肯定不会甘心受大唐的摆布,而对方控制的西域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以自己父亲的脾气,肯定不会把自己的经济命脉交到别人手中。

想到这里,李治终于长出了口气。另外他紧接着又想到一点,那就是在这段时间以来,六哥李愔这里就不用说了,灭倭国、抢林邑、占吕宋,可以说在海外之地打下一片大大的国土。而几个月前,七哥李恽和八哥李贞,也打下了锡兰岛,并且现在已经在天竺站稳了脚跟,随时都准备向外扩张。

几个儿子都表现的如此出色,这虽然让李世民感到自豪。但是身为一个父亲的骄傲,他也不甘心被儿子抢了风头,因此这次对西突厥作战,除了想将对方扼杀在统一之前外,另外也有和几个儿子一比高下的意思。

“老骥伏枥,父皇年轻时的雄心依然没有被岁月腐蚀掉,看来我这个做儿子的倒是轻松了许多。”李治有些苦笑的道,他身为李世民的儿子,自然十分了解自己父亲的脾气,因此他才能想到最后那一点,而且他相信,六哥肯定也能猜到父皇心中的那点私心。

想明白大唐对西突厥之战的原因,李治又将报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这张台湾日报上除了头版头条的这篇报道外,另外几个副版上大都是对台湾当下新闻的报道和评论,比如狮城海战后,台湾该如何将马六甲完全掌握在手中;新一代的蒸汽船已经研究成功,比以前的更大速度更快;吕宋外海发现一条向东的洋流,很可能通向遥远的南北美洲等等。

这些都是李治十分感兴趣的新闻,特别是关于吕宋外海发现的那个什么洋流。当然了,他不是对洋流本身感兴趣,而是对报纸上顺带提到的南北美洲感兴趣。因为他以前就听六哥李愔说过,知道那是两块广阔无比的大陆,上面盛产金银铜等贵金属矿,可惜因为太过遥远,李愔又不想冒险,所以就一直没有派人去过那里,若是吕宋那边发现的洋流真的能到达美洲的话,那绝对是个天大的发现。

“叮铃铃~”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标志着今天上午的学习已经完结,所有师生都可以去吃饭了。李治也停下兴奋的思绪,将报纸放回原处,然后拿着自己的餐具来到学校的食堂。

相比他以前在中韩州金城见到的学校,他们甘蔗小学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比那所学校强上数倍,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食堂就能看出来差别,比如金城那所小学的食堂只是一排窗口,没有吃饭的地方,学生领了饭菜要回到教室吃。

但是甘蔗小学的食堂却有一个十分宽阔的餐厅,餐厅中摆放着一排排的桌椅,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派出当天值日的学生去领饭,然后抬到每个班级所在的固定位置,再由值日的学生发给自己的同学。

开始时每个学生的饭菜量都是相同的,而且这些饭菜发给学生后,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吃完,绝对不能剩下,当然了,若是有的学生吃完后感觉没吃饱,可以自己再去盛一份。当李治走进餐厅时,刚好看到四个班级的学生们背着手坐在餐桌前,等着值日生给他们发放饭菜。

刚开始的时候,李治还不太理解这种管理方式,毕竟在他看来,小学的孩子都太小了,没必要对他们要求太多,所以他还甚至想过给教育院上书,要求放开对孩子们的管制。不过后来他听说这种管理方式是李愔提出来的后,他回去认真思考了几天,最后终于恍然大悟。

其实李愔之所以定下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让他们习惯在集体中生活。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只有让一群人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后世对中国人有种说法,那就是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群虫,其实这就是说中国人没有团结合作的意识,因此李愔才借鉴了后世国外的一些教育方式,从小就培养这些孩子的集体意识。

说起来李愔手中的人口实在太少了,哪怕是从大唐拼命的移民,现在李愔手中的汉民数量也才刚刚到达一百五十万,如果再过一年的话,估计会超过三百万人。虽然三百万看起来并不少,但是台湾的生活富裕,而且以后还会更加的富裕,若是让这三百万人自愿参军的话,肯定没有多少人愿意,所以李愔已经在准备颁布义务兵制度了,到时所有适龄的男子,全都要到军队中历练一翻。

所以从小受这种教育方式长大的孩子就有了一个优点,那就是在他们参军后,肯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军营中的那种集体生活,训练出的军队也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出战斗力。

李治来到餐厅中的教师区,相比学生那边的严格管理,老师这边却要自由的多,他们吃的饭菜和学生一样,只不过想吃多少就打多少。李治打了三两米饭和一份甜汤,然后又用盘子盛了半份孜然羊肉和半份炒青菜。

他之前不能吃肉的毛病早在工厂就改掉了,每天干活是又累又饿,不吃肉可不行。不过自从他来到学校后,不再干那些体力活,使得他的饭量一下子减了一半,现在他打的这份饭若是放在以前,顶多只能吃个半饱。

李治端着饭菜找了个位子坐下,拿起筷子刚准备吃,忽然旁边有个人坐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小九,你今天一上午跑哪去了,咱们学校可是要发生大事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招收女学生

李治根本不用抬头,光听声音就知道是学校里唯一的体育老师顾杰来了。这位顾杰顾老师是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身量虽然不高,但却十分强壮,若是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他右手的手掌光秃秃的,只剩下一根大拇指,其他四根手指全都不见了。

顾杰以前在登州当过兵,当初大唐进攻高句丽时,渊盖苏文派弟弟渊净土偷袭登州,李愔带兵阻击对方登陆,顾杰当时就冲在第一线,后来还因功升到了什长。

不过顾杰却感觉在军队中呆着没什么出息,再加上他是募兵而不是府兵,所以在军队中呆够了年头后,他就加入了一支捕奴队,前几年在倭国、吕宋等地四处游荡,经他手抓到的奴隶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过两年前,他在爪哇最后一次捕奴奴隶的过程中,被土人偷袭砍掉了半个手掌,结果再也拿不起刀枪,不过他干的这几年早就已经赚了不少钱,再加上他在基隆旁边的甘蔗镇又有一大片甘蔗园,所以干脆洗手不干了。

只是顾杰显然是个闲不住的人,他老婆是个精明强干的登州女人,种植园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再加上他手有残疾,所以还真帮不上忙,可是他这人忙惯了,一闲下来还真坐不住,后来听说教育院招体育老师,他好歹也是军队里出来的,而且当年还和李愔一起战斗过,也有军功在身,所以很顺利的就应聘为体育老师,并且还就近分配到甘蔗小学。

这位顾老师是学校中的一个异类,其他老师无论是教语文还是教算学,至少都算是文化人,接人待物也都很讲礼数。但是顾杰以前却是行伍出身,说话做事都带着几分粗鲁,在学校的老师中并不怎么受欢迎,倒是李治以前在军校里呆过,对顾杰这种军汉早就见惯不惯,所以两人倒是很聊的来。

“又怎么了,不会是你又给学生讲那些过于血腥的故事被校长发现了吧?”李治笑呵呵的问道。

顾杰喜欢在完成正常的授课后,给学生们讲一些故事,特别是当初他在战场上的勇武,以及前几年在各地捕奴的事,本来这也没什么,甚至他吹牛把别人的事迹安在自己身上也没人管他,只是他这最喜欢把那种血淋淋的真实场景讲给学生听,结果这让校长知道后,把他给训了一顿,认为小孩子不应该接触那么血腥的事,可惜顾杰这家伙却屡教不改。

“不是,我给学生讲故事算什么大事?”顾杰有些气愤地道,不过他紧接着坐下对李愔说,“小九你别打岔,这次是真的要出大事了!”

“哦,什么事?”李治有些奇怪的道,不过他其实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在他看来,一座小小的学校能出什么大事?

不过这次李治真的猜错了,因为真的像顾杰说的那样,的确是出大事了,而且不应该说是他们的学校出大事了,而应该说台湾等地的教育系统要出大事了。

原来就在几天前,台湾忽然下达了一条出自齐王府的法令,那就是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允许女孩上学,同时官府在招聘官吏时,对男女一视同仁,只要是才学之士,就能进入官府中工作。

其实这条提高女子地位的法令李愔早就想颁布了,但是顾忌到一些社会传统的力量,他却也没敢轻举妄动,而是动用一些暗中的力量,慢慢的提升女子的社会地位,比如鼓励女子外出做工,医学院和科学院的院长分别是梦雪和一帆,她们也都在自己的学院开始招收女学生等等,随着女人在各个行业出现地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形成一股不小的社会力量,直到这时李愔才终于将这条法令颁布。

对于这条新颁布的法令,在台湾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支持着有之,反对者更是不少,这些人分成两派,在各大报纸上吵闹不休,为此李愔也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不过再大的压力他也要将这条法令推行下去,毕竟他手中的汉人口数量实在太少,若是能将女人从家庭中解放出来,那么李愔就相当于凭空多了一倍的人口力量。

不过上面的事和李治无关,唯一让他感到关心的是,小学也要开始招收女学生了,而且据顾杰所说,教育院已经给各个学校下了死命令,指定每个小学新招收的学生中,女孩占的比例绝对不能低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现在上半年的学期已经快要结束了,而下半年就要开始招收新生,结果他们甘蔗小学的校长被逼得没办法,最后竟然想出一个损招,也就是顾杰所说的要出大事了。

按照前两年的招生来看,每年甘蔗小学都能招到二十到三十名学生,那也就是说,甘蔗小学今年最少也要招十几个女学生,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高的觉悟,大部分家长都觉得让男孩上学自然没错,但是让女孩上学,而且还是和一帮臭小子在一起学生,实在让他们感觉不放心,而且女孩子迟早都是要嫁人的,上学有什么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甘蔗小学的校长已经料定招不够女学生,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招生的名额分给学校里的老师,每个老师都必须招到一个女学生来上学,否则就等着校长给他们小鞋穿吧。

本来这件事还没有公布,甘蔗小学的校长准备在下午开会时再讲,但是顾杰这家伙的消息十分灵通,竟然提前知道了,而且他又是个大嘴巴,所以整个学校的老师都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只是李治今天上午一直呆在办公室里看报纸,所以才没有听说。

“那……那学校里的各位老师都是什么反应?”李治听后有点发傻的问道。他来甘蔗镇的时间不长,又不像顾杰是本地人,若是真的让他去招一个女学生的话,那他还真的不知道从哪下手,所以才想问问其他人的反应。

顾杰往嘴里扒了几口饭道:“嗨!本来像余老师和周老师他们几个年长德高的还想找校长谈谈,他们都是老学究出身,对女孩上学都不太愿意,更别说让他们招收一个女学生了,可是咱们校长却也很光棍,带头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学校,而且还是从一年级开始上。”

甘蔗小学的校长姓胡,和顾杰的年龄差不多,以前在大唐南方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吏,后来感觉没有前途,就来到台湾闯荡,结果更加不顺,最后才无奈投身教育事业,没想到受到重要,被派到甘蔗镇做校长。胡校长的为人倒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喜欢当官,以前在大唐时是没有机会,现在做了校长后发现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所以他做事很卖力,有时还会用一些手段,比如这次招生的事。

“胡校长的女儿?”李治听后惊讶的无以复加,“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胡校长有三子一女,而且好像都十四五岁了吧,怎么可能来上小学?”

“怎么不能,反正咱们是第一次招女学生,对年龄更是没有规定,而且人家胡校长都把自己这么大的女儿送过来了,这也是给咱们这些人做了一个表率,反正我已经准备把我们家的三丫头送到学校了。”顾杰说到最后,脸上也带着种心痛的表情,好像他不是把女儿送到学校,而是要送入火坑一般。

“三丫头?”李治听到这里先是一愣,紧接着又是一阵狂喜,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顾杰这家伙有一妻六妾,除了妻子是汉人外,其他六个小妾全都是异族女子,三韩、倭国甚至吕宋,六个都不带重样的,再加上他这几年没什么事,天天在家造人玩,现在已经有四个儿子六个女儿,如果……想到最后,李治一下子就有了主意,当下凑近顾杰轻声道:“顾哥,你能不能帮小弟一个……”

“不行!”李治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顾杰给打断了,不过顾杰紧接着又解释道,“小九啊,不是哥哥不帮你,只是我家里的情报你不清楚,我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是我正妻生的,其中大女儿都已经有孩子了,二女儿去年也嫁人了,只有三女儿是我的新罗小妾生的,现在才六岁,刚好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剩下的四丫头、五丫头和六丫头,全都是这两年和其他小妾生的,最大的一个才两岁,所以老哥就是想帮你也没办法帮啊!”

听到顾杰的解释,李治是一阵失望,他本来是想向顾杰借一个女儿的,可是没想到这么不巧,剩下的三个都不合适。不过紧接着李治的眼睛一亮,又向顾杰问道:“顾哥,你的消息灵通,知不知道咱们学校的老师中,哪家的女儿比较多?”

李治来到甘蔗镇的时间太短,平时接触最多的,自然就是学校的老师,所以才想问问有哪个老师的女儿多,到时自己厚着脸皮却借个试试。

第五百四十五章 吐蕃贼心不死

“这个?”顾杰停下筷子想了想,最后一拍大腿,一脸喜色的道,“想起来了,咱们学校的老师年纪都比较大,虽然其中有几个人的女儿比较多,但大都年龄太大,而且就算偶尔有一个,人家自己可能还用呢,不过和你同一个办公室的余老师老当益壮,别看六十岁的人了,却一下子有八个女儿,其中有三个都在六岁到十岁之间,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儿子,估计是命中注定无子啊!”

“余老师?”李治听后立刻有些泄气,那个姓余的老学究本来就看自己不顺眼,更别说让对方借自己一个女儿来完成自己的名额了。

顾杰这时也想起来余老师和李治有些不对路,其实他和余老师的关系也不好,主要还是因为对方的性格古板,再加上顾杰又喜欢吹牛,因此两人谁都不喜欢谁。

“余老头又臭又硬,小九你想去求他的话,估计不太可能,不过也没关系,咱们镇子上我倒是认识不少有女儿的人家,我回去帮你列个清单,你一家一家的去说服,我还就不信了,这么大的镇子连个女学生都找不到?”顾杰拍了拍李治的肩膀道。

不过李治一听却是满脸苦笑,他在甘蔗镇人生地不熟的,冒然登门已经十分不礼貌了,而且还要说服人家把女儿送到学校,和一帮臭小子一起学习,这个任务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李治已经考虑自己是不是先锻炼一下,把以前干活时的体能恢复过来,免得到时人家追着他打时,自己跑不过人家。

怀着忐忑的心情吃完午饭,然后李治又上了两节课,等到快要放学时,胡校长果然如今所有人开会,然后将招收女学生,并给每个老师都分配一个名额的事宣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