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娇-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袖点了点头:沈家的人还真是不少,今儿这头不知道要磕多少了;她在一旁看沈妙歌吃了一碗药之后,又吃了几个大大的、黑黑的药丸子,便微微皱起了眉头:“你吃药多久了?”看他的身子骨,不像是病了几天的样子。

沈妙歌闻言扫了红袖一眼:“一年多了。”

红袖便没有再言语:这人的病怕是极重的,自己还真是有着随时做小寡妇的可能。

沈妙歌漱口净手后,便由人扶着坐进了一个藤制的椅子里;他看了一眼红袖:“再抬一个春凳檐子来。”

红袖才知道这种椅子加了两个轿杆儿的东西叫做春凳檐子,在她看来也就是简单的二人抬的轿子。

原本红袖小夫妇应该坐人拉的车子过去,不过沈妙歌发了话,所以他身旁的丫头便出去吩咐了一声儿,不大一会儿便有人抬了檐子过来,却是放在门外没有抬进来。

红袖自昨天便深深的知道这个时代有多么的男尊女卑了,所以她并没有先起身出去乘轿,而是等沈妙歌被两个身壮的娘子抬出去之后,她才出去坐到了檐子上。

沈府一路上的景致还真是不错,红袖不自禁的因此沈而想到了彼沈:在上一代所逛的沈园比起沈府来也有所不及啊;想了想她也就释然了,毕竟沈园在现代人手中已经很久了,早已不是原来的沈园。

这路程还真是不近,朝东一直走,出了他们的院后,便自一个角门儿上了回廊,出了回廊再穿过了一个门,转过了一条小径儿,又过了一个门儿,红袖的檐子便落地了:她要下来自己走了;而沈妙歌却还是坐在檐子上。

院子里早有人围了上来请安引路,丫头媳妇子们人人都喜笑颜开,还有人大声说去回老祖宗的话;有这些人一说话,两旁的厢房里也走出来不少的人,不过那些人只是远远的观望,三五成群的小声说笑,却并没有人走过来。

红袖扫了一眼:她所看到的便有二十多人的样子;沈家上上下下得有多少人?

她随在沈妙歌的檐子后面,在几个媳妇子的簇拥下向正房走去;此处院子里的花儿并不多,倒是生长着两棵比较高大的树木;她能认识的树木真不多,不过这两棵树她还是认识的,因为这是她所喜欢的一种树:芙蓉树。

只是这么大棵的芙蓉树,她还真是第一次看到,所以便多看了两眼。

沈妙歌一直在悄悄的注意着红袖,看她对两棵芙蓉树非常感兴趣的样子,便道:“这两棵树是我曾祖父当年亲手栽下的,现在已经几十年了。”

红袖点了点头,这树高大约有三、四米左右,树干一个人也抱不过来:树龄已经很大了。她虽然多看了几眼芙蓉树,脚下却没有停半分。

看来沈家的老祖宗喜热闹吧?这院子里的人比昨日所见的沈家婢仆们要随意的多,谈笑声并没有刻意压低。

沈妙歌在前,红袖在后二人进了屋里:这里是花厅。

屋里迎面摆放着一张大大的长几,长几上安放一些摆设;长几前面便是一张八仙桌,两侧都摆放着椅子;而在屋子中间铺着一块厚厚的地毯,地毯两旁各安放着四把椅子,每两把椅子中间都有一个小几;屋子靠墙还有几只高低不等的花架,上面也有摆放古董的,也有摆放花草的。

整间屋子给人一种十分大气富贵的感觉;只是屋里除了几个小丫头,并无沈家的主子。

沈妙歌向左边行去,进了门便是一座不太大、绘有山水图案的屏风;转过屏风却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只是在屋角摆放着一个不高不低的花架,上面有一盆兰花儿:这好似现代房居的玄关一样,只是要大得多——这里是外间。

外间和里间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雕花门,并无门扇、也无帘子,一眼望过去便能把里间大半收入眼底:倒和刚刚花厅的大气很相符。

里间安放不是床,反倒是一座在这边儿不多见的火坑;火坑虽然没有连接到房屋的两侧但也不小了,中间安放着一个小小的坑桌儿;坑的两侧有深红色的雕花围栏。

围栏的一侧倚坐一位老人家,一头的银发用一支碧绿的簪子挽在头顶,发脚用红底银花——同服色的抹额压住;左侧发间插了一朵大红的花儿,倒衬的老人更是红光满面。

沈妙歌看到老人便拜了下去,红袖自然也随便着福了下去。

老人早已经看到他们,不等他们大礼拜下去便笑道:“五哥儿身子不好,不要拜了;五哥儿的媳妇,你也赶紧起来,那些俗礼并不能表示什么孝心;过来,让我好好瞧瞧我的重孙媳长什么样儿。”

沈妙歌笑道:“老祖宗今儿精神真好,我一看到您身子便好了三分,不要说拜一拜,就是再拜三拜也是成的。”

一旁的媳妇子打趣儿:“昨儿五爷已经拜了天地,今儿五爷还要拜三拜,难不成还要在老祖宗跟前再拜一次天地吗?”满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沈妙歌虽然脸上微红,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辩解什么;老人笑得一张脸如盛开的菊花:“拜天的话,我倒是不会拦着五哥儿;前两日那么多人拦,五哥偏要自己拜堂,哪个也没有拦住不是。”屋里的人又是一阵大笑。

沈妙歌扫了一眼红袖,脸上这次是真红了,他不依的上前倚在老人的身边;老人拍了拍他不再打趣了。

红袖这个时候已经走到了老人跟前,又微微的屈了屈膝:“老祖宗万福!”

红袖这时已经知道老人便是沈妙歌的曾祖母了。

沈老祖宗伸手拉起了红袖来,笑眯眯的把红袖打量了一番:“好一个女孩儿,有英气!”她打量了一番后,好似十分的高兴,又拍了拍沈妙歌:“你爹这次做得还好,真得给你讨了一个好媳妇回来。”然后又回头道:“把我那串珠子取出来添作新人礼,给了我的重孙媳妇吧。”

第7章

红袖虽然不知道沈老祖说得是什么样的珠子,但听她话中的意思,也知道此珠子一定很贵重,急忙福下去推辞说不敢受。

沈老祖宗又拉起她来嗔道:“看你一身的英气,也知道你是将门虎女,怎么却学那些一般女子的样儿?我给你,你就拿着!如果我不舍的,你就是来讨,我也是不会给你的。”

说完,老祖宗还拍了拍红袖的手,对她眨了眨眼睛:“你啊,就当这里是将军府,你在家时如何,你在这里便如何;就算你是闹翻了天,有哪个敢来怪你,你自管来我这里——有我为你做主,什么也不用怕的。”

这话听着亲切,而且老人家眨眼看上去也挺有趣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红袖的后背却升起了一阵凉意:沈家老祖的话,再加上沈妙歌的话,细细一品,是越品她心里越凉啊。

有丫头把老祖宗的新人礼送了上来,沈妙歌笑道:“那孙儿就贪财了。”便让身旁的丫头取出上面的一串佛珠来给红袖带到了手腕上。

沈家老祖给红袖的新人礼原本就十分的厚,这倒让红袖有些奇怪:自己这个冲喜的新娘,似乎并不像她所想那般不堪啊;至少沈家老祖待她十分不错。

红袖不太自在的谢过了老祖宗,然后把那佛珠笼到了袖子里,尽量不让人看到。

她的小动作落在了沈家老祖的眼中,倒是让老祖的眼笑得更眯了起来:“真是我的好媳妇!不过你和五哥儿都还小,传我的话下去,日后府上上下下都以姑娘称呼。”

有人答应着出去传话了,沈老祖又道:“我呢,倒是拣了一个便宜,不只是有了重孙媳,还有了一个重孙女儿!你名字是袖儿对不对?今儿看到我们五哥儿冲喜后精神头好了不少,就是托你的福啊;只要我们五哥儿身子骨能好了,就凭这一点你就是我们沈家的大恩人,哪一个也不能错待了你——有人错待你一点,也要看我答应不答应。”

沈老祖说到这里顿了顿:“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她的眼睛越发眯得只剩一条线儿了:“我的耳朵啊,一时管用一时不管用的;高兴了便听得清楚些,不高兴的时候那是半点也听不到的;你日后有什么委屈便来寻我,我一看到你就高兴,所以你的话就像五哥儿的话一样,我每一个字都能听的极清楚。”

沈妙歌却在一旁无奈何的喊了一声儿“老祖宗”,却没有往下说。

沈老祖却只管笑着摆手:“这是我的小秘密,当然要说给我的喜欢的重孙媳;好了,你们去吧,去吧;我没有让她们来闹我,她们想来都在我那媳妇的房里,你们去请安吧;一会儿亲家也该来了,今儿还有得你们忙呢。”

沈妙歌便拉着红袖行了礼,退了出去。

红袖对沈老祖的印像不错:是一个很有趣的老人家;虽然沈家的生活不可能平静了,不过有这位老人家能相护一二,她应对起来也就不会太过困难。

沈妙歌忽然在前面的檐子上回过头来,示意抬檐子的媳妇子他有话要和红袖说;抬着红袖的两个身壮的媳妇子便紧赶了两步,走到沈妙歌的右侧。

“老祖的耳朵并没有问题,嗯,应该说,她老人家的耳朵比我的还要好用;还有,她老人家的那个小秘密,全府上下无人不知。”沈妙歌说了这么一句话,便住了口。

红袖莫名其妙:“呃,我知道了。”她除这一句还真不知道应该回什么,不过沈妙歌的年纪不大,但是依着红袖昨天晚上到现在的观察,这个小男娃儿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么一句话。

沈妙歌扫了一眼四周的丫头媳妇子们,没有再开口,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前方:转过角门,那边就是沈老夫人的院子了。

红袖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话时候,也没有追问,沉默了下来。

沈老夫人的院子里花儿同样不多,不过也没有像芙蓉树那么高大的树木;有的也只是二米左右的树木——红袖却不识得都是些什么树种了;院子中间也不像沈老祖院子里是鹅卵石铺得路面,这里的路是用青石板铺的;整个院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整齐。

院子里早有人在等着,看到红袖小夫妇也有媳妇子迎上来,但却没有笑语喧哗之声;媳妇子们也是一脸的笑意,同样也上来给红袖和沈妙歌请安问礼,只是多余的一句闲话也没有。

红袖看清楚之后心中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也不敢对随意多观察什么了,只是跟在沈妙歌身后向屋里行去:沈老夫人看来是极严肃的人。

屋里的摆设和老祖屋中也大不相同,处处都显得十分的干净规矩;这样的屋子,倒也让红袖生出了一种明朗的感觉。

沈老侯爷和沈老夫人都坐在厅上,两旁的椅子都坐满了人,还有不少的人坐在两旁椅子后面。

沈妙歌进屋子的时候,忽然回头看了红袖一眼,给了一个让她安心的眼神,便带着红袖进去了。

红袖二人进屋后并没有多话,在沈妙歌的带领下,他们小夫妇刚想行礼,红袖便听到一个妇人的声音:“五哥儿身子弱,这礼就免了吧,让新媳妇一个行礼也就行了;你们还不把新跪褥拿出来铺上,没有看到新人都来了嘛。”

红袖用眼睛中的余光一扫,便知道开口说话的人是谁了:沈妙歌的姑母——这是红袖昨日记住不多的几个沈家亲眷之一。

红袖能记住她,是因为她是那些亲眷中,让她感觉极不舒服的一个人;虽然她极力掩饰,但是红袖还是感觉到了她对自己深深的厌恶。

随着沈妙歌姑母的话,一旁有人把大红的跪褥铺到了红袖的脚下。

红袖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便做势要拜下去:她是因此有些生气便却没有想过不行礼;她不行礼便是她的错了,还是大错;只能说明红袖娇纵、不明礼不敬长辈,初见面儿便给沈家众主子们留了一个极不好的印像——这个亏,她今日吃定了。

沈妙歌却在这时开口说话了,声音里有一丝低沉:“站住!喜事成双,你为何只拿了一个跪褥上来?是我们沈家不懂礼仪规矩,还是你们别有居心,不想……”后面的话他虽然没有说,但厅上众人都听得明白。

这亲事本就是冲喜的,所以沈妙歌这话引起的后果便很严重了。

沈老侯爷闻言脸色沉了一沈,他也不多话,只是轻轻挥了挥手,一旁早有人把刚刚送上跪褥的人拖了下去;那被拖走的人连一声儿也没有吭:她虽然想求饶,但却不敢开口。

旁边早有人送上了另外一块跪褥。

沈妙歌也不理会他姑母的话,直接道:“琦儿和袖儿给祖父请安。”他说到袖儿两个字时略有停顿,脸上闪过了一丝红色;一面说,他一面给红袖递了一个眼色,让红袖随他一起拜下去。

因为红袖和沈妙歌没有圆房,所以他们只要对每个长辈儿叩拜三次便可以,不用敬茶;但是沈家人多,所以一人三个头,叩下来还真会累得人半死。

原本沈家娶的新妇,并没有真得每个人都叩过三个头;但是今儿却有人有心要给红袖下马威,要让她一人三个头叩拜过去。

红袖虽然知道,但却无奈,她本来要认命的拜下去的:拜一拜死不了人,这帐可以日后慢慢算——她可不是个肯吃亏不说话的人;而且她要帐的时候,总是要加上一点儿利息的。

沈妙歌比红袖更清楚沈家的人,所以他并没有听从姑母的话,而是要伴着红袖往下行礼:祖父祖母不会让他累到的,如此也就算是替红袖解了围。

沈老侯爷看孙子和孙媳都拜了下来,急忙让人扶起了他们来:“好了,好了,你有孝心就足够了;你的身子骨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叩一个头足矣、足矣。”

沈老夫人也道:“罢了,五哥儿你好好的便是我们沈家之福;我和老侯爷你们小夫妇一人叩一个头也就成了;其它的人,一房一个头吧——喜事成双,还真没有让孙媳一个人行礼的道理。”

沈妙歌扫了一眼红袖,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笑意;红袖却不敢笑,她如同没有看到沈妙歌的目光一样,心下自然还是对小男娃有一丝感激的。

不过片刻红袖小夫妇便给众人见过了礼:礼虽然简了,但是应该给红袖这位新人的礼却不简;各房虽然脸上都带着笑把备好的礼物着人送了过来,但是心底如何想的,却只有各自人自己清楚了。

第8章

红袖正核计着什么时候可以回房时,沈老侯爷看向她柔声道:“你能来我们沈家,可以算是我们沈家的恩人,而且我看今天五哥儿精神很好,更是要谢谢你才对;你年纪很小,离开家、离开父母想来十分的不愿,你放心,我们沈家不会薄待了你;我和老夫人一定会待你如我们家的女孩儿;你在沈家有什么要求、或是受了什么委屈——”他说到这里扫了一眼厅上的众人:“都可直接来找我,我必会同你做主。”

红袖没有想到沈老侯爷会说出这番话来,她愣了一愣才福下去,拜谢了沈老侯爷;可是她心中的压力更重了:看来这沈府还真是不好混啊。

“咳,我曾答应过你父亲,你进了我们沈家的门儿,我们沈家会保你一生周全;就像我们老侯爷所说,我们沈家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的;你尽管拿这里当成将军府,拿我和夫人当作你的父母,不需要拘束。”说话的人是沈妙歌的父亲沈侯爷。

红袖又福了下去,她却并没有开口多说什么:虽然这些人口口声声说得好听,但是她屋里现在还跪着两个小妾呢!据说还有一个过些日子要来——这也能叫做不受半点委屈?话得好听有什么用,好听的话她也会说。

所以,虽然沈家的几位重要的主子们表现的十分亲善,但是红袖却依然不相信沈家对她有什么好心。

不过,那两个小妾现在还跪着吧?如果一直跪到她回房,嗯,就先放过她们:跪一跪算是收点利息吧,至于算总帐嘛,却要找她们背后的主子们好好算才成。

古人讲究从一而终,所以红袖不管对沈妙歌这个男娃儿是什么想法,等她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