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色满园-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招娣撇了个嘴儿:“积德哥哥,你咋就这么死板?难道快餐就一定是炒菜米饭么?把小点心也写进快餐的食谱里不就成了?只要有人光顾,客人爱吃,能赚上钱儿才是正理儿!”

积德扮个鬼脸,在她身后佯装去拍她,吓得她抱着脑袋咧嘴叫,才笑嘻嘻说着:“萝卜丝饼子,南瓜饼子,豆沙饼子,红薯饼子四样宝珠整日在屋做哩,比外头那些早饭不知好吃多少,若拿出去卖,我敢用人头担保着生意肯定好。”

陈翠喜听了她们的话儿,气的将扑扇往积德身上砸,“还有啥是你不敢的呀?啊?你有几个人头能担保?这臭小子!你那颗头,白给人都不要咧!”半晌,自个儿也没忍住笑,对宝珠几个说着:“这主意姑看行,都是你们小妹拿手的,有甜的有咸的,当早饭正好!回头再熬些米粥,妥帖的很!”

王顺来也点着头,“宝珠她姑要都觉着能行,那咱们明个就试一试。”

宝珠思忖半晌,“除了这件事,原先一直计划要在菜谱中添加上本地受欢迎的那几样菜,近来也要提上日程了。”

积德直直盯着宝珠瞧,“早饭的小点心,一开始不妨卖的优惠些。”

招娣整个人俯身贴在宝珠背上,俩手搂着宝珠脖颈,笑嘻嘻一抬眼,“积德哥哥方才眼睛真亮。”

积德咳了两声,紧着调转视线,又道:“咱们不妨效仿着口福楼,花费过了五两银,还送个果盘哩,在咱铺子里花了超过一百钱儿的顾客,咱就送他一盘小点心。”

宝珠前头静静听他说,不时点着头,这会儿脑子里倒也生出个想法来,“另再写些传单。”顿了顿,换个好理解的说法,“也就是菜单子往外头散,宣传咱们新增的早餐菜谱以及当地人喜爱的几样菜。”

良东站起身来,负手在院子里踱了几步,叹息着摇起头来:“好点子可都叫你们想去了,我没有弟弟妹妹们脑子那样灵光,什么好主意也想不出,跑腿出力的交给我就是了,方才宝珠说的‘传单’,明后个我跟唐宝两个去街上散一散。”

王顺来笑着瞧宝珠,一脸好奇,“宝珠娃儿这小脑袋瓜里哪来那样多的点子?”

陈翠喜笑呵呵地接过话茬,“咱铺子在县里这两年,头一回让人搅合了生意,娃儿几个心头能不着急?这一急,点子还能少?一整晚就听几个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哩。”

王顺来叹了半晌,笑着自嘲起来,“嗨,咱们可都老了,比不过娃娃们机灵。”

晚上回了屋,宝珠将今个大家伙儿给的意见理了理,头一条便是自个儿提的小点心,也是得了她姑跟众人认可的,接下来便要逐渐新增本地流行的几样菜,积德哥说的优惠方案也是可行的,良东哥去发传单。

自个能想到的加上哥哥姐姐们贡献的点子,目前暂时只有这些。

说起来,这个时代也是有菜系之分的,因历史走向不同,菜系的名称也与后世相去甚远。譬如说,当下全国范围流行的菜系就极类似于后世涵盖范围全国的川菜系,而本地流行的菜式,她多番研究,发觉与后世北方代表菜系鲁菜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在她上辈子有限的生命中,还是有些遗憾的,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又岂是她一个厨师院校毕业,在外打拼几年,稍稍有些作为的青年厨师能够全部融会贯通的?想想,光后世就有那么多的前辈值得自己去学习,更莫说到了这个时代,所以,基本上,自打来到这里,她对自个的水平虽一直有些小小的自信,却始终不敢抱着唯我独尊想法。

这次口福楼开了快餐分店,更让她不敢小瞧古人的厨艺。

话虽如此说,自个做的菜还是有些旁人无法取代的独特口味,毕竟,她所习得的厨艺,融汇了唐朝以后各朝人民的智慧,若再能加上些独一无二的创意,总也能闯出一番天地来。

至于她姑说的新增一种自个儿有,别人学不来的吃食,她也并不是没有想过,即便在后世那样科技发达的时代,许多饮食行业照样流传下来许多秘不外传的秘制配方,秘制酱汁等等的,可考虑到这事儿不是想个一两晚就能解决的,眼下只得先顾好快餐店的生意。

她心里清楚,硬件设备目前是无法与口福楼一较高下的,除了保证自个儿家独一无二的口味,新增些当地菜谱,再逐渐添加些种类繁多小吃食,先稳住自个儿家的招牌,余下的一步步来。

招娣铺好被褥,笑着拍拍她,“别想了,早点歇着,明个还早起做饼子哩!”

宝珠笑着回头,“先把过几日要增的菜式填上,明个除了做饼子,闲下来还要做几样菜来试试口味。”

招娣点点头,吹着口哨上了炕,脱去外罩一掀被子溜了进去,“明个我也跟着你学做饼子,白天我去街上发菜谱,这样良东哥才有时间去学新菜!”

宝珠笑着摇摇头,兀自去琢磨明个要新增的早餐菜式。

半晌,招娣又爬起来,“我瞧着良东哥的鞋子有些旧了,过些天闲了再去给他缝一双。”

宝珠嘻嘻笑着,头也不抬地回她,“那敢情好,良东哥爹娘都不在跟前儿,往后有表姐操心着,我也放了心。”

她露出半个身子,托着下巴吧唧两下嘴儿,语气有些忿忿然,“今个的瓜都让积德哥吃去了,良东哥就吃了那么一小角!”

半晌,见宝珠正聚精会神地写写画画,也不去留神听她说话儿,她才捂着嘴儿打个哈欠转身去睡。

因宝珠三姑新屋地方比原先大了不少,便不让招娣跟她爹睡铺子,说是如今地方宽裕着哩,让他们父女俩来她屋住着,大头前些个麦收回了村,陈翠喜便叫良东也来屋里住,说是阁楼里一夏天热的紧,休息不好了白天上工哪来的精神?她本就是他亲亲的姑,良东前头就婉拒过,这回她又接二连三地叫,多少让他有些难为情,便也跟着搬了过去,他跟招娣爹睡一处,招娣跟宝珠睡一处。

阁楼就成了大伙午后歇息的去处,只等着大头过一向回县里时再为他安排住处。

这其中最难为情的便是宝珠,想想良东哥还跟她姑有一层关系,可自个家亲戚也跟着去住,到底觉着难为情。听她姑的意思,如今有大屋了,大头过一向回来了,也不叫他在阁楼住。她面上虽没吭气,心里却十分过意不去,传了信儿给她娘,大体说了说,她娘回信却宽慰她,叫她别去难为情,都是一家子人,她姑既然主动去提,心头便乐意,叫她别去多想。

第132章 修整二楼

第二日,天还不见亮,宝珠就被招娣摇了醒来,“今个要做早餐饼子,咱们赶天亮前上铺子去,可别迟了。”

宝珠忙翻身坐了起来,瞅一眼外头,见天儿还黑着,公鸡还没打鸣,笑着让她别心急,“食材地窖地还有些现成的,姑让今个先带去用,只等一会儿带去铺子里和面调馅子下锅,左右也赶的急。”

话说着,掀开薄被,亵衣里层已经有些粘湿,这几日夜里热的很,每日晨起闷着一身汗。翻身下床去院子里打了一桶水来,洗一把脸,稍稍擦洗擦洗身子,这才觉着精神起来。

招娣愣愣坐在床上瞧她,半晌才回过神,麻溜下床去打水洗脸。≮更多好书请访问。 ≯

良东也才起身,刚洗刷完,站在院子里笑着跟她打个招呼,兀自又转身下地窖里去,招娣远远瞧见了,放下脸盆也跟着下了地窖,见他正取一袋子红薯,几步上前儿从他手里接了来,抗在肩头,笑眯眯说:“良东哥身子板瘦,我来搬,我力气大着哩!”

良东嘴角噙着一抹笑,又去捡七八个萝卜往袋子里装,一转身,笑着让她蹬梯子小心些。

将袋子往板车上放妥了,招娣才又连蹦带跳去捡脸盆,一回头,笑嘻嘻对良东说着:“良东哥这一向拿一双旧鞋来,闲了照着尺寸给你缝一双新的!”

良东愣了愣,半晌才笑着摆手,“不用劳烦小招娣,来时大婶子还给带了一双新鞋,留着过些时候穿。”

陈翠喜正从厅里出来,听见招娣要给她小表哥缝鞋子,扫一眼招娣的脸,呵呵笑着打趣:“嗬!咱们招娣也是个大姑娘咧,啥时给姨也做一双?”

招娣脸一红,抓着后脑勺左顾右盼了半晌,只觉得脸上烧红烧红的,低着头小声回一句,“我瞅着良东哥鞋子旧了。”

陈翠喜笑着摇头,“行了,姨知道。”又笑着问良东,“今年也十六了吧?”

良东嗯一声,抬脚往牛棚里去,一回头,眼睛闪了闪,“我先铺子去,萝卜跟红薯先给宝珠切了备好。”

招娣脸也顾不得洗,努着嘴儿冲进屋,苦哈哈地挽起宝珠胳膊,又羞又忿地跺着脚,“表姨方才取笑我哩!”

宝珠嘿嘿笑着,“方才在窗子都瞧见了。”

招娣眨眨眼,羞的跳上炕,钻进被子里缩成一团不肯出来。

宝珠笑着摇头,坐在炕头上掀开一角被子,拉起她的手放在手心里,忍不住柔声劝她:“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良东哥死了娘,爹又不管,别说是你,就是我跟姑平日里也总想着法好生照应他哩。”

招娣急忙露出一颗脑袋,咬着嘴唇像是犹豫一番,才说:“良东哥可好咧,上回我偷偷学着切菜,不想割破了手,良东哥跑了大老远的路,到医馆为我去买止血药。”

宝珠捂着嘴儿吃吃笑,“还有这回事儿?难怪表姐这样记挂他。”

招娣爬起来,盘腿坐在炕上,气呼呼地掰着指头数,“索性给积德哥跟大头哥也一并缝上,还有我爹,这样一来,看你们谁还笑话我?”

宝珠笑着说:“那敢情好,积德哥他们也跟着沾了良东哥的光哩。”话毕,也不睬她,笑嘻嘻拿着一叠纸出了屋。

到了铺子,将传单塞给唐宝,笑着让他一会儿先在周围散上一小部分,中午再去大街上散,又叮嘱他,纸张贵着哩,若有人瞧几眼就扔,不妨捡起来继续去散便是。

灶房里良东已经切好了萝卜丝,宝珠穿上围裙便开始和面,今个打算先做萝卜丝饼跟红薯饼子试试水。

招娣在旁细细瞧着她的动作,宝珠有心教她,和馅时便将步骤细细又跟她说一回,陈翠喜那头熬着稀饭。

不一会儿,饼子的香气便从灶房里袅袅传了出来,惹得往来行人不时驻足观望片刻,招娣见状便去大门口笑嘻嘻吆喝着,说是快餐店新早点开张,前头几日优惠价儿,倒也招揽了些生客。

今个因是头一天,一样饼子只做了二十来个,头一拨客人便有三五人,在陈翠喜的推荐下,点了几样饼子跟稀饭,吃完倒赞不绝口起来,问她们这饼子明个还有没有,陈翠喜笑着说,往后每日早上都卖,叫他们回去了四处相告。

因她们的饼子价格实惠,一个只卖着一文钱儿,一个上午四十个饼子已经全部售空,宝珠瞧着是个好兆头,决定明个可以稍稍多做些。

加之唐宝这几日在外头定期散的传单,再往后,早上倒还多了些老顾客,从原本的一上午七八个顾客,渐渐也有三四十人,宝珠瞧着早餐有行情,又将饼子多做了些花样,除了南瓜饼,豆沙饼,还加了肉饼,当然价格也略有不同。因这几样算是后世自个拿手的点心,加了些旁人不好调配的调料,她倒不担心旁的铺子一时半刻学了去,每日只管早早上工去做。

半个月后,宝珠便将价格稍稍提了提,毕竟一个饼子一文的价格实在算是贱卖,初时虽也影响了些生意,但这些日子里陈记早餐的声名也逐渐散开,每日都来些新面孔,相较之下,流失的顾客毕竟只有极少数。加之她们的饼子口味又独特,县里再难寻到第二家来,生意倒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这样一来,每日营业额中,有百分之二十是新增了早餐的收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源还在每日逐渐增加着,这是宝珠几个一开始没有料到的。

在口福楼的影响下,快餐的生意虽比不得从前火爆,可叫人欣慰的是,自从早餐这一块走上正轨,收入却也能跟从前持了个平。

客人一多,随之而来也就生出些让人无法忽略的问题,这几日宝珠十分头疼,虽有了按牌子叫号的规矩,地方小始终影响了生意,因此,修整二楼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儿。

因此,八月底的一天,宝珠专门关了铺面,打算用这一段儿赚来的钱儿好好修整修整二楼。

按她原本的设想,二楼是专程作为雅间的,可随着经验的累积,她倒慢慢否定了雅间的设想。陈记不同于口福楼,专走高端路线,小快餐店注重的便是客流,若全部换成雅间,照二楼的面积看,也只能委委屈屈隔上三四个,比起一排排的桌椅,雅间必然占去许多空位来,算起来,实在是华而不实。

当然,若是以后有了足够的财力,雅间也不是不能考虑的,现下还是以最实惠的桌椅方案为优先。

桌椅是专程去木匠铺子定做的,说来大头哥这回帮了不小的忙,他在木匠铺子学了大半年,因为人实在,又肯下苦,渐渐得了几个前辈师傅的另眼相看,他虽不聪明,却知道埋头苦干,一来二去的,也能接些零碎活计做。

这回的活儿宝珠便一股脑交给他所在的木匠铺子,他们知道宝珠跟大头这一层关系,要的钱儿并不苛刻,除了木头钱儿,工钱与漆钱儿也只按最低的去算。比预期估计的足足省下好大一笔钱儿。

宝珠三姑的意思,大头他表叔前头虽显得抠门,这回这事上到底也算大度,想来也是屋里媳妇不好相与,从他屋前头怎么待大头的便窥得一二,这回承了他们的情,干脆做东请他们铺子所有人上她们铺子来吃一顿。一来感激对方,二来将来大头在铺子里也说话办事也顺气。

宝珠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二楼开业那天,便请他们一起来铺子里吃个饭,贺兰锦当日也来了,不仅如此,还介绍了好些屋里是富户地主的同窗来,他一直避忌着自个跟陈记搭伙的身份,一来不愿让屋里人知道,二来他在县里人脉多,若给人知道了,少不得一番应酬往来,到时反而累得宝珠不得安宁。

因此便只介绍他们,只说陈记的口味极合他口味,做东请他们来尝尝,若觉着好,日后常来便是。

二楼开业后,宝珠少不得又忙碌起来,前头多番研究试验,新的菜谱也在当日重新拟定了下来,除了自个铺子原有的几样招牌菜,又按照时下众人的口味新增了当地人喜爱的快餐菜谱,将早餐也单独划分为一块,除了几样饼子,还增了些粥类,下头分着玉米粥,八宝粥,黑米粥等等不同口味。

这样一番改革下来,铺子的生意又上了个台阶,客流明显回升不说,因贺兰锦常带着几个同窗来,他们常来之余,又带动了书院里的一批学子,陈记价格实惠,不像口福楼般只有有钱儿人消费的起,一时间,每日傍晚倒多了许多学子成群结伴前来。

这日,铺子刚过了打烊时辰,便从门口进来两个中年人,走在前头的身形胖些,一进门便露出满口黄牙,笑呵呵要见老板。

唐宝见他们衣着打扮像是富贵人,问清来意,得知并不是用餐的顾客,心头摸不准这两人寻来为的什么事儿,便引他们上二楼坐了,上了茶,让他们稍等片刻,急匆匆去灶房喊宝珠。

第133章 不速之客

宝珠听唐宝三言两语的形容下来,心里头一时倒也摸不准,匆匆理了理头发,脱了围裙便往楼上去。

陈翠喜心里不大放心,三两步跟上来,压低声儿说:“姑跟你一块上去瞧,可别是来惹事儿捣乱的。”

因八月底开了二楼,这些天儿整日忙的脚不沾地,就连积德也时常被陈翠喜招来帮着干些活儿,宝珠她们一干人也没顾上去外头四处打听,殊不知因她们推出的陈记早餐口味独特,价格适宜,前头就已经县里传的沸沸扬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