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木仙府种田纪事-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郑大叔还以为大禹是要找里正等人为他们做主,连忙把银子塞回来,说道,“大叔家虽然穷,但还有几只鸡,张罗一桌酒菜不难,你就别破费了。先跟乡亲去我家,大叔自给你办得妥当。当年欧阳先生可没少为我们家狗剩子费心,我郑大石可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说完,他轻蔑的瞟了欧阳老2夫妻一眼,扭头就要走。

欧阳老2夫妻气得又跳了脚,正要大骂,大禹却说道,“大叔,你误会了,我们兄妹请里正和长辈们来,是为了请他们作证,我们兄妹把这院子和十亩水田送与这欧阳老爷一家,从此与他们再无瓜葛。”

“什么?禹娃,你可不能犯傻,你妹子还小,以后花银子的事情多着呢,你没了田产要怎么过日子?”老郑大叔也急了,恨不得搬着大禹的耳朵吼上两声。

大禹心里感激,但还是坚持把银子塞到他手里,说道,“大叔放心,我自有主意。”

老郑大叔见他面色坚毅,虽然一身粗布衣衫,也难掩其不凡气度,忍不住心里就是一颤,不知怎么就应了下来。

回身喊了一个年轻后生,“全哥儿,帮大叔领禹娃兄妹回我家,再请隔壁李婶子来帮厨。”说完就匆匆跑走了。

那后生应了一声,上前笑道,“兄弟,妹子,跟我走吧,我们家和郑大叔家不远。”

大禹道谢,扭头深深看了一眼撒泼夫妻,冷笑一声,牵着幸儿就出了院门,众位乡邻一见没有热闹可看,也就都散了。

留下欧阳老2夫妻站在院子里,都有些惊疑不定,那妇人拍了拍身上的灰土,问道,“这小子是不是傻子啊?你大哥不是教书的吗?老娘还以为要闹上几日,怎么他这么容易就不要这房子和地了?”

欧阳老2两只小眼睛转了半晌,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忍不住烦躁的一巴掌打在婆娘的肩膀上,呵斥道,“不要还不好,难道你想让出去啊,快去喂猪,然后做饭”

那夫人嘟囔两句,也不敢反驳,继续去喂猪不提。

老郑大叔在村里跑了小半个时辰,又请邻人帮忙整治了一桌酒宴,菜是小鸡炖的蘑菇,炒了个豆腐,煮了一碗咸肉,又拌了几盘青菜,凑了六数,从地窖里搬出半坛子包谷酒,就算齐活了。

待村里的长辈和里正们上门,就开了席。

大禹先敬了酒,把今日之事一说,言明,十亩水田和院子他都不要了,只要乡亲们作证,以后他只奉父亲欧阳廉的遗命,将来无论富贵贫穷,他们兄妹都与欧阳老2一家毫无瓜葛。

里正等人一听不是因为财产纠纷,只是作证这样的小事,就都应了下来。借着酒劲,派人去唤了欧阳老2来,当着院中赶来看热闹的乡邻的面儿,说道,“这外乡归来的兄妹,原是村中学堂欧阳先生的子女,今日自愿放弃其宅院和十亩水田,赠予族叔。从此后,两家无论贫穷富贵再无瓜葛。”

欧阳老2一听,果然是要送他田产,怎有不同意?

里正立刻要了纸墨,挥笔写了两份断亲文书,分别让两方按了手印,签了名字,各拿了一份,正式算作分了族。

村人怜悯大禹兄妹,又对吝啬的欧阳老2一家早有怨言,难免就互相嘀咕指点着。欧阳老2自觉脊背被戳得发亮,干笑两声就灰溜溜回了自家。

大禹又敬了酒,问了几句村中情形,等几位长辈和里正喝得半醉,就散了酒席,送了他们出门,回身又帮着老郑大叔收拾了碗筷。

老郑大叔点了油灯,从柜子里翻了一床新被褥,换下木床上的旧被子,笑道,“这是去年新做的铺盖,本想着再娶个婆娘,可惜看了几个都没成,人家都嫌你大叔家穷。正好,你们来了,先盖着吧,在大叔这里也别见外,多住几日,也好好打算一下。”

正文 第四百九十章 进村

第四百九十章 进村

(真是忙昏头了,我忘记点发布了,才发现,太抱歉了,以后一定多加注意实在太不好意思了,让朋友们多等了)大禹上前拦了他忙碌,笑道,“大叔,让幸儿铺就是了,咱们说会儿话。”

幸儿连忙解了背包,应道,“是啊,大叔,我来就好,你和哥哥坐会儿。”

老郑大叔叹了口气,拉了大禹到桌边,“禹娃啊,你跟大叔说说以后要做些什么营生?可要租上几亩水田种?”

大禹从背包里翻出油纸包打开,露出里面的点心,递给老郑大叔,笑道,“大叔,你晚饭只顾帮忙张罗了,都没吃饱吧,这是我们从家里带的点心,大叔先尝尝。”

老郑大叔一愣,“禹娃,你成亲了?”

“没有,大叔,我们兄妹当年流落在外,被现在的养父母收养,衣食无忧长大,最近因为游历到此,回来看看,总还是抱着个侥幸,想着我爹娘也许还活着。”大禹垂了眼眸,拨弄手里的蝴蝶酥,他们兄妹离开家乡多年,回来证实了父母双亡,尚在伤心,叔叔又如此吵闹夺了田产,就算以他今日的身家,怎么会差那份田产,只是忍不住觉得心寒,难免郁结与胸。

老郑大叔心疼的看着那金黄色的点心落了两片碎末到地上,连忙伸手接了过来,送进嘴里咬了一口,立刻赞道,“这点心真好吃,你们这养父母想来对你们也是极疼爱,这般的点心都让你们带出来吃。”

大禹想起家里众人,就转了笑脸,这样自私的叔叔不要也罢,他们兄妹还有疼他们入骨的妈妈、爹爹,还有友爱的弟弟。如果亲生爹娘在天有灵,一定也会很是欢喜安心。

“大叔,我们的养父母是天下最好的人,明日他们就要赶过来陪我们兄妹一起去祭拜爹娘,到时候还要麻烦大叔,引着我们上山。说起来,都是我们兄妹不孝,连爹娘的坟头都找不到。”

“这说的什么傻话,你们能在那样大难里活下来就已经不易了,你们爹娘欢喜还不及呢,怎么会怪你们。不说了,你们兄妹凑合着睡一晚吧,大叔去厢房了。晚上有事,就喊大叔。”

老郑大叔吃了最后半块点心,抹抹嘴巴,就抱了旧棉被出了门。

大禹幸儿一起送了他,回身坐在桌边儿,幸儿小脸儿趴在胳膊上,眨巴着大眼睛,说道,“哥哥,叔叔婶婶好凶,我们若是像往常一样,穿金戴银,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这样待我们了?”

大禹摸摸她的头,苦笑说道,“这就是人情冷暖,咱们以前在妈妈身边,什么事有妈妈张罗,只觉这天下都是好人,岂不知原来血脉亲人也会这般…”他虽然深恨二叔不念亲情,但是到底不好说长辈的恶言,“以后,咱们要好好孝顺妈妈,如果不是妈妈收留咱们,恐怕咱们都饿死好几年了。”

“嗯,还有爹爹,爹爹也很疼幸儿啊。”

“是,还有爹爹,还有辛巴。”大禹笑着应道,“睡吧,明日还要上山。”

虽然老郑大叔给换了新被褥,但是光棍男子的家能干净到哪里去,那床铺怎么嗅都有股子油腻味,兄妹俩到底不习惯,合衣躺下,翻转半晚才勉强睡去。

早晨起来,两人都顶了个黑眼圈儿,倒让老郑大叔以为他们是为了那黑心肠的二叔心伤,暗暗在心里把欧阳老2骂了无数遍。

木艾一早晨起来,亲手做了早饭,送到栓栓房里,配她一起吃了,就把大禹兄妹的事情说与她听,末了说道,“我带着孩子们要在这里住上几日,怎么也要给他们夫妻修修坟,你怀着身子,不要沾了阴气,先去城里别院住上几日,夏至和木六你都是熟悉的,有什么事就吩咐他们去做,我随后就到。”

栓栓低头握了姐姐的手,语带哽咽说道,“都是我拖累姐姐了。”

“说什么傻话呢,我早就打算在海边住上一两年的,可不是为了等你生产才停下的。你就好好养胎吧,争取给姐姐再生个小外甥女出来。兴许到时候,姐姐还能带你们母子几人出海去玩几月。”

“出海?我听人说过,白露城外的码头,有像房子那般大的海船。”栓栓虽然嫁人生子,但是满打满算也不过就是十八岁的年纪,在前世里还是孩子一般,听得要坐船出海,难免就欢喜起来。

木艾陪她说笑两句,就让丫鬟们收拾了行李,赶了大马车,由崔猛等人护着她们母子先行赶去白露城。

然后又嘱咐众人准备好所用之物,就收了别墅和木屋,上了小马车,一家人向着南平村慢慢行去。

大禹和幸儿站在村口眺望,老郑大叔坐在槐树下同一众好奇的乡亲说着话,听得别人问起大禹兄妹的经历,就说道,“这两孩子当年流落在外,被好心人收养了,他们养父母今日也要来拜祭欧阳先生夫妇。”

众人听后点头赞道,“这可是万幸,看样子这养父母对这两孩子也很看重。”

“那是,禹娃和幸丫头看着就是个好的,咱们这农家的皮猴子可比不得他们。”

有那家里有孩子的,张口想反驳,但是看着阳光下,双双身形挺立的大禹兄妹,不知怎么就把那话咽了下去,暗自嘀咕,这两个孩子恐怕也有些来头,若不然那粗布衣衫,怎么他们穿在身上就是觉得与别人不一般。

幸儿远远看着车队行来,欢喜的挥手喊道,“妈妈,爹爹,二哥,我们在这儿啊。”

辛巴也望见了他们,同诚儿一起打马就跑了过来,跳下马来抱着大哥胳膊不放,那亲近样子,就好像兄弟们分开不是一晚,而是一年一样,大禹心里暖得好似有春日艳阳高照,什么无良二叔,什么撒泼妇人都扔到了脑后,只有弟弟和渐行渐近的家人。

孔喜稳稳的停了马车,欧阳跳下马,亲自开门扶下木艾,一家聚在一起,大禹和幸儿给妈妈和爹爹见礼,木艾仔细打量儿子女儿的脸色不好,猜到这一晚定然过得不好,就笑道,“怎么,外面的床榻睡不惯吧?早饭可吃了?”

大禹连忙答道,“我和妹妹在家养的娇气了,突然睡硬床有些不适,但也睡了半晚。早饭也吃了,招待我们的乡亲,是原来旧邻郑大叔,很是热情。”

“哦?那给我和你们爹爹引荐一下吧,人家照料了你们兄妹,我们做父母的怎么也要感谢两句。”木艾拍拍儿子的肩膀,笑着看向树下那些农人。

树下的农人们早停了闲话,蹲在原地发愣,特别是老郑大叔,他昨晚听得两个孩子说他们的养父母是富贵之人,还微微有些犹疑,此时是彻底的相信了。

木艾和欧阳连同涛儿辛巴诚儿,因为要去拜祭大禹和幸儿的亲生父母,所以,衣着颜色都很素淡,身上的一应饰物也没有花俏的,但是,以他们一家对衣食追求舒适的脾气,以及几年里从宫里和肖家卫家孙家,甚至杨家等处,得来的衣料布匹,哪有普通的,随便拿匹棉布出来,也比普通绸缎贵三分。

今日又是拜祭,本着尊重死者的想法,又要郑重几分,那衣衫虽是素色,料子却都是上好锦缎,特意熨得齐整,更显不同。

就连站在一旁伺候的小安几人,也是上好的月色棉布衣裙,头上也插了雕花精致的银簪,那气韵比之一般小富之家的小姐都要闲雅。

老郑大叔的脸上就再也掩不住喜色,昨晚他为两个孩子没了田产,以后没有傍身财物,担忧的半宿未睡,此时见到他们的养父母这般疼爱他们,又是富贵人家。以后定然不必为衣食操劳,那心就算彻底落了地。

大禹上前笑道,“大叔,我爹娘请您过去叙话。”

“哎,哎。”老郑大叔醒过神儿,连忙站了起来,一边走一边拉过大禹,低声欢喜说道,“禹娃啊,你这养父母看着不错,你以后可要孝顺人家,给你和妹妹也谋个好前程啊。”

大禹听得想笑,心里又着实感激,只得回道,“知道了,大叔。”

说话间两人就到了木艾和欧阳面前,老郑大叔恭敬行礼,木艾和欧阳也不托大,回了礼,笑道,“郑家大哥,这两个孩子昨夜叨扰你了。”

老郑大叔连忙挥手,“不叨扰,不叨扰。当初欧阳先生在世时,没少对我家照料,如今我回报一二也是…”他说到一半,突然反应过来,不好在孩子的养父母面前夸赞亲生父母,于是立刻生硬的转了话头儿,“嗯,老爷夫人仁心仁德,收留两个孩子,把他们养大成人,天神必定会降福与老爷夫人。”

木艾猜到他的心思,微微一笑,“郑家大哥,不必多心,两个孩子在我膝下承欢几年,懂事知礼,我们夫妻很是感激他们的生身父母,所以,今日特意来此拜祭一番。还要劳烦郑家大哥给带个路。”

老郑大叔见她笑容温婉亲和,说话又客气,这心里更是松快了,连忙说道,“不劳烦,不劳烦,能碰到老爷夫人这样的好人,真是两个孩子的福气。”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一章 祭拜

第四百九十一章 祭拜

木艾淡淡一笑,回身嘱咐大禹和幸儿,“上车去把衣衫换了咱们就出发,记得好好整理一下,让你们爹娘看了,也好放心。”

“是,妈妈。”两个孩子应了,上车去换衣衫,不到片刻就跳了下来。

大禹换了一套青白长衫,系了银色宽腰带,一只羊脂白玉的海天雕纹玉佩悬在身侧,同样玉质的发冠束了一头黑发,屏气抬头间,近年盘账巡视店铺渐渐累下的几分上位者的威严贵气,也挂在了眼角眉梢,端得是丰神俊朗,仪表不凡。

幸儿则是象牙色的对襟衫配了月白的百褶裙,一只巴掌大的通透玉环压在裙角,头上梳了双丫,别了两只银翅蝴蝶,中间连着的银链上垂了一只拇指大的镂空***正好挡在额间,好似特意点的花妆一般,衬着白嫩的瓜子脸,细眉杏眼,翘鼻红唇,倒隐隐超越了孩童的稚嫩,透出一股少女的娇俏柔美。

老郑大叔看着大变摸样的兄妹俩,忍不住张大了嘴巴,末了狠狠点头,怪不得他看着两个孩子穿的粗布衣衫扎眼,原来他们合该就是适合穿得这般贵气的。

木艾笑着替儿子女儿抻抻衣角,心里也感慨,当初在破庙领回他们时,两个孩子那般瘦小可怜,岁月如梭,转眼就五年过去了,都长成大小伙子和大姑娘了。

欧阳好似感受到了她的心思,轻轻拉过她的手臂,和声说道,“走吧。”

“好。”一家人弃了车马,徒步跟随老郑大叔穿过村子,登上了东山的小路。

孔喜安排了人手照料马车,就走在了老郑大叔的身旁,不时用长刀砍去山路边的藤蔓,以便主子们无碍通过,小安惜福几个则拎了祭品和纸钱也紧紧随在后面。

众人行了不过两刻钟就到了半山腰一处向阳避风的缓坡,阳光下,一座座坟头儿,挨挨挤挤,大略数数也有百十座。

间或有几从野花正在某人的安息之处肆意开放着,在山间调皮的暖风吹拂之下,欢喜的招摇着美丽,倒让整个坟地去了三分阴气,多了几分生机。

老郑大叔带着众人穿过大小坟茔,最后来到最顶端的一座稍大的土包前面,叹气说道,“这就是欧阳先生夫妻的衣冠冢了,当日遭逢大难,骸骨无处可寻,只好这么葬了。”

大禹听得这话眼泪就下来了,上前两步扑倒跪下,泣道,“爹娘,不孝儿领着妹妹看你们来了。”幸儿随后也跪倒磕头,同哥哥抱在一起痛哭。

老郑大叔跟在一旁,一边拔着野草,一边垂泪低喃,“欧阳先生,禹娃回来了,幸丫头也回来了,你看,他们都长这么大了,这下你们该放心了吧。”

低低的啜泣呜咽声,在幽静的山间越显凄凉,木艾看着两个孩子如此,鼻子发酸,忍不住猜测,当年要多凄惨,两个孩子才会流落他乡,而这父母的爱要多深厚,才能以性命相搏,换得儿女活命?

欧阳也想起自己从小流利的日子,以及那从未谋面的父母,少有的黯了眸色。

小安几个麻利的在坟前摆上四色鲜果,四色点心, 四色凉盘,四色炸食,香烛铜盆等物,直把一张红木小几堆叠得满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