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拿下高都等于是夺取了上党乃至并州的门户,为晋军下一步的收复失去创造了条件,羊祜也没有躺在功劳薄上休息,高都之战结束之后,他一方面向洛阳上奏报捷,一方面集结军队向北推进,追击刘渊。

此刻刘渊正向壶关的撤军途中,听闻羊祜率军追来,刘渊倒是不太担心,从高都到壶关,一路上关隘林立,刘渊只需要派出一少部分的军队,就足可以抵御得住晋军的追兵了,真正让刘渊担忧的,反倒是已经占据了寒山要塞和屯留城的蜀军,这才是他回归壶关的一只拦路虎。

┄┄┄┄┄┄┄┄┄┄┄┄┄┄┄┄┄┄┄┄┄┄┄┄┄┄┄┄┄┄┄

拿下屯留之后,刘胤的下一个进攻目标当然是壶关了,壶关是上党的郡城,也是上党的中枢,只有拿下壶关城,才可以宣告控制了上党郡。

不过壶关有着匈奴右于陆王刘景率两万人马镇守,想要拿下并不容易。就在刘胤谋划着如何攻取壶关之际,南线传来了刘渊放弃高都,回兵壶关的消息。

没想到刘渊竟然是如此地果断,一听到蜀军已经夺取了寒山要塞和屯留县城之城,竟然舍了重镇高都,回奔壶关。

看来刘渊对壶关的看重是超乎想象的,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返回壶关,根据情报,刘渊在高都之战中损失了近三万人马,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撤离高都的时候损失的,刘渊宁可用损失三分之一兵力的代价也要强行地返回壶关,可见壶关对刘渊的重要性了。

尽管刘渊损失了三万人,但他毕竟还有着六万大军,人数上超过了蜀军一倍,刘胤如果此时去攻打壶关,很可能会陷入到被匈奴人前后夹击的地步,所以刘胤也果断地放弃了进攻壶关的计划。

但不打壶关并不意味着刘胤就此无所作为,尽管以现在的兵力,在半路上伏击刘渊不太现实,但给刘渊制造点小麻烦,让他的回归之路走得不太顺畅,刘胤还是办得到的。

从高都返回壶关,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经长子和屯留直抵壶关,现在屯留已在蜀军的控制之下,很显然刘渊不会选择这条路,唯一的可能就是选择靠东的那条路,从泫氏向北经壶关口返回壶关。

如果刘胤想要在这条路上给刘渊制造点麻烦,壶关口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地点。

壶关口位于壶关县南六七十里处,两峰夹峙而中虚,崖径仄险,形如壶口,故名壶关口,是险阻天成的军事要冲之地,壶关县也因此而得名。金代诗人李晏在诗作《潞州形胜》之中便赞壶关口曰:“东迎壶口叠群山,吞吐岚光紫翠间。削玉远排圭首锐,晕痕轻拂黛眉弯。五龙飞去松杉老,万井喧嚣口月间。游客乍醒尘土眼,仙扃谁指扣玄关?”

壶关口是整个的上党盆地的东南隘口,地理位置犹为重要,当年曹操平定并州之时,高干就曾派兵驻守壶关口,曹操派大将乐进、李典前去进攻,未能攻克,后来曹操亲自率大军出邺城,走羊肠坂,用了诈降计,才攻破了壶关口,大败高干,最后平定了并州。

五胡之乱的时候,壶关口更是晋胡争夺的要隘,刘渊夺下了壶关口,最终控制了整个的上党,为进取洛阳奠定了基础。

但今时今日,恐怕连刘渊自己都未曾意识到,此番他兵败高都,败走壶关口,与历史上的他有着天壤之别。

如此险要之战,是打伏击战最为理想不过的场所了,不过刘胤并没有计划在壶关口彻底地堵死刘渊,主要的原因有二,第一现在蜀军的兵力不足以支撑打这么大的伏击战,想要吃掉刘渊的六万人马,仅凭蜀军现在的三万军队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壶关口与壶关县城相近,刘景如果听到刘渊遇险的消息,一定会派兵来救的,刘胤可不想被匈奴人前后夹击。

不过在壶关口设下埋伏,痛击一下逃亡至此的匈奴军,倒也不失为上策,也可以让刘渊明白,现在的上党,已经远非是匈奴人一手遮天的时候了。

第839章战壶关口

壶关口这条路,刘渊不知走过了多少遍,但今天一入关口,就令刘渊感到毛骨悚然,森森的寒意从心底里泛了出来。

这种寒意与天气无关,尽管时入初冬,但刘渊身披最为名贵的裘袍,理应是不会感觉到寒冷的。

他抬头向上方望去,陡直的崖壁如刀削斧凿一般,山顶上的树木已经落光了叶子,显得很稀疏,不过从刘渊所站的这个角度,是看不到任何的一个人影的。整座壶关口的山头显得空旷而寂廖,那条曲折幽深的谷道,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

按理说,这儿相当地安静,安静的没有一丝的声响,但正是这种安静,让刘渊警觉了起来,因为他觉得这儿静的有些不可思议。

“传令诸军,加强戒备,小心埋伏!”刘渊沉声地下达了命令。

他很清楚,如果蜀军想要伏击的话,壶关口无疑是最为理想的伏击地点了,这里山高林茂道路险峻,打伏击战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在通过壶关口的时候,刘渊也不得不谨慎一些,以防备蜀军的偷袭。

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但匈奴军的行进速度还是减缓了下来,尤其是先头部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向壶关口内前行着。

所有匈奴兵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上面,如果蜀军设伏的话,肯定会在山上面,至于关内的道路,没人注意到有什么异常。

突然,一匹战马高亢嘶鸣起来,高高地扬起了前蹄,将马背上的那名匈奴兵掀了下去,重重地砸在了地上。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儿,不过看到是战马惊了,其他人都没有在意。

马惊了的状况时常都会有,也没什么出奇之处,但那名坐到地上的匈奴兵痛苦地嚎叫起来,倒是让周围的匈奴兵一脸的鄙夷之色,谁没有让马摔过,用的着这么大的反应吗?

那名士兵从地上爬了起来,撅着屁股让大家看,众人这才看到他的屁股蛋子上,一边扎着两个蒺藜一样的东西,那名匈奴兵的裤子上,已经是鲜血淋漓,难怪他会痛苦不堪了。

众人以为他只是被普通的荆棘给刺了,都笑了起来,不过很快有士兵将那东西给拨了出来,匈奴人才发现这玩意原来是铁制的,这才意识到了情况不妙,迅速地禀报给了刘渊。

“倒马钉?”刘渊拿到手中,略带惊讶地道。

刘渊见多识广,居然认得这玩意就是倒马钉,这和他有洛阳呆了很长的时间有极大的关系。魏军骑兵累累吃过倒马钉的亏,所以魏国方面有对倒马钉详细的记载,刘渊也亲眼目睹过实物,眼前的物什和以前见过的倒马钉一般无二,应该就是蜀国所产的无疑了。

壶关口惊现蜀军的倒马钉,那就证明蜀军确实在壶关口设有埋伏,刘渊立刻下令匈奴兵抢占两侧的高地,同时命令步兵清理谷道上的倒马钉。

倒马钉虽然不会致命,但却会严重地迟滞匈奴军的前进速度,而在这种两山夹一谷的地形中,被容易被伏击,如果不能快速通过的话,很可能会遭到敌人的打击。

刘渊下令匈奴兵抢占两侧的高地,就有防范蜀军袭击的意图,不过刘渊还是迟了一步,就在匈奴兵努力地向山崖上攀爬的时候,山顶上轰隆隆地响起了巨大的声响,匈奴兵抬头一看,一根根双腰都粗的滚木从山顶上滚落下来,以拉枯摧朽之势浩荡而下,威势惊人。

那些攀在半坡上的匈奴兵最先遭了殃,看到滚木落下,他们的第一念头就是转身想跑,但那些滚木速度极快,呼啸而下,人两条腿如何能跑得过去,那些匈奴兵被滚木砸中,立刻被拍成了肉饼,血肉模糊。

壶关口的山坡极陡,那些滚木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一直从山顶滚落到谷底。

由于倒马钉遍布山谷,匈奴军大部分被截留在了谷中,狭隘的道路让匈奴兵几乎是密集地挤在了一起,这个时候滚木滚落下来,重重地砸向了人群,一片惨呼之声,匈奴人几乎是成片成片地被横扫,伤亡惨重。

滚木之后,便是密集的箭雨降临到了匈奴兵的头上,那些侥幸没被滚木砸中的匈奴兵则是纷纷中箭,一片哀鸿遍野。

“速退!”刘渊见状,立刻下令匈奴军向后撤退,此刻如果还呆在山谷之中,只能是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混乱之中,被滚木砸死的,被乱箭射死的,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匈奴人狼狈地逃出了山谷,遗下尸体无数。

刘渊退出了壶关口,这才算是稳住了阵脚。刘渊没想到临回壶关城了,还居然被蜀人给摆了一道,不禁是脸色铁青,收拾起兵马之后,刘渊决定从外围强攻壶关口,给蜀人一点颜色瞧瞧。

崔游劝道:“大王休怒,如今蜀人占据壶关口之险,如果强攻的话,必然会损兵折将,不如等右于陆王派兵前来之时,两面夹击,再攻未迟。”

刘渊听从了崔游的劝告,崔游做为他身边的顶级谋士,刘渊对他还是相当地信任,当然刘渊自己也很清楚,如果一昧地强攻壶关口的话,恐怕是得不偿失,与其如此,倒还不如等刘景派兵前来,从两面夹攻,这样夺取壶关口的可能性便极大,反正从壶关城出发,最多也就一天的路程而已。

于是刘渊也就在壶关口的前面扎下营寨来,等待壶关城的援兵。

刘景在壶关城接到斥侯的探报之后,大惊,立刻点了一万人马,出城直奔壶关口而来,以接应刘渊。

从壶关城出发,还不到一天,刘景就率军赶到了壶关口,为了接应刘渊入关,刘景立刻向壶关口的两处高地发起了进攻。

刘渊得知刘景率兵杀到,也是精神大震,立刻挥兵进攻,不过他们攻上顶的时候,却发现蜀军早已不见了人影,壶关口的山上,空荡荡再无一人。

第840章平衡

刘渊没有想到蜀军竟然会撤得如此快,昨天还看到山顶之上人影憧憧,蜀军防备森严,没想到一夜之间,竟然撤了一个干干净净。

“哼,溜得可真快,要不然,本王定要给你们好看!”刘渊是郁闷不已,真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前番在壶关口吃了刘胤的一个暗亏,本来指望着刘景的人马杀来,两面夹攻,多少也能讨回一点便宜来。

可没想到刘胤完全不给他这个机会,看到情势不妙,连夜地就撤走了,没有留下一兵一卒,让刘渊彻度地扑了个空。

其实刘胤深知兵力不足,想要在壶关口阻击刘渊,确实很困难,所以刘胤干脆就是抱着捞一票就走的心思,在壶关口的谷道上布置了倒马钉,将匈奴兵阻拦在山谷内。

这个位置也正好是刘胤布置下大量滚木和弓箭的地方,等到匈奴兵迟滞不前时,趁机用滚木箭矢杀伤之,收效果然不错,一举就毙杀了数千的匈奴兵。

原本以为刘渊退出山谷之后,会恼羞成怒地发起进攻,没想到刘渊居然沉得住气,按兵不动了。

刘胤知道刘渊并非不想进攻,而是要等壶关城的援兵到来之后,再从两面夹攻,这样他的把握性就大一点。

可刘胤如何能给他这样的机会,当刘胤探到镇守壶关城的刘景已经派出军队之时,刘胤便连撤走了,等匈奴人攻上山顶,自然要扑一个空。

刘渊虽然郁闷,但却没有到屯留和刘胤算帐的打算,现在上党境内除了刘胤的蜀军之外,还多了羊祜的晋军,刘渊自然得重新审时度势,既然拿下了壶关口,刘渊决定先返回壶关城,看一看形势的变化,再做定夺。

壶关是上党的中心,只要刘渊还能保有壶关,那就证明大半个上党仍在他的控制之内,尽管晋蜀两方的兵力加在一起,是要超过匈奴军的,但刘渊浑然不惧,他在洛阳呆了多年,自然知晓晋蜀两国的仇怨有多深,刘渊倒想要看看,他们两方是不是能够捐弃前仇,联手作战。

如果刘胤和羊祜真的联起手来,那真会是让刘渊深感头痛,但如果两方各自为战的话,刘渊自信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当刘渊退回到壶关不久,羊祜也率兵北进,打了壶关口,不过羊祜到达壶关口之后,但没有草率地挥兵继续北进,而是在壶关口屯下营来,暂时按兵不动。

羊祜按兵不动的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是时近寒冬,不宜用兵,其二就是羊祜还得操心后路,尽管他和刘胤目前都视匈奴人为第一敌人,但晋蜀两国几十年的仇怨又岂是轻易可以化解的?

羊祜抵达壶关口之后,自然地保持一份警惕之心,既然对匈奴人保持警惕,也要对蜀人保持警惕,事关七万晋军的生死存亡,羊祜自然小心应对。

整个上党南部都曾是蜀军的控制区域,从河内运送粮草辎重,必须要经过蜀军的防区,如果蜀人真的怀有异心的话,只需截断晋军的粮道,七万晋军再加上投降过来的两万胡人,必然会深陷困境,尤其是晋军正与匈奴人激战之时,让蜀人来个釜底抽薪,那可就真惨了。

羊祜不敢冒然前进,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蜀军的动向,只有真正吃准了刘胤的态度,羊祜才敢和匈奴人发动决战,否则在此之前,他必须要观察才行。

壶关口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晋军在此立营,完全不用担心有哪一方的军队来偷袭,同时也可以兼顾到南面的粮道,真正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不过羊祜谨慎,刘胤比他还更为地谨慎,他呆在屯留,一样是按兵不动,密切注视着匈奴人和晋人的动向,静观其变。

于是,在寒冬来临雪舞大地之时,匈奴、晋、蜀三方在上党郡城的周围,都按兵不动,形成一个奇妙的平衡状态。

┄┄┄┄┄┄┄┄┄┄┄┄┄┄┄┄┄┄┄┄┄┄┄┄┄┄┄┄┄┄┄┄

又到了腊尽岁残的日子,刘胤静极思动,决定出城去打猎。

黄崇劝道:“大将军,虽然现在是冬歇之时,但敌人游骑暗哨往来频繁,如果一旦遇上了,可不是件好事,大将军的安危甚是重用,依末将之见,还是不去为好。”

刘胤呵呵一笑道:“黄将军多虑了,我也不过是在屯留城外走走,散散而已,安全方面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有阿坚护卫在,定保无恙。”

黄崇不好再多说什么,以免打扰了刘胤的雅兴,不过除了阿坚带了百人的护卫队之外,黄崇还特意地安排傅著和罗袭与刘胤同去,以测安全。

一行人离了屯留,踏雪寻猎。

大冬天的,野外的猎物自然也少了许多,不过厚厚的积雪,却可以将猎物的踪迹给出卖了,刘胤他们完全可以循着猎物的足印进行追踪。

一路行来,收获倒也不错,刘胤亲手猎到了一只獐鹿和一只黄羊,罗袭的运气也不错,射中了一只白狐和两只野兔,唯独傅著是两手空空,连一只猎物都没打到,不禁让他是郁闷不已。

傅著的箭术其实也不错,就是运气差了一点,他的一箭本来已经射中了一只麋鹿,但没有射到要害部位,那只麋鹿带伤狂逃,鲜血滴了一路,在雪地上极为地醒目。

麋鹿的速度奇快,一般的情况下,战马是追不上的,但傅著可不想放弃,这是他一天以来最有可能获得的猎物了,刘胤和罗袭都有收获,唯独他一无所获,这让傅著很不甘心,所以他一路狂追了下去,心想,那只麋鹿受了伤,肯定支撑不了多远,只要自己顺着血迹追下去,肯定能追得到。

那只麋鹿一路向东狂逃,傅著也一路紧追不舍,不知不觉间,已经跑出了几十里之外。

刘胤呼之不及,怕傅著一个有危险,也率队在后面紧追过去。

第841章猎物

傅著一连追了几十里,果然那只麋鹿受伤之后,一路狂奔,也几乎耗尽了体力,跑得越来越慢了。傅著见状大喜,纵马就追了上去。

眼看距离麋鹿不远了,傅著又搭了一支箭,准备彻底地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