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对付蜀军火器方面,朱振还是有一些心得的,当他接到蜀军渡河攻击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赶赴到了黄河大堤的第一线上,下令弓箭兵、强弩兵,床弩车、投石车火力全开,对一切进入到射程之内的蜀军船只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

蜀军所使用的船只并非是战船,大多是民用的渔船、商船和渡船,这些船只和战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船只的坚固程度差别相当大,如果是水军所使用的战船,其坚固程度就足以承受投石车和床弩的几次打击,而普通的民用船只,却根本就无法承受这种重型武器的攻击,几乎到了一击就散架的程度。

朱振看到晋军的远程射击颇有成果,不禁是得意地大笑起来,不过他也还有少许的遗憾,那就是晋军在岸防上配备的投石车和床弩数量不是足够多,虽然晋军击沉了不少的蜀军船只,但还有不少的漏网之鱼冲了过来。这些漏网之鱼也只能是依靠岸上密集的箭矢去对付了,但相比于投石车和床弩这些重型武器,普通弓弩的杀伤力就要大打许多折扣,很难达到一击即毁的程度。

晋军也尝试性地使用火箭进行攻击,所谓的火箭就是在箭杆上缠上浸过油的布条,点燃后射出去。这样的火箭对木制结构的东西很有致命性,理论上对付船只是最为有效的。

不过蜀军显然是有所防备的,把船只用水淋湿浇透或在船舱内铺上一层细沙,这样即使是火箭射中船只,也不会引起火灾来。

蜀军第一波的进攻受到了相当大的遏制,基本上大部分的船只都没有接近到几十步远也就是火器可以投掷的距离,所以晋军的防线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至于那些对射过来的箭矢,对于铜墙铁壁一般的岸防工事而言,不过是挠了挠痒痒,丝毫没有产生任何实质的损害。

初战告捷,让朱振的信心大增,尽管现在小平津关的守军兵力严重不足,但这里坚固的防御似乎足以弥补兵力上的欠缺,更何况在接到遇袭的第一时间,朱振已经向上峰禀报过了,孟津关与小平津关相隔并不太远,朝廷那边做出调度之后,最多也只需要半天的时间援兵就会赶来。

朱振的上报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反应,司马炎亲自下令,调动孟津关的守军立刻回援小平津关,而给朱振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小平津关。

对于朱振而言,他所要做的,就是坚守这半日,等待援兵的到来。看着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朱振多么的渴望它可以立刻地升到头顶上,正午时刻,孟津关的援兵就会抵达,那就将会是胜利的一刻。

但蜀军却不可能让他如愿以偿,第一波进攻受挫之后,刘胤立刻将装备有小型投石车的战船派了上去。

为了容纳投石车,这些战船的体积要比那些渔船商船大的多,已经初步具备了战船的规模,全部都是这段时间蜀军请来工匠最新打造的。

此时在黄河之上,几十艘这样的战船一字排开,在众多渔船商船的簇拥之下,缓缓地向着南岸逼近,俨然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朱振隐隐地有些不安,他也大概猜到了这些大船的不凡之处,朱振下令晋军的投石车和床弩不用顾及那些小船,集中全部火力将这些大船给消灭掉。

不过蜀军的这些大船却是很鬼,它们在晋军投石车和床弩的射程之外就停了下去,虽然晋军倾尽了全力,但那些石块和弩箭,也只是在距离蜀军战船前面不远的地方纷纷掉落河中,那些战船毫发无损。

尽管没能够击沉这些战船,但却也将它们成功地挡在河中间,只要不让它们接近到关城之下,朱振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下一刻却让朱振脸色突变,那些战船泊在河中央,但突然间却发射出一枚枚冒着青烟的球状物,在晋军的一片惊诧之中,那些球状物已经是纷纷地落在了关城上面。

“轰隆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整个关城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这次蜀军使用的火药弹可是比竹筒手雷体积更大,火药的填装量是手雷的五倍,所以爆炸的威力也比手雷大了数倍。

晋军突遭打击,显得是狼狈不堪,火药弹爆炸之处,残肢断臂横飞,许多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惨叫之声不绝于耳,整个小平津关上是一片混乱。

蜀军战船连续不断地发射着火药弹,几乎是颗颗命中,晋军赖以维持防线的投石车和床弩在炮火中化为了废铁烂木,就连关城堤坝上面的砖石都被炸得四分五裂,残破不堪。

蜀军火器的威力在这一刻尽情地显露出来,再坚固的再号称是铜墙铁壁的防线在它的面前,终究只是一只纸糊的老虎而已,只有被横扫的份。

原本还势均力敌的场面顷刻间就惨遭逆转,这样的打击对朱振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

第1067章等待援军

小平津关前临黄河,背倚北邙山,尽得山水之险。被蜀军攻破的关墙,其实也只是小平津关的外城墙而已,在北邙山的隘口处,还有一座内城,依山险而筑,比周围的地势要高出一大截子。

其实这里才是真正的小平津关,只是后来为了加强黄河沿岸的防守,才将小平津渡口囊括到小平津关的范围之内,那原本是黄河堤坝的地方成为了小津关的关墙。

朱振看到外关墙已经守不住了,立刻向小平津关的内城撤了过去,内城的城墙全部都是用巨石来垒砌的,坚固无比,完全可以抵御得住蜀军的火器袭击,朱振吃够了火器的苦头,此刻退往内城,就是欲凭借内城的坚固,死守住小平津关,等待援军的到来。

张乐指挥无当飞军突破了晋军的防线,成功地拿下了小平津关的外关墙,由于有火器营做先头攻击,无当飞军这次的攻坚作战,爽得不要不要的,轻轻松松,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

登陆之后,张乐立刻下令挖开渡口附近的土石,以方便蜀军的船只靠岸及蜀军的登陆,毕竟让十余万的大军都爬云梯登岸的话太不方便了,将渡口附近的堆放的土石清理干净之后,有利于蜀军后续部队的登陆方便。

更多的蜀军船只靠了岸,船上运载的蜀军则是纷纷登岸,一时之间,小平津渡口之上,人满为患,川流不息,晋军的黄河防线,已经是全面失守了。

不过继续向内城推进的蜀军却受到了阻击,朱振指挥小平津关的残余部队,龟缩到了内城,凭险拒守,负隅顽抗。

现在朱振的手中,也只剩下了残余的几千人马而已,原本凭借这么一点兵力,根本不可能是蜀军的对手,但朱振最大的倚仗就是小平津关内城坚固的防守。小平津关的内城就是卡在两山的缺口之间,左右的两座山峰壁立万仞,根本就无路可攀,而且这隘口前面,只有一条通道,蜀军想要从这儿向洛阳进军,就必须要突破小平津关的内城。

但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正是防守方的天然优势,尽管现在朱振兵少,但如果凭借险要内城,再坚守上几个时辰,问题不大。

按照路程和晋军的行军速度推算,正午时分也就差不多可以抵达了,战斗从黎明时分打响,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时辰,只要朱振再坚持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便可以看到援兵了。

在希望的面前,朱振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如果说让朱振再多守个三五天甚至至是一两天,朱振都觉得是勉为其难,但仅仅是守个一两个时辰,对于朱振而言,如果守不住,那才真是哗了狗。

朱振给手下的士兵封官许愿,只要能守得住小平津关,手下所有的军官,一律都连升三级,普通士卒,赏钱十万。做为小平津关的都督,朱振这么一点权力还是有的,更重要的是,朱振明白,只有重赏之下才有勇夫,不拿出点真金白银来,恐怕没人肯为你卖命。

果然,朱振的悬赏一出,那些看来起来萎靡不振的晋军士兵立刻是精神焕发,斗志重燃,和朱振想的一样,守比较长的时间没啥希望,但是只守一两个时辰的话,希望还是蛮大的,就算蜀军的火器厉害,但小平津关内城还是异常的坚固的,如果真的能守住的话,那赏赐可就优厚多了。

出来当兵求个啥,还不就是指望着可以升官发财吗,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晋军将士可没人愿意放弃,只要拼一把,这些封赏就有机会到手,何乐而不为?

晋军残余的部队在内城中重新布防,蜀军进攻的势头也似乎没有停歇地迹象,在突破外关墙之后,无当飞军的大部人马在那儿开挖渡口,而一部分的军队,则沿着晋军的败退方向追击而去。

重振旗鼓的晋军站在内城的城头之上,开弓放箭,阻击蜀军的进攻,一时之间,城上是乱箭齐飞,本欲乘胜而进的蜀军的攻势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进攻受挫之后,前锋营的士兵立刻向还在渡口附近的张乐进行了及时的禀报。

张乐没想到晋兵还有能力再组织防守,按理说这外关墙之战,已经把晋军的小平津守军给打残了,再有没有什么力量再进行反扑了。

而且让张乐有些意外的是,小平津关还是关中有关,外城失守之后,晋军还可以退守内城,一支残破之师,还有余力来打吗?

张乐不禁是有些恼火,老虎不发怒,你当是病猫?

在渡口方向,为了让更多的蜀军登陆,无当飞军可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什么粗活累活都抢着干,正是因为开挖渡口方向的土石,才会让进攻的势头衰减了不少。

没想到残余的晋军不但不肯投降,反而更是变本加厉地负隅顽抗,张乐怒道:“奶奶个熊,不给你们点颜色瞧瞧,还真不知你张爷爷姓啥。”

反正渡口这边的已经打通了,蜀军已经是源源不断地渡过了黄河,无当飞军也就无须继续地呆在渡口这边了,做为刘胤亲点的先锋,攻城拨寨才是张乐的头等要事,张乐一听有晋军挡道,立刻是围了上去,率军对小平津关的内城发起了进攻。

狭窄的巷道和坚固的城防,是支持朱振下去的信心来源,但无当飞军的攻势太过强悍了,高峻的城墙一般人都是望而生畏的,但到了无当飞军这里,却几乎是如履平地一般,整个内城的防御,是芨芨可危。

朱振有些傻眼,打过多少年的仗,朱振还真没有见过象无当飞军这样凶悍的军队,别说是朱振现在率着残兵败将,就算他领着原班的人马,都未必是无当飞军的对手。

按现在这个打法,朱振几乎没有什么希望守到正午了,眼看着日影渐短,再有半个多时辰援兵就会到来,偏偏这个时候却难以守得住了,朱振的内心几近崩溃。

第1068章援兵来了又当如何

朱振每隔一息的时间就会抬头看看太阳,距离正午时分确实已经很近了,只需要小半个时辰便可以午时三刻,当然前提条件是晋军的援兵可以在正午时分到达。

然而援兵能不能正点到达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根据蜀军现在的攻势,攻破小平津关的内城几乎是须臾之间的事,除非现在援兵就可以抵达。

朱振看向了东面,他等待援兵等待得是望眼欲穿,可东面却丝毫没有任何的动静,朱振彻底地绝望了,守城的晋军伤亡越来越大,而蜀军的攻势则是越来越强,小平津关的失守,似乎已成定局。

就在此时,东面的大道之上,似乎响起了急骤的马蹄声,朱振心中一凛,举目望去,却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他暗暗地苦笑一声,难不成是他患上了幻听之症。

他摇摇头,似乎想要甩掉这种声音。

但马蹄声仍旧固执地响着,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迹象,朱振皱了皱眉,看来自己的耳朵真得是出了问题。

不过他的目光,仍然是下意识地又投向了东面,这回朱振看到了激荡起的阵阵尘烟,啊!援兵!真是援兵来了!

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朱振几乎是喜极而泣道:“援兵……援兵……援兵来了……”由于激动,朱振是语无伦次,结结巴巴。

不过不用朱振说,守城的晋军也看到了援兵的到来,现在的交战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守军已经是节节败退,内城已经是芨芨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守军的意志也就是接近于崩溃,而援兵一到,晋军的士气顿时高涨起来,在绝境中爆发的意志还是十分地强大,他们生生地抵御住了无当飞军的进攻。

率军最先赶到小平津关的是孟津关都督蒋俊。其实孟津渡上蜀军的船只的变化早就引起了蒋俊的注意,根据和郁先前提供的情报,蜀军发起进攻的日子就是今天。

情报准不准确蒋俊没有把握,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蒋俊早已派人在大堤上严阵以待。

现在晋军的主力部队全部云集在此,依仗黄河天险,蒋俊丝毫不担忧孟津关会守不住,他只需做了自己的防御准备就足矣了。

不过很奇怪的是,蜀军并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发起进攻,而原先云集在孟津渡上的船只已然消失不见了。先前的时候,蒋俊还以为是蜀军在故布疑阵,想要迷惑于他,不过很快蒋俊就发现这些徭船只并没有在附近设伏,而是向小平津关奔袭而去。

莫非蜀军的真正攻击目标还是小平津关?

蒋俊心里咯登一下,原本蜀军在小平津关投入了重兵,并不是假的,和郁传递回来的情报,则完全是中了蜀人的奸计。

但蒋俊却不敢轻举妄动,他立刻派出快马向洛阳禀报,很快地他就接到了朝廷方面的命令,要他立刻率军回援小平津关。

蒋俊这边向朝廷进行禀报,要比小平津关的都督朱振的禀报要早上半个时辰,所以他得到朝廷的回覆也正好比朱振那边早上半个时辰。

接到命令之后,蒋俊则是更不敢做任何的耽搁,立刻是点兵出发,向小平津关施援而去。

为了加快行军的速度,蒋俊特意地将步骑分开,提前抵达小平津关的正是晋军的骑兵部队。

朱振精神大震,下令将小平津关的西门打开,迎接蒋俊的到来。

虽然是骑兵,但好歹是注入了新的力量,小平津关的防守形势陡然间又逆转了过来。

这回朱振总算是把忐忑不安的心放回到了原处,这支援兵到来之后,重新夺回小平津关已经不再是梦想,朱振连连地感叹自己的运气不错,如果再迟上半刻光景,小平津关可就失守了,如果想再从蜀军的手中夺回小平津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张乐在城下亲自指挥无当飞军的进攻,看着晋军已经是渐力不支,拿下内城几乎没什么悬念了,但就在此时,晋军突然地爆发起来,击退了无当飞军的一次进攻。

张乐还只以为是晋军一次回光返照,他正准备派兵继续地进攻之际,忽然发现小平津关内城的防御变得强了,兵力的数量上明显地有了变化,很显然,晋军的援兵赶来了。

对此,张乐自然是嗤之以鼻,援兵来了又当如何,现在蜀军已经突破了黄河天险,晋国的大势已去,小平津关拿下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己。

张乐根本就无视晋军的增兵,继续地派无当飞军是一路狂攻。

刘胤此刻已经同傅佥羊祜等人过了河,看到张乐迟迟地拿不下小平津关的内城,便立刻又调虎步军和阳安军前去助战。

双方对小平津关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晋军先期投入到小平津关防守的是骑兵一万多人,很快晋军的另外四万步兵也相继投入到了小平津关上来,此刻晋军已经确定蜀军的真正渡河目的就是在小平津关,和郁传递回来的情报可算是把晋军给坑苦了。

如果不是守军大意,现在蜀军必可以安稳无忧,现在涉平津关的外城失守,这无疑将是给晋军重新夺回小平津关来创造了一个难题。

不过蒋俊对此还是充满信心的,蜀军仅仅只占据着小平津关的外城,这外城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