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坦天生神力,一杆沉重的铁枪在他的手中,也舞得是风雨不透,一片叮叮当当之声,无数的羽箭被磕飞了出去,四下飞散。

但汉军弓骑兵的箭矢却是连绵不绝的,这一队五十人的神射手箭术不仅精湛,而且换箭的速度非常之快,第一支箭刚刚离弦,第二支箭就已经是从箭壶之中抽了出来,又搭在了铁胎弓上面,每支箭之间的衔接往往只有几息的时间,如此一来,整个射向慕容坦的箭矢如暴雨一般,箭箭相连,箭箭夺命。

慕容坦就算再神勇,那也是百密难免一疏,更何况这么多的箭矢就只针对他一个,终于有一支箭突破了他的防御,射中了他的肩窝。

虽然这一箭并不致命,但却大大的影响了慕容坦的动作,他的铁枪只是略一迟滞,无数的箭矢就顺势突破进来,他的头上,脸上,身上多处中箭。

“哇呀!”慕容坦心有不甘地暴喝着,拼命地继续挥舞铁枪,但此刻他早已是章法大乱,根本无力再防御这么多的箭矢,汉军弓骑兵几乎每一支箭都没有偏离目标,活生生地将慕容坦射成了刺猬。

慕容坦一死,本来已经处于溃败之势的鲜卑骑兵这下彻底地崩溃了,不顾一切地仓皇而逃,星流云散。

罗尚哈哈一笑,在这战场上想逞英雄,那就得先有横死的准备,这慕容坦果然是一个愣头青,有勇无谋,自以为万人敌,结果却敌不过几百支箭矢,活该他有这般的下场。

罗尚下令虎骑军全面追击,全力地斩杀鲜卑逃兵。虎骑军的将士个个是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一路高歌猛进,斩首无数,只杀得鲜卑骑兵是望风而逃,就连再战的半点勇气都没有了。

第1216章对垒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远远地出乎了他的意料。

慕容坦可不是一般的人,在草原上,他号称是鲜卑十大勇士之一,生性彪悍,有万夫不挡之勇,此前在幽州,慕容坦也多次和汉人的军队交手,在他看来,或许汉人守城还算有一套,但论骑马打仗,他们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慕容坦自以为骑战天下无敌,压根没有把汉人的骑兵放在眼里。

但这一仗,却是实实在在的给慕容坦上了一课,汉军骑兵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战力上,一点也不输于鲜卑骑兵,与汉骑相比,鲜卑骑兵则暴露出自由散漫,组织能力差,各自为战的短板,在汉军骑兵阵形严密的强大攻击力之下,曾经让慕容坦引以为傲的鲜卑骑兵竟然是不堪一击。

这样的结果,很难让慕容坦接受。

他堂堂的鲜卑族十大勇士,居然败得如此凄惨,传扬出去,他慕容坦这辈子恐怕都没法再抬起来了。

慕容坦心有不甘地大吼一声,挺起了铁枪,不退反进,逆流而上,妄图凭借着一已之力,挽回鲜卑骑兵的败势。慕容坦的贴身亲兵,也跟在他的身后,紧紧相随。

罗尚瞧见了,轻轻地嗤笑一声,鲜卑骑兵败局已定,这家伙显然是不甘心的,以为凭着自己的一已之力,就想要改变战局,殊不知在铁骑的滚滚洪流之中,那怕你再悍勇无敌,再神力无双也不可能逆流行事,如此做为,只能是自取灭亡。

罗尚一招手,下令汉军骑兵围攻慕容坦,擒贼擒王,只要解决了这个家伙,鲜卑就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就算没有罗尚的命令,汉军骑兵也不可能无视这个逆行而来的家伙,无数的骑兵是蜂拥而上,将慕容坦困在了核心之中。

慕容坦本来长得就高人一头,而骑的又是一匹高头大马,此刻在乱军丛中,真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他大吼一声,铁枪挥舞得如风车一般,几十骑的汉兵围在他的身侧,偏偏就是近不了身,反倒被慕容坦连刺带挑,击杀了多人。

跟随着慕容坦身后的鲜卑骑兵此刻是鼓噪呐喊,慕容坦更是精神大震,一路冲杀,劈波斩浪,如入无人之境,鲜卑骑兵败退的颓势,竟然一点点地被化给扳了回来。

罗尚此时距离慕容坦已是不远,瞧得慕容坦如此神勇,冷笑了一声,暗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倒要看看,就凭你一人,能防得了万千冷箭?”

罗尚立刻召来一队弓骑兵,指着慕容坦道:“给我乱箭射死!”

本来在乱军之中,弓骑兵的作用已经是变得微乎其微了,因为此时射箭话,很可能会误伤到自己的人,所以在乱战之中,发威的基本上是枪骑兵,弓骑兵作战,也只是依靠马刀,罗尚为了对付慕容坦,用弓箭却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反正慕容坦人高马大,弓骑兵只需要对准其头部攻击,也不用担心会误伤到其他的人。

罗尚调用的这一队弓骑兵,那可是最早跟随刘胤北伐的第一代虎骑军,战斗经验极其地丰富,弓马纯熟,一声令下,几十支箭矢便齐刷刷地瞄准了慕容坦,箭似流星,非常精准地向着慕容坦的头部射了过去。

慕容坦正在竭尽全力地厮杀着,浑身上下溅满了血迹,杀得正酣畅淋漓之时,突然感觉到许多的箭矢向他这边激射而来,正常的情况,双方陷入了乱战,是不可能使用弓箭的,箭一离弦,就无法再掌控了,射杀对手和射杀自己的人,几乎是同等比例。

“卑鄙!”慕容坦破口大骂,他也没有想到汉军为了对付他竟然会使用弓箭,也就是说汉军宁可付出自己人被射杀的代价也要取他的性命。

可骂声终究改变不了箭矢的轨迹,从各个角度射过来的箭都非常地精准地向慕容坦射来,慕容坦不得不撤回铁枪来,拨打着羽箭,试图不让这些羽箭近身。

慕容坦天生神力,一杆沉重的铁枪在他的手中,也舞得是风雨不透,一片叮叮当当之声,无数的羽箭被磕飞了出去,四下飞散。

但汉军弓骑兵的箭矢却是连绵不绝的,这一队五十人的神射手箭术不仅精湛,而且换箭的速度非常之快,第一支箭刚刚离弦,第二支箭就已经是从箭壶之中抽了出来,又搭在了铁胎弓上面,每支箭之间的衔接往往只有几息的时间,如此一来,整个射向慕容坦的箭矢如暴雨一般,箭箭相连,箭箭夺命。

慕容坦就算再神勇,那也是百密难免一疏,更何况这么多的箭矢就只针对他一个,终于有一支箭突破了他的防御,射中了他的肩窝。

虽然这一箭并不致命,但却大大的影响了慕容坦的动作,他的铁枪只是略一迟滞,无数的箭矢就顺势突破进来,他的头上,脸上,身上多处中箭。

“哇呀!”慕容坦心有不甘地暴喝着,拼命地继续挥舞铁枪,但此刻他早已是章法大乱,根本无力再防御这么多的箭矢,汉军弓骑兵几乎每一支箭都没有偏离目标,活生生地将慕容坦射成了刺猬。

慕容坦一死,本来已经处于溃败之势的鲜卑骑兵这下彻底地崩溃了,不顾一切地仓皇而逃,星流云散。

罗尚哈哈一笑,在这战场上想逞英雄,那就得先有横死的准备,这慕容坦果然是一个愣头青,有勇无谋,自以为万人敌,结果却敌不过几百支箭矢,活该他有这般的下场。

罗尚下令虎骑军全面追击,全力地斩杀鲜卑逃兵。虎骑军的将士个个是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一路高歌猛进,斩首无数,只杀得鲜卑骑兵是望风而逃,就连再战的半点勇气都没有了。

第1217章势均力敌

涉及到四五十万人的战役古往今来都算得上是大战役了,象这么大的战役,是很难通过一两场的战斗就能解决的,战斗的双方陷入到拉锯战之后,战事胶着,往往会拖上很长的时间,有时候一场战役打上半年一载甚至更多的时间,都毫不奇怪。

慕容涉归将大军后撤到武邑一带之后,修筑起了深壕高垒,摆出一付准备打持久战的架式,无论是汉军这一方还是鲜卑人自己,都对慕容涉归的策略比较惊讶,要知道鲜卑人打仗往往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速战速决,鲜卑骑兵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每每一战下来,连营帐都不一定要立,就已经是结束战斗了。

如今慕容涉归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挖深壕,筑高垒,决心将持久战进行到底。

慕容涉归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在未与汉军交锋之前,他并不了解汉军的实际战力,所以才会派出慕容坦进行试探性地攻击。慕容坦惨败之后,慕容涉归立刻便将刘胤重视起来,看来以前刘胤击败刘渊、击败慕容耐、击败秃发树机能那都不是偶然,刘胤真正的能力要远比他们鲜卑人想象的厉害的多。

试探性的战斗没有成功,反而折损了他手下的一员大将,这无疑给慕容涉归敲响了警钟,想要对付刘胤,肯定不能采用以前那种直来直去简单粗暴的战斗方式,必须要用更加稳妥的战法,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再谋求进攻。

慕容涉归也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的道理,所以他尽可能地搜集关于刘胤的资料,熟知刘胤的打法,从而做好备战准备。

只可惜,鲜卑人以前并没有太过重视关于汉人的情报,现在搜集到的关于刘胤的资料信息,往往比较粗疏,只能了解到一鳞半爪,不过这也足以知道刘胤很厉害,当年蜀汉行将要灭亡之际,正是凭借着刘胤力换狂澜,才有今天的成就。刘胤挥师北伐,奇袭雍凉,平定秃发树机能,扫平齐万年,挥师东渡,荡灭匈奴刘渊,颠覆强大的司马晋王朝,至于灭掉慕容耐的七万骑兵,不过是刘胤顺手而为的事情,压根儿就是小菜一碟,上不了什么台面。

光是这些赫赫的战绩,就已经堪称是惊天动地了,在三国时代,除了曹操之外,也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与之比肩的人物了。就算是曹操,当年打败的,也仅仅只是乌桓一族,灭了乌桓首领蹋顿。而刘胤灭掉的却是五胡中的四胡,如此煌煌战绩,又岂是曹操所能比拟的?

做为五胡之中硕果仅存的一胡,慕容涉归当然不想步刘渊等人的后尘,或许此时慕容涉归有些后悔了,不应该踏足冀州,乃至于招来如此的劲敌。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慕容涉归就算不想战也不可能了,只有硬着头皮与刘胤决战到底。

挖深壕筑高垒立坚寨,这是鲜卑人从来没有干过的事,但为了准备与刘胤的决战,慕容涉归特意地下令先行修筑防御工事,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而汉军那边似乎也并不急于进攻,除了投入重兵守御信都城之外,在城外的汉军营地,也修筑地是固若金汤。

双方投入了如此的重兵,却都又非常的谨慎,谁也不轻易地首先发起进攻,反倒是各自修筑工事,各自为营,遥相对峙,准备要打持久战。

既然慕容涉归不急,刘胤则是更没有急的理由,汉军的兵种构成和鲜卑人是不一样的,鲜卑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骑兵组成,但汉军比较大的一部分是步兵,骑兵的比例占到了四成左右。

尽管骑兵只占到总兵力的四成,但这个比例,却是整个汉军之中空前的,刘胤对骑兵的建设超乎寻常,比任何一代的汉军将领都费心费力,打造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百战雄师,一直是刘胤所追逐的目标。

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出现,最早确立了汉军骑兵的地位,在当时,天下没有任何的一支骑兵力量能与之抗衡,不管是曹魏的骑兵还是胡人的骑兵,统统成为了手下败将。

但毕竟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技术含量低,当刘胤的对手明白结症所在之后,他们也就开始打造属于自己骑兵新装备。

虽然说仿照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在质量上无法与汉军的装备相比较,但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便会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曹魏的骑兵开始装备新式的马具,而远在草原的慕容鲜卑也开始打造属于自怀的装备马具。

平心而论,如果不是刘胤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提前百十来年发明出来的话,那么这项发明便会归属到鲜卑人的头上,根据后世出土的文物证明,双边马镫的发明者,正是鲜卑人,鲜卑人也正是依靠这些新式马具,才得以在五胡的较量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现在各方面的骑兵,普遍都采用了这些新式的马具,汉军在先期所占据的优势也自然而然地荡然无存了,现在的骑兵较量,更多的体现在战斗经验、阵形配置和人员素质上的上面。

汉军骑兵的优势在于阵型完善,组织严密,无论是进退皆有章法,而鲜卑人的优势则在于单兵能力强,骁勇善战,至于战斗经验,双方倒也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如此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在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之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轻言速胜,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更何况双方在还未曾交战之前,就都已经有了立足于不败的打算,现在想要攻破对方的防御,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率先发起进攻的,还是鲜卑骑兵,双方立营安寨排兵布阵完成之后,鲜卑人终于是按捺不住,主动地开始发起进攻,挑起了这场信都大战的序幕。

第1218章鏖战

这次出战的,是鲜卑大单于慕容涉归的亲信大将乌海,与先前派出去的慕容坦不同,这次慕容涉归派乌海进行攻击,主战意味浓厚。

双方对峙已经是有一段的时间了,迫于汉军的强大,鲜卑骑兵一直不敢轻举妄动,而汉军则压根儿就不主动地进攻,只是一昧地强加防御,将汉军营地建造得坚如磐石。

慕容涉归当然很清楚再这样久拖不决,形势只会愈发地对自己不利。所以等到鲜卑大营初成之后,慕容涉归果断地下令乌海率领五万骑兵,对汉军的阵地发起了强而有力的进攻。

除了乌海这一路人马之外,慕容涉归还派慕容吐谷浑从左路进行策应,慕容廆率兵从右路策应,三路大军齐出,而慕容涉归在后亲自押阵。

这一次的进攻,慕容鲜卑几乎是调动了近半数的力量,十万大军气势沛然,万马齐进,有排山倒海之势。

鲜卑人首先进攻的就是信都西北方向上的扶柳城,在那儿,驻守的是蒋斌的左军团。

蒋斌的左军团,是汉军新近刚刚整编完成的一个军团,几乎全部都是步兵装备,成建制的骑兵队伍少之又少,而且从作战经验和人员素质来讲,左军团在汉军三个军团之中,实力是最为差的一个。

慕容涉归眼光毒辣,一眼就瞧着了汉军之中的不同寻常,如果说慕容涉归攻打刘胤亲率的中军团和全部是成建制的骑兵兵团的右军团他一点儿的把握也没有,但攻击左军团,慕容涉归却认为机会比较大。

为了掐断汉军之间的联系,慕容吐谷浑负素牵制汉军中军团,慕容廆负责牵制汉军右军团,而乌海的主攻目标,自然就是汉军左军团。

乌海可是一员了不得的骁将,如果说慕容坦刚刚有资格位列入鲜卑勇士前十的行列,而乌海却是排名前三的跤跤者,而且地位非常地稳固,根本就无人动摇他的位子。

乌海也是慕容涉归最为信赖的将领之一,他骁勇善战,深有韬略,深得慕容涉归器重。乌海自然也不敢辜负这份信任,他率领五万骑兵大军,步步为营,意图准备围攻扶柳城。

在他的感觉之中,汉军的左军团只是一支纯步兵的军团,绝对没有与鲜卑骑兵野战争锋的能力,他们只有固守扶柳城,才有不败的可能。

扶柳城只是信都周围的一座小县城,与信都这样的州城比起来,扶柳城的规模就要小的很多,城池低矮,防御设施匮乏,鲜卑军只要发动强攻,相信拿下扶柳城并不会太困难。

但出乎乌海意料的是,汉军左军团并没有固守扶柳城,而是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