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出乎乌海意料的是,汉军左军团并没有固守扶柳城,而是主动地离开了城池,在平原上列阵,以御鲜卑骑兵。

乌海听闻到这个消息,不禁是大喜过望,这汉军分明是自己作死,平川地带那可是骑兵的天下,纵横驰骋,步兵凭什么去阻挡?

在步兵已知的对抗骑兵的手段之中,不过只有长枪列阵和战车防御这两种手段,如果说对付小规模的骑兵,这两种手段都是极为有效的,都可以御敌,但此次鲜卑骑兵多达五万之众,如此庞大的规模,又岂是那种长枪结阵和战车阻碍就可以奏效的,乌海相信,只要鲜卑骑兵的一轮冲击下来,汉军阵型必然是土崩瓦解星流云散。

很快地,乌海就已经接到了汉军的阵形前,果然不出乌海的所料,汉军排出了一个用战车围绕起来的阵式,密密地围了一圈,将汉军全部置于了战车的防护之中。

乌海鼻孔里轻轻地哼了一声,嘴角浮现出一丝轻蔑的嘲笑,汉军真是自不量力,以为凭借着这种东西就能阻挡得了鲜卑铁蹄的冲击?真是好笑至极!

“攻击!”乌海下令道,瞬间鲜卑骑兵如疾风闪电,向着汉军的车阵冲了过去,铁蹄踏起来的尘烟,都有百丈之高,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乌海根本就没有把汉军的这些个战车防御放在眼里,他相信,只要骑兵真正能冲起来,那种威势绝对是势不可挡的,不用再多,只消鲜卑骑兵的一次进攻,就已经是足以摧垮一切了。

但让乌海匪夷所思的是,冲上去的鲜卑骑兵非但没有撞开那道战车防御线,反而好象撞到了铁板之上,就算以骑兵和战马那可怕的冲击力,绝对就能将对方的战车撞成齏粉。可现实却是鲜卑骑兵撞得头破血流,而汉军的战车却是毫发无伤。

乌海不禁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这些样子有些古怪的战车。

如果乌海当年有幸与他的同胞秃发树机能并肩作战的话,就会明白这种名叫偏厢车的车阵有多么的可怕。

只可惜东部鲜卑和河西鲜卑相隔甚远,乌海根本就没机会领略到这种战车的强悍能力,真正撞个头破血流的时候,乌海才意识到汉军原来是有恃无恐,怪不得会选择在平川地区和鲜卑骑兵硬扛,原来人家真有这么一个本钱。

鲜卑骑兵的第一轮进攻遭到了重创,汉军的手段可不止偏厢车的厉害,在偏厢车后面,是万千的弓弩手,只要鲜卑骑兵进入了他们的射程,就会遭到猛烈的打击,死伤惨重。

当然,如果鲜卑骑兵不进入汉军的有效射程之时,汉军还真是奈何不了他,但此次进攻乌海的任务就是破敌,不进攻的话那和窝在营里有什么区别?这一仗鲜卑人早已是谋划已久,如果拿不下来的话,鲜卑骑兵的军心士气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对整个战役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乌海指挥大军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强攻,鲜卑骑兵如潮水一般地汹涌扑上来,但偏厢车阵就如同是中流砥柱一般,任尔八方风雨,我自只身不动。

一场鏖战,进行得十分惨烈,鲜卑骑兵疯狂地冲击着汉军的偏厢车阵,却终也无法完成突破,倒是满地的尸堆如山,似乎见证着这场战斗的血腥。

第1219章萌生退意

鲜卑人的阻援部队,最终还是无法阻挡汉军中军团和右军团向扶柳左军团的增援,由于中军团和右军团的部分军队加入战团,混战的规模急剧的升级。

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虽然没能够挡得住汉军援兵,但也不妨碍他们加入混战,原本只是汉军和鲜卑军各一支军队在扶柳交战,发展到后来,双方都卷入了战斗,战况是空前激烈,死伤惨重,一直杀到了黄昏时分,才各自鸣金收兵,回归本营。

扶柳之战最终没有分出胜负,在这场大混战之中,双方都损失惨重,谈不上谁是赢家,反正这一场战斗对于整个儿的信都战役来说,也完全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双方接下来的大战,只会是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惨烈,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但很显然,无论是谁想要获胜,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扶柳之战结束之后,慕容鲜卑又多次地发动了进攻,每一次的规模都不逊色与扶柳之战,不过在汉军的坚固防线前面,鲜卑人很难找到突破的机会,双方的战事陷入了胶着之中。

这场战役,始终是慕容鲜卑占据主攻的一方,多次大规模的进攻,都是慕容鲜卑率先发动的,汉军偶尔几次的主动进攻,也全部都是奇袭,虽然每次都可以获得不菲的战果,但终究规模有限,主导不了整个的战场形势。

但汉军的防御,却是坚如磐石滴水不漏,仅仅一个偏厢车,就足以令慕容涉归头痛不已了。在慕容涉归看来,骑兵纵横无敌,完全是碾压步兵的存在,在野战之中,数量再多的步兵根本就无力抵御骑兵的冲击。

但偏厢车的出现,无疑彻底颠覆了慕容涉归的观念,原来步兵还有这么一件乌龟壳似的“外衣”,装备了偏厢车之后,步兵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了,他们完全可以凭借着这层防御,肆无忌惮地利用弓箭进行反击,骑兵不去攻击倒也罢了,一旦发动攻击,反倒是损失连连。

为了破坏汉军的这个外壳,慕容涉归是想尽了办法,用投石车砸,用火攻,用冲车撞,但汉军的偏厢车战术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应对各种攻击都有相应的手段,见招拆招,就算是鲜卑军有机会突破一角,汉军也能迅速地补上这个漏洞,让鲜卑人是无计可施。虽然鲜卑军对偏厢车阵多次攻击,但一直是收效甚微。

至于汉军的骑兵,更是让慕容涉归头疼的存在,曾经让鲜卑人引以为傲的骑兵,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术上,遭到了汉军骑兵的全面压制,如果不是鲜卑骑兵占据着明显的数量优势,以多为胜,单是骑兵的较量,鲜卑人就明显地处于劣势。

信都大战就这么拖延了下去,几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已是寒冬来临。

几十万人马的大会战,不仅考验的是双方的战力,更考验着双方的后勤补给。无论对于汉军还是慕容鲜卑而言,二十万人的后勤补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前线打仗,后方吃紧,各种物资辎重粮草军械,都要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前线去。

汉军的补给线相对而言要短一些,冀州青州并州司州都可以为信都的大军提供后勤支援,这让刘胤一直比较从容,甚至于无惧鲜卑人对粮道的袭击,因为汉军的补给粮道根本就不止一条,那怕被鲜卑人偷袭掉一两处,都无关紧要。

但慕容鲜卑的粮草补给线相对来说就比较漫长一些,虽然慕容鲜卑控制了幽州的不少地方,但鲜卑兵所到之处,是烧杀劫掠强取豪夺,幽州的百姓不是被杀光,就是四散逃命,遁入深山,造成幽州赤地千里,处处白骨的景象。这种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方式,固然可以掠夺到大量的物资,但后续却无力维持,幽州根本就无法给身处冀州的鲜卑大军提供后勤保障,所有的物资还得从大草原上运来,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带给鲜卑人的是深重的负担。

面对越来越坚强的守军和越来越严酷的天气,慕容涉归也有些动摇了,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根本就无法战斗,慕容涉归与诸子及部下商议,准备退兵幽州,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行进军。

对于慕容涉归的这个决定,诸子诸将都是心有不甘,却都又无可奈何,这一次南下冀州,本来是乘兴而来,结果却是败兴而回,这样的结果,让诸人是很难接受。

但不接受又能怎么办?连续几个月的仗打下来,鲜卑军是伤亡惨重,但却是毫无进展,汉军的强大,远远地出乎了他们所有的意料,本以为是可以席卷一切横扫一切的一边倒的战斗,结果却是一个相持之局,鲜卑人丝毫讨不到半分的便宜。

寒冬来临,仗肯定是没法打了,后勤补给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就算不遭到汉军的频繁袭击,光是冰天雪地的路面来运输这么庞大的物资,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了,而且汉军不断地滋扰着他们补给线,无疑让后勤运输是雪上加霜。如果鲜卑大军一整个冬天都呆在信都的话,也确实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商议妥当之后,慕容涉归就开始准备撤军的事宜。如此大规模的撤军行动,一点也不比打仗要来得简单,何况在对面还有虎视眈眈的汉军,鲜卑大军如果真的撤离,很难保证汉军不会趁机追击。

为了确保撤军行动的顺利进行,慕容涉归进行了周密的布署,何人前行,何人断后,慕容涉归分派的相当地仔细,他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应对汉军可能的追击行动。

准备停当之后,慕容鲜卑的大军是拨营起寨,向北而撤。

但就在鲜卑大军起身的那一天,整个冀州是突降大雪,风雪交加,将鲜卑大军的归路都截断了,慕容涉归只得下令冒雪前进,不顾一切地准备回归幽州。

第1220章大雪满弓刀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不妨碍他们加入混战,原本只是汉军和鲜卑军各一支军队在扶柳交战,发展到后来,双方都卷入了战斗,战况是空前激烈,死伤惨重,一直杀到了黄昏时分,才各自鸣金收兵,回归本营。

扶柳之战最终没有分出胜负,在这场大混战之中,双方都损失惨重,谈不上谁是赢家,反正这一场战斗对于整个儿的信都战役来说,也完全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双方接下来的大战,只会是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惨烈,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但很显然,无论是谁想要获胜,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扶柳之战结束之后,慕容鲜卑又多次地发动了进攻,每一次的规模都不逊色与扶柳之战,不过在汉军的坚固防线前面,鲜卑人很难找到突破的机会,双方的战事陷入了胶着之中。

这场战役,始终是慕容鲜卑占据主攻的一方,多次大规模的进攻,都是慕容鲜卑率先发动的,汉军偶尔几次的主动进攻,也全部都是奇袭,虽然每次都可以获得不菲的战果,但终究规模有限,主导不了整个的战场形势。

但汉军的防御,却是坚如磐石滴水不漏,仅仅一个偏厢车,就足以令慕容涉归头痛不已了。在慕容涉归看来,骑兵纵横无敌,完全是碾压步兵的存在,在野战之中,数量再多的步兵根本就无力抵御骑兵的冲击。

但偏厢车的出现,无疑彻底颠覆了慕容涉归的观念,原来步兵还有这么一件乌龟壳似的“外衣”,装备了偏厢车之后,步兵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了,他们完全可以凭借着这层防御,肆无忌惮地利用弓箭进行反击,骑兵不去攻击倒也罢了,一旦发动攻击,反倒是损失连连。

为了破坏汉军的这个外壳,慕容涉归是想尽了办法,用投石车砸,用火攻,用冲车撞,但汉军的偏厢车战术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应对各种攻击都有相应的手段,见招拆招,就算是鲜卑军有机会突破一角,汉军也能迅速地补上这个漏洞,让鲜卑人是无计可施。

至于汉军的骑兵,更是让慕容涉归头疼的存在,曾经让鲜卑人引以为傲的骑兵,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术上,遭到了汉军骑兵的全面压制,如果不是鲜卑骑兵占据着明显的数量优势,以多为胜,单是骑兵的较量,鲜卑人就明显地处于劣势。

信都大战就这么拖延了下去,几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已是寒冬来临。

几十万人马的大会战,不仅考验的是双方的战力,更考验着双方的后勤补给。无论对于汉军还是慕容鲜卑而言,二十万人的后勤补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前线打仗,后方吃紧,各种物资辎重粮草军械,都要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前线去。

汉军的补给线相对而言要短一些,冀州青州并州司州都可以为信都的大军提供后勤支援,这让刘胤一直比较从容,甚至于无惧鲜卑人对粮道的袭击,因为汉军的补给粮道根本就不止一条,那怕被鲜卑人偷袭掉一两处,都无关紧要。

但慕容鲜卑的粮草补给线相对来说就比较漫长一些,虽然慕容鲜卑控制了幽州的不少地方,但鲜卑兵所到之处,是烧杀劫掠强取豪夺,幽州的百姓不是被杀光,就是四散逃命,遁入深山,造成幽州赤地千里,处处白骨的景象。这种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方式,固然可以掠夺到大量的物资,但后续却无力维持,幽州根本就无法给身处冀州的鲜卑大军提供后勤保障,所有的物资还得从大草原上运来,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带给鲜卑人的是深重的负担。

面对越来越坚强的守军和越来越严酷的天气,慕容涉归也有些动摇了,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根本就无法战斗,慕容涉归与诸子及部下商议,准备退兵幽州,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行进军。

对于慕容涉归的这个决定,诸子诸将都是心有不甘,却都又无可奈何,这一次南下冀州,本来是乘兴而来,结果却是败兴而回,这样的结果,让诸人是很难接受。

但不接受又能怎么办?连续几个月的仗打下来,鲜卑军是伤亡惨重,但却是毫无进展,汉军的强大,远远地出乎了他们所有的意料,本以为是可以席卷一切横扫一切的一边倒的战斗,结果却是一个相持之局,鲜卑人丝毫讨不到半分的便宜。

寒冬来临,仗肯定是没法打了,后勤补给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就算不遭到汉军的频繁袭击,光是冰天雪地的路面来运输这么庞大的物资,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了,而且汉军不断地滋扰着他们补给线,无疑让后勤运输是雪上加霜。如果鲜卑大军一整个冬天都呆在信都的话,也确实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商议妥当之后,慕容涉归就开始准备撤军的事宜。如此大规模的撤军行动,一点也不比打仗要来得简单,何况在对面还有虎视眈眈的汉军,鲜卑大军如果真的撤离,很难保证汉军不会趁机追击。

为了确保撤军行动的顺利进行,慕容涉归进行了周密的布署,何人前行,何人断后,慕容涉归分派的相当地仔细,他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应对汉军可能的追击行动。

准备停当之后,慕容鲜卑的大军是拨营起寨,向北而撤。

但就在鲜卑大军起身的那一天,整个冀州是突降大雪,风雪交加,将鲜卑大军的归路都截断了,慕容涉归只得下令冒雪前进,不顾一切地准备回归幽州。

第1121章雪地追击

这是入冬以来下的第一场雪,今年的雪要比往年来得早的多,也大的多,那些柳树枝头的黄叶都还未落尽,大雪已经是覆盖了天地之间的一切。

恶劣的天气,糟糕的路况,让慕容鲜卑的撤军变得困难无比,举步为艰。地上的积雪已经可以没过战马的小腿了,而且看这纷纷扬扬的样子,这雪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

天降大雪,气温骤降,还来不及换上冬衣的鲜卑兵个个冻得是满脸通红,簌簌发抖,奈何这漫天的大雪,却是无处躲藏,只能是硬着头皮一步一步地挨向前行。

慕容涉归不禁是眉头紧皱,看来自己的决断还是迟了一步,如果再早上几天撤军,现在下大雪之时,自己恐怕已经悠然地在幽州的营地内烤着火了,而现在,他不得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在风雪中艰难地前行着。

鲜卑兵是个个怨声载道,抱怨老天爷,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老天爷的意志又岂是他们这些小小的凡人可以改变了得?

不出慕容涉归的意料,汉军已经是发起追击,同鲜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