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这阵式,慕容廆立马是头大了。

“慕容老弟,怎么办?”段乞珍是束手无策,只得和慕容廆商量。

慕容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算他们大开杀戒的话,怎么多的马韩人,那可是杀之不绝除之不尽的,而且看这架式,马韩人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了过来,越聚越多,真要是他们达到一定的人数,鲜卑人再想突围,反倒是困难的事了。

“看来我们得往南突围了,留在这里,迟早是死路一条。”慕容廆看看形势,建议道。

段乞珍和宇文普拨皆是点头,觉得慕容廆言之有理,于是他们胁持着辰王马熙,率军冲杀出一条路来,向南逃去。

由于鲜卑人全是骑兵,速度很快,所以尽管马韩人人数众多,但他们几乎全是步行的,很难挡得住鲜卑骑兵地冲击,鲜卑人很快地就撕开了一个口子,冲杀了出去。

但在马韩人不要命地阻截之下,鲜卑人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许多人马失陷在了乱军之中,被马韩人活活围殴致死。

慕容廆他们此刻自然顾不上清点人数,带着残余的人马一路狂逃。

但他们胁持着辰王马熙,愤怒的马韩人丝毫没有放弃救援辰王的希望,鲜卑人向南而逃,他们就锲而不舍地向南追击,尽管速度很慢,但沿路之上汇集起来的马韩人则是越来越多,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追击大军,一路紧跟着鲜卑人的足迹,是穷追不舍。

对于鲜卑人来说,这些马韩人就是附骨之蛆,甩不掉挣不脱,一路之上,拦截的马韩人越来越多,他们看起来就象是螳臂当车,但却是一个个奋不顾身,鲜卑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突围之中,眼前的马韩人总是杀之不绝的。

而身后的马韩人,规模则是越来越浩大,至少有几十万的马韩人加入了追击的行列,他们高呼着拯救辰王的口号,长途跋涉,不辞辛苦,不畏艰险,紧追不舍。

鲜卑人则是越逃越心慌,他们不知再这么逃下去何时才是一个尽头。

其实鲜卑人的末路真的已经是不远了,他们并不知道,三韩之地仅仅只是在朝鲜半岛的南部,他们一路向南而逃,很快就走到陆地的尽头,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他们可就真的是无路可逃了。

但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只能是一直向前逃去,不停地逃,不停地逃,用尽浑身地力气,不停地逃……

第1276章结局不该是这样的

其实汉军的追兵,与鲜卑人并没有相隔多远的路程,也就是鲜卑人渡过带水进入到三韩地区的两三天之后,刘胤就已经率领大军赶到了带水的北岸。

带水,也就是后来的汉江,在这里,汉军找到了从鲜卑人屠刀之下幸存下来的几名高句丽人,得知鲜卑人已经杀掉了美川王,很可能是带着美川王的人头,向南投靠马韩去了。

刘胤不禁是皱了皱眉,这些鲜卑人果真是凶残之极,当初为了逃脱拓跋鲜卑的追击,他们投靠了高句丽,现在没有利用价值了,他们又杀掉了美川王,转投马韩人去了。

想来这个美川王也是悲催的很,没有看清鲜卑人的真面目,引狼入室,最终遭来了杀身之祸。不过刘胤可没有半点怜悯之心,这个美川王是死有余辜,并不值得同情。

让刘胤感到麻烦的是鲜卑人如今投靠了马韩人,而三韩人素来民风彪悍,汉军如果继续南下的话,势必会同三韩人发生冲突,这显然是在刘胤计划之外的事。

不过度辽将军严询却道:“雍王勿需担心,末将以前曾担任过带方太守,与马韩人素有一些交情,不如末将带人先过去,和马韩人交涉一般,看他们能不能交出鲜卑人来,如若不肯,雍王再行进军未迟。”

刘胤一听,立刻同意了,派遣一支骑兵护送严询过了带水,去往马韩人的地方,刘胤则在带水北岸等候消息。

可结果没过一天,严询便带着人马返了回来,刘胤看严询这么快就返回来了,还以为是马韩人拒绝他的要求,可不料却是严询带回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来鲜卑人携带着美川王的人头前去拜见辰王马熙,辰王马熙自然是高兴无比,设宴招待鲜卑人。但不料鲜卑人却是暗藏祸心,在宴会上突然发难,斩杀马韩人无数,生擒了辰王马熙。

不过这却引起了马韩人的公愤,马韩人举族而出,围追堵截鲜卑人,不过鲜卑人马快,他们很难追得上。

严询认识不少的马韩酋长,当即表示汉军愿意出兵追击鲜卑人,为马韩人报仇,这些马韩酋长也就同意了,严询特意地跑回来禀报给了刘胤。

刘胤当即派遣虎骑军和白虎军随同严询先行,长途奔袭,追击鲜卑人,其余大军,则是徐缓而进。

这个结果,显然出乎了刘胤的意料,俗话说不作死就不用死,这回是鲜卑人自己作死,可就怨不得旁人了。

虽然鲜卑人也是骑兵,但他们前行路上,总有马韩人拦路,所以他们的前进速度,始终提不起来,但汉军骑兵不同,几乎是一路狂奔,一日一夜就能赶三四百里的路,所以追到半岛南部的时候,他们距离鲜卑人已经是不远了。

鲜卑人不知道前方是大海,但严询却清楚的很,所以快追近的时候,严询建议罗尚和傅募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南追击,另一路则从东面迂回包抄过去,截断鲜卑人向东南方逃跑的路径。

离开了目支国,一路之上任凭鲜卑人是如何地威胁利诱,辰王马熙是拒不开口,一言不发,慕容廆等人也是无计可施,只得向南继续前进。

等到行至南面海边的时候,辰王突地狂笑不止,慕容廆深感莫名其妙,乃问何故,这回辰王马熙倒是开了口:“前面便是死路,便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果然,前面探路的哨马回来报告,前面便是大海,已无路可走。

偏偏这个时候追兵已至,慕容廆原本以为是马韩人的追兵,但听到了马蹄之时,他们觉得不对,仔细瞧时,竟然是汉军的旗帜,慕容廆心中一惊,前后无路,他们已经是身陷绝境。

这个时候,一直闭口不言的辰王马熙却不停地嘲笑起鲜卑人来,慕容廆盛怒之下,一剑将他给杀了。

“慕容老弟,你缘何要杀他?”段乞珍和宇文普拨大惊。

慕容廆恨声道:“这家伙太可恶了,杀了耳朵清净些。”

“可他是我们最后的底牌,杀了我们怎么办?”

“没用了,如果身后还是马韩人,或许还可以拿出来威胁他们一番,可现在两面皆是汉人,你们以为我们拿一个马韩人的王汉人就能就范吗?”

段乞珍和宇文普拨想想也是,辰王马熙留着也是没用了。

这个时候,汉军骑兵发起了进攻,鲜卑人是节节抵抗,节节后退,没有用多少时候,他们就已经被逼到了海岸边上。

波涛汹涌的大海让他们是心生绝望,许多鲜卑人不想死就开始大喊着投降的口号,扔掉兵器马匹,向汉军逃去。

罗尚冷冷地道:“奉雍王之令,所有鲜卑人,一律格杀勿论。”

那些试图投降的鲜卑人,全部被汉军给射杀于阵前了,剩下原本还有投降念头的鲜卑人也只能是望而却步了。

汉军一步步地紧逼过来,无路可走的鲜卑人被挤到了悬崖边上,由于太过拥挤,许多人掉入了大海。

鲜卑人试图再次发起反击,但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汉军严密的阵型让他们白费力气,段乞珍和宇文普拨都死在了乱箭之下。

罗尚也不急于进攻,汉军步步为营,一步步地将鲜卑人逼入大海,逼入绝境。

慕容廆无路可退,也跳入了大海之中,冰泠的海水让他绝望。

不知谁喊了一句:“前面有个岛。”

这让落水的鲜卑人是精神大震,他们拼命的向那座小岛游去。

但这片海域游弋着无数的鲨鱼,落水者成为了它们的美餐,鲨鱼肆忌惮地大快朵颐,鲜血浸染了这片海域。

慕容廆拼了命地向着那座小岛游去,眼看着小岛越来越近了,慕容廆暗自欣喜,以为可以逃出生天,但他只觉得身下一阵剧痛,回头一看,一只鲨鱼已经是追了上来,咬断了他的双腿。

慕容廆望着张开血盆大口的鲨鱼,绝望地吼了一声:“结局不该是这样的——”

第1277章三韩归附

半岛南面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一批鲜卑人在大海之中徒劳地挣扎着,面对着大海之中最为凶残的掠食者,他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被撕咬,被吞噬,连一块骨头渣子都不曾剩下,整个南岸的海域,完全被鲜血给染红了。

这是鲨鱼的饕餮盛宴,也是鲜卑人最后的挽歌,慕容鲜卑、宇文鲜卑和段部鲜卑经过了万里的狂逃,最终覆灭在了半岛南面的海域之中。

尽管有刘胤格杀勿论的命令,但罗尚和严询站在海岸边的悬崖上,看着海里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还是暗暗地心悸不已。

鲜卑人罪恶滔天,如此下场,自然是报应不爽,咎由自取。

马韩国王马熙被杀之后,马韩人很快地立马熙之子马箕为新辰王。马熙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四个当时都在目支国,死于了鲜卑乱兵之手,只有第三个儿子马箕当时出使辰韩,故而幸免于难。事后,马韩人迎马箕回国,立为国王。

由于汉军这次在追杀鲜卑人之时有功,马韩人还是对汉军很感激的,再加上有严询从中斡旋,新辰王马箕登位之后,就对季汉称臣纳贡,宣布马韩从此为季汉的属国。

严询此前担任过带方郡太守,带方郡与三韩相邻。三韩地处蛮荒,不过他们一直以来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中原王朝的铁器、铜器、丝帛等物品在三韩地区很受欢迎,三韩人则出口宝石、人参、皮毛之类的物品。

严询在担任带方太守时期,不以兵慑,而是加大了贸易的力度,进一步地容许三韩人深入内地,进行贸易,同时给三韩商人以最大的便利,以方便他们往来。

所以严询和三韩人的关系一直保持的不错,直到后来调任辽西,才同三韩人没有了来往,此番重新回到三韩地区,严询的这些关系网却都可以利用的上。

正因为如此,汉军才得以能迅速地进入到马韩地界,很快地追上并全歼了鲜卑人,而且三韩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马韩首先归顺,对于刘胤一统三韩,还是有着积极地意义的。

不过马韩肯臣服,但辰韩和弁韩却不肯轻易地臣服,毕竟辰韩和弁韩没有卷入到此次的动乱之中,对于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辰韩和弁韩来说,一下子成为季汉的藩属国,很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

尽管辰韩和弁韩都只有十二个城邦,就算他们两国加起来,都尚不及马韩的一半,但长期同高句丽的战争,却也让辰韩和弁韩培养了民风彪悍的传统,汉军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然不是那么的容易。

对此,汉军诸将则是纷纷请命,要求出征讨伐,这些蛮人没有见识过季汉王朝武力的强大,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不服也要打到他们服为止。

不过刘胤显然有他自己的考虑,相对于重手清除北方边患,他对朝鲜半岛上的这些夷族则宽容的多,毕竟从悠久的历史上来看,朝鲜半岛上诞生的那些民族和王国都没有对中原王朝构成过太大的威胁,就算是高句丽,那也不过滋扰一下辽东地区,他们就连辽河都没有跨过,自然谈不上进逼中原了。

而且三韩地处半岛的南部,一直是农耕部族,这样的民族自守有余,扩张无力,刘胤原本都无意去理会,但为了追歼鲜卑的残余,来到了这里,那么刘胤还是想要有所做为的。

斩尽杀绝当然没有必要,最好的方式就是象马韩这样臣服于季汉,成为季汉的藩属国,每年象征性地给王朝一些朝贡即可,原则上汉军并不会在马韩驻扎,马韩国基本上还是保持独立自主的状态。

辰韩和弁韩没有臣服,刘胤也并不准备用武力的手段来解决,使用武力虽然简单粗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但使用武力必然会靠成流血事件,回大民族之间的矛盾来仇恨,如果可以用一些更温和的手段迫使他们屈服的话,刘胤还是不准备轻易地付诸武力的。

严询向刘胤建议,为新任辰王马箕搞一个盛在的登位庆典,邀请辰韩和弁韩两国前来参加,可以在庆典上展示一下汉军的武力,以此来震慑一下辰韩和弁韩两国之人。

毕竟辰韩和弁韩没有和汉军打过交道,他们对汉军的认识,还停留在高句丽人的那个阶段,汉军此次趁着辰王继位大典,彰显一下武力,或许可以让辰韩和弁韩知难而降。

刘胤同意了严询的建议,以辰王马箕的名义,向辰韩国王和弁韩国王发起了邀请。

辰王不仅是马韩国王,也是三韩共主,只不过三韩这种松散的部落联盟,辰王并没有对辰韩和弁韩有绝对的统治权,辰韩和弁韩奉马韩王为共主,其一是马韩比较强大,其二是共同对付高句丽人的入侵需要。

新任的辰王继位,辰韩和弁韩不可能置之不理,面对邀请,他们都派出王子一级的人物来参加庆典。

庆典当日,除了辰王马箕的登位仪式之外,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汉军的阅兵了,当汉军一个接一个骑兵方阵和步兵方阵绕着目支国进行游行之时,其威武雄壮的军威,看到辰韩和弁韩的使者是双股战战,簌簌发抖,他们很清楚,如此强大的军队,如果对他们的国度进行征伐的话,可以说在须臾之间便可毁灭其国。

庆典结束之后,辰韩和弁韩的使者立刻返国,没过几天,辰韩和弁韩的国王亲自赶往了目支国,递上了降书顺表,表示辰韩和弁韩从此愿意归附大汉,称臣纳贡,永世不叛。

很显然严询的建议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见识了汉军的强大的之后,辰韩和弁韩立马是俯首而降,以免遭到亡国之祸。

三韩归附,高句丽和鲜卑覆灭,似乎汉军的此次征伐已经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众将士欢欣鼓舞,等待着班师凯旋,但无人知道,刘胤的目光却投向东南海域。

第1278章倭国

伫立在海边的沙滩上,眼前是一望无际,波涛滚滚的蓝色大海,水天一线之间,极目远眺,也只能看到点点的白帆,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陆地。

但刘胤知道,在并不遥远的彼岸,有着一个国度,数千年以来,中原王朝的军队从来就没有踏上过一片土地,后世就算是曾经征服欧洲,开拓数万里疆土的蒙古帝国,面对着这个岛国,却是两伐皆败。

这无疑是一个让人很好奇的事,一旦弹丸的岛国,面对着一个庞然的国度,数千年来却始终未曾失守过,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不用扯什么航海技术,三国时期吴国的卫温,就已经可以将船开到夷洲了,从长江口到夷州,超过三千里的航程,而对马海峡的最短距离,只有一百里左右,就连渤海海峡,都要比它宽上几倍。

而民间的肮路,早在汉代时候就已经开通了,甚至岛国的文明传承,都是因为渡来人带来的先进技术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严将军,你对对面的倭国了解多少?”汉代以来,一直称其为倭国。

严询道:“末将虽然没有渡海去过倭国,但倭国往来通商之人,末将却也是见过不少,故而倭国之状况,末将也略知一二。倭国在韩海之南,计有四座大岛,数千小岛,凡三百余国,战乱不休。有一国名邪马台,在诸国之中为最大,世代以男子为国王,前魏之时,立一女子为国王,呼为卑弥呼,善使鬼神之术,迷惑众人,据说这个卑弥呼长期隐于宫中,一生未嫁,朝政皆由其弟署理,除了一男子进宫送膳之外,他人都没有机会再其面,守卫王宫的,则是当数千宫女。不过在其治理之下,邪马台日益强大,吞并周围三十余国,俨然为倭国之中首屈一指的大国。卑弥呼曾派使者前来中原,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