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81章抢滩登陆(续)

严询和孙秀分工明确,孙秀负责指挥渡海的船只,而严询则负责指挥登陆作战。

登陆作战最大的难度就是整个海滩完全是一片开阔地,倭人可以躲藏在石墙的后面,利用弓箭进行射击,这一片区域几乎是无遮无拦的。

倭人的石墙,就建在沙滩上比较略高一些位置上,这个位置基本上能保证即使涨潮,石墙也不会被海水淹没。

如果汉军选择进攻的时机,那肯定得在涨潮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登陆点距离石墙比较近,如果在落潮的时候,登陆点会往后推移好几里的距离,那松软的沙滩和漫长的距离,无疑让人有一种噩梦般的感觉。

所以登陆作战的时机是比较苛刻的,必须要选择在海水涨潮的时候,但是从涨潮到落潮,这中间间隔的时间往往只有一两个时辰,退潮的时候,那些战船就必须要跟着潮水后退,否则就有搁浅危险。

能不能在这一两个时辰以内攻破倭人的防御,抢占一个滩头阵地,是登陆作战能否成功的关键,否则在海水退潮战船撤走的时候,滞留在沙滩上的汉军将会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所以严询的船队到达了对马岛之后,并没有急于地发起进攻,而是派出侦察的小船,对筑紫岛周围的情况进行了实地的勘察,对潮汐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地了解,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进攻方案来。

严询为人精明干练,严谨细致,素有谋略,尽管这种渡海登陆作战严询平生也没有经历过,但他受命之后,却是埋头下苦功,尽可能地收集筑紫岛附近的情报,做到知己知彼。

至于进攻方案,严询则是尽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就连士兵们使用的武器他都要亲自一一过目,保证全部是精良的装备,兵力兵种的配比,进攻时间的估算,都做到了精确精准的地步。

最终严询将进攻的时间定在了凌晨五更海水涨潮的时候,所有的战船在这个时间全部向着筑紫岛驶去。

天色微明之时,汉军百帆齐进,一齐向着筑紫岛靠了过来。

此时海水大涨,潮水直逼沙滩上的那道石墙。

大船由于无法靠得太近,所以在进攻之中,还是依靠那些小型的战船。每只小战船上除了水手之外都可以搭载三四十名步兵,八十余条小型战船一次便可以运送二三千人投入到进攻之中。

由于第一次接触到渡海登陆作战,汉军的将士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从战船上跃入水中的时候,个个是生龙活虎,斗志昂扬,整个的沙滩上,人声鼎沸,喊杀声震耳欲聋。

躲藏在石墙后面的倭兵刚刚从睡梦中惊醒,就已经发现汉军近在眼前了,他们一个个紧张无比,纷纷拿起了武器,准备抵御汉军的进攻。

邪马台的使者曾几次出使中原,他们回来之后,将中原的地大物博国力强盛都一一地禀明了女王,所以邪马台的倭人对中原王朝也是比较了解的。

这个时代的倭人,论国力,显然是不能够跟中原王朝相提并论的,尽管长期的战乱,让倭人养成那种民风彪悍全民皆兵的传统,但粗陋的武器,无疑是他们最大的短板。倭人使用的弓箭,只是那种最为普通的原始弓箭,大多的箭镞,并不是铁制的,而是骨制的,这种弓箭,不但射程近,而且杀伤威力也不足,根本就无法穿透汉军的铠甲。

而倭人只穿着普通的麻衣,就连铁制的铠甲都没有,唯一的铁器,也就是一些刀枪武器,而这种刀枪武器受限于锻造水平,其锋利程度也是大打折扣的。

而汉军现在的武器装备,无论是刀枪剑戟还是弓弩火器,代表的都是当今天下的最高水平,那怕就是远在数万里之遥的罗马帝国军队,也是无法与汉军相提并论的。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那怕是倭人筑有石墙,都很难阻挡汉军的攻势。

汉军从战船上冲了下来,很快地排成了几行的纵队,向前发起了突击。排在最前面的,是盾兵,掩护盾兵前进的,是弓箭兵。

涨潮的时候,石墙前面的这一段沙滩很短,刚刚踏出水面,就已经进入到了弓箭兵的射程之内,汉军的弓箭兵立刻进行了齐射,乱箭如倾盆之雨,叮叮当当地射在了石墙之上。

倭兵躲在石墙的后面,汉军的弓箭几乎伤不到他们,当然汉军也没有指望可以射杀倭兵,主要是起到压制的作用,只要能逼得倭兵抬不起头来,不能轻易地用弓箭来阻击汉军步兵的攻势即可。

不过让汉军感到奇怪的是,就算汉军弓箭兵的压制作用明显,那也不可能压制得倭兵连一支箭都射不出来吧,眼看着汉军步兵已经推进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倭兵却是一箭不发,搞不清他们是何用意。

不过既然倭兵隐忍不发,汉军自然是加快了进攻的步伐,各路纵队皆是一路小跑,迅速地朝着石墙靠了过去。

只到汉军再向前前进了大约五十步,石墙后面的倭兵这才射出了第一支箭,接着,稀稀拉拉的箭矢从石墙后面射了出来,由于被汉军的强弓硬弩压制的厉害,倭兵很难成规模地射出箭来。

这些零星的箭支大部分地被盾牌所阻挡,只有少部分的射到了汉军士兵的身上,原本以这些箭支会给汉军带来一些的伤亡,但没想到这些箭支竟然连铠甲都射不穿。

许多汉兵将那些箭从地上拾了起来,一看才恍然大悟,敢情这些箭头都不是铁制的而是用兽骨磨尖了制成的,如果汉军身穿普通的布衣,这些骨箭或许倒是可能会穿透,但汉军士兵大部分人都是身着铠甲的,这些骨箭又岂能穿透这些铁制的铠甲?

看到倭人根本就伤不到自己,汉军是精神大振,如出水蛟龙一般,直扑向前。

第1282章吊打邪马台

本来汉军的进攻还是小心翼翼的,这样的抢滩登陆作战谁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什么经验可循,为了安全起见,严询还是布置了比较详尽的战术安排,让登陆后的步兵排成纵队,前面使用盾兵来打头仗,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伤亡了。

同时严询要求进攻的各路纵队,要严格地保持队形,采用步步为营的进攻方式,减缓进攻的速度,这样就可以提高防御能力。

但双方交战之后,才发现倭军的武器装备竟然是如此地低劣,竟然连汉军的铠甲都射不穿,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兴奋之余的汉军这个时候也就顾不得严询步步为营的命令了,大踏步地向着倭人的石墙冲了过去。

再往前冲的时候,汉军的弓箭兵也就停止了射击,否则极易造成误伤。

如此一来,倭人倒是敢大胆地露出头来,肆意地用弓箭一轮猛射。

可惜的是,倭人的弓短小无力,射出来的箭不仅射程不远,而且射速较低,再加上骨制箭头的锋利程度不足,很难对身着铠甲的汉军靠成威胁,汉军几乎没有付出多大的伤亡代价,就已经冲到了石墙的近前。

在大战船上远远观战的严询看到汉军突然地加快了进攻的速度,不禁深感意外,按照此前自己的命令,是要求他们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现在领军的显然是违抗他的命令,如此一来,岂不要加重汉军的伤亡吗?

“前面是怎么回事,为何公然抗命?”严询一脸严肃地询问道,如果真是有人敢违抗军令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话,那军法可不是吃素的。

“启禀都督,倭人所使用的弓箭大多是骨箭,根本就射不穿铠甲,故而我军加快了攻击的速度,试图尽快地突破倭人的防线。”有军士很快地向严询回禀道。

“哦?”严询事先倒也是收集了不少关于倭人的情报,知道倭人武器装备严重地比汉军要滞后,但严询没想到竟然会是如此地落后,倭人的弓箭,就连汉军身上的铠甲都破不开,这样的仗还有什么悬念。

“那就下令全体加快进攻的速度,攻破石墙!”

倭人的石墙,根本就不能跟汉人的城池相比,这些简陋而低矮的石墙,充其量只有五六尺的高度,个子矮的刚刚超过头顶,个子高的,就连脸都遮不住。

这段石墙倒是很长,绵延十里,基本上将整个的这片海滩都保护起来,但石墙不光是高度不足,厚度也差得太远,只有一层单石垒砌,起不到任何的防御作用,撑死也就是给石墙后面的弓箭兵提供一种保护而已。

汉军很快地就冲到了石墙的前面,这一段低矮的石墙根本就挡不住热火澎湃的汉军,有的汉兵翻墙而过,有的汉兵直接就将石墙给推倒了,邪马台人辛苦了一个冬天建造的防御工事,在汉军的面前,竟然是脆弱的如同一张纸一般,一捅就破。

数千汉军倾刻间是蜂拥而上,与倭兵展开了肉搏战。

汉军这个时候武器精良的优点完全地显现了出来,汉军所使用的刀枪盾牌,皆是制式武器,由汉军专门的武器工坊生产,由于采用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武器的品质。

当年诸葛亮时代蜀汉的武器质量就明显地优于曹魏军队,此时跟倭人手中的武器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根本就没有半点的可比性。

汉军第一拨的攻击梯队原本就是最精锐的士卒,此刻依仗着武器的精良,直杀得邪马台军是狼狈不堪,节节败退。

原本邪马台女王台与在海滩上布属了好几万的人马,准备着要与汉军决一死战,誓死悍卫邪马台国的领土,但汉军冲上来的时候,他们才悲催地发现,他们的弓箭,根本就伤不到汉军,他们的枪矛,和人家一比,简直就是烧火棍,他们的刀剑,充其量只是算是杀鸡宰牛刀。

倭人的刀剑,只要一碰到汉军的刀剑,立马被斩为两断,汉军所使的刀剑,简直个个都是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让倭人是目瞪口呆。

装备的低劣让倭人的士气严重地萎靡下去了,尽管他们还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但在汉军拉枯摧朽一般的攻势面前,他们完全地丧失了抵抗的能力,纷纷地败退下去。

汉军则是气势如虹,杀得性起,登陆的汉军之中,也并非都是来自中原的汉人,扶余人和高句丽人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不过这些扶余人和高句丽人都是从他们军中麟选出来最为强悍最为精锐的士卒,严询在战前就曾激励士气,许下重诺,只要斩首一人,便可奖赏一只羊,斩首一名倭人官员,则可重赏一头牛,如查谁能先擒下台与女王,由赏千金官升三等。

重赏之下,自然会有勇夫,汉军士兵卖力地斩杀着倭人,每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可都是一笔丰厚的奖赏,如此机会,谁也不肯错过。

石墙被攻破之后,邪马台军的防御便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汉军如入无人之境,大杀四方,直杀得倭人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万汉军人马,就足以横扫邪马台一国了。

台与女王见势不好,再战下去,邪马台人也是没有还手的余地,充其量是自取灭亡,她赶忙地下令邪马台军撤退,将整个海滩让给了汉军。

原本汉军的计划是抢夺海滩,建立一个有纵深的滩头阵地,这个便可以方便后续的大军登陆,让原本聚集在西岸的军队可以从容地调到倭国境内来。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是第一波次的一万汉军,就已经可以吊打邪马台人了,所以建立滩头阵地现在看来已经是无关紧要之事了,邪马台人撤离之后,汉军则是穷追不舍,继续地狂飙猛进,向着筑紫岛的腹地进行推进。

看来汉军这回是一准备口气灭掉邪马台了!

第1283章完虐狗怒国(上)

既然汉军进展地如此顺利,严询也就不再默守原定的计划了,他将船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孙秀,让他继续地从釜山向筑紫岛运兵,他则是亲自登岸,指挥已登陆地军队向前推进。

“看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万人队伍,就足以横扫倭国了。”严询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的笑意,这一仗打得太轻松了,完全就是碾压似地。

台与女王仓皇而逃,她本以为修筑了石墙,调集了数万的人马,就可以抵御得了汉军的进攻,但没想到汉军的战力是如此地强悍,邪马台军几乎是一触即溃,连半点抵抗能力也没有,现在更是兵败如山倒,而汉军则是穷追不舍,如此逃下去,那怕就是逃回到邪马台国,也逃脱不了亡国之命运。

台与女王立刻派人向狗奴国求援,尽管他们和狗奴国是宿敌,但现在这种局面下,台与女王也想不到该怎么办了,只有联合狗奴国,或许才能抵挡得住汉军的进攻。

这回台与女王许给了狗奴国相当多的好处,比如说割让与狗奴国相邻的十个国家,赠送给狗奴国王若干名邪马台美女,并附赠上万名的奴隶。现在邪马台国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台与女王只求能化解危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值得的。

当然这些礼物也仅仅只是空头的许诺,现在台与女王还在逃亡之中,真要让她拿出这么多的东西来,至少也得等到她回到邪马台,打退了汉军的进攻再说,否则的话,国都被灭了,如何还能兑现承诺。

狗奴国的国王叫井上,当邪马台国派兵在筑紫岛西岸修筑工事的时候,他也意识到形势的不妙,于是停止了向邪马台的进攻,转而派兵也前往西岸驻防,以应对可能遭受的入侵。

不过这次汉军攻击的目标是邪马台国,狗奴国并没有遭到攻击,暂时狗奴国还是一片风平浪静。

台与女王派出的使者,很快地就到达了狗奴国,一看礼单,井上国王顿时两眼放光,狗奴国倒是不缺女人,但国中的女子,莫不是长得又黑又矬,奇丑无比,井上的后宫之中,就连几个漂亮的女人都找不出来。

而邪马台国,则例来就盛产美女,据说以前的那个国王卑弥呼,就是一个绝世的大美人,井上多次攻打邪马台,除了谋取它的土地之外,最垂涎的还是邪马台的美女,这回台与女王主动地送美女上门,井上高兴地是忘乎所以。

狗古智卑狗也就是王国的国相劝他道:“大王,汉国强大无比,邪马台尚不能敌,我们如何能敌得住,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奴卑以为,应斩杀邪马台来使,交好汉人,以求国之平安。”

井上不以为然,道:“汉人远来,不熟地理,我狗奴国国险城固,如何会惧怕他们。”说到底,井上还是贪念邪马台许诺给他的若干美女,决意要出兵相助邪马台。

狗奴国出兵之后,并没有直接去邪马台国,而是折向西北而行,去攻击汉军的登陆点。

井上认为,直接去救邪马台,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危机,汉军依然可以通过登陆点,源源不断地补充新的兵源,想要真正地消灭进入到筑紫岛的汉军,首先就必须要掐断其援兵的来路以及粮草后勤补给通道。

现在汉军新的援兵还没有到来,整个登陆点附近只驻扎着一千左右的人马,这对于狗奴国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井上这次带来的人马可是有三万多人,吃掉汉军的这一千人,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驻守在登陆点上的是汉军的一部人马,校尉名叫董超,原本以为严询率主力大军追击邪马台去了,驻守这儿的差事将会是轻松无比,但没想到竟然会遭到倭人的反击,董超悚然一惊,有知情的向他禀报道:“此乃狗奴国的人,并不是邪马台的人。”

董超不禁是勃然大怒,汉军还没有对狗奴国的人怎么样,他们居然会主动地来挑衅,这些不知死活的狗东西。

邪马台人遗留下来的那些石墙成为了汉军的防御阵地,许多残破的地方也经过了简单地修缮,汉军全线退守到了石墙的后面,弓弩兵被顶到了第一线上,严阵以待。

井上着着汉军的防守阵地,露出了轻蔑的笑容,虽然汉军的武器装备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