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对三国人口的再估计

倘就三国时期造成户口统计数字偏低的诸因素,细加稽考,仍不难作出相对来说比较接近于实际的推论。

(1)三国时期,因世家豪族与中央皇室共同瓜分土地与劳动力,而被摒诸国家编户之外的私家佃客,其具体人数已无法确知。《抱朴子·吴失篇》对吴“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于公室”的世家豪族,曾有“僮仆成军”的描述。近人李剑农先生论及“冒荫之事已盛行于三国晚期”时,提出“盖依附私家为私家之部曲佃客,不列入国家之编户者,当数倍已登记之户口也”。如除去其中列入“兵户”的部曲,并考虑到各地荫附私家佃客程度的不平衡,则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世家豪族所荫附的私家佃客,也要倍于州县编户,其数当在2,946,000余户,15,344,000余口。

(2)屯田的生产者“屯田客”的人数,史无记载。因中原战乱荒芜土地及亡民较多的曹魏实行屯田最为普遍,其屯田区遍布于西起上邽(今甘肃天水),东至青、徐,北至幽、蓟,南及淮南的广大地域。文帝谢劝进令云:“且闻比来东征,经郡县,历屯田,百姓面有饥色”,将屯田与郡国并列,正是屯田组织遍及各地的明证。蜀汉为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在接近前线的汉中推行屯田。东吴“新都(今浙江淳安)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率所领人会佃毗陵(今江苏武进),男女各数万口”。见于《宋书·州郡志》分布于丹阳郡境内的还有江乘(今南京市东)、湖熟(会江苏江宁县境)、于湖(今安徽芜湖东北)、溧阳(今江苏高淳东)等处。其他华核“始为上虞尉、典农都尉”,在会稽郡境;前举陆逊屯田海昌,则在吴郡境内;孙权别赐吕蒙“寻阳屯田六百户”,更远及荆州。从东吴民屯遍布长江中下游来看,为数也不在少。

晋初废除屯田制后,据《晋书·地理志·总序》记载,太康元年(280年)有户2,459,840,口16,163,863,比《通典》所记载的三国末期总户数增加了67%,即986,417户;口数增加了110%,即8,490,982口。增加的主要为原屯田客转为州县的编户,也就是罢屯田以前屯田客的户口数。

(3)《三国志》裴注所引蜀、吴两国的兵吏数字,乃指兵、吏本身人数,但世代相承的“兵户”和“吏户”,也就是“兵家”和“吏家”,是包括其家属在内的。以曹魏的兵户“士家”为例,大多来自私家部曲,如山阳巨野人李典,有“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今山东巨野县西南)”,后依附曹操,“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从“三千余家”、“万三千余口”来看,每户平均4。3口。倘以此数通计之,则吴兵23万,为98。9万余口,蜀兵10。2万,为43。8万余口。魏兵数字缺载,但据司马昭讨诸葛诞时上表所称:“今诸军可五十万”,其士家人数当为215万。三国总计兵户当在83。2万余户,357。7万余口。

至于吏户,吴永安元年(258年)景帝诏令中曾有“诸吏家有五人”一语,以此推断,吴吏3。2万,当有16万口,蜀吏4万,当有20万口,魏吏数字缺载,按蜀吏占州县编户数4。26%,吴1。39%,魏折衷以2。83%计,吏为12。5万余户,62。5万余口。三国总计吏户为19。7万余户,98。5万余口。

(4)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族内迁,如辽西“怀来鲜卑素利、弥加等十余万落,皆令款塞”。又“(阎)柔所统乌丸万余落,悉徙其族居中国”,曹操分南匈奴三万余落为五部,使分居于并州,又“令(张)既之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今陕西武功东)、天水(今甘肃甘谷东)界”等。据晋武帝泰始年间,侍御史郭钦在提出徙戎主张时所说:“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和魏时“边郡新附,多无户名”等记载,曹魏统治下的北部中国少数族内迁数字,估计应在全部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至于南方,散居于益州南部的南中各少数族,其分布地区占蜀领土一半以上。分布地区遍及东吴南北广大领域的山越,人数更多。陆逊、诸葛恪进攻丹阳山越,各“得精卒数万人”,贺齐征服建安、丹阳山越,先后降汉兴、余汗6。2万户及黟、歙4万户;即逾户10万。三国时期少数族的全部户口,估计不会少于政府州县编户的四分之一,即36。7万余户,191。8万余口。

经重新估算而得的三国末期户口,为680。1万余户,3,798。6万余口,几为《通典》所记数字的五倍。其户与口分别为东汉永寿三年(157年)的63。6%及67。2%,其中蜀汉户口为近139万,人口六百多万(占总人口大约20%)。

三国时期户口的减耗。当代人即作出了夸大的估计。太和年间(227—232年)杜恕上疏说:“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者一州之民”;青龙年间(233—236年)陈群上疏说:“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景初中(237—239年)蒋济也上疏说:“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按魏明帝时期(227—239年),由于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生聚孳息,户口当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但诸臣仍以人口稀少为言。裴松之为《陈群传》作注时,已表示疑义,他以《晋太康三年地记》户口为例,指出“魏虽始承丧乱,方晋亦当无乃大殊。长文(陈群字)之言,于是为过”,但未作进一步研究,陈群之言长期流传,影响至深。

第174章三箭连珠

那青年身材颇为清秀,他没有选择举石锁或拉两弓强弓,而是拿起了普通的一石弓,走上了靶场,百步之外,立着一块蜀军箭手训练专用的箭靶,但见他手中扣了三支箭,拉弦如满月,第一支箭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噗”地一声,正中红色靶心的正中央。

“好!”周围围观的人群立刻爆发出欢呼声,应募的人大多选择的是举石拉弓,象他这般射箭的本身就少,每个比试箭术的人都有三次机会,只要有一次命中红心就会被录取,这青年只是第一箭就射中了红心,箭术高超让人无比钦佩。

却见那青年并没有停手,嘴角挂了一个矜持的笑容,再一次地拉动弓弦,第二支箭又飞了出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支箭并没有射中箭靶,而是射中了第一支箭的箭尾,犀利的箭头将第一支箭劈开,钻入了箭身之中,将第一支箭一劈两半,而第二支箭的箭头就牢牢地钉在第一支箭的箭头后面。

围观的人皆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如此高超的箭术真的令人叹为观止,射中红心并不难,难的是第二支箭竟然将第一支箭射穿了,要知道箭杆只有指头粗细,百步之外击中如此小的目标,那可不是一般的神箭手可以完成的。

就在众人叹声未息的时候,那青年的第三支箭也已经出手了,在空中划过一道掠影,命中了第二支箭的箭尾,第二支箭也被劈裂开来,箭头牢牢地钉在前两枚箭头的后面。远远地看去,靶子红心上只插着一支箭,但细看之下,却是三个箭头依次钉入箭靶。

所有人这下都目瞪口呆了,如果说第二支箭或许还有些运气的成分,但第三支箭却明确无误地告诉众人,什么才叫神射术!

就连负责募兵的那名军侯都惊呆了,瞠目结舌,如此精妙的箭术,他不但没有见过,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蜀军之中,还真没有人能射出三箭连珠来。

“怎么样,合不合你们的要求?”那青年收起弓,微微一笑道。

军侯这才回过神来,连忙道:“射得好!射得好!壮士请到这边登记。”

负责登记事务的是军中的主记,笑容可鞠地道:“壮士请出示名刺。”

名刺是一块巴掌大的布帛,是由各乡乡佐颁发的类似于后代身份证的一种户籍凭证,上面一般会有持有人的姓名、籍贯、户口种类、特貌特征等,加盖有乡里的印鉴,用来证明持有人身份。无论是那个朝代,对户籍的管控都是十分的严格的,除了商贾,一般的自耕农或工匠都是不准离开户籍所在地的,更别说是依附于主家的奴婢。不过汉中沦陷之后,大量的流民从汉中逃到了成都来,户籍管控才稍有松懈。可多数的流民就算是没衣没食,也不敢轻易地把证明身份的名刺给弄丢了,没有了名刺,那几乎是寸步难行,还很有可能被当做魏国的细作捉起来。

那青年面露迟疑之色,道:“这个……我的名刺在来成都的途中不慎丢失了。”

军侯立即警觉起来,他的目光变得锐利,盯着那青年道:“何人可为你做保?”

古代的户籍是连坐互保制度,汉代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百家为里,实行的是连坐互保,一家有罪,这十家跟着倒霉,虽然看起来严苛无比,但却是有效的管理手段,这象这青年名刺丢失,也一样可以通过保人来证实自己的身份。

那青年却摇摇头,道:“我的家人和邻里都死于战乱了,无人可以做保。”

军侯的右手按在了刀柄之上,目光冷峻地道:“既然无法证实你的身份,那就对不住了,本军不招收来历不明之人。”

军队募兵也自有严格的规定,以免敌方的奸细混入进来,无法证实身份的人,就算是条件再好,那也是不能录取的。

四周的人都在摇头叹息,就因为丢了名刺,这么好的箭术却无缘入伍,真的是很遗憾的事。

那青年却是无所谓的耸耸肩,一付无所谓的样子,转身便欲离去。

那军侯却挡在了他的面前,沉声喝道:“对不起,你还不能走!”

“为什么?”

“我怀疑你是魏国派来的奸细,企图混入我军中,在查明你的真实身份之前,你不得离开!”那军侯有着高度的警惕感,这名青年身手如此不凡,却又无法拿出证明身份的东西,就连一个为他具保的人都没有,如此怎么不令人生疑。那军侯虽然言语客气,但态度已是大变,不用他吩咐,十几名士卒已经是围了上来,将那青年团团地围在了中间。

那青年极度地愤怒,沉声喝道:“简直是血口喷人,是你们在此处募兵,不想招募便罢了,竟然还如此污蔑于人,我倒要看看,就凭你们几个,有什么本事留得下我?”

那军侯一听此言,更是断定此人有奸细的可能,立刻是拨刀在手,正欲上前将那青年擒下。

“住手!”一声断喝从身后传来,那军侯回头一看,竟然是安西将军刘胤到来了,他赶忙收起刀来,拱手道:“见过将军。”

“这是怎么回事?”刘胤目光严厉地道。

军侯禀道:“启禀将军,卑职在此处负责募兵,此人箭术高超,本来是合乎要求的,但他拿不出名刺,又无人可为他做保,卑职怀疑此人是魏国的奸细,正欲拿下拷问。”

“你怀疑他是魏国奸细,可有证据?”

“这个……暂时没有,卑职只是怀疑……”那军侯吞吞吐吐地道。

“胡闹,既无证据,又岂能指良为奸,如此做为,岂不要寒了前来投奔的义士之心!退下!”刘胤斥责道。

那军侯唯唯诺诺地退了下去。

刘胤冲着那青年的背影一拱手,道:“方才属下们多有得罪,还请壮士海涵。”

那青年回过来,嫣然一笑,把刘胤惊的是目瞪口呆。

第175章当个亲兵

那青年一转头,刘胤就看到了他的容貌,明眸皓齿,柳眉如烟,嫣然巧笑,美眸流盼,这不是女扮男装的魏雪舞还能有谁?他瞬间就呆在了那儿,失神地叫道:“雪……”

不过还好,刘胤刚喊了一个“雪”字,便攸然地住了口,把后面的字生生地给咽了回去,因为魏雪舞的身份比较敏感,不宜公开。在这里看到魏雪舞,确实是让刘胤有些意外。

魏雪舞笑盈盈地看着刘胤那诧异的表情,道:“好象我来这儿并不怎么受欢迎?”

刘胤从震惊之中恢复过来,微微地一笑道:“那能,我说过,随时都会恭侯姑娘的大驾光临。此间非叙话之所,姑娘请随我来。”

来到中军帐,刘胤挥退了所有的亲兵护卫,对魏雪舞道:“姑娘请坐。”

魏雪舞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不过她却没有落坐,而是打量着中军帐,浅笑一声道:“陈仓谷一别,看来刘公子的仕途是一帆风顺,如今做了安西将军,这排场和气度果真是不凡。”

刘胤微微一笑道:“陈仓道援手之德,刘某还未谢过,雪舞此来成都,我当尽地主之谊。只是不知姑娘缘何要去募军处,何不直接找我便是?”

“今时不同往日,刘公子现在身份地位不同了,小女子一介白身,如何敢来高攀?汉中已为魏兵所据,小女子不得已才来到成都,盘缠用尽,只想在军中谋一个差事,那知你的这些手下狗眼看人低,看来我是来错地方了。”魏雪舞很明显地还是有些气忿。

刘胤呵呵一笑,道:“以雪舞姑娘的身手,就算是当个裨将校尉的也是屈才,只是姑娘没有名刺,又无人做保,那些军校自然不敢擅作主张,也并非是故意刁难姑娘,他们也是预防魏国奸细混入。”魏雪舞是朝廷通缉的犯官之后,自然不可能有官府颁发的记籍证明。

魏雪舞轻轻地哼了一声,道:“如果我真是魏国奸细的话,搞一张名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何须如此故意露出行藏,我到军中应募,也不过是看看刘公子如今飞黄腾达了,还记不记得故人?”

飞黄腾达?刘胤暗暗地苦笑了一声,自己现在加官晋爵,在旁人的眼中,或许真的有点象飞黄腾达一般,但刘胤肩膀上所担负的份量,又是何人可以看到的。不过魏雪舞倒是说了句实话,如果是魏国间谍的话,搞一张名刺出来,简直是轻而易举的,后世的身份证防伪技术如何了得,假冒的还不是一样层出不穷。

先前在陈仓道的时候,刘胤便有心思让雪舞回蜀中躲避战祸,当时刘胤的想法也很简单,魏兵来袭,整个汉中很快就要沦陷了,雪舞留在汉中很危险。但此刻当魏雪舞真的来到成都之时,刘胤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如何才能隐藏魏雪舞的真实身份。

毕竟魏雪舞是魏延的女儿,而魏延是因为叛逆罪被论处的,祸延三族,现在魏雪舞的身份还是犯官之后,一旦被朝廷查出其真实身份是要论罪的。更何况去年的青城山刺驾案,雪舞也曾卷入其中,如果雪舞露了出行藏的话,麻烦的事还真不少。

“雪舞姑娘说笑了,刘某又岂是忘恩负义之人。这样吧,姑娘就先到安平王府歇息一下,姑娘今后的生活,某自有安排。”事到如今,也只能将雪舞安置到安平王府了。

魏雪舞却是轻轻地摇摇头,道:“刘将军不必特意地安排什么,小女子此来,也并非是要坐享其成的,雪舞别无所长,但好歹也有一身武艺,胜任个军职倒也不太难,只是雪舞别无身份证明,刘将军如果能安排一下的话,雪舞不甚感激。”

刘胤默然了,魏雪舞个性独立,巾帼不让须眉,汉中沦陷,她无家可归,此番来投奔自己,想必也是出于无奈之举,不过显然她并没有准备把自己当成金丝雀,藏匿到安平王府去过优裕的生活,却欲在军旅之中,一展所长,果真不愧是名将魏延之后。

不过刘胤可没有招女兵的打算,雪舞留在军中,恐怕也只是一直女扮男装下去。

“既如此,雪舞姑娘便在帐前做一个亲兵吧。”

“亲兵?”魏雪舞面露出狐疑之色,在她看来,亲兵无非是给主将做些勤杂事务,端茶倒水,铺床暖被啥的,一想到铺床暖被,魏雪舞的脸颊上便腾地升起绯红之色。

“是啊,你身份特殊,又是女子,在军营之中多有不便,何况这亲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