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回苏可言赴试之前,和她说了,等他考中了进士,会来她家提亲。但是谁料发生意外,再之后,便没了消息。

苏可言对她的感情,她一点都不会怀疑,但是苏老夫人最近明明是对她有意见,这样的话,这件事,想必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莲子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一直隐隐的不安。

“多谢大娘的好意了,只是我年纪还小,家里活儿多,还要在家帮我爹娘多分担一些,此趟只怕是会让大娘无功而返了。”莲子突然回头,看着那媒婆说道。

那媒婆闻言,也是心中一惊。一般的姑娘家,说起自己的亲事,都会害羞的躲到一边,这个姑娘倒好,不但一点害羞的样子都没有,竟然自己做主了起来。看来,还真是个特别的。

“姑娘啊,我们都知道你有见识,但是姑娘家的,总不能做一辈子的生意不是?到底还是要嫁人的。你放心,陆家那边的意思并不是让你们马上成亲,你要是想晚几年的话啊,那就晚几年好了。”媒婆见莲子也不在意,便直接和她说了。

但是谁料,莲子竟铁了心一般,任凭她说破了嘴皮子,还是不答应。

最后媒婆无法,只好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杨氏。

“大妹子,你说呢?”

那还用说,杨氏自然是和莲子站在同一条线上,只要她不同意,她断断不会勉强她。

“既然闺女说不同意,我也就不敢答应了,这要是以后闹出啥事,只怕对两家,都不好看。”杨氏说道。

媒婆闻言,心中顿时急了,陆家可是给了她不少银子,要是这事办砸了,她在人家面前哪里还能抬得起头来?“我说大妹子啊,姑娘家可不就是指望着嫁人这一条出路吗?你可是一定要好好地考虑清楚了。”她还是不死心,继续劝道。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五十六章 是愁

莲子见杨氏没有答应这媒婆的意思,便放心地回了西屋。她知道,如果自己不愿意,她是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不管这媒婆怎么说,奈何杨氏就是不松口,最后她也无奈,只得灰溜溜地离去。

莲子在西屋见这媒婆走了,这才出去,向杨氏道:“娘,奶让你过去一下。”

杨氏心中疑惑,这个时候让她过去干啥?

来了两个媒婆,半晌午都过去了,杨氏抬头看看日头,再有一会儿,也该准备午饭了。但是既然沈氏让她过去,还是趁着这时候先过去看看,回来之后再做饭吧。

杨氏交待了莲子一声,正要出门,却在门槛上遇见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见他模样周正,浓眉大眼的,手里还提着两条大鱼。

“你是?”杨氏打量着他问道,这人,她并没有见过。不过既然到她家来,那肯定是有事的。

那小伙子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让人看着倍觉舒服。

“我是鱼塘那边的伙计,二伯今儿捞了好大一条鱼,拣了两条让我给送来。”他笑道,将手上用麻绳穿着的两条鱼给杨氏看。

杨氏心中明了了,今儿一早,刘景仁就去了鱼塘,说是今天再捕一次鱼,这是年前最后一次了,忙完这次就给伙计们放年假。杨氏想着家里还没有操持年货,过年要做的炸鱼也还没弄,于是刘景仁走的时候,杨氏特意嘱咐了,让他捞了鱼之后,送两条家里来。

“哎,好,真是麻烦你了。”杨氏客气地说道,从那小伙子手中接过鱼,又道,“大冷天的,快,进来喝杯茶再走吧。”

这小伙子一看就是个老实稳重的,对待家里的伙计,刘景仁和杨氏一向是宽厚,见这大冷天的,他身上穿的衣裳也单薄,就想让他喝杯茶再走。

他推辞一番,但是杨氏执意将他往里让,这才去了堂屋,喝了杯热茶。

“你啥时候来的啊?”杨氏问道。

那小伙搁下茶碗,笑道:“我是今年春上的时候来的,快一年了。”

他如今也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个妇人就是这家的女主人。但是刘景仁向来不喜欢伙计们叫他老爷,他排行老二,于是就让他们喊他二伯。因此,这小伙子也热情地叫杨氏做二伯娘。

杨氏“哦”了一声,从去年过完年之后,她今年便没回来过,难怪不曾见过他。

又说了几句话,杨氏得知他叫王颂川,因为家里近几年的光景不太好,便来这边做工。

说了一些话,杨氏倒是挺喜欢这个小伙子的,又问了年纪,知道他今年才十六岁,和栗子倒是同年,不过他月份大,正月生人。

王颂川喝了两杯热茶,这才起身告辞。

杨氏见他彬彬有礼的,一副读书人的样子,实在是很难想象他竟会在她家里做工。

“不像,真是不像。”杨氏看着他离去的身影,摇摇头。

“娘说什么呢?”豆子从西屋出来,看着杨氏问道。她刚刚听见有人来了,虽然没出去看,但是听这熟悉的声音,便知道是王颂川来了。她回老家也已经好几个月了,这边的伙计,大部分都能认识了。

杨氏闻言,说道:“我说这个叫王颂川的伙计啊,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副读书人的样子,一丁点儿也不像是个伙计。”

豆子只“嗯”了一声,随即便去了堂屋后面的地窖,要找出些菜,准备中午的午饭。

杨氏正说着话,见豆子竟然走了,摇了摇头,也出去了。

莲子和栗子左右闲着没事,便和豆子一起择菜,准备午饭。

没一会儿,便见杨氏回来了,但是脸上的神色明显不太好。

“咋了啊,娘?”莲子问道。

杨氏瞅了她一眼,脸色稍微变得柔和了一些,道:“没事儿。”

但是她这个样子,哪里像是没事?

“奶又给你气受了?”栗子问道,“娘你可不能服了软,说句不好听的,爷奶现在可是靠咱家和三叔一起供养着,惹了你不高兴,他们也没啥好日子过。”

杨氏叹息一声,进了堂屋。

今天的事儿,确实是沈氏让她气得不轻。

最近几年,沈氏见二房的日子越过越好,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对杨氏,渐渐地也亲近了一些,但是今儿,她竟然以婆婆的身份来压她。

要是别的事儿那也就罢了,可是她竟然让她把闺女嫁给沈氏娘家兄弟的孙子。

说的倒是好听,亲上做亲,大喜事一桩,并且那孩子今年只得十六岁,便考中了秀才,将来必定是十分有前途的。就等着再过两年,她的闺女就可以当官太太了。

说起闺女的亲事,杨氏自然是十分谨慎,可是沈氏当时说了那么大一通,竟然还没说说的是她家的哪个孩子。

于是,杨氏就问了。

谁料,不问不要紧,这一问,杨氏就生气了。沈氏竟然说,本来说的是栗子,但是栗子如果不行的话,莲子也行。

这叫什么话?如果不是因为说这话的是自己的婆婆,杨氏只怕早就抄起锄头砸了过去。

还说什么栗子不行莲子也行,当她家闺女是什么?是白送人的吗?

杨氏哪里有不生气的道理,脸上当即就不好看了起来,冷冷说道:“栗子已经和虎子订了亲了,莲子好小,再留两年再说。”

“啥?你咋这么快就给栗子定亲了呢?”沈氏说道,少不得又将杨氏埋怨一通,怪她这么大的事儿,也不和他们商量。

其实并不是杨氏不想和他们商量,只是赵氏是个风风火火的人,她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找了媒婆来,这事儿还没来得及和老家那边的人商量,便只得先定下来了。

好在虎子如今并不差,秀才出身,生意也做的好,沈氏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并且栗子性子硬,如果真要是让她嫁给自己的侄孙,她要是不同意的话,只怕还会大闹一场。所以,沈氏才会说如果栗子不行的话,莲子也可以。

然而,沈氏不了解莲子,杨氏却是清楚的很。栗子的硬性子是明着来的,但是莲子可不一样。她表面上看起来温温和和的,但是脾气倔着呢,如果谁要是欺负了她去,她无论如何也会讨要回来。并且,莲子不像栗子这么冲动,做事情都会想想清楚了再做。因此,杨氏有些担心栗子,却绝对不会担心莲子。

接着沈氏又道:“莲子这都及笄了,不小了,也该出嫁了,要是一直留在家里,平白地让人笑话。那孩子是个不错的,你就听我的,许了这门亲事便很好。”

杨氏听她这话,竟然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当即心中更是生气。

她自己的闺女,她都不敢给她做主,更何况是别人。

“莲子的脾气你也知道,如果她要是不同意的话,那就断断是不行的。”杨氏说道。

沈氏犹豫了一下,虽然在她眼里,莲子是个能干的,爱说爱笑,但是她也能察觉到,虽然面儿上看着不错,但是那脾气,确实是有点倔。

不过,闺女这么好,哪里能便宜了外人?还是嫁给自家人妥当。并且,她的侄孙又不差,书读的好,将来肯定是要当官的。这时候肯娶莲子,倒是她的造化了。要是真等到他当了官,想要什么样的姑娘没有?还能看得上莲子?

“姑娘家的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轮到她愿意不愿意的?”沈氏又道,脸上也挂上了生气的颜色。

“反正此事我是做不了主的,就算是她爹同意了,莲子要是不答应的话,也一样没用。”杨氏冷冷道。

既然她都能说出那种话了,那她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横竖她一年也回不了老家几次,就算是沈氏想找麻烦的话,只怕也找不到。

沈氏见媳妇竟然是这样强硬的态度,心中自然是生气十分,但是奈何任凭她怎么说,杨氏都不松口。

婆媳两人僵持了好一会儿,杨氏最后道天色不早了,该回去做饭了,这才离开了。

莲子才刚刚及笄,就有人上门来说媒,如今竟连沈氏也凑起了热闹,杨氏心中当真是烦不胜烦。

别人家来求亲,好歹态度还温和一些,哪里像是沈氏这样,摆明着这是在逼嫁嘛。

杨氏回家之后,栗子又问了杨氏几句,见她不说,也就不再多问了。

到晚间的时候,杨氏将这事儿告诉了刘景仁。她心中猜测,沈氏说她不过,一定会从刘景仁这边下手。

但是经过这些年,刘景仁也不再是什么都听沈氏的了。别的事情倒还好商量,但是涉及闺女的亲事,这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他自然是要好好地斟酌斟酌。

不出所料,第二天,沈氏果然是去找了刘景仁,和他说这事。

但是刘景仁只道鱼塘里还有事,忙得走不开,便匆匆地走了,气得沈氏在后面少不得将他骂了几句。杨氏暗暗摇头,别人家的闺女嫁不出去是个愁,她家的闺女被人争抢着来说亲,也是个愁啊。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百五十七章 拉架

杨氏见如此,也就不常往那边去了,本来就没什么事,去那边,也只是找杏儿说说话。既然沈氏不喜欢,她又何苦去自找苦吃?

家里人多,杨氏又想着鱼塘那边的伙计,大多数都是家里不富裕的。因此,年货做的也多,到时候给他们带回家一些,也算是一番心意。

腊月二十八的时候,王吉瑞带着谷子还有妞妞一起过来了。

谷子早就从杨氏那里听说了豆子和离的事儿,但是妞妞太小,她实在是走不开,要不然,只怕是早就来看她了。

此时见豆子,见她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悲悲戚戚。好像还比上回见的时候丰润了一些,脸色也好看多了。就连性格,也开朗了许多,说说笑笑的,一点也没有悲愁之色。

当初和离的时候,全家人都是担心的了不得,后来见她能吃能睡,竟是比先前做姑娘的时候更开朗了,身子也渐渐地好了起来,这才都放下了心。看来,当初让她和离,真是没有错。

过了腊月二十之后,刘景仁便给伙计们放了假,因此,人早已陆陆续续走的差不多了。

但是杨氏却发现,王颂川并没有回家。她问了问,这才知道,原来王颂川自从家里没落了之后,便将一应财产全都变卖,只身一人来到这边做工。

杨氏想想也怪可怜的,大过年,怎能让他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于是便让他在自己家的东屋里住了下来。

反正家里住的地方够多,她一家人都不是那种古板迂腐的,这王颂川也老实,在家里每天闲不住地帮着干活,不是洒扫便是喂牲口,杨氏对他,自然是十分喜欢。

以前家里的活儿,都是刘景仁胡乱操持一下,自从豆子回来了之后,她便在家里收拾着,做做饭,洒扫洒扫,偶尔也会去鱼塘那边帮忙。

鱼塘那边的伙计自然知道她是和离在家的,但是一来刘景仁待他们极好,二来自从豆子来了之后,他们的伙食也是大大改善,再加上这个姑娘整日里一副乐观的样子,一点都不悲天悯人,因此,他们也都欢喜。

离过年越来越近了,年货都已经准备好了,越到年底,竟然越来越清闲了起来。

这日,阳光和煦,杨氏和豆子坐在院子里,娘俩一边说着话儿,一边做鞋。

一年到头,只怕只有这几日是清闲的,因此杨氏便想趁着这几日的功夫,给刘景仁做双鞋出来。但是她突然又想到了王颂川,念及他也没个家人在这里,一个人怪可怜的,便想顺便给他做一双。

将他叫过来询问了一番之后,杨氏又在家里翻找了翻找,找出的鞋样子都不是他能穿的,突然又想起他的脚应该是和刘景林的差不多,这才让豆子去杏儿那边找一找,借双鞋样子。

豆子去了老家那边,找杏儿借了鞋样子之后,并没有多留,直接回了家。

谁料走在路上的时候,正好见到大伯娘李氏打骂大福。

李氏自从分家之后,用宁家每年过年送来的礼钱,置了地盖了屋,日子也算是说得过去。只是她家新盖的房子,离她们家并不远,要是去沈氏那边的话,必须经过李氏家门口。

豆子本不欲理会的,但是奈何大福是个可爱机灵的孩子,平日里也喜欢和豆子玩儿,此时听到他被李氏打骂得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一时心里有忍不下去。

大福从三岁的时候,便养在沈氏身边,那时候孩子顽皮,又是吃精细粮的时候,李氏巴不得由沈氏养着,但是如今长到五岁了,李氏开始不愿意了,自己的儿子,哪里有让别人养着的道理?

因此,她去沈氏那边闹了好几次,不顾大福的哭闹,硬是将他领了回来自己带着。

豆子刚要过去拉架,但是一想李氏的为人,摇摇头,还是走开了。

谁料,她走了没两步,便听见李氏吼道:“你就非去不行?啊?他就比你亲娘还要好?”

说着这话,只听“啪啪”的声音,李氏脱下鞋子,重重地打在大福的屁股上。

“我让你去!我让你去!你个小崽子,我让你去!”李氏一边打,一边骂。

听着大福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门外的豆子再也看不下去了,掉了个头,去了李氏家里。

她先是将大福从李氏手底下拉了出来,说道:“大娘,大福还小,你哪里用得着这么死命地打他?”

大福看见豆子,像是见到了救星一样,死死地抱住她不撒手。

豆子看他这样子,心疼的难受,忙把他护在了身后。

“老娘教训自己的儿子,哪里用得着你插手!”李氏吼道,又指着藏在豆子身后的大福道,“你给我出来!”

昨儿宁家那边的年礼送来了,但是今年的礼比往年的还要薄,竟然只给了五两银子了事。这很明显,就是敷衍的态度。李氏气的不得了,当着宁家来送年礼的仆妇的面儿,就将人家奚落一通。

这几日,她心中一直为这事不开心,刚刚大福非要去老家找轩轩玩,正好触到了李氏的霉头,这才将他打了一顿,恰好被豆子瞧见。

“不管怎么说,孩子还小,他能懂个啥?你这样打他,可不会把他活活打死了?”豆子厉声道。

经过这么一场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