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紧赶慢赶的,总算是在卯时三刻之前到了张记炒货铺子。

张掌柜早就等在了铺子的后门口,见他们来了,忙让伙计领着他们从后门进去。

势已经造出去了,如果他们今天不来,或是来晚了,可不是坑爹吗?

杨氏把莲子从车上抱下来,张掌柜则指挥着伙计赶紧卸货。

“有油纸吗?”莲子挽了挽袖子,向张掌柜问道。

张掌柜忙答道:“有,有。”说着吩咐伙计去取。他就是做炒货这一行的,自然不能缺了油纸。

莲子和杨氏进了屋,刘景仁则在此盯着伙计往下卸货。

屋内摆满了各种炒货,莲子先让伙计将东西用油纸包成一斤一包或是两斤一包,再将这些小包放进带盖的藤盒子里,盖上盖儿,最后再用红绸布扎了个蝴蝶结,既固定了盒子,又增添了喜庆。

至于那种小篮子,则是将散装的称好的炒货直接装进去,再用绸布在篮子的提梁上系上红绸布,这样也别有一番朴实且精致的风味。

这次才先带了一百个小篮子和小盒子过来,全都装满后,也已经离辰时不远了。铺子里依然很热闹的,但是和昨天人来人往的不同,今天的顾客都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等着看这张记炒货铺子弄这么大个动静,到底是想干啥。

辰时到了,张掌柜按照昨日莲子的说法,先让店里的伙计对顾客说了一些吉利话,随后他才理了理衣服,从后堂走出来。

“诸位”,张掌柜清清嗓子,看得莲子只想笑,看古人玩这一套,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嘛,随之听张掌柜又道,“非常感谢大家对小店生意的关照,也非常高兴今日会有这么多人前来。为了表达我的谢意,今日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五份神秘大礼包。”他说到这里停了停,看着众人一脸好奇和期待的神色。

“为了公平起见”,他又说道,“每个人都到那里,从伙计手里领一个纸团,其中,会有五个人领到的纸团里写着‘恭喜’二字,领到这张纸条的,就可以到我这里领取神秘大奖了。”他说着指了指站在他身旁的一个穿着簇新衣裳的伙计。

同时,张掌柜啪啪拍了两下手,便有五个伙计每人端着一个大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用红布盖着的神秘大礼。

莲子本想找几个漂亮姑娘端着托盘上去的,只是这铺子里没有女人,便只能让年轻秀气的伙计代替。

众人一听此言,忙冲过去,从伙计手里领纸团,像是唯恐落后一步,能拿大奖的纸团就会被他人抢走一样。

拿到纸团的人忙迫不及待地打开看,有的人沮丧地叹息一声、有的人无所谓地摇摇头,当然也有聊聊几个欣喜若狂,大声喊着“中奖了”。

张掌柜将中奖的五人请到他身边站好,说了一些恭喜的话,等到将全场的注意力全聚焦在这五位幸运者身上之后,这才让他们每人到端着托盘的伙计那里选择一个,前提是不能提前揭开。

这五人每人挑好了礼品,张掌柜又让他们稍安勿躁,此时全场的注意力全被这五件神秘大礼吸引了去。

这故弄玄虚的方式是莲子和张掌柜合两人之力想出来的,算是把顾客的好奇心淋漓尽致地调动了起来。

张掌柜在台上又是说了一些造势的话,随后倒数三个数,让伙计将盖住礼品的红布一起掀开。如此一来,里面的东西便以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姿态,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红布掀开的刹那,并没有倒吸气的声音,这个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嘛,就是精巧的器件里面装着大家常吃的炒货,并不是闪闪发光得能赚足了眼球。

大家貌似有些失望,人群中有人不屑道:“就是这么个东西啊,还以为啥呢。”

莲子并不紧张,戏才刚刚拉开序幕呢,哪里能如此快速地收场?

“诸位,这就是我今日准备的神秘大礼,也是我们铺子推出的最新包装,以后凡是见到这种包装的,必是我张记炒货铺出的。”他笑眯眯地又道:“承蒙大家厚爱,觉得本店的东西馈赠亲友还算是拿得出手,但是想必也一定苦恼过,到底选用什么来承装?今日我们就为诸位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精美的小器件配上我张记的炒货,还有谁能不喜爱?并且,如果您家的亲戚较远,我们为您准备了这种包装,里面裹上油纸,保管放上两个月都不带变了味儿的。”

说到这里,已经有一些顾客离开了,莲子并不担心,反正她也不是靠这一类人赚钱的。

人群中仍有一些人,对这新包装的炒货颇感兴趣,津津有味地听张掌柜解释如何做到美观、美味和实用的统一。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十六章 上钩了

张掌柜涛涛不绝地将这新包装的各种优势讲了出来,最后才说到很多人比较关心的价格问题。

当他报出价格之后,剩下的人里又走了一批。

此时莲子还是不担心,因为她也不是完全靠这类人赚钱的。

“今天是第一天嘛”,张掌柜笑道,“为了回馈诸位,凡是购买的,全都八折销售。”

“给我来一对儿。”

张掌柜的话音刚落,便有一身着藏青色锦袍的年轻男子喊道。

“给我也来一对儿。”这一次喊的是身着大红色锦袍的年轻男子。

莲子心中不禁得意,她早猜到了会有这种结果。拒她观察,这镇上的有钱人家还真不少,有钱人家多了,纨绔子弟固然也就多了,所以她才让张掌柜大肆造势,这样才能吸引一群游手好闲、没事找新奇玩意的纨绔子弟。

这些人不缺的就是钱,要是东西真的勾住了他们的心的话,哪里会在乎多花几十文钱?

看吧,这群傻瓜上钩了。呸呸呸,咋能说是傻瓜上钩了呢!

先是稀稀拉拉几个人要买的,后来嚷着要买的竟然一片一片的。这连张掌柜都没预料到,他虽然一直神态自若地讲了这新包装的种种,但是说实话,他心里是没底的,他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卖出去,毕竟价格订的如此之高。

莲子倒是不太担心,她卖的不是产品,也不是包装,而是一种对顾客需求的满足。这些有钱人,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标志,一种象征,能象征他们身份、地位的东西。因此,有张记炒货早先积累起来的声望在,价格越高,他们越是会购买。

情形发展得十分顺利,没有一会儿,包装好的炒货便被抢光了。还有一个顾客因为没有抢到而不高兴,张掌柜按照莲子事先叮嘱的,一定要说今日的一百份已售完,如果还有想买的话,请明日再来。明日也是只有一百份,来晚了就没有了。

这样做一来是因为器物确实用完了,再回家拿一趟也来不及了,二来是因为给顾客一种感觉,这东西十分受欢迎,且限量出售,无形之中再次凸显了特殊性。

买到的顾客开开心心地走了,拿着抢到的东西,或是向狐朋狗友们炫耀,或是去青楼勾栏里,哄相好的姑娘开心,也有比较孝顺的,给家里母亲或是祖母送去,赢得一阵夸奖。

除了卖带有包装的之外,张记炒货铺子仍然还按以前的方式出售,这样既没有对本来的顾客群造成影响,又为那些达官显贵们提升了档次。

忙活完之后,张掌柜忙到柜上扒拉起算盘。

听着张掌柜扒拉算盘发出的清脆响声,莲子的心情也是十分兴奋。卖的这么好,虽然是在她意料之中,但是也稍稍超出了她的预料。

张掌柜这一番算下来,就这么小小的一会儿,竟然卖了二十多两银子,除去要给莲子的抽成以及成本,他也能净赚最少十两,这可几乎是他以前半天的收入了。

他乐地合不拢嘴儿,心里一直道:“真看不出,这丫头片子,还真是有两下子。”

张掌柜十分痛快地称了四两多银子交给了刘景仁,刘景仁到现在还难以接受,他这一会儿真的是赚了这么多钱?都够他全家好几个月的嚼用了。

“麻烦你们了,明天再送一百个来吧。”张掌柜又和刘景仁商议。

“唉,行。”刘景仁忙答应了。

莲子思索了一会儿,道:“这样吧,今儿已经是二十七了,年前还有三天,我们明天直接给你送三百个来吧,年前就不再过来了。”

到年底了,杨氏这几天一直在说回娘家的事儿。这里的风俗是每到像是过年这样大的节日,已出嫁或是已定亲的女孩儿都要和女婿一起,带上鱼、肉以及酒回娘家送礼。前些日子因为灾荒,自家都差点饿死,自然是买不起礼物回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多多少少有些钱了,买些礼物吃食还是能负担的。

莲子寻思着,正好明天来送完东西,去集上走一走,买些礼物,后天一起去姥娘家。她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还没见过杨氏娘家人,只是听说姥娘寡居,但是杨氏几个哥哥家的日子倒是很说得过去。

张掌柜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炒货铺子虽说生意一直不错,但是临近过年才是最繁忙的时节,年一过去,就会冷清不少,并且这新包装的炒货又是每日限量卖的,完全来得及。

刘景仁将新得的银子揣在怀里藏好,从铺子里的牲口棚里赶出了自家的牛车,往牛身上甩了一鞭子,吆喝一声,牛车便吱呀吱呀地走了。

三人连午饭都没吃就急着赶回去了,一来是担心银子不安全,二来是实在太兴奋,迫不及待地想将这好消息告诉家里人。至于午饭,回去再吃吧,如今他们有钱了,粮食也够吃,再也不必像前些日子那样,每顿饭只喝稀粥还每天只吃两顿。

因为心中焦急,赶车不免快了起来,因此三人到家的时候,也只不过才过午不久。

刘景仁先跳下车,抱莲子下来,随后杨氏也跟着下了车,带着莲子进家门,刘景仁则将牛赶到牲口棚里拴好,又给了草料。这头老牛是全家的宝贝疙瘩,就连他家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想过卖掉或是杀掉。

刘景林仍在南屋自己房里不停地做着活儿,他看不见刘景仁来了,却能听出他的脚步声,因此,喊了声“二哥”。

“景林,这是今天卖这些小玩意儿得来的钱。”刘景仁说着,将用布包好的,还带着他体温的四两多银子塞进刘景林的手里。

他的手骨节匀称,但是却有了好几道划痕,想必是这几日编活儿的时候被划伤的。刘景仁不禁在心中无奈地道了句“这孩子”。

刘景林摸着银子,皱着眉头有些疑惑道:“咋这么多?”

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对于物价也是了解一些的。昨晚上拿走了一百个活儿,何以这一时间就换回来这么多钱?

刘景仁笑道:“卖的不错,一百个一会儿就被抢光了。那掌柜说还要,明儿个还得去送货,这回先送上三百个。”他说着往屋里环视一周,“这剩下的够三百不?”

刘景林点点头:“够。”这些日子他除了吃饭睡觉,只要一有空就在编,哪里会连三百都不到?

“那就好,你也别太累了,累坏了身子可不是玩的。”刘景仁叮嘱道,又和他说了几句话,这才出去找吃的。

刘景仁前脚出去,刘景林也跟了出去。他来到堂屋,沈氏正坐在炕上挑拣好不容易借来的花生种。

“娘”,刘景林喊了一声。

沈氏见他来了,忙起身扶住他,将他扶到炕上坐下。

“啥事啊?你喊我就行了,咋自己过来了?”沈氏担心他眼睛不方便会磕着碰着,总不让他多走动。

刘景林将手中的银子交给沈氏道:“这是今天二哥和二嫂帮我卖那些小篮子得到的钱,你拿着吧。”

他知道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好不容易可以为这个家做点什么了,自然会毫不保留地拿出来。

沈氏心中一动,眼角微微有些湿润。她就知道,她这小儿子是谁都比不过的。

但是当她打开包裹银子的布时,她有些不敢相信:“咋恁多钱呢?”再这么来上几次都可以娶媳妇了。

“我也不太清楚,二哥说卖的不错。”刘景林解释道。

沈氏仍然心跳得有些快,良久才道:“好,好,娘先替你保管着,谁都不能动你的钱,娘很快就给你娶媳妇。”

“娘”,刘景林微微一笑,好看的唇角向上扬起,“这事儿不急。”

这事儿他也想过,但是自己这样子,先不说有没有姑娘愿意,就算是有,也平白耽误了人家。因此后来他就直接不作他想,只是沈氏,一直在为这事儿着急着。

“瞎说!”沈氏嗔怪一声,“你过了年就整整二十了,你不急娘还急呢!”

在沈氏眼中,刘景林是最好的,想要啥样的姑娘都是有的。

刘景林不再说话,任凭沈氏接着这个话题继续叨叨个不停。或许沈氏只有对这个儿子,才像个正常的母亲。

那边刘景仁先回到自己屋里,见杨氏和女儿们正在数钱,便道:“等会子我去大爷爷家借他们家的车,他家车大,应该能装得下三百个。等送完了货,咱去集上走一遭,买点东西,后天去送礼吧。”

杨氏以为他忘了这回事,今年特殊,如果忘了,她也不会说啥。如今看来,他是记得了,便点了点头,又道:“只是钱不多,咱还是省着点花吧。”

刘景仁嗯了一声,问她们吃过饭了没。

“没呢,奶说‘晌午吃啥饭?还不够浪费粮食的!’”栗子模仿沈氏的语气,向刘景仁学话。

沈氏的品行刘景仁再了解不过了,哪怕是东西充足,都生怕浪费了一丝一毫,更别说如今还不太富余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十七章 回娘家

或许是因为起得早,又赶了大半天路的缘故,刘景仁饿的难以忍受,便让杨氏去灶间简单做口吃的。

杨氏也饿的心慌,心想反正现在粮食也有了,钱也有了,便和沈氏说了一声,去灶间准备吃的。

沈氏心里明白他们是累的够呛,还拿回了这么多钱,便没多阻挠。只是正好被外出串门回来的李氏碰上,少不了又冷嘲热讽一番,最后被沈氏喝了一声,才翻了个白眼回了自己屋。

次日一早,刘景仁赶着从周通礼家借来的车,车上装着三百个小篮子、小盒子、小筐子之类的东西,又一次带着杨氏和莲子摸黑向镇上赶去。

张掌柜见他们来了,忙笑着上前迎接,道:“真是供不应求啊,很多人来这里预订呢,有的甚至想多加钱,呵呵。”

“这也主要是因为张掌柜您的策略好啊。”莲子笑道。

张掌柜这下笑得更灿烂了,这女娃娃,还会说好话哄人开心。他一时间不禁赞道:“你这小丫头,机灵劲儿就让人喜欢,做我儿媳妇吧。”

“张掌柜,我还小呢。”莲子有些不好意思。

杨氏和刘景仁也跟着笑了起来:“她才多大点儿!”

“我家小子和这丫头差不多大。”张掌柜看着莲子笑道。

闲话没有多说,卸了货之后,莲子再次看着装好的炒货被抢购一空,和张掌柜约好了,过了初五再来送货,随后拿了钱才走。

昨天八折销售,今天恢复原价,所以莲子今日分到的有五两多银子,剩下两天的钱要看实际卖了多少才能给,因此便约好了初六过来送货的时候再取。

离开张记铺子之后,刘景仁带着杨氏和莲子在街上走了走,到菜市场买了两道猪肉和两条大红鱼,又买了个面锅饼,打了二斤酒,这才坐上车回了家。

“呦,还买鱼买肉了,你家啥时候变恁有钱了?也不见前些日子拿出来应应急。”李氏正好看到杨氏和刘景仁往下卸车,看着那肉、鱼、锅饼和酒,知道是准备送礼的。

自己今年都差点饿死,才刚刚能保证不断顿,哪里还有闲钱买鱼买肉的去送礼?想到这里,心里酸的要命。

大家一个锅里摸勺子的,过的都一样,他们哪来的钱?

李氏转瞬一想,不会是昧了小叔子的钱吧?

这么想着,李氏也这么说了。

杨氏懒得搭理她,跟她没啥好解释的。至于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