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息怒!”
  安亲王岳乐领着众王公大臣一齐磕头。
  “息怒?你们叫朕如何息怒?当年李定国不过斩了朕一个亲王,逼死朕一个藩王,可朕的满州儿郎没叫他给打得全军覆没!现在可好,两千多满州儿郎就这么没了!你们让朕如何息怒!”
  年轻的天子真是叫这噩耗给气极,给怒极,他怎么也忘不了玛法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怎么也无法掩饰的失望。
  哈哈木该死,尚可喜该死,耿继茂该死,李率泰该死!
  他们都该死,他们让朕颜面无存!他们让朕的玛法失望!
  顺治心中滔天怒意,只想咆哮一通发泄心中怒火,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听到亲王尼堪叫李定国杀了就吓得要和南明划江议和的小皇帝。他已经长大了,他也成熟了,咆哮发泄于事无补,胆怯畏战更不是他天子应有的表现。现在他要做的是如何应对广东失守的局面。
  “你们说,怎么办!”
  顺治一双要吃人的眼睛狠狠扫视着玉阶下。
  济度面容极度扭曲,猛然抬头喝道:“皇上,臣早说过汉人不可信,不能给汉人委以大任,他们都是墙头草,靠不住!可皇上偏不听,非要重用汉人,现在好了吧,广东一下子这么汉军汉官投降,连耿继茂这个汉人藩王也降了!所以臣以为当务之急必须马上清查汉军,让咱们的满蒙官员去接管汉军,免得再出现这种事!”
  贝勒尚善也是一直反对重用汉官的,听济度一说忙也愤然说道:“简亲王说得对,汉人靠不住,得派咱们的儿郎去接管汉军,要不然再降一批,这局面就无法收拾了!”
  “是该清查汉军和绿营了,若不是有人出卖,太平军如何知道我满州兵马行进,又如何设伏!”
  “定是耿继茂与太平军早有勾结,这才让广东局势崩坏!”
  “耿继茂不是好鸟,绿营那帮人更不是好鸟!”
  “……”
  有济度和尚善出头,一直嚷着要收汉官权力的满州王公大臣们顿打了鸡血般,你一言我一语的,竟然是要借此事将汉官的权力给收了,甚至还有要说罢撤绿营的,让宁完我、范文程这两个最早投效大清的汉官重臣听得骇然失色。
  顺治也呆了,没想到济度这个混帐竟把事情扯到汉官身上去,他是不是要把天下所有的汉官全罢了才甘心!
  岳乐听这些人说得越来越不像话,再看顺治已被气得说不出话,不由怒道:“现在不是追究是不是耿继茂出卖咱满州将士,也不是讨论汉军是不是可信,而是如何应对广东失守的局面!”
  伊图反应过来,忙道:“安亲王,广东尚未全部失守,潮州和韶州还在我们手中。”
  一直没说话的蒙古额真明安达礼也是管兵部的堂官,他道:“肇庆副将唐三水八百里加急送来奏疏,他带兵退到韶州及时堵住了太平军,现在正在抢修韶州城墙,不让太平军从韶州北上。”
  岳乐听后想也不想就道:“给唐三水升官,叫他做总兵,韶州的钱粮都给他,让他招兵,无论如何也要把太平军挡住,绝不能让他们出韶州进入湖南!”
  信郡王多尼年纪不大,但可不像济度那般糊涂,他也道:“给吴六奇也升官,叫他做广东提督,节制唐三水,总之一句话,广东全给他,他若是能收复广州,朝廷给他封王,耿继茂的靖南王叫他做!”
  “你们这是叫汉人给灌了迷魂汤不成,广东那么多汉官降了太平军,你们还要重用汉人!”
  济度气不打一出来,岳乐和多尼这是铁了心的要和他唱反调啊!
  “吴六奇没降,唐三水也没降!”岳乐恨恨的盯着济度,叫道:“若汉人都不可信,潮州和韶州就早归了明朝!”
  多尼也气不过济度这帮人瞎咧咧,他哼了一声道:“简亲王把汉官都罢了,谁个替咱们办事,谁个替咱们卖命!别的不说就说广东,把吴六奇和唐三水罢了,潮州和韶州怎么办?你是要再把这两个忠心大清的汉官也逼反吗!纵是他二人不反,你把人罢了,谁个替咱们挡太平军,难道简亲王自个去吗!”
  “你!”
  济度咬牙切齿,多尼这小儿真是吃了豹子胆了,敢对他这般无理!
  一直唯济度马首是瞻的贝勒杜尔佑这会却没支持济度,而是插嘴道:“凭吴六奇和唐三水怕是守不住潮州和韶州,得调兵去!”
  “从哪调?”尚善有些不满杜尔佑没有帮腔,反说调兵事。
  杜尔佑不加考虑就道:“要洪承畴从湖南调兵入广东!”说话时,脸上的血口子还在流血呢。
  “不可!湖南的兵要对付云贵的明军,如何能调到广东!”说话的是内大臣遏必隆,他是议政大臣中身份最高贵的一位,其父额亦都是太祖皇帝天命建元时设置的五大臣中的第一位。遏必隆是额亦都的第十六子,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女儿和硕公主。他的家族最受皇家信任,他有五个嫂子是公主,一个姐姐做了太宗皇帝的元妃。
  遏必隆年岁不算大,由于和皇室的姻亲关系,辈份却不低。他平日不爱说话,遇事也很少有主见。议论以来他半天不出声,但一听杜尔佑要洪承畴调兵打广东,却忙出声反对。
  “广东明军不过小患,只要潮州和韶州在我们手中,广东明军就没法北上,另外广西也在线国安手中,他们没法和昆明的永历朝廷取得联络,闹得再凶,也不过在一个地方打圈。可现在要是调湖南兵入广东,那就是为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内大臣苏克萨哈也是不同意从湖南调兵入广东的,他道:“洪承畴有过上疏,他得到的情报显示孙可望和李定国正在云南曲靖交战,胜负不日可出,洪承畴也一直做着入滇部署,吴三桂和李国英已经入了四川,只待孙李决出胜负便直扑贵州杀奔云南,若是现在突然从湖南调兵到广东,那么原先的三路入滇方略就只能由由四川一路执行,这怎么打?”
  “不趁孙李内讧一举击败南明,难道叫朱由榔喘过气来再去打他不成?”索尼闷声道。
  尚善冷笑一声:“洪承畴的三路入滇方略现在已经没了一路了!”
  “广东那路本就不是主力,四川和湖南的兵才是主力,缺了广东那一路有什么打紧的。只要广西在我们手中,广东那边就是全丢了也不打紧,何况潮州和韶州还在我们手中!实在不行就让线国安去打广东!”性子本就暴燥的鳌拜顶了一句。
  “线国安能有多少兵,能保住广西就算不错了,他哪里有兵去打广东,他去了广东,广西不要了?”尚善不理会鳌拜,径直向顺治道:“皇上,现在唯有湖南有兵,不让洪承畴出兵,难道让太平军就在广东坐大不成?万一韶州挡不住太平军,他们进入湖南怎么办?到时还不是要洪承畴调兵去打!”
  尚善提出的这个问题倒很现实,万一韶州的唐三水挡不住太平军,叫广东的明军从韶州出来,那势必就会威胁湖南战场的清军,到时也由不得洪承畴不调兵打这左翼冒出来的明军了。若不解决这支从广东出来的明军,湖南战场的清军就没法安心南下入滇。
  内大臣们被尚善这个问题难住,一个个都不吱声了,因为谁也不敢保证韶州就不被太平军夺下,就如谁也不会想到太平军能占了广州一样。
  “依老臣看,洪承畴的兵不能调,我大清的心腹之患乃是云贵的永历小朝廷,只要解决了朱由榔,南明剩下的兵马就不足为虑。”范文程终于说话了,却是不支持从湖南调兵入广东。
  范文程开了口,宁完我也不再观望,咳嗽着说道:“老臣以为是否调湖南兵入广东之事当听取五省经略洪承畴的意见,毕竟他在湖南坐镇掌握的情况比咱们要多,调兵之事当听取他的意见。”
  这是老成持重的意见,湖南战场的清军都归洪承畴指挥,且以绿营兵为主,洪承畴又在湖南针对云贵部署多年,倘若不问洪承畴的意见就做决定,未免有些草率了。这节骨眼听取前线统帅的意见肯定没错。
  两位汉官重臣开了口,殿内竟然冷了场。
  许久,顺治突然开口道:“济度,你去福建带兵入潮州,广东的事归你管。”
  此言一出,王公大臣们都是一惊,济度更是措手不及,慌忙道:“臣已领旨往福建平定海寇,怎能分身往广东?”
  “前番圣旨作废,朕重新拟旨,你依旧为定远大将军,不过不去福建平海寇,去广东平太平军!”顺治一言九鼎,根本不容济度不答应。
  “臣去广东,福建怎么办?”济度没想到顺治竟然这么儿戏,又急又气。
  顺治冷冷看他一眼,喝了一声:“达素!”
  “奴才在!”
  护军统领、内大臣达素忙向前应声。
  “朕授你为安南大将军,往福建平海寇!”
  “奴才遵旨!”
  达素二话不说就领了旨,这让顺治心中欣慰,毕竟是自家的奴才,用的就是得手。
  授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的圣旨上午才发出,现在就作废,未免有些儿戏,按理说,大臣们现在应该一拥而上,务必要说服顺治收回成命。但众臣看着一脸平静的顺治,却谁也不敢说话。
  “臣遵旨!”
  顺治的眼神不再如先前那般可怕,可看得济度却是额头渗汗,犹豫一下后,他终是不甘心的领了旨意。


第407章 汉人的东西学不得
  济度从宫中出来后便怒气冲冲的回了王府,尚善和杜尔佑他们叫都叫不住,只得怏怏各回各府。广东满城上下万余人丁都叫太平军给屠了,明儿个消息传出去,还不知正白旗和镶蓝旗要闹哪样呢,毕竟死得都是这两旗的牛录。旗里上下哪家不沾亲带故,一下死了这么多人,怕是半个八旗都要哭出声来了。
  济度带兵去广东,达素带兵去福建,肯定也要从各旗抽丁,若没广东这事,事情倒也好办,如今却是不好弄了。往福建去的倒好办,只是打海寇,风险没那么大,往广东去的能不闹上天,这都叫人家杀了一万多,还去!
  一众王公大臣没一个同意皇帝这么安排的,最好的办法是给潮州的吴六奇和韶州的唐三水升官加衔,然后抽些绿营兵去助战,叫他们汉人打汉人。而不是前头死了两千多满州子弟,后头再派几千去。这种做法,对满州国本伤害太大。
  内大臣们看得更是准,太平军在广东闹得再凶,可左右还没占领广东全省,又有广西在边上牵制,他蹦不出来,表面上做些文章即可,勿须大动干戈派大军征讨,等到收拾了云南的永历小朝廷,朝廷都没了,广东和其余地方的明军还不是立时就分崩离析了。到时大清给他们条生路,派人去招降,还不是乖乖的剔发易服归顺大清。真有不知好歹要顽抗到底的,从入滇大军抽几支出来怎么也能把他们扫平了,哪里需满州子弟去流血流汗。
  可皇上非不这么干,硬是把本该去福建的济度调去广东,再改派内大臣达素去福建,这朝令夕改的可不是好苗头。而且这样一来原本调拨南下去福建的兵就要跟着去广东,达素这边总不能一个人去福建吧,这还得调牛录,一来二去,得调多少牛录才够?
  便是一向支持顺治的岳乐对于这两道旨意也是心中不满的,他知道皇帝之所以叫广东立即出兵围剿太平军,是因为那个洋玛法的朋友在澳门叫太平军欺负了,可国家大事焉能因为私人之事而随意改动处置?休说一个洋玛法了,就是亲玛法的朋友也不能影响国事!
  岳乐出午门的时候看到一人跪在宫门前,却是平南王尚可喜的次子尚之孝,皇上准了尚可喜的奏,叫尚之孝在汉军镶蓝旗里做了个都统,瞅他这样,怕是知道广东的事情,在午门外磕请圣恩准他南下报仇呢吧。
  有人不禁想道,平南王尚可喜已经死了,世子尚之信现在也没个下落,说不得也叫太平军杀了,那这尚之孝便成了平南王爵位的唯一继承人,却不知皇上是不是要让这尚之孝袭爵。
  岳乐却是摇头,平南藩下的汉军都不在了,尚之孝想袭平南王的爵怕是很难。当年靖南王耿仲明死后,皇上就不想让耿继茂袭爵,硬是拖了几年,要不是太后发话下来,耿继茂根本就不可能成为靖南王。现在耿继茂降了明朝,有他这恶例在,尚之孝袭爵恐怕没什么指望了。
  尚之孝只那么跪在那里,也不喊,也不哭,看着叫人颇是心酸。范文程出来时叹了口气,问宫门守卫的侍卫可曾进宫替尚之孝禀报,侍卫说已经报了,可皇上没发话要见尚之孝。
  范文程无奈,皇上不肯见尚之孝,他又能如何,他现在已经致仕在家,虽列名议政大臣,可除了要紧事才上朝,其余时间都是不问朝政的。尚之孝这事,他更不好过问,于是上了轿子回府。宁完我同样如此,不愿替尚之孝去向皇帝求什么情。
  济度回到王府后,就见嫡福晋博尔吉吉特领着几个侧福晋在看一个汉人侍女在那唱着什么。
  因为大清奉行满蒙联姻,要求皇帝和王爷贝勒们带头娶蒙古女子为妻,所以济度这个亲王的嫡福晋就是科尔沁多罗贝勒绰尔济的女儿。另一个侧福晋吴鲁特也是博尔吉吉特氏,乃是蒙古都统布彦泰之女;第二侧福晋博尔吉吉特氏,是二等侍卫尚阿泰之女,只有庶福晋额塞礼氏是满州女人。
  女人们见王爷进来连忙上前请安。那汉子女子也匆忙跪下磕了个头。见王爷脸色不好,女人们全都敛起笑容,不敢出声,只有福晋博尔吉吉特氏陪着笑脸,请王爷上座叙话。
  济度仍然站在门前,一双眼睛阴沉沉地轮流打量他的福晋们,竭力压着火,用讥讽的口吻说:“你们刚才在做什么?这么高兴,听着这么来劲?”
  女人们垂下眼睛,她们可不傻,哪个不晓得王爷这话带着剌,因此谁也不敢答话。那汉人女子脸都吓得白了。
  济度往厅内走了几步,突然大吼起来:“你们也喝迷魂汤啦,把汉人的东西弄到我府上,混帐!滚,给我滚,统统都给我滚!”
  侧福晋们惊惶满面,急急忙忙地退了出去。那汉人女子更是吓得腿直哆嗦,要不是边上有个丫鬟扶了她一把,怕是都走不动道。
  女人们被吓得退出去后,济度还不甘休,对着她们的背影追骂一句:“再敢在我府上弄汉人那一套,看我不扒了你们皮!”
  “橐橐橐”的旗人女子木底鞋一阵乱响,女人们溜得飞快,眨眼间都消失在济度的视线中。济度余怒未消,转过脸来训斥福晋博尔吉吉特:“看你把她们纵容成什么样子!汉人那些妖里妖气的东西,竟透到我的家里来了,成什么话?你不管,反倒跟她们一起瞎咧咧!”
  福晋心中有苦,不知道丈夫吃了什么药子火气这么大,她赔笑劝道:“王爷别生气了,吃饭穿衣,都是小事,何必那么认真?再说女人家谁不爱打扮?她们打扮还不是给你看?犯得着发那么大的火?”
  “我不看!这是亡国之音,亡国之妆!懂不懂?咱们满洲家要严守古制祖风,这汉俗汉风一点不能沾!你管着府里内事,风气坏了就得怪你!”
  丈夫这大帽子扣得福晋心里不高兴,可是没敢表现出来,沉默片刻方缓缓说道:“汉人的东西未必都是坏的,他们的菜烧得便好吃,你不是也爱吃他们烧得菜么。”
  济度哼了一声,没有吱声。
  见丈夫不吱声,福晋有了底气,又道:“要是都按祖先的习俗过日子,咱们还该回到深山老林里,架上火堆烤黄羊腿,何必住这大殿高堂,吃这细面白米的饭、煎炒烹炸的菜呢?……再说你们男人千辛万苦杀进中原,抢了汉人的江山,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