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豪是大西军出身,虽说晋王对他不免有些不公,但感情上他还是倾向入滇和晋王并肩作战的。但也正因为他是大西军出身,所以他不便和威远侯郭登第他们一样请战。
  苏纳和赵自强这两个镇将,一个是满州出身,一个是绿营出身,二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嗜杀。前者在潮州干了不少屠寨事,后者则是做了几桩屠城事。但二人对于周士相的忠心却不容置疑,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后路,唯有太平军越强,他们才能活下去,否则,他们会死的很难看。二将出身决定了他们对于入滇勤永历那个明朝皇帝很是消极,若非周士相执意要西征勤王,他们压根不可能对云南那边多看一眼。
  黄四成、胡明义、李国安这几个绿营出身的旅校对勤王这件事,态度颇是玩昧,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勤王,勤王意义又何在。他们只清楚一点,那就是周大帅发了话,他们就要听,要不然他们就没法在太平军混。
  相较绿营出身的这帮人对于入滇勤王可去可不去的态度,苏日勒、鄂多等满蒙降将却和第九镇诸人一般对于勤王很是心切,也很焦虑。内中原因说白了却是关系自身利益所在,若明朝真亡了,这太平军能扛得住腾出手来的清廷?太平军扛不住,他们都得完蛋。所以云南一定要去,仗也一定要打,且一定要打赢。不然,不会有他们好果子吃。
  邵成国颇像个独行侠,负手在那,什么话也不说,谁也不知道他内心真实想法。看他模样,倒和边上沉默不语的齐豪能有一比。于世忠是戚家军后裔,对于大明皇帝自然是无比忠诚,但他现在是太平军一员,是太平军给了他容身之地,是周士相给他机会大展手脚,因此于公于私,他都不便和第九镇诸将一样“逼迫”周士相出兵。
  海北道周腾凤因为过于关切朝廷存亡,情急之下竟口不择言,说周士相在桂林顿兵不进有坐视朝廷覆没之意,此言一出,威远侯郭登第立时慌得赶紧扯了周腾凤一下,示意他不要乱说话,免恼了周士相。漳平伯周金汤他们也觉周腾凤有些过了,纷纷打住,有些担心周士相会不会借题发作,趁机拿下周腾凤彻底吞了他手下那旅兵。
  周士相却没有着恼,不过也没有告诉诸将什么时候出兵,而是示意军部官赵四海将军情司派往贵州的探子送来的最新情报通报诸将知晓。
  “据探,伪广西巡抚陈维新退入贵州都匀后向清军统帅多尼求援,多尼已令广西提督线国安领军回返堵我军入贵州。另据降官广西左布政张自昌交待,线国安入贵州前只带了万余兵,但现在其部恐怕有三四万人左右,这多出来的兵马都是贵州、云南的降军,战力大致相当普通绿营。”
  将这消息说完,赵四海又拿出另一份情报,展开对诸将道:“多尼除令线国安回师堵截我军外,又命伪平郡王罗可驿领满兵四千余回返贵阳,探得此部满兵多打白旗和蓝旗。我军若要入滇勤王,只能走贵州一途,也就是线国安当日所走路线,走南丹州、那地州北上入贵州境,经丰宁、独山至都匀,尔后沿官道入贵阳,再由贵阳南下入滇。”
  说着,赵四海转身走到周士相身后,指着军部参谋们绘制的巨幅西南地图对众人道:“若不走这条路,那我军只能走桂西南入滇,而桂西南多是丛山峻岭,根本无大道可走,也无法容大军通过。真要走这条路,各部装备都要放弃,炮镇也不能过,粮草运输更是困难,且耗时耗力,得不偿失,故军部认为此路不可取。”
  话音刚落,海北道周腾凤就道:“桂西南不可走,那便走南丹入贵州,他线国安能走得,我们一样能走得。”
  赵四海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日,贵州清军知我军占领广西后就开始封堵入黔官道,于要道多设城寨。当日线国安走这条道路也是困难重重,他能顺利到达贵阳的原因在于贵州明军因孙可望降清事毫无战意,根本没有抵抗,遂让线国安顺利通过。现在我们要入贵州,面对的不但是这条道路的难行,还要面对清军的层层拦阻,所以走这条路的困难也很大。”
  周腾凤听着有些不岔,愤声说道:“困难再大我等也要勤王,难道因为困难就不顾圣驾安危了吗?若真如此,那兴平伯当日又何以号召我等勤王?”
  赵四海笑了笑,没有介意周腾凤的怒气,他道:“周大人不要着急,大帅可没有说不勤王。只是勤王的方法有很多,未必就一定要入滇才能勤王。”
  “大帅的意思是?”
  威远侯郭登第扭头看向正座在那的周士相。诸将的视线也纷纷从地图上移了开来。
  周士相依旧没有开口,仍是赵四海为他说道:“大帅的意思是第五镇从南丹佯攻西进,造成我军大举入黔姿态,将线国安从贵州诱入广西,放他深入至柳州,然后在柳州歼灭线部。若线部至柳州,则由水师配合邵九公的第三镇坚守,另从第十镇、十一镇各调一旅归第三镇指挥,第五镇在柳州附近待命。柳州战事由邵九公统一负责。”
  诸将正在议论此方案的可行性,第五镇镇将赵自强突然开口道:“柳州开打,那我们去哪?”
  “我们去湖南。”
  说话的不是赵四海,而是久未开口的周士相。


第543章 夔东十三家
  周士相起身走到地图前,右手食指落在了与广西交界的湖南境内,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对诸将道:“此次勤王,本帅意不入滇,也不入黔,而是入湘!”
  入湘?!
  诸将被周士相这一决定惊呆,除了少数几人,余下都不知入湘之事,故而皆是一头雾水的望着地图,人人脑中都是一个疑问:勤王怎的勤到湖南去了?
  庆丰伯李光伯反应过来,脱口问道:“圣驾在滇,大帅召我等勤王自当入滇,何以反北上入湘?”
  李光伯其实更想问的是,你秀才在广东说好带着我们去云南勤王,大伙信了你,也响应了你,现在广西已经拿下,你不立即带着我们去云南救驾,反跑不相干的湖南去,你安的什么心思?你秀才到底是不是真想勤王?难道连总督和张巡抚真说中了,你秀才压根没有勤王心思,只想借着这名头拉拢人心收编我们?否则何以出此下策!
  “入湘如何勤王?还请兴平示下!”海北道周腾凤也不客气的质问起来。
  漳平伯周金汤等第九镇诸将也是人人神情变幻,对周士相不入滇反入湘的决策感到不满,便是苏日勒、鄂多、齐豪、于世忠等人也对这个部署感到不解和疑惑。铁毅、苏纳等人却对第九镇诸将的态度感到不快,不过大帅没说什么,他们也不好指责什么。
  “谁说入湘不是勤王了?”
  赵四海看了眼周士相,向前一步,沉声对诸将道:“入滇清军粮草皆由贵阳转运,而贵阳粮草又是从湖南转运而来,大帅决定入湘便是要断清军粮道。”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诸位想必都知道,此次清军大举入滇,所需粮草湖广之地根本不能供应,全赖清廷调拨东南漕米,故清军要是知道我军入湖南,为了确保粮道不失,多尼定然会大举抽兵北返,如此一来自然减轻云南那边压力。此策和入滇勤王有什么区别,不同样可以牵制大量清军么?”
  周腾凤、李光伯等人一时语滞,赵四海说的不假,清廷供应西南清军的粮食全来自于东南调拨,而东南的粮食又是经湖南输送至贵阳,再由贵阳往云南输送,若太平军突然北上攻打湖南,势必就会掐断清军粮道。为保粮道不失,多尼肯定会派大军北上攻打太平军,这样和太平军直接进入云南没有区别,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牵制清军,减轻晋王的压力。只要能够达成这个目的,谁也不能说周士相没有用心勤王。
  威远侯郭登第却提出了一个疑问,他道:“既然清军粮道是经湖南往贵阳,那大帅为何不直接打贵阳,反而要北上打湖南呢?”
  “对,要断他粮道,莫不如直接入贵州打贵阳,绕那么一圈去湖南做什么?”李光伯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由嚷了起来。
  赵四海解释道:“线国安已经领军回返,贵州清军又早有防备,真要去打贵阳,这一路可都是硬仗苦仗,且不说咱们能不能打到贵阳城下,就说这一路耽搁的时间,恐怕晋王那里早就顶不住了。所以这种呆仗我们没必要去打,反之湖南那边则不同,驻防湖南的清军主力大半都被洪承畴带去了云南,剩下的都是些二三流的营兵,我军真杀奔过去,这些营兵根本不堪一击,咱们可以很快达成截断清军粮道的目的。再者,去湖南的路可比去贵州的路好走多了。”
  赵四海说话,赵自强在那嘿嘿一笑:“赵军部的话在理,湖南的那些不入流的清兵,我第五镇能包打下来。”闻言,苏纳不由看了他一眼,眼神明显不服气。铁毅则是微笑不语,暗道赵自强刚才没听明白吗,大帅准备让你佯攻贵州诱线国安下来呢,怎可能还带着你五镇去湖南。湖南那些杂兵就不劳你第五镇了,我第二镇抬抬手就能把他们给全灭了。
  周腾凤、李光伯听了赵自强包打湖南清军的豪言,心中既高兴也不高兴。高兴的是这么强悍的兵马是他们的友军,不高兴的则是第九镇可没这个实力敢说包打湖南。
  虽担心云南圣驾安危,但周、李等人也知赵四海所言不假,从难度上来看,打湖南肯定比打贵州轻松的多,且二者能够收到的效果一样大,对云南局面产生的影响也是一般,所以他们没理由反对什么。再者,此策略是周士相亲自制定,他们便是反对也没有用,毕竟他们加在一块也不过一镇兵马。真要不同意去打湖南,周士相翻手就能把他们收拾掉。而且说实在的,别看他们叫嚷着凶,可真要一路去啃贵州这块硬骨头,就是周士相再一视同仁,不将他们当炮灰使,他们自忖也是没有那个实力的。
  威远侯郭登第在心中盘算了去湖南的得失后,便问周士相道:“大帅可是要北上直攻全州和永州,然后进取长沙,就此拿下湖南?”
  “不,本帅的胃口没那么大。”
  周士相摇了摇头,指着地图上的湘黔交界处对诸将道:“我意走怀远取靖州、沅州二府,此二府皆是湖南通往贵州要道,若据之,则清军粮道便断。不仅如此,本帅还要彻底封死这两处进出贵州的要道,令得云贵清军无法北上湖南。广西这边同样如此,以柳州、桂林为依托,锁死桂黔边境,这样一来,清军想要出云贵,只有走四川往汉中一途,短期内他们只能困在云贵。”
  “大帅要将清军困在云贵?!”
  诸将都被周士相这个部署吃了一惊,这个想法也实在是胆大了些,我们能办到?
  “柳州这边要诱线国安下来,大帅只带着几镇兵北上湖南,又如何能封住湘黔边境?”
  郭登第不是不相信太平军的战斗力,周士相亲自领兵北上拿下湖南绝对没有问题,问题是湖南的清军是不足为虑,可是云贵的几十万清军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太平军把他们北上的道路给封了?清军真要大举北返,仅凭这几个镇两三万兵马真能挡住他们?
  “我们的兵马是有限,单靠我太平军一家自然难以同时封锁湘黔、桂黔边境,不过你们不要忘了这里还有我大明一支兵马在,若咱们能够将他们接应到湖南,那自然不用担心兵力不够这个问题。”
  周士相的手指忽的移到了沅州北面永顺军民宣慰司上方的施州卫一带。
  郭登第一怔,旋即脱口叫道:“夔东十三家?!”


第544章 拥唐派
  夔东十三家?
  在场诸将有知道十三家的,也有不知道的。铁毅便是这个不知道的,所以他看向赵四海,希望对方能告知这夔东十三家指的是哪路兵马。不想赵四海其实也并不太清楚这十三家的底细,只知是原来闯贼李自成大顺军的余部。
  海北道周腾凤早年曾在湖南游学过,当时正值清军南下,他有幸在当时力主联合顺军余部抗清的湖广巡抚堵胤锡手下做过几月记室,所以一听周士相竟要接应夔东十三家入湖南,顿时又惊又佩服道:“兴平此策大好!那十三家除三谭外皆是忠贞营精锐,此辈久在行伍之间,动则奋,静则玩,及其锋而用之,若能使他们于夔东脱困入湖南,于大明大有功!”
  这又是夔东十三家,又是忠贞营的,铁毅听了更是一头雾水。齐豪是大西军出身,在场诸将之中,倒属他对同是农民军出身的夔东兵了解的多些,于是他便站出来对不清楚的诸将说道:“大帅所言夔东十三家除了三谭外皆是顺军余部。十几年前,李瞎子在山海关兵败退出京师,一路由他领着东下,另一路则由他侄儿李过、小舅子高一功领着由陕西进入湖北……”
  这正说着,抱着铁锤窝在门口两眼直打皮的瞎子李却猛的跳将出来,愤声叫道:“俺啥时候跑到山海关去了,又啥时候有个小舅子姓高的了,齐指挥莫要造俺的谣!”
  听了这话,厅内诸将都是失声笑了起来,齐豪口中的李瞎子可不是眼面前这个瞎子李,比起来,瞎子李连给那个李瞎子提鞋的资格都没有。离门口近的旅校于世忠拉过瞎子李,将那李瞎子来历相告,听后,瞎子李顿时吐了吐舌头,灰溜溜的又窝了回去。他再是大老粗,闯王李自成的大名总是晓得的。
  瞎子李这一闹,厅内气氛倒是活跃了不少。齐豪那边又继续为众人说道十三家的事。他口中直将李自成一口一个李瞎子叫着,却是因为他旧主西大王张献忠和李自成不和,所以平日张献忠都是管李自成叫李瞎子,久而久之,这大西军上下便都以李瞎子来称李自成。叫了快二十年了,齐豪这也是改不了口了,倒不是真的对李自成有多大怨恨。
  “……李瞎子在九宫山遭伏身死后,原先跟随他东下的大顺军将领田见秀、刘芳亮、吴汝义、袁宗第、刘体纯等人不肯丧了汉人气节,也不肯改了祖宗衣冠,所以拒绝了满州人的招降,同明朝的督师何腾蛟联络,可那何腾蛟却看不起田见秀他们,处处刁难,根本不给田见秀他们粮饷供应,所以田见秀等人在湖南站不住脚,听说李过、高一功他们到了湖北,便领军北上和李高二人会合。
  之后,那时的湖广巡抚堵胤锡向隆武皇帝力主和顺军联合,隆武皇帝不念旧仇,欣然下旨册封李过等人为侯爷,命顺军余部改为忠贞营。后来隆武帝殉国,永历皇帝登基……十多年下来,当年的大顺军、忠贞营余部一直在川陕鄂豫这四省交界之地坚持抗清,现在的首领听说是李来亨、袁宗第、刘体纯等人。至于那三谭,说的是涪侯谭文、仁寿侯谭诣、新津侯谭弘,这三谭并非顺军余部,而是原先四川的明朝兵马。”
  齐豪所说大致与周士相了解到的不差,他比齐豪多知道的一点便是这大顺军余部是南明坚持到最后的抗清力量,直到康麻子那会才彻底失败。所以世人都说南明史直到永历被杀结束,但严格说起来应以夔东抗清基地覆没为止。至少,大陆上如此。
  周士相缓缓扫视诸将,开口道:“正如海北道所言,夔东兵久在行伍之间,又皆是当年顺军精锐,如我们能够将他们从夔东接出,对我太平军绝对是一大臂助。”
  铁毅点了点头,问道:“那十三家困在夔东,我们如何才能接应他们出来?”
  “把湖北清军打跑,十三家自然能出来。”
  周士相笑了笑,十三家被困在夔东的原因一方面是占据地盘太小,太过贫瘠,自身难以发展,导致实力越来越弱。另外一方面则是被清军堵死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