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万不能全吊了,先少量,免参力太重,未救人反害人。这些,郎中自然知道,当下应了便去。
  晋王昏睡这段时间,吴三省将他所知道的呍南情况和勒统武等人说了,听说马宝、马惟兴他们都降了吴三桂,诸将都是愤慨。白文选又详细问了黎维祚天子之事,听后和吴三省都觉这事有些麻烦。众人一时拿不定主意,只能等晋王醒来商议如何办。
  晋王昏睡了两个多时辰后,方悠悠醒来,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叫嗣兴唤来白文选和吴三省等人。白文选和吴三省则是苦劝晋王先用药,服点参汤,再议大事。晋王竟然听了,将药与参汤都是喝得干净。脸上虽仍枯黄,无有一点血色,但看着却是比先前精神许多。
  众人见了,自是欣喜万分。


第795章 非定国负君,君负定国也!
  晋王仔细问了南都光复详情,白文选将庆阳王冯双礼那封信取出让晋王看。
  晋王看后,久久没有说话。
  冯双礼信中有言自天子弃国后,太平军便在广东拥立唐王朱聿锷监国,尔后粤国公周士相挥师北伐,先下江西,后下南都,此刻正与清顺治大军隔江对峙。同时,广西、湖南、湖北三省尽皆光复,清湖广总督张长庚都开城投降了。
  冯双礼又称南都既下,唐监国必会至南都祭孝陵,登大位。虽然冯双礼信中没有确切言语表明自己会拥唐,但他称已和占据湖广的忠贞营取得联络,并向南都派出了使者。这个态度无疑表明了冯双礼在唐、桂之间已是倒向了唐藩。
  白文选对冯双礼的选择没有任何反感,换作是他,亦会这么做。毕竟唐藩现在已拥半壁,而天子却弃国而逃,如今更成了清军俘虏,换谁,都不会甘心再拥这皇帝。只是他知晋王向来对天子忠心,所以猜测晋王肯定不会抛弃永历,转而选择响应拥唐率部前往广西,故而不敢相询。
  吴三省犹豫了下,问晋王道:“眼下南都光复,天子却落在了吴三桂手中,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晋王没有多想,将信放下后,看着白文选和吴三省二人道:“当务之急,须救天子。”
  “如何救?”
  白文选有些为难,“我等兵马合在一块不过万余,军士又多伤病,滇南几处要道都被清军占据,恐难救出天子。”
  白文选说的是实情,他手下只有四千多人,其中有官499名,兵只3800余名、马3260匹、象12只。晋王手下有官469人,兵4520余名,马2954匹,象32只。加上吴三省从孟定带来的2630名官兵,明军加在一块兵也不过万余,其中还有近乎一半伤病,能战之兵不足五千之数。而云贵的清军,仅吴三桂手中就有十多万兵马,实力是明军的十几倍,又控制了滇南大小城池和要道,所以理论上明军是根本无力打回云南,更休提什么救天子了。晋王执意要打去云南的话,可谓无丝毫胜算,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晋王却道马上将南都光复的消息广发檄文于各地土司,邀他们前来合兵攻打云南。另外晋王又道,吴三桂手下兵马虽多,但大半乃是明军降兵,而那些明军降兵又多是大西军旧部,未必会和旧日同袍拼个你死我活。
  “以前马宝他们降清,是因为局面崩溃,绝望之下才选个活路,如今鞑子丢了南都,江南半壁只云贵在清军手中,川中又有庆阳王和文督师他们,这吴三桂和多尼就如笼中之鸟般。故我以为吴三桂此刻的担心应比我们还要大,若我们挥师北进,不说从者如云,至不济,也会让吴三桂如茫在背……那些土司亦是如此,眼下局面利我,他们总会心动。总之,不管如何,天子蒙尘,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哪怕是舍了性命,也要将他救出来,否则,何以为臣?”
  晋王执意要救天子,白文选、吴三省他们虽不情愿,但知也劝不住他,加上也不忍再看晋王伤心,故都应了。却都劝晋王先养病,等身子彻底好了再北进。晋王也知道他的身体关系全军命运,故答应下来。只待病体稍好,能够骑兵便领军北还。
  过了几日,却有暹罗国(即泰国)派使者六十多人来联络,请晋王移军景线暂时休整,然后由暹罗提供象、马,帮助明军收复云南。暹罗使者除带来丰厚礼物外,还取出神宗皇帝时所给敕书、勘合,表示对明朝眷恋之情。
  暹罗使者告知晋王:“前者八十二人驾随,流落在我国,王子厚待,每人每日米二升,银三钱。”
  晋王自是感动,对暹罗君臣的好意非常感激,盛情款待来使,派兵部主事张心和等十余人同往暹罗联络。若暹罗能够出兵相助,无疑复国声势更大。
  晋王养病这半个月,各地土司纷纷收到了明朝南都光复的消息,果然不少土司以为明朝恢复有望,不再采取观望或敌视明军态度,要不就是带族人来和明军会师,要么就是提供粮草,这让明军的困境得到了缓和。
  十月二十七日,晋王决定领军北上解救天子,计有明军6000余,土司兵5000多,另有陆续从滇西辗转来投的明军散部,亦有2000多人。
  国境传来李定国大举北返,要救回朱由榔的消息后,吴三桂顿觉棘手。
  有关太平军光复南都的消息,吴三桂知道肯定是封锁不了多久的,不说李定国从其他途径获悉这个消息,就是自己手下的降军之中也会有人将这一消息泄露出去。他觉得麻烦的是,李定国大张旗鼓来救朱由榔的消息会传到贵阳的多尼耳中去。虽不怕多尼这个黄毛小儿,但总是个大麻烦,毕竟,他还没决定反正归明呢。
  吴三桂思来想去,决定派二女婿郭壮图和马宝领军两万前往抵抗李定国兵,不求将李定国击败,只求将他挡在国境外。至于多尼那边,咬死是谣言就是。
  明清双方在孟养相遇。李定国部就山立营,保持戒备。次日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因为马宝不想和晋王交战,所以见胜负未分,两边损失都不大,便劝说郭壮图撤军,请平西王另作打算。
  郭壮图知道丈人欲拥朱由榔易帜反正,所以也不想和李定国打,便领军撤走,只留精兵镇守要道,不让明军深入云南。
  吴三桂没有责怪郭壮图和马宝退军,因为他也不想和李定国大打出手,这样会损耗他的实力。但是李定国不退,最终还是要血战一场,不管胜负,都会有损失。为此,他向洪承畴讨主意,洪承畴笑道:“前番听闻李定国、白文选他们去缅甸救朱由榔,朱由榔却下旨让他们撤退,又对缅甸人说,但有来救他的明朝官兵,可以尽数斩杀消灭。你手中有这宝贝,为何不利用?”
  吴三桂一想也对,忙去逼朱由榔写圣旨让李定国投降。
  朱由榔果然老实写了,圣旨上不仅要李定国向吴三桂投降,更写道:“朕在平西王处,一切安堵。今定国惟谋私名,不念朕危,是何忠臣也?!”
  不但如此,朱由榔又给各地土司也发了一道旨意,上面说:“定国惟顾忠义名节,不念君上安危。今后有定国各营兵来,不可馈以粮饷,可力剿为功也!”
  李定国见到圣旨后,气得吐血大哭:“非定国负君,是君负定国也!


第796章 千里大逃奔
  吴三桂的担心成真了,李定国挥兵要救朱由榔的消息终是传到了贵阳的多尼耳中。
  “吴三桂想干什么?他如何敢瞒着朝廷藏匿朱由榔!”
  病才刚好些的多尼惊疑不定,若是此事是真,那吴三桂此举和欲谋造反有什么区别。难道说他吴三桂也不看好大清,做了十六年满州鹰犬,回过头又要做朱家的狗了吗?
  罗可铎也被这消息吓住,呆在那里说不出话来。要是吴三桂举旗造反,十几万兵马北上打贵州,他和多尼肯定打不过!
  多尼和罗可铎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从前又未经战阵,入滇以来又诸事不顺,困在贵阳每日只想北归,陡听吴三桂有反意,自是慌得不知如何办。
  “走,赶紧走,这鬼地方一天也不能多呆了!多尼,我们从四川走,去陕西,回北京去!”
  罗可铎是真想离开贵州,江宁被明军收复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走了。贵州这鬼地方,要吃没吃的,要喝没喝的,还有把满州子弟拿去换猪肉的土人肆虐,他可不想堂堂一个满州郡王最后落得脑袋就值半片猪肉!
  “走?”
  多尼怔在那里,却是动心了。只是没有朝廷调令,就这么走,怕回到北京后,福临肯定不会饶他。
  “再不走什么时候走?等明军和吴三桂夹击咱们吗?……咱们现在走,好歹能把这两万满蒙子弟带回去,福临他不会怪我们的!就算他要治咱们的罪,太后总不会不管吧?”
  见平郡王拼命劝信王撤军,爱星阿急了,赶紧劝道:“两位王爷也别急,这事只是传言,真假未知。奴才以为还是派人去云南打探清楚的好,别是明军的奸计。”
  爱星阿是领侍卫内大臣,其祖父是一等总兵官、武勋王扬古利,其父乃一等公塔瞻。早在顺治八年爱星阿就领军出征过,所以阅历和经验要比两位王爷强很多。他劝多尼不要着急,不能因未经证实的传言就怀疑吴三桂。在他的劝说下,多尼方稍定,问爱星阿:“那你说怎么办?”
  爱星阿想了想,建议派人到云南,让吴三桂至贵阳大营商议攻打湖广军事。若吴三桂来,那说明他没有二心;若他不肯来,则恐怕吴三桂真是藏了朱由榔,存了反心。
  罗可铎问爱星阿,要是吴三桂不肯来怎么办。爱星阿苦笑一声,直言若吴三桂不来,贵阳也拿他没有办法,就是朝廷也拿他没有办法。他们唯一能做的事,除了将吴三桂谋反之事上奏朝廷,便是要为贵阳的这两万满蒙子弟寻个归路了。
  多尼听后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为何局面会弄成这样。罗可铎却想着不能干等吴三桂是真反假反,得立即着手准备撤退的事,免得跑都来不及。
  “二位王爷也别多想,吴三桂到底是不是反了,还得试了才知道。”
  爱星阿竭力宽慰这两个少年主子。多尼也没办法,只能派人去云南要吴三桂来贵阳军议。
  接到多尼要吴三桂去贵阳的军令后,吴三桂部下幕僚和诸将一致反对吴三桂去贵阳,洪承畴也认为不能去。这节骨眼,去贵阳太危险。多尼和罗可铎固然是黄毛小儿,可万一这两人犯了浑性子,把吴三桂给扣下,或是杀了,那云南十几万大军可就群龙无首了。
  洪承畴给吴三桂出了个主意,让他借口李定国在勐腊一带和土司歃血作盟,意欲反攻为名,说无暇分身赴贵阳。
  “我不去,多尼必认定我反,这不是叫我不反也得反了?”
  吴三桂很是担心,东南胜负未定,他就匆匆举旗反正,怎么也不合他的利益。贼秀才打赢还好说,可万一是顺治赢了呢?
  洪承畴知道这个名义上的学生最是首鼠两端,既想获取最大好处又不肯担风险,实是个不能成大事的人。若不是自己死后名声要着落在吴三桂身上,他才不愿相助于他。
  “多尼认定你反又如何?他还能来打你不成?”
  吴三桂迟疑一下,道:“多尼是不敢来打我,可顺治总是认为我反了。”
  洪承畴微微摇头:“你一日不称明臣,一日不举明旗,顺治如何认定你反了?”
  “呃?老师的意思是?”吴三桂一脸不解。
  洪承畴耐着性子为吴三桂分析了一番,在他看来,清廷现在能够动用的重兵就两支,一支在江北大营,一支就是多尼手下的贵州清军。江北大营有太平军牵制,顺治就是想抽兵对付吴三桂都不能,而多尼本就畏惧吴三桂,黄毛小儿不堪成事,又哪里来的胆量和本事敢对付久经沙场的吴三桂和他手下的关宁精锐?
  所以洪承畴认为吴三桂根本不必担心清廷会腾出手先对付他,顺治没有这个实力,多尼没有这个能力。他只要一日不公开打出复明旗帜,清廷哪怕知道他想干什么,也只会安抚,而不是就此决裂,将吴三桂彻底逼向明朝。
  “你已立于不败之地,又何必担心这担心那?”
  洪承畴的话坚定了吴三桂信心,派人去贵阳回禀多尼他无法前往贵阳。吴三桂和洪承畴都以为多尼收到这个回复后会捏着鼻子认下,顶多在滇黔边境做些戒备,哪曾想多尼和罗可铎两人一商议,竟不顾爱星阿的反对,直接下令贵州的清军随他们逃往四川。
  贵州清军除了两万余满蒙兵,另有六万多明军降兵,多半是孙可望驾前军。多尼撤军命令一下,清军在贵州驻扎的城池大肆烧杀抢掠,尔后满蒙兵押着那几万明军降兵一路直往重庆方向逃奔。
  多尼进入重庆后,立即率部西入成都,抢光四川巡抚高明瞻囤积的军粮后竟是洗了成都城往北狂奔。途中粮食吃光便搜杀百姓、民夫为食,后又杀南方绿营兵为食。致使营兵一哄而散,最后多尼到达保宁时,八万多清军只剩两万多满蒙兵,其余不是逃散,就是被他们杀食。
  川陕总督李国英没想到信王竟会直接领大军逃回来,急忙筹集军粮,另八百里加急快马报讯于江北行营。


第797章 请叫我库恩布大人
  多尼和罗可铎从贵阳往重沁大逃奔时,远在数千里外长江北岸的安庆城中,得浩荡圣恩晋满州正黄旗、赐满州名库恩布、授一等精奇尼哈番爵位的江南江安提督唐三水正与固山额真金砺商量着一件大事。
  “太平寇太贪心了,上次刚给他们十五万两,这才几天功夫他们又来要钱,这真是太不讲信用了……唉,我真是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不听图海所劝,以致今日被贼寇所挟!……我……我对不住皇上,对不住大清啊!”
  金砺很气愤,也很后悔,亦有些埋怨唐三水,要不是他非说留图海不得,他如何会杀掉图海,又如何会上了这贼船,害得如今连回头路都没的走。
  “金兄,此一时,彼一时,你以为我想给他们银子啊?这不是没办法的事吗?人家现在形势比咱们强,由不得咱们不答应啊!”
  唐三水撇了撇嘴,金砺这话他可不乐意听,当初拍板同意拿银子赎城的可是他金额真,不是他唐提督。
  不过念在太平寇这次干的确是不地道,唐三水便不和金砺计较,他哭丧着脸道:“你想,这长江尽落在太平寇手中,皇上大军过不得大江,马逢知也反了,太平寇腰杆子硬了,不来敲我们敲谁去?”说到这,顿了一顿,又有些庆幸道:“不过金兄放心,兄弟我已经派人去和姓于的说的明白,这回给了银子,就别想我们再出银子,他娘的,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他姓于的真要欺人太甚,咱们就和他们拼了!”
  唐三水这话说的豪迈,可金砺听着不是滋味,这把柄都落太平寇手里了,真要来硬的,人家把这事往江北大营一捅,皇上知道他和唐三水拿银子赎城,而不是奏章所说的浴血厮杀,能有他们的好?
  金砺干咳了两声,转了话头:“若真能花钱买平安,我倒也没意见。只是三十万两总是太多了,我们到哪去弄给他们?”
  唐三水深有同感,他道:“是咧,我也觉得多了,可这数不是没定下么……不管如何,咱们总要争取一下,哪怕少一万两,总是咱们替安庆百姓尽了力不是?真不成,那也不能怪咱们,为了百姓,咱们掏光家底总要办吧?”
  “你看着办吧。皇上旨意要你做江安提督,又不是让我。”
  金砺垂头丧气,把这事交给唐三水去办了。他心里也明白得很,这银子他们是不出也得出,因为不出的后果比出的要严重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只要安庆还在,只要这官帽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