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74章 哪还顾得了你们!
  江南四月天,多阴雨,下得几日,气温便极低,让人只觉春寒未去。桐乡县的细雨便接连下了数日,这日雨停了,却大雾弥漫,直至响午时分才慢慢消散。抬头看天,不见日头。这一整日便这么昏沉沉,直至夜色降临。
  亥时时分,桐乡县城一片寂静,城墙上偶有几个放哨的守兵走动取暖。城门楼上挂着的白纸灯笼,不住在冷风中摇晃,在夜色中发出朦胧的微光。城内百姓,早已入眠,就是那守军,也大多入了梦乡。连日阴雨导致道路泥泞,北面又有嘉兴府城挡在前头,桐乡守军根本不虞太平军会打过来。然而,桐乡清军却不知,就在昨日,太平军第六镇已经攻克嘉兴,生擒抚标游击刘承荫。为了震摄左近清军及那些附清士绅,第六镇镇将苏纳下令将刘承荫及十数清军校佐斩首。
  兵贵神速,一举攻克嘉兴后,苏纳立即命本镇丁旅向桐乡进军,丙旅则攻平湖,其本人则率甲旅及乙旅并镇卫本部攻打海宁卫,以求一举扫平嘉兴清军,尔后无后顾之忧,全镇挥师杭州,一举拿下浙江。
  进攻桐乡的丁旅是第六镇在苏州以清军降兵及浙军新组成的一旅兵,旅校王行知原是浙军张煌言部,其父王德远乃是东江毛帅部将。后毛帅被杀,东江镇各将因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王德远不愿与同僚手足相残,便逃离东江,安家在莱州。
  甲申国变之后,王德远举家南迁,后入定西侯张名振部抗清,被授副将。永历三年,王德远战死在舟山,其部由王行知接管,其后参与浙军抗清诸役,深得定西侯张名振及尚书张煌言赏识。王行知好使长枪,永历九年随定西侯在金厦时曾得泰西人邓肯指点枪阵,于军中练有百余人的枪阵。
  浙军随延平大军入江败亡之后,王行知一直跟随尚书张煌言左右,后浙军余部得太平军相救。随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浙军大部被改编为长江水师,余下少数擅陆战的将士则被编入太平军各镇,王行知便调往驻苏州的第六镇任旅校。其在浙军挂的是副将衔,太平军的旅校却只千户衔,属于高职低配。不过浙军上下却无怨言,这一方面固然是太平军比浙军强大得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太平军于浙军乃是救命恩人。当然,其中张煌言的协调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太平军江北大战后,周士相便一直在整合清军降兵及浙军、郑军,力求建制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取消原各军的官衔职司,一律以太平军为准。诸如从前哪怕是总兵官的,到了太平军中,也只能以太平军的军职为准,如王行知这种副将改任千户旅校的大有人在,总兵任副旅的更有其人。
  王行知的丁旅中清军降兵和浙军大约占了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是从另外三旅抽调而来的。原本苏纳并不满意军帅府强塞给他一个浙军出身的旅校,但见了王行知其人,见识了他的长枪后,苏纳便未再有话说。
  桐乡清军只有几百人,驻防的千总名谢君志,此人原先是延平藩下的,去年郑军大举入江前,就是此人带了两条船和若干火器向浙江巡抚佟国器投降,并泄露郑军要大举攻打南京的战略意图。不过他的情报虽然重要,可为时已晚,所以佟国器并不曾重用于他,只给了他一个千总的空衔。要不是因为浙江清军实在无人可用,佟国器都不会让他有带兵的机会。
  桐乡虽是小城,但也修得坚固。又因北面还有游击刘承荫驻防嘉兴,加上连日阴雨,所以谢君志不认为桐乡有什么危险,早早就和妻子刘氏在屋中歇下了。
  主将如此,下面的人更是有样学样,桐乡城防可谓十分的掉以轻心。当城墙上那几个走动取暖的士兵打起哈欠时,城门下,却有几个人影乘着夜色匍匐接近城墙。他们行动极为缓慢,一点点的往前挪动。接近城门时,几个身影矫健地滚入,然后放下几个药包,旋即向四周滚去。
  “轰”的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开。城外潜伏已久的太平军立时从藏身地跃出,趁着守军还没反应过来的当口,冲进了城中。
  从爆炸声中回过神来的清军大叫:“明军进城了,明军进城了!”
  有军官领着士兵想来封堵城门,但哪里招架得过如潮水般涌进来的太平军,很快就被砍翻在地。呐喊声、怒骂声、刀剑碰击声响彻在小小桐乡城中。
  谢君志与妻子刘氏在房中歇息,爆炸声将他惊醒。数十年戎马生涯让他本能的从床上一跃而起,来不及点灯,胡乱披了件夹袍,顺手摸起一把大刀就跳到了院中。
  院外面,隐隐有无数人马正在冲杀而来,四下到处是呐喊声,黑夜之中,也不知有多少明军杀到。谢君志一边穿着闻讯赶来的亲兵送上的衣甲,一边对他们喝道:“你们都跟我走!”
  这些亲兵都是谢君志从郑军中带出来的,对他十分的忠诚。闻令,也不犹豫,个个执刀跟在谢君志身后。
  谢君志却不是朝着喊杀声而去,而是往动静较小的南城方向而去。不料他刚带兵冲出院子,后襟却一把被人抓住,回首一看,却是妻子刘氏拉着八岁的女儿不知何时追了上来。
  “老爷,你别丢下我们娘俩!”
  刘氏紧紧抓着丈夫的衣襟,女儿则哭着抱着母亲。众亲兵见状,便要上前搀扶母女一同走,可那谢君志却跺脚对刘氏喝道:“你快放手,太平军就要杀过来了,我顾不得你们了!”
  说完挥刀一划,割下一大片衣衫,挣脱刘氏,头也不回就冲入夜色之中。刘氏抓得正紧,不防丈夫将衣袍割裂,登时无从发力,向后一仰,一屁股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女儿也是吓得哇哇大哭,母女俩望着谢君志消失的方向,痛不欲生。


第975章 满汉终有别
  一日下嘉兴、二日下桐乡、四日下平湖、六日下海宁,第六镇创下了太平军有史以来的最快进军速度,得意的往镇江发去捷报后,新安侯苏纳正准备部署全镇南进事宜,清闽浙总督赵国祚却派人赶到了海宁卫。
  两军交战,杭州岌岌可危,这当口赵国祚派人来,用意何在,苏纳自是明白。他于海宁县衙接见了赵国祚的使者,想看看赵国祚是否是乞降。若杭州不战而下,他苏纳这次入浙便算是全功,在大帅那里肯定是要露大脸的。要知道浙江一省可比湖广、两广,江西几省要富饶得多,与江南相比也是不逞多让,这要是叫他苏纳给平定了,功劳薄上那真是放眼全军上下,无几人可比的。
  来使是一个中年文生,此人见了苏纳纳头便拜,神色极为谦恭地说道:“学生韩可东叩见将军!”
  苏纳扫了这韩可东一眼,其人文人装扮,又自称学生,怕是有功名在身,且是赵国祚派来的,想必当是赵国祚的幕僚。
  “赵国祚派你来见本侯,是要请降的吗?”苏纳大马金刀的将腿翘在身前的案桌上。
  韩可东见了苏纳这幅作派,心下甚是鄙视,口中却道:“将军误会了,学生是來救将军的!”
  闻言,苏纳忍不住笑了起来,左右亲卫也都是哈哈大笑。嘉兴一下,这杭州便没了屏障,赵国祚和佟国器等人不过是等死的份。有马逢知的教训在,他苏纳再是大意也不会蠢得听信他们,对方不老实投降,反派人过来虚言说救他苏纳,真是荒唐得很。
  “你如何救本将军?说说看,你要说不出子丑寅卯,小心本将军割了你的舌头喂狗!”苏纳一脸冷笑。
  韩可东吸了口气,镇静道:“将军息怒,容学生慢慢回禀。”
  苏纳将案桌一拍:“好,就让你慢慢回禀,本将军倒要看你能耍什么花招!”
  韩可东没有马上开口,而是从怀中摸出一个油纸包,双手呈上道:“这是我家总督大人给将军的书信,请将军过目!”
  苏纳懒洋洋的看了眼那油纸包,微哼一声:“本将军识字不多,看不懂这信中说的什么,你有屁就放,啰嗦什么!”
  “这……”
  韩可东有些为难,视线在苏纳左右亲卫脸上扫了下。苏纳见状,知他想的什么,却不命亲卫退下,只要韩可东念。
  韩可东无法,只得拆开油纸包,取出赵国祚书信念了起来:“将军自松江举兵入浙,进展神速,不惟可邀明朝之厚赏。然古语云: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有杭州在,将军方可拥兵自重,长保富贵;杭州若亡,则将军必随之。此理至明,敬望将军三思,勿逼迫太甚。谨备菲仪数事,伏乞哂纳。区区之意,专此布达,不胜惶恐待命之至!赵国祚顿首。”
  韩可东念完,便将书信并一份大红礼单小心的上前放在桌案上。
  苏纳并不看那礼单,而是晒然道:“赵国祚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是要本将军学从前那些明将养寇自重么?只可惜本将军可不是什么拥兵自重的人,他这寇本将军可养不得。不过话说回来,赵国祚这信中还是命你来向本将军求饶的,他这是怕了我了。”
  韩可东见苏纳知道养寇自重的道理,不用他再费尽心思解释,也是一宽,可听对方后面这些话,却忙摇头道:“将军的话说错了,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的道理,将军难道不知道?汉代有齐王韩信之死,将军自信与韩信相比,功劳是大是小?可后來韩信终究难逃一死,教人心寒呀!做大将的不死于战场,却斩首西市,谁愿意有这样的下场?”
  “你这将我比作韩信么?”苏纳并不因韩可东所言发怒,而是一脸高兴,因为他知道韩信是有名的大将军,很了不得的一个人。
  韩可东笑了一笑,并不回答,而是抱拳道:“我家总督非是乞降于将军,只想将道理说于将军听,将军若觉有理,则我家总督大人和将军富贵荣华都可保得。”
  苏纳嘿了一声:“听着赵国祚倒是为我着想,不过我怎么觉得这还是条缓兵之计呢?”
  韩可东将身子微微一倾:“是不是缓兵之计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将军觉得是否有理。”
  “有理?马逢知上了你们的当,你道本将军还会上?”苏纳冷笑一声,喝了一句:“我这便发兵攻打杭州,看看赵国祚还有什么能耐!”
  韩可东吃了一惊,忙道:“将军不可!”
  “为何不可?”
  “将军莫忘记你乃满州出身,故你功劳立的越大,这杀身之祸只怕便越近了。”
  “你什么意思?”
  “满汉终有别!”
  韩可东说出这五个字,定睛看着苏纳。苏纳脸变得无比阴沉,半响,他方道:“本将身为朝廷大将,惟知杀敌报国,你这狡贼休要挑拨离间,顺嘴胡说!”说完,顿了一顿,朝韩可东一挥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马上给我滚!若还敢来,本将军定将你斩了!”
  韩可东却是浑然不惧,坦然说道:“学生既敢來见将军,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将军杀了我不难,但于我家总督大人有何伤?于将军那大祸又有何益?”
  苏纳默然,拿起礼单看了看,上面写着纹银五万两,黄金一千两,另有珍珠、玛瑙、玉器等宝物十件。
  这礼单如有千斤重,苏纳拿着足有半柱香时间。韩可东紧张的盯着苏纳,直到见对方命一亲卫将礼单收起,心下方才一宽。
  “你走吧。”
  苏纳脸色依旧沉着,韩可东却是窃喜,征询道:“将军洠в惺裁纯谛乓兀俊
  苏纳摆手不耐烦道:“本将军自有主张,不烦你们操心。”
  韩可东点了点头:“学生明白了,学生这就连夜赶回去。”
  苏纳也不与他多说,吩咐亲卫:“好生安排送他出城,不可泄漏了形迹。”
  亲卫应了一声,领着韩可东出城。待韩可东下去后,苏纳却突然笑了笑,自言自语道:“满汉是有别,不过本侯如今却是汉人。”陡的将脸一板,喝令道:“传令各部,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火速进军杭州。待破了满城,本侯给将士们大休三天!”


第976章 安南将军急递
  嘉兴失陷消息传至杭州后,浙江巡抚佟国器便封了全城,除非持有军情公文,验明无误方可入城,否则任何人等一概不许入城。
  佟国器手中原掌握两万余绿营兵,还有一支五千多人的水师,这支兵马因长年和浙江沿海的明军作战,堪称精锐。只可惜其中大半兵马却葬送在前年达素组织的攻厦一战,水师更是全军覆没,直接后果便导致郑军大举攻打南京时,浙江方面能派出的援军不过千余人。
  马逢知反正归明后大举入浙,为守杭州,佟国器是拆东墙补西墙,从邻近的宁波、台州、温州、金华等地拼凑人马,勉强使杭州守军达到了六千余,不过内中真正能战的还是驻防满州八旗的七百余兵,以及闽浙总督的督抚和他佟国器的抚标,兵力不到两千。而挥师来攻的马逢知部号称十万,实有兵马两万多,一路攻城略地,士气高昂。若不是马逢知贪财大意,中了佟国器的计,只怕杭州城早已换了主人。
  马逢知兵败以后,佟国器对那些随马逢知反正的绿营兵将计往不咎,大肆招揽他们,前后收拢了马部万余人。这些人一部分由游击刘承荫带领驻防嘉兴,余下一部分则在杭州城中。
  杭州原是一大城,无有内外之分,顺治三年设了满城,便有内(满)外(汉)之分。内城有平海、承乾、拱宸、迎紫四座城门,由驻防杭州的满州正黄旗、正红旗、镶白旗兵驻防。外城则有武林、艮山、望江、望潮、凤山、清波、涌金、庆春八座城门。其中庆春门由汉军旗单独驻守,清波门和涌金门则由汉军和绿营协守,其余五座城门都是由绿营驻防。
  加上收拢的马部降军,连同从金华等地调来的防营,杭州城现在纸面上的守军达到了万人,只不过佟国器也好,闽浙总督赵国祚也好,对这些绿旗营并不是信得过。倘若太平军不是这么快就入浙,督抚倒也有信心将绿旗营整编彻底,可太平军却没有给浙江半点喘息之机,马逢知兵败才一个多月,太平军就从松江方向打了过来。
  五天前,佟国器便昼夜在城门楼上或靠近城门里边的宅院中当值办公,一是为了快速处理军情,二来则是为了震摄马军降卒,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也能及时调忠心的兵马弹压住。外城各门也都调了汉军和满州大兵协守,门禁森严得很。城中百姓也被勒令在家,禁止走动,种种举措之下,杭州城中倒也平静,无有先前马逢知兵临城下的乱象。
  守城之要务,城防士气为一重,另一重则是军械和粮草。趁太平军还没有打到余杭,佟国器这几天便不断督促邻近府县往杭州紧急调拨粮草,做好了坚守准备。驻防杭州的昂邦章京何魁更是亲自带兵搜刮杭州附近几县,强拉了不少百姓青壮回杭州,为的就是太平军打来之时,城上能有足够的炮灰消耗。对此事,佟国器故作未见,任由何魁荼毒左近。
  总督府那边,听闻率军打来的太平军大将是个在广东降过去的满州佐领后,闽浙总督赵国祚就派了幕僚韩可东往海宁欲说动那佐领迟缓进军,要是不行,就借满汉之别挑拨这满州佐领和贼秀才的关系,要是能让贼秀才临阵换将就更好不过了。
  韩可东是前日傍晚时分从海宁赶回来的,一入城便急往总督衙门去,稍后总督衙门便来人请佟国器去议事。佟国器到后,赵国祚很高兴的对他说,韩可东幸不辱命,虽那苏纳没有明言,但送去的礼物他都收下了,且秘密派人送韩可东出城。种种迹象表明,那苏纳虽在太平军中位居高职,可毕竟是满州出身,心中对于将来也有担忧,很可能会为自己着想,迟缓来攻杭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