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5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亡汉人种的。于是在汉中重举义旗抗清,自称奉天倡义大将军,以示自己继承闯王李自成的事业,率劲兵两万出连云栈,一举攻占凤翔。至此,贺珍才重新成为抗清将领中的一员。
  先明军,后闯军,再清军,转而又成明军,贺珍的身份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甲申以来一大批抗清将领的际遇,如他这般的将领也是多如牛毛,很多人没能坚持到现在,贺珍坚持了下来,因此固然忠贞营内部也有不少头领瞧不起他,可贺珍却从来没有自我菲薄过,他也很重视忠贞营的内部团结,所以李来亨一说要开会,他就带着儿子贺道宁快马加鞭赶来。他不想让人说他这个歧侯有对不住忠贞营,对不住小老虎的地方。
  ……
  二郎观前,早就摆了七八张八仙桌,桌上不是铺的地图,就是放的名册。也不知李来亨在哪找来的这些桌子,破破烂烂,歪歪斜斜,有的桌子光剩个桌面,连桌腿都没有,下面光用砖头给垫着了。
  “贺头领,塔头领,老规矩,麻烦给画个名!”
  负责接待的军官是刘体纯手下的老人,所以一口一个“头领”叫着,而不是如其他人般称呼贺珍和塔天宝的爵位,这让贺、塔二人很有亲近感。尤其是塔天宝,恍惚间似回到了三十年前荥阳大会的现场,那时,他和当年的郝摇旗一样,是个在会场外为老闯王掌旗的大旗手。
  “好!”
  贺珍和塔天宝也是熟络,一人拿起一枝毛笔就了点墨水,就在那军官递来的名册上随手写了自己的名字。贺珍写的是自己的名字,塔天宝却是画了个谁都不认识的鬼画符。没办法,谁叫塔天宝不识字呢,他想写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所以几十年间,他一直都是用这种别人不认识的符画代替自己的名字。那军官也是见过塔头领的“字”,哈哈一笑,恭敬的请二位头领到观内去。
  这二郎观虽说破败了,可地方不小,也有前堂后院。塔天宝他们进去时,里面的人没有外面多,可无一不是有名号的人物。老闯营的有,摇黄十三家的有,认不出人但听过名字的也有。观中燃着几堆篝火,吊着几口大锅,除了两口烧热水的锅,其余锅中都是煮着肉,那肉香味飘得满院都是,让赶了几天路,没一口热食下肚的塔天宝和贺珍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喉咙。
  “二位头领,人还没到齐,所以会还没开,二位先请用些酒食,垫垫肚子。”
  接待的军官吩咐人拿来两壶酒,又舀了一盆肉端过来。贺珍和塔天宝没那么多讲究,自是不客气,找了张还有空位的桌子就坐。正吃着,却见又来了一人,四五十岁的样子,胡子拉碴,身上的衣服却是二十年前闯营的服饰,头上带着一顶大毡帽,脚下是双不知道穿了多久的皮靴子。
  贺珍认得这人,是老闯将马腾云。马腾云也看到了贺珍和塔天宝,怔了一下,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嚷道:“原以为我来得早,不想你二位倒是先来了。”
  塔天宝哈哈一笑,喊道:“老马,到这坐,一块吃。”
  “好咧!”
  马腾云大步走来,桌上有双不知谁用过的筷子,他也不嫌,拿起就夹了一块大肥肉,“呼噜噜”的也不顾烫人就咽进了肚中。
  “真他娘的香!”
  马腾云真是有日子没吃过肉了,这块大肥肉可着实止了他的馋。一块刚咽下,又去夹了一筷。
  贺珍见他这样,却有些奇怪,问道:“我说马兄弟,你们不是不吃肉么?”
  塔天宝也是不解,他记得当年老回回马守应他们好像喝酒,但却极少吃肉,多是杀牛羊来吃,说是教里的规定。
  “没那么多讲究,这世道,饿得急了啥不能吃?人肉都吃得,猪肉昨就吃不得了?”马腾云一咧嘴,不以为然道:“再说我又不信那玩意,你以为我跟马守应出来的就是回回了?俺可是马援将军的后人,正宗的汉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快的事不干,干那不痛快的,俺找不快活咧?”
  “能吃就好,能吃是福。来,难得小老虎把咱们老兄弟聚在一块,就冲这个,也得喝个痛快!”
  塔天宝端起酒碗,贺珍忙也站起,马腾云一抹嘴,端起酒碗就碰了一下,一口饮干。


第1073章 天下本来是咱闯营的!
  贺珍和马腾云、塔天宝三人吃喝间,又有老闯将党守素和胡明道等人赶来开会。继而又有王光兴、武大定、王友进、呼九思、张显、刘惟灵、白蛟龙等摇黄十三家的头领赶到。
  众家头领还是早前在应城开大会时聚过一次,这一年多来都是东奔西走,各自为战,难得重聚,再加上鞑子皇帝死了,眼看着鞑子那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所以众家头领个个兴高采烈,呼五喝六的,好不热闹。
  观中大锅煮着的猪肉都换了几拨,那酒坛子也是一筐筐的往里挑。刀头上舔血,马上厮杀的汉子,哪个不好酒的。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还好,这酒不算烈,众家首领也都是海量的人,喝得再厉害,也没见谁倒下的。临近中午时,顺王李来亨和皖国公刘体纯联同老闯将李本营、李世杰等人也来到观中,这下更是热闹。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后,刘体纯命人撤去酒食,众人知道这是要开会了,当下就有不少人打起精神,准备听刘体纯说啥。也有些头领却是散漫惯了,仍在那嗡嗡的乱肆叫喊哄笑着,让李来亨和刘体纯等人不由皱眉,但又不好喝斥他们。毕竟这帮人不属忠贞营,只是响应顺王号召来此,故而也不好对他们喝斥,那样会叫这帮人对忠贞营产生误会,对这次永城大会的目的产生不好的联想。
  “各位当家的远道而来,我刘二虎代表忠贞营,也代表顺王感谢大家伙!”
  刘体纯扬声说道,中气十足,声音也是宏亮。诸大头领听了,忙不迭说能得顺王相召来永城开会,实是他们的荣幸。又乱了一阵,刘体纯抬手示意大家伙安静,然后叫人奉茶。茶叶也不是什么好货,黑乎乎的就倒了一袋子往大锅里,煮出来的茶水好像烂树根泡出来似的。一众头领包括忠贞营的那帮老闯将们也不讲究,拿着破碗就“咕噜咕噜”的喝了起来,喝完一抹嘴,顺嘴再吐出一口茶叶。别说,这茶虽不昨的,可喝了之后挺醒酒。
  “想当年咱风光的时候,也是喝过几百两银子的什么雨前龙井,可那会怎么也喝不出味,就觉糟蹋银子,所以那茶叶是泡了几壶,最后连叶沫子都叫嚼下肚。当时想着这口叶沫子怎么也值几两银子,现在想来,真是好笑。”
  荆国公王光兴的话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塔天宝笑骂他道:“你那也是掉进了钱眼里,抠得厉害。”
  王光兴哈哈一笑:“我王光兴就是庄户人出身,这庄户人过日子,哪家不精打细算,这抠才有余粮嘛……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喝小老虎的茶,昨感觉和那和几百两银子的好茶叶没啥不同,莫不成当年我叫人给糊弄了?”
  马腾云把大碗往桌上一放,对王光兴道:“那好茶是做官的老爷们品的,你王光兴什么出身,能和人家一样有那品味?照俺看,就是西王母娘娘请你去喝仙茶,你也尝不出什么滋味。”
  平日就好穿红衣的老闯将李本营闻言“噗哧”一笑,自嘲道:“老马这话倒是没说错,就咱们这帮人的德性,嘿,别说,人西王母还真不敢请咱,人家怕咱有眼无珠,白糟蹋人好东西呢。”
  “行了,言归正传吧!”
  党守素起身示意大伙别说笑了,正事要紧。他朝李来亨道:“小老虎,除了实在赶不来的兄弟,能来的都来了,你叫大伙来肯定有事,说吧,大家伙都听着呢!”
  李来亨虽是定武朝廷赐封的顺王,也是忠贞营的名义首领,但其辈份却是很低,别说忠贞营这帮老闯将了,就是摇黄十三家那些头领论辈份也都是他的叔伯。因此对于党守素当着这么多人面,不叫他顺王,反而叫他小老虎,李来亨一点也不生气,他笑着点了点头,扫了众头领一眼,尔后扬声道:“今儿把诸位头领请来永城,我李来亨却是有事要和众位头领商量的。”
  摇黄十三家出身的呼九思闻言,起身一抱拳,道:“顺王,有啥事,你就直说,能办到的,我们兄弟肯定帮衬着,别家我不敢说,我呼九思那是上刀山下火海,再所不辞的!”
  呼九思这一表态,在场众家头领不管是不是心里另有想法,明面上也都拍着胸脯请李来亨吩咐的。忠贞营的那帮人更没二话,有些知道小老虎和刘体纯打算的,更是巴不得这事能早点达成统一意见。
  李来亨见大伙都尊重他,也不再客套,当下直言道:“各位,自打从夔东出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忠贞营和众家头领日后怎么办。”说完,看着众人。
  日后怎么办?
  众家头领议论纷纷,不知道李来亨想说什么。
  新化伯冯启凤横眉一挑,叫道:“小老虎,在座的没有外人,你也别兜什么圈子,你到底昨想,痛快说出来就是。”
  “咱老闯营和众家头领都是直肠子,说干就干,说做就做,不想那些绕绕。小老虎,你就直说你啥意思吧。”塔天宝也跟着说道。
  “那好!”
  李来亨面色一正,对众人道:“咱们这么多营头,十多万人马,难道就一直在这河南打圈,饿肚子不成?我敢说,在座头领不管哪家的,这几个月过得都是不自在,这手里没粮,心能塌实?可咱们现在这个样子,什么时候能才把心放进肚子里?咱们不能一天到晚就为吃饱肚子忙碌吧,总得有个作为吧!”
  一说起粮食的事,忠贞营这帮老闯将也好,其他各家头领也好,人人都是露出苦色。李来亨说的不错,现在的日子是比当年在夔东好过,可那也仅仅是好过。原先手下人马少,日子过得紧巴,现在人马多了,日子同样紧巴。没办法,谁让粮食就这么点,抢了今天就没明天呢。
  “小老虎,你想怎么个作为?”
  说话的是贺珍。刘体纯接过话头,对众人道:“小老虎的意思是现在鳌拜和吴三桂在开郑打得不可开交,所以咱们就趁这个机会北上,去打北京城!”
  打北京?
  众家头领都被这话惊住,贺珍和塔天宝他们也愣在那里。
  党守素一拍桌子:“干他娘的,我营里抓的几个读书人成天说这天下要么是太平军的,要么是关宁军的,我听这话就烦,这天下凭什么不能是咱老闯军的!”
  老闯将李本营也激动的叫道:“对,天下本来就是咱们闯营的!”


第1074章 打进北京城,快活干一场!
  党守素和李本营叫嚷的话和李来亨心中想的,可是大大的不同。
  党守素他们明显是有翅膀硬了要单飞的意思。
  若是由闯营单独拿下北京城,弄得不好,这帮老闯将们还真幻想和当年的闯王一般,拥李来亨重登大顺帝位了。
  诚然,党守素和李本营也没说错,这天下在二十年前的确是他们老闯营的,要不是闯王在一片石战败,恐怕这帮老闯将们现在一个个都是大顺朝的勋贵功臣,享受着荣华富贵呢。
  闯王无子,膝下就李过这么一个侄儿,李过也就李来亨这么一个义子,要是他无亲生,搞不好李来亨这个小老虎也真有可能成为大顺朝的第三位皇帝。
  但是,这些也仅仅是幻想,是这帮老闯将们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后的不切实际幻想。
  大顺的荣光早已不再,闯军的威风也早已随风飘散。
  李来亨很清楚,自他义父接受隆武帝赐封,闯营就不再是闯营,而是成了大明的忠贞营。他李来亨现在也不是什么大顺朝的皇族,而是大明朝的顺王。
  饮水思源,若无太平军,便没有今日的忠贞营,更不会有今日的永城大会。
  李来亨不是忘本之人,他也没有什么恢复“大顺”荣光的野心,他提出北上的根本用意不是如党守素他们说的那样,要重新夺回这天下,而只是单纯的想给这帮叔伯们寻个出路。
  如今天下大势名为两分,一明一清;实为三分,一满一周一吴;三分之下又有若干细分,这细分之中,显然以闯营为主的忠贞营要占了一大半。甚至可以说,郑森死后,忠贞营已然是满、周、吴之外的第四家实力派。
  和晋王李定国相比,顺王李来亨显然威望不够,资历不够,名气更不够。但现在,晋王在边外,他顺王却在中原腹心之地,且已稳稳控制一省之地。拥兵十余万的忠贞营对当前战局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无论忠贞营彻底倒向哪一方,对另一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后果。
  不过李来亨对吴三桂抱有警惕,根本没有和对方合作的意思,且忠贞营和吴三桂之间又可谓有血海深仇,不管是当年的一片石还是日后的陕甘,无数的闯军将士倒在了吴三桂的刀下。因此让李来亨倒向吴三桂,就是他肯,那些老闯将们大半也不会肯。
  对周士相及太平军,忠贞营眼下和对方是保持着军事盟友的关系,确切的说是合作,或者说不对抗。江南给忠贞营的任何公文都是通过定武朝廷名义,通过兵部转发而来,而不是以周士相的齐王、五军大都督的名义。李来亨在给南都的奏疏也都是直呈定武帝,尔后再由定武帝交内阁转兵部再转齐王府。双方的联络看起来很是繁琐,但却是双方表明自身态度和立场的最坚定表现。
  通过这种方式,忠贞营获得了独立的地盘,钱粮人事任免也是自主,不受周士相的要挟,在朝中还有内阁大学士洪育鳌为他们“代言”,比起金厦而言,忠贞营上下过得不谓不快活。可同样,正因为忠贞营的“独立”性,使得周士相不可能无条件无偿的为他们提供大量钱粮装备,太平军的一些军事行动也不可能事事照会忠贞营。如前番忠贞营欲谋夺庐州之事,就和太平军起了冲突。在此之前,李来亨可是根本不知道对方在庐州的安排,若是事先对方就已告知,那李来亨也不会无头苍蝇般的撞上去。
  将忠贞营从夔东解救出来,除了是周士相敬重他们,要救这些坚持抗清的大好汉子,给他们未来一个好的归宿外,更有一个理由。当时周士相对宋襄公解释此举的理由便是——“祸水北引”。
  忠贞营是群狼,能够坚持到现在的都是闯军中的最精锐骨干,在夔东,受制于钱粮地盘,他们无所作为。可一旦将他们从夔东这个死地放出来,那无疑就如掘开上游的堤坝,洪水肆虐而下,直冲满清。
  ……
  事实证明了周士相这个判断,忠贞营从夔东出来后,很快就席卷了湖北,令得时任清朝湖广总督张长庚不得不龟缩在武昌。占据湖北的忠贞营也很快吸引了清廷的目光,或直接或间接的替正在广西的太平军吸引了清廷的火力,减轻了太平军的压力,使得太平军能够取得广西会战的最终胜利。
  但是周士相没有想到,老闯将们虽然姓了明,可骨子里还是姓的顺。他们在获得“自由”之后,立马熟络的干起了老本行——流寇。
  当初在罗定,周士相为了壮大自身,不得不采用了裹挟的流寇手段,等到在香山立足脚根后,他立即抛弃了这一做法,转而进行根据之地的建设。做“徒弟”的都知道要有立足之地方能长久,可“师傅”们二十多年了,却还是没有变,这让“徒弟”惊呆了。当知道湖北全省被忠贞营祸害得不轻时,周士相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然而木已成舟,他已然阻止不了忠贞营的“壮大”。
  周士相曾仔细将忠贞营和大西军比较过,将李来亨、袁宗第、刘体纯等和大西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