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了忠贞营的“壮大”。
  周士相曾仔细将忠贞营和大西军比较过,将李来亨、袁宗第、刘体纯等和大西军的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比较过,得出的结论是大顺远不如大西矣!
  孙可望率领的大西军注重根本之地,注重地方治理建设,注重恢复生产,注重军纪约束,更注重自身官员的培养。当年孙可望治理下的滇黔二省,那可是年年大熟,百姓安居乐业,也正因此,滇黔二省才能支撑大西军北上抗清,取得辉煌成果。孙可望更是在云南开科举士,招揽士人,所作所为无一不是这年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所为。以大西军为主的明军更是军纪严明,不管是孙可望的驾前军,还是李定国的西府兵,那都是真正的“仁义之师”。周士相率领太平军进香山时,还仿李定国当年打广东时提出同样的口号和军令,如不准杀耕牛,不准毁房屋,不准坏良田等。
  反观以大顺军为主的忠贞营,却着实叫人失望得很。大西军在孙可望等人的领导下转变成真正的官军,他们却依旧是披了官军衣服的流寇。说句难听的,忠贞营在周士相眼里的破坏力不比满清少,虽然忠贞营没有干出大规模屠城的事,可到处裹挟青壮拉夫子的后果不比屠城低。
  周士相没有怪李来亨不如孙可望,不如李定国,也没有怪李来亨约束不了手下那帮老闯将。改变一个人群根深蒂固保留下来的习性,可不是单靠一个“小老虎”就能成功的。想要将忠贞营的破坏力减轻到最低,周士相能够采取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控制在一个区域内,不使其蔓延出去。
  破坏一个地方容易,太容易了;恢复一个地方,却是难,难上加难。
  几十年战乱下来,中国的人口已然少得可怜,太平军光复的南方数省如何恢复人口就让周士相愁眉苦脸,他可不想忠贞营那帮老闯将再将北方如二三十年前那般再的搅个天翻地覆。
  忠贞营为何在豫东、豫南迟迟打不开局面,就因为他们擅于野战,却缺乏攻坚力量和手段。而太平军的最强手段是什么,无疑就是攻坚。
  周士相手中有太多的办法可以帮助忠贞营将他们从前视之为“坚城”的一座座城池不费吹灰之力攻下,可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援助过忠贞营任何一件攻城武器,甚至连火药都很少提供。
  为什么如此,就因为周士相怕。
  他怕将来有一天,他进军北京的途中,赫然发现,所经之地——地还在,人没了。
  湖南巡抚赵四海在周士相的授意下“援助”了忠贞营四个字——“围点打援”。这个办法其实是很好的一个消灭敌军的手段,也正好克制清河南巡抚贾汉复搞出来的“结硬寨,打呆仗”战略,凭借野战机动能力攻敌必救之处,从而歼灭敌之援军。
  只是,这个办法却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围点打援”的那一方首先自己得能存活下去,得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他们这一战略。现实是忠贞营不管哪个头领,都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他们。故而这个战略意图在真正实施起来就有点照猫画虎,不伦不类,往往不能奏效。
  既围不了点,也打不了援,忠贞营自是无法通过战斗缴获清军粮草,无法通过破城掳掠人力物力发展壮大。而他们一惯的“流寇”行事,注定他们的控制区内必定是一片狼藉,根本不可能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没有“缴获”,却又疯狂“招兵买马”的忠贞营在到达自身能力临界点时,他们就不得不停止“扩张”,四下里打转为自身的吃饭穿衣问题忙碌,如此一来,自然就被限制了行动力。反之,自然就有许多的城镇得以保全,哪怕仍在清军控制之下,却不会如一些地方般成为“白地”。
  周士相准备解决了荷兰红毛鬼之后,立即出动水师北上抄辽东,断宁锦,截断满清八旗余下老老少少的退路,将满州这一祸害了大明长达五十年的“畸胎”彻底解决掉,不使他们再有回到白山黑水,日后重新崛起的机会。
  这个战略那是要将满州上到牙齿掉光了的老梆子,下到襁褓中的小崽子全部解决掉,一个不留。
  这个战略是周士相为父母妻儿,也为甲申以来死难的亿万同胞做的最后复仇。在此之前,他断不能容忍有谁破坏他的战略意图,“打草惊蛇”,从而让满州人提前从北京退回关外,使太平军在未来不得不在关外投入大量兵力进行长期的治安战,围剿战。
  只是,没有人知道周士相的想法,也不知道他有那么大的雄心。
  李来亨也不知道,所以他在反复考虑之后,决定带忠贞营北上,一为这帮叔伯谋个出路,二来解决军中的粮食问题,三来也是想帮暂时无力北上的太平军打个前锋,要是他这边进展顺利,那太平军也能趁势北进。
  李来亨真是好意。
  ……
  当年闯王打进北京城,那可是顺风顺水,沿途所经明军几乎都是望而风降。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在这首童谣的传唱下,闯军终于打进了北京城。
  只是时隔二十年,李来亨做出了再进北京城的打算,情形却和二十年前大不同。
  首先,河南有清军的重兵,鳌拜虽和吴三桂在打生打死,但再抽不出手来,也断然不会就放任忠贞营这十多万人马从他眼皮子底下北上。其次,徐州驻有清军,山东、北直隶也有汉军和绿营,北京城中的满州青壮虽然大半被鳌拜带到了河南,但忠贞营真的兵临城下,清廷拼死也能凑出一些兵马来。凭借北京城坚守,缺少攻坚力量的忠贞营想要和当年闯王入北京一样轻松,恐怕是不能的。
  最后,吴三桂能让忠贞营比他先一步拿下北京?他和鳌拜在开郑大战的果实,就这么拱手让给忠贞营?周士相费尽千辛万苦才将满清打趴,现在又在部署一张笼罩在满州老老少少的一张大网,他能容忍忠贞营这帮人去把“蛇”给惊跑了?
  李来亨显然没有想那么多,他现在想的倒是自己若是带领忠贞营北上,吴三桂且不去说他,周士相肯定会感激他的。因为他可没有将北京占为己有,在紫禁城中称大顺皇帝的野心。他就是想将忠贞营和摇黄十三家,还有那些河南土寇整合在一起,团结起来多打一些地盘,多得一些粮食,让弟兄们不再忍饥挨饿,也让他这顺王做得更有底气。
  党守素和李本营的叫嚷那是公然要重新打出大顺旗号,是要和明朝决裂,和太平军决裂,李来亨不干,刘体纯他们更不干。
  李来亨难得的喝斥了党守素和李本营糊涂,二位老闯将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说的太过,会给忠贞营惹来大祸,因此都不敢再吱声。
  “打进北京城,大家快活一场!”
  塔天宝想到郝摇旗和吴三桂那边眉来眼去,寻思着倒不如跟小老虎干这一场。运气好拿下北京城,大家都快活。运气不好的话,也就他娘的人死吊朝天而矣。
  “对,于其在这不人不鬼的活着,不如去拼场大富贵!”
  摇黄土寇武大定眼都红了,打北京那是多大的威风事,不管成与不成,能参与这件事,就他娘的死了都值。
  刘体纯早就和李来亨定了这主意,当下也起身附和此事。一众参会的首领们这会都叫打下北京城的威风给吸引住,有的说那鞑子将历年抢来的财货都堆在北京城,要是大伙取了北京城,那可就一个个全成了大财主。
  为财货的、为威风的、为杀鞑子的、也有为那重新恢复大顺野心的。
  二郎观中炸了,全是叫嚷要杀上北京城,干他娘的一票的。少数清醒些的见大家伙都吵着去,琢磨着去的人这么多,就算不成功,多半也能退回来,所以也有些动心。
  见所有人都不反对,李来亨便趁热打铁,让刘体纯做战前动员,哪些首领的兵到哪处集合,从哪处北上,联络点在哪,听谁的号令,一一颁令下来。得令的头领上前领了牌子,大声叫声好,士气高昂。
  这一热闹就到晚上,于是又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众人畅饮,畅谈,都在憧憬着北上的好日子。谁也没注意,荆国公王光兴借口喝多了出去撒泡尿,结果偷偷唤来自己的亲兵,让他连夜赶往太平军那里报讯。
  王光兴现在觉得自己可不在忠贞营这条船上了,他现在可是在齐王那条船上的人。


第1075章 几万对几百
  金门,周士相正在听取刚刚从台湾回返的何斌报告。
  何斌之前是和郑森联络,后来和郑泰单线联系,现在汇报的对象从郑家变成了齐王殿下,多少有些不适应。
  看出何斌很是拘束,周士相摆手让他不必紧张,如平常般将所知道的关于东番详情一一道来便可。
  甘辉和刘国轩也鼓励了何斌几句,何斌这才舒缓下来,将早前自己绘制的东番水道图呈上。被僻为军部参军官的陈永华也将郑军绘制的东番地图取来。周士相先看了何斌的水文地图,点了点头后,将手指放在了东番地图上,问何斌东番红毛军的兵力部署情况。
  “殿下,红毛鬼于东番修有两大防御要塞,分别是位于大员的热兰遮城,以及位于东番内陆的赤崁地区的普罗民遮城。”
  何斌怕齐王殿下对这两处不明白,特意为齐王殿下指明这两处要塞所处位置。周士相看后,心中有了数,那热兰遮城和普罗民遮城都是位于前世所知的台南地区。
  “红毛鬼于这两城驻有多少兵马?”
  周士相现在关心的是荷兰在台湾到底有多少军队。但饶是他在心中有所准备,可何斌说的数字还是让他吃了一惊。
  “据卑职这些年在东番所探,红毛鬼于两城约有兵九百余人。”
  “九百人?”
  周士相愕然,如果他没有记错,前世国姓爷大军渡海收复台湾,可是名垂千古的事迹,也是打了很久方才取胜。如此算来,台湾的荷兰军队没有上万,总得有几千,要不然何以郑军打得那么吃力。但现在何斌说荷兰兵只有九百余人,这意味着国姓亲领数万大军渡海,但其实他的敌人只有九百人,这反差可就大了。不过再想前世所知的雅克萨之战,也顿时释然。那大清同样用数万大军对付几百俄军,打得不也同样艰难,最后不得不割地,承认沙俄对远东的占领。算起来,大清几万大军一根吊毛都没捞到,国姓好歹还是将荷兰人击败,收复了台湾,所以比较起来,还是国姓厉害一点。
  愕然之后,周士相再次确认,何斌对这个数字很肯定。
  荷兰人靠九百人占领台湾,奴役岛上土著,还让明清双方为之深深忌惮,这实在是叫人无语得很。
  周士相寻思荷兰人和沙俄是怎么用如此少的兵力对抗明清大军的,思来想去,觉得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方的要塞防御体系上。
  何斌特意提醒道:“殿下莫要小瞧红毛鬼,他们的兵确是厉害。当年东番并非红毛鬼所有,另有国号为西班牙的白夷在北方,红毛鬼为独霸东番,派了一支300人的先遣部队北上攻打白夷,勒令西班牙献城投降,结果遭到西班牙人拒绝。红毛鬼便又出战舰5艘,帆船2艘,士兵700北上。结果西班牙打不过红毛鬼,遂从东番撤走,至此东番才尽归红毛鬼所有。”
  萧拱辰闻言不屑道:“这话说的,从前我大明也不是没和红毛鬼打过,天启三年,福建巡抚南居益大人曾用计焚毁红毛鬼战舰一艘,生擒52人,斩8人!”
  萧拱辰这么一说,甘辉也想起了这件事,大声道:“这事我记得,后来红毛鬼不甘心又犯我澎湖,结果叫参将赵一鸣给打了个大败,一次就斩了好几十个红毛鬼!”
  “噢,还有这事?”
  周士相头次听说国姓之前,明清有过冲突,不由来了兴趣,要萧拱辰和甘辉他们多说说。可惜这二人知道的也不多,倒是这些天来对周士相一直不大服气的黄昭将事情大致说了。
  天启二年的时候,占领东番的荷兰红毛鬼开始强迫抓来的华人奴隶在澎湖兴建要塞,后来又在白砂、八罩附近兴建类似的堡垒。时任福建巡抚南居益一反从前福建官员对红毛鬼的不闻不问,坚决主战,前后两次派兵击败红毛鬼。只是红毛鬼经此两次小挫,却没有停止他们的野心。为了尽快增加荷属东印度的高素质劳工人口,对中国劳动力情有独钟的荷兰总督库恩一再下令,尽可能的掠夺中国的男、女、儿童,充实巴城、安汉和万丹,荷兰舰队忠实地执行了这一切,这最终激怒了南居益。
  天启三年,南居益下令明军大举出击。40艘战舰运载着2000明军几乎在一夜间出现在澎湖要塞前,并在荷兰人的炮火下抢滩登陆,发动了猛烈进攻。不过荷兰人毕竟是一支惯战之师,他们收缩至风柜城,此地三面临海,只有一面临陆。荷兰军队在陆路挖深壕为障,以战舰控制海上,凭借舰炮和岸炮的交叉火力,阻止了明军的进攻。
  见攻坚不下,明军也在澎湖筑石城,双方对峙,相互攻击。南居益亲至澎湖督师,指挥各处明军集结,最终在这个弹丸之地竟集结了超过一万名的明军和二百条战船。明军水师在澎湖港内遍设火船,攻击荷兰战舰,陆军架炮隔海轰击风柜城。另外,明军以无数长宽五尺下铺圆木的巨型堡篮填碎石排列为阵,白天做为掩体休息或发炮,晚上则推着它们前进。荷军火炮对此无能为力。同时南居益给新任荷军总司令发信,扬言再不走就用砂石填平澎湖湾。军事失利,政治根本不可能谈判的荷兰人最终从澎湖撤走。
  “南居益大人真是我大明的脊梁啊!”
  周士相很是感慨,对当年的福建巡抚南居益油然而敬。
  陈永华沉默片刻,忽道:“殿下有所不知,崇祯十六年,闯贼陷渭南,迫南大人归降,南大人不从,绝食七日而死。”
  周士相叹了一声,摇了摇头,正要细问何斌有关荷兰人的要塞建筑图形时,陈永华却是欲言又止,半响终是沉声道:“其实除了南居益大人打过红毛鬼,后任福建巡抚邹维琏大人也曾在料罗湾大败过红毛鬼,且此战堪称大捷。”
  “大捷?”
  周士相目光一动,能称“大捷”之战规模必不小。可却见甘辉和萧拱辰他们却都一脸古怪之色,都是不欲多说此事,不由感到奇怪。


第1076章 李来亨误我大事!
  莫不成这料罗湾大捷还有什么说不得的内情不成?又或这大捷和当年的宁远大捷一样,名不符实?
  陈永华也注意到了甘辉他们的古怪,这件事情他本也不想说,但想到自己那位被削了爵位的学生,以及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国姓,这件让郑家足以自傲的大战总不能因为避违而不提吧。
  按下心头疑惑,周士相问陈永华料罗湾之战经过,结果才知甘辉他们为何古怪,原来这一战其实是郑芝龙指挥的,而郑芝龙现在却在北京当着满清的同安侯,故而甘辉他们对这件事有极大的忌讳,尤其是现在齐王对郑经还没有正式处置,万一提及降清的郑芝龙导致齐王对郑经产生厌恶,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周士相自不会因为郑芝龙的事而对郑经有所厌恶,在他看来,郑芝龙降清是郑芝龙降清,和郑经以及郑袭等郑家子孙无关。毕竟郑家有降清的家主,也有坚持抗清的家主。周士相还不会小器到因为郑芝龙降清就否认郑家的一切,更否认郑芝龙的从前。再者,他现在全盘接手了郑森遗留下来的所有势力,包括水陆二师,这当中属于当年郑芝龙带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