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先是愕然,旋即哈哈大笑,待笑声停息之后,才开口说道:“高爱卿,夏小婉写的合同在哪里?”(文*人-书-屋-W-R-S-H-U)

看到李世民似乎真的没有生气,高士廉松了口气,取出那一式两份的合同呈给李世民。

“唔,真是大材小用了。”李世民一边看一边点头,然后便签上自己的名字,命李照用印。

“高爱卿,她这个办法好啊。由朝廷出地,出一部分钱,由民间出技术或者钱,这种合作经营的方式很好,值得推广。这两份合约一份工部存档,一份派快马送去沧州,这件事情立即去做。”

李世民话音落下,忽然眉头一皱,似是想起什么心事。

高士廉便是心中一紧:“皇上,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世民微微摇头,脸上也是一片无奈。

高士廉一看就知道,这位大唐至尊又被钱的事情难为住了,他又想起小婉‘无意’中跟他谈及轮船燃料的事情,当日二人曾经就煤的事情交流过意见,小婉告诉他,在大唐境内的许多地方都有煤炭资源,如果朝廷掌握这些煤炭资源并进行开发,不仅可以解决煤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大量的劳动力以及朝廷的财政危机……嗯,在这个时代,劳动力还是稀缺的,但在农闲的时候,还是可以抽调出许多劳动力的,而且通过其它方法同样可以解雇这个难题。

果然,高士廉将这个办法一说,李世民两眼立即放光,不知道又做什么计较了,高士廉说完之后,取出一幅草草画就的地图,上面标注了一些出煤的大概位置:“皇上,只要找些人在这些地方考察一下,就可以确认煤的具体位置,那不仅解决了煤炭问题,而且国库也有了一笔固定的收入。”

“高爱卿,此言大善”李世民找出一幅更大更全的地图,在上面激动地比划了一下,那幅草图上所示的位置哪怕只有一半能出煤,那也是一大笔收入,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煤矿都可以为国库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皇上,微臣还有一言。”等李世民的兴奋劲儿过去之后,高士廉开口道。

“哦,高爱卿还有何事?”李世民问道。

“这造船厂一事还望陛下允许,让太子殿下前去处理。”高士廉说道。

“噢?你认为乾儿能够胜任?”李世民问道。

现在李承乾在东宫一众官员的辅佐下,处理公务已经渐渐上了轨道,但让他去外面办事……李世民还真有些不放心。

看到他沉吟不语,高士廉干咳一声,拱手提醒道:“皇上,您在太子这个年龄已经领军出战了。”

“哦?呵呵……”

李世民笑了:“高爱卿说得有理。”

他向一旁的李照吩咐道:“李照,你去东宫将太子叫来。”

“是,皇上”

李照躬身向李世民行了一礼,便转身退了出去。

“高爱卿,你说说沧州的见闻吧,那个修筑码头的事情做得怎么样了?”李世民兴致勃勃地问道。

“臣去的时候,听说沧州别驾张陵已经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而且沧州刺史还借此整治吏治,颇有成效……”高士廉将他在沧州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皇上,臣在回程的时候,特地去拜会了淮阳王千岁,殿下跟我讲起一件事情,微臣觉得颇有意思,如果操控得法,或许会解燃眉之急。”高士廉说道。

“什么事情?”李世民连忙问题……可怜的大唐至尊,快被钱给逼疯了。

“淮阳王千岁谈到一件事情,可以成立朝廷的名义成立银行……”高士廉侃侃而谈,将舶来的关于银行的概念说给李世民听。

待高士廉的话告一段落的时候,李世民问道:“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朕的军费不够,也可以从银行贷款,然后以战争缴获物来还贷?”

“是的。不过在此之前还要有抵押品。”高士廉看起来了解的还很深入。

“抵押品?”

李世民有些怪稀奇的,一个皇上与臣民签订契约已经是够耸人听闻的了,现在皇上借贷还需要抵押物,那简直……皇上不都是金口玉牙吗?什么时候还需要将信用落实在纸面上了?

“皇上,这是银行的规定,您是天之子,万民之首,如果连您都不能遵守这个规定,那下面……”再说下去就成了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话也就高士廉这个做妻舅的敢说,换一个人就算是李靖也不会在李世民面前说得这么直白。

李世民微微点头,虽然这话有些刺耳,却是言之有物……没错自古以来,就宣扬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这个大唐的皇上一旦同意了这个银行的建立,那就要定下严格的规定,更要身体力行。

“皇上,太子殿下来了。”李照进门禀报。

“哦,快让他进来。”李世民连忙道。

……

越王府。

“工部尚书高大人回来了,听说他回来之后直接就去谒见皇上。”

苏勖坐在越王李泰的面前,手里拿着一枚棋子放在眼前,似乎要看它会不会变成别的什么东西。

“本王知道。”

李泰的手伸在棋盒里,摩挲着那些光滑的棋子:“据宫里传来的消息,我舅公是去了沧州见夏大家,好像是要建一个新的船厂。”

“建船厂?”

苏勖讶然道:“目前朝廷正需要用钱的时候,怎么突然想起来建船厂了?”

“详情不是很清楚。”

李泰有些烦燥地道:“据说是一种新船,比现有的船舶先进,建成之后,对付高句丽易如反掌。”

“新船?”

苏勖摇摇头:“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当今首先要解诀的是突厥的问题”

李泰摇摇头道:“突厥势大,岂可轻言解决,如果草原上是铁板一片,那便是我大唐的危机。若想解决突厥,就必须先让草原变成一片散沙。”

“殿下明见”

苏勖不着痕迹地拍了一记李泰的马屁,虽然李泰老成,但毕竟年龄还小,心中十分欢喜。

偷觑了一下李泰的脸色,苏勖开口道:“殿下,如果能够借这个机会上位,您在大臣中的影响力一定会提高的。

李泰刚才开朗的脸色又开始难看起来:“父皇已经下旨,让太子负责这件事情。”

他重重的一拳砸在棋盘上:“太子的运气好啊有那么一个好老师,玻璃、火器、水车……这又鼓捣出一个新新,父皇为什么不肯为我找这么一个老师?”

苏勖心里也是叹气,不管承不承认,那位夏大家的一言一行每每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但每一次都无形之为太子增加了几分助力,他不动声色地放下手中的棋子道:“看来殿下对那位夏大家很有好感。”

李泰摇摇头:“不,是佩服。”

他微微一顿,道:“你看看她的所作所为,既为张家开辟了财源,又在父皇面前博得了一个好名声,同时又是太子殿下的老师,而又绝不参与朝堂之事,在满朝文武大臣中也有个好名声,能够做到这一点,怎能让本王不佩服?”

他年龄不大,言下颇有嘘唏之意……钱,最让李泰难过的就是经济上的不能自给 ,李承乾不仅也有豪族支持,他本身也有不少产业赚钱,所以李承乾的经济状况在皇室中是首屈一指的,而李泰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世家的支持。

“所以这种人打压不得,沧州那面也应该让他们改弦易辙了,如果能够得到那位夏大家的锦囊妙计,许多问题就会应刃而解了。”苏勖轻声道。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五十六节卜振军要升了

第三百五十六节卜振军要升了

“苏先生可是看出了什么?”李泰抬头看着苏勖,轻声询问。

苏勖微微笑道:“倒不是看出些什么。有些事情是明摆着的。张家从弱势崛起,这一步步踏实之极,先是以与程知节、秦叔宝的关系与皇上有了联系,然后又取得了平阳公主的助力,朝中还有张须陀旧交的照顾,荥阳郑氏一族因此而遭受惨重的损失,几乎是一蹶不振。而在这中间,那位夏大家居功至伟,她是一名女子,而且不干预政事,故不受皇上、朝堂重臣猜忌,她交游广阔,无形之中就织就了一张保护网,最妙的是,在这张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不会伤害她,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她只有活着,才会有更大的价值。”

“可她敛钱不会被人嫉妒吗?”李泰问道,貌似他自己就很嫉妒。

“殿下,你是没有发现。相比于她的产业,张府的财富积累不是很多,她会挣钱,也会花钱,而张府下人或雇用人员的忠诚是很难想像的。”苏勖说道,当初他自己也是十分的惊讶,他们这些人的身后都有自己的势力,对于张府的一些秘密都十分感兴趣,但一些利诱之法根本没什么用处,张府对待下人很优渥,尤其是一些看上去很容易拉拢的年轻人,根本就是将自己当作张府的一员,连派人渗透都不易。

“这就是孤看重夏大家的地方了。”

李泰叹了口气:“审时度势,长袖善舞,那些对她居心叵测的人,心中都充满忌惮,不敢轻易招惹,而聚在她周围的人,又绝不吃亏,听说我那母后在鹿鸣春里也有股份,每个月的梳妆钱都有不少。”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苏勖喝了一口茶,然后说道:“她不用依附任何人,太子曾经是她的学生,有什么事情询问老师或请老师帮忙,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不是涉及朝堂之事,连皇上都说不出什么。”

“如果夏大家在长安,孤也奏请父皇拜其为师,可现在却只能束手无策。”李泰十分苦恼。

苏勖却摇摇头:“不然,殿下,既然高大人说过要在沧州建立船厂,您能不能借此机会去沧州一行呢?”

“嗯?”

李泰一怔,缓缓点头道:“可以一试。”

沧州城这段时间却是极其热闹,一些闲人就上街看光景,都说这沧州城已经多少年没有这富贵气了,一个车行的伙计说,他们这段时间接送的客人都带着大量的银钱,单是那车辙印子都老深,一个个穿的都是绫罗绸缎,都是要到沧州做生意的。

“沧州就这么大点儿的地方,做什么生意?”有些老人倒是不以为然。

“阿叔,这你就不晓得了,咱们这城里的挣钱不多,城外张家的种植园和酒坊都大量招人,而且官府也开始招人修路、修码头了,都有工钱可拿,尤其是在张府打工,干上一、两个月,比一年都多。”

“真的?那我也要去?”

“算了吧,阿叔你年龄太大了,人家也不需要请个大爷回去供奉。”

旁边众人立即一阵哄笑。

随着沧州城渐渐地热闹起来,张府反倒安静了下来,一连过了好几日,张陵都是早出晚归的,与各地商贾们的商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道路已经开始修筑,而码头那边也已经破土动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冬季到来之前,第一批商船就能够到岸了。

因为避免被秋后算帐,沾上一些不必要的腥膻,除了厉如海的礼物之外,其他客人的礼物都被拒之门外,而且自进入正式商议的议程之后,为了避免麻烦,那些商贾也都老老实实,不再四处撞木钟了,而且小婉还赔了小心,除了那几个管事的和采购的下人,其他人等一律不准出门……“哪里就差那么几天了?”这是小婉的有的有的原话。

这一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小婉大清早起来看到天气晴好,便指挥了众人在院内晒衣裳和铺盖,一时之间院子里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宝儿帮着干活的本事不大,在院长子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被裹进了毯子里,笑得一嘎嘎的,他到是最快活的一个。

正在忙活的时候,门上来人禀报,说是卜夫人来访,小婉只好让雪雁带着宝儿指挥其他人做事,自己和紫鹃去迎了卜夫人进来。

自从那日去卜府参加抓周宴之后,卜夫人一下子与小婉便亲近起来,虽然有些刻意的成分,但这个女人很会来事,并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小婉也是闷得无聊,虽然她和王夫人也熟悉,但那毕竟是刺史大人的夫人,说具很市侩的,在王夫人面前,她不太好显摆,而在卜夫人面前,那就舒展自如了。

却说卜夫人与小婉交好也确是刻意而为的,一方面是丈夫的授意,一方面是她自己好奇。小婉有些讨厌卜振军和他那个不着调的侄子,对这位精明的卜夫人还是乐意接近的,还带着她做了几笔生意,让卜夫人的私房钱迅速膨胀,连卜振军都有些小羡慕,也跟着做了几笔,颇有获利。

今天天气情好,卜夫人因为小婉有一段时间没有到她那里去,便带了个小婢过来寻她说话。等进了院子看到满院子的被飘衫舞,倒是有些发愣:“怎么都拿出来晒了?”

“阳光是最好的香料,睡觉的时候闻着阳光的味道,也会非常舒适。”小婉说道。

“真的吗?”

卜夫人道:“那我回去也要让下人们将那些积年放在箱子里的旧东西拿出来晒晒。”

“这是正理,衣服布匹这些东西,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如果不理会它,好东西也会放坏的,最好的办法是用掉它们,不用的宝贝其实跟废物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小婉边说着,边请了卜夫人厅里坐,教紫鹃泡了两杯咖啡过来。卜夫人捧了杯子在手,吹了好一会儿才饮了一口道:“这就是咖啡?喝着虽甜却透着丝丝苦味,可这香气却又如此香浓,怪不得我家老爷喝过一次,就念念不忘。”

小婉笑道:“那却是着相了,这咖啡比起茶叶还是大为不如,也就是喝个新鲜罢了。”

卜夫人也点点头:“我有时犯困,倒是喝上一杯浓浓的茶水更喜欢。”

小婉也是笑笑,一边说着话,一边取了一些打磨好的贝壳开始做贝壳画。卜夫人原是有事过来的,不过她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精致的玩意,一时间却是忘了来意,侧着头看了一会儿,赞叹道:“妹妹好一付玲珑心思,好一双巧手,竟然用这贝壳也能粘出这些花样来。”

小婉足足用了一百多枚贝壳,才将手上这付蝴蝶戏春图完成,然后递给卜夫人道:“姐姐如果不嫌丑陋,拿回去做个摆设也好。”

卜夫人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一会儿,才笑道:“多谢。”就递给旁边随自己过来的小婢,让她仔细拿好。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话,这一上午的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她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到了中饭的时间呢,妹妹这几天如果没什么事情,带着小郎君多到我这里来玩。”

说罢,便起身告辞,待走到门口,又回身摒退左右,低声对小婉道:“相州别驾报了丁忧,我家老爷这次要升,过段时间就要去相州上任,家小也要过去,有时间咱们要多聚聚,再见面也不知道要多长的时间。”

小婉倒是想起来了,前两日隐约听张陵说起过这事情的,东方不亮西方亮,那卜振军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得遂所愿,看卜夫人含笑看着她,便笑道:“那可要恭喜卜大人高升了。”

送走了卜夫人,小婉又有些可惜起那幅贝壳画来,等张陵晚上回家的时候,小婉问起了卜振军的事情,张陵却噗哧一声笑了,道:“那位卜夫人的话大题上没错了,只是卜振军这个别驾却是买来的,恐怕这一段时间赚的银子有一大半都押在了那上面,如果再谋不得缺,那真要倾家荡产了。”

“呵呵,怪不得临走的时候才说呢,敢情是怕我多问。”小婉很不厚道地叹息一声:“这女人的虚荣心也太强了些。”

“诶背后莫道人是非。”

张陵摇摇头道:“咱们说些什么,不小心传了出去,只怕人家都记在心里。”

“咱们家的下人可没有这等听墙根的毛病。”小婉撇撇嘴,不以为意,说就说了,人生说不谈谈八卦,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张陵却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