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陵却又说道:“这卜振军为人也太失检点,不管是谁的礼他都收了下来,估计也是为填补亏空,只是好吃难消化,就怕他收滑了手,一发不可收拾,这样下去,恐怕迟早就要出事。”

小婉白了他一眼,道:“刚才某人还说叫我不要说是非,原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张陵哑然失笑,两人就不说这个,扯了一会儿别的话,便早早地安歇了。

(抱歉今天又晚了)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五十七节 王爷驾到

第三百五十七节 王爷驾到

第二天张陵照常上衙,刚走到半路上,一骑快马从他身旁经过,马上的骑士转头打量了轿旁的张松一眼,忽然停下马喊道:“轿子里坐的可是沧州别驾张陵张大人?”

“停轿。”

轿里的张陵喝令轿子停下,然后打开轿帘道:“尊驾是什么人,可是有事要找本官?”

马上的骑士倒是没有托大,确认了张陵的身份后,下马拱手道:“在下洪成,奉淮阳王殿下之命,请张大人至驿馆一叙。”说完,亮出一块王府的腰牌。

淮阳王来沧州了?

张陵倒是有几分惊讶,李道玄不是第一次来沧州,好像每一次都没有入住驿站,这一次怎么倒是中规中矩地住进驿馆里去了?

唐朝时,驿馆已经是相当普遍了,内陆各道州不管是旱路还是水路,每隔三十里就设一驿馆,专供来往公干的官员休息及替换船马,还兼着送信的勾当,当年小婉一个人在长安的时候,就曾经借用过驿馆的渠道与山阳家人能信,也算是假公济私了。

沧州城的驿馆也是经过扩建的,十分气派,而且驿馆外围的一些房间对外出租,也是颇有收入,比沧州其它地方的驿馆待遇都好。

轿子在驿馆大门前停下,张松等人自有驿馆的工作人员招呼,张陵跟着那个传讯的洪成进入驿馆。

驿馆的建筑当时是采取了小婉的建议,建筑格式采用了当时的时代风格,但里面的一些细节却是分为中、高档和特级——最豪华的当然是模仿总统套房了,除了没有一些现代独有的装饰,其它地方已经相当奢侈了。

这名洪成大概也是李道玄的心腹,由大门进去,一连穿过了三重院落,直到了里院,才有两名护卫问了一声,随即便进入院中。

这一次没有见到经常和李道玄在一起的长孙珏,此时李道玄正在院中的一张石桌旁挥毫练字。

李道玄的字如同他的人一样,有一种剑拔弩张的气势,张陵进来的时候,他正写到最后一笔,笔锋提起,那字也仿佛欲破纸而飞一般。

“下官沧州别驾张陵拜见王爷”

张陵见他转过身,这才抢前几步躬身行礼。

“免礼”

李道玄微微点头,转身大步进屋:“走,鸿渐,我们屋里谈话。”

二人进屋,张陵看到屋内的桌子上早已经展开了一幅沧州的山川地理图,心中便有些明白李道玄找他是为了什么,只是他有些不明白——这位王爷向来喜欢的是带兵练兵,一应文事多是交给长孙珏处理,今天怎么竟然亲自过问这件事情。

“请坐”

出乎意料的,李道玄对张陵非常客气,二人入座后,洪成亲自奉上茶水后,便按刀守在门外,气氛陡然间变得有些肃杀起来。

“随意一些,孤今天有些事情要问你。”

见张陵脸上的神色有些凝重,李道玄笑了笑说道,不过张陵可不敢放松,毕竟这位王爷是皇上的心腹,他的‘随意一些’,搞不好是要罢官丢头的。

李道玄点了点鲇鱼湾的位置:“据王守拙所奏,这次修筑码头,是你主持?你有一个不错的上官。”

“是的,王爷。”张陵答应一声,也不知道是二者兼而有之,还是其中之一。

说起王守拙这个上司,对于张陵来说,确实称得上不错,尤其是在张陵刚到沧州的时候,为他扫平了不少的障碍。但是,投桃报李,张陵的回报也是优厚的,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甚至连小婉所做出来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王守拙的一份政绩。

对于这一点,谁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连李世民都心知肚明,而且如果没有王守拙的大力支持,张陵有些事情也没法子做……当然喽,王守拙也不会脑残到对张陵和小婉设置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她们身后的关系网,另一方面就是确实的利益。但是,这个人言必称,‘张陵如何如何’,看似不忘张陵的功劳,却有将来出事推脱责任的意思,混官场的都是智商于情商并重的,连李道玄都能够看出这一点,何况是李世民,而张陵却只能含糊带过,否则他的情商就有问题了。

“为什么要在鲇鱼湾修筑码头?”李道玄问道。

桌上的山川地理图可比州衙里的那张精细多了,所谓‘山河社稷’,这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在这个时代,地图绝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机密,譬如李道玄手上这幅地图,用的材料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而且保存的时间民很长,张陵在工部都未见过。

张陵必须先思索一下才能回答这个回题,但又不能想的时间太长,他有些奇怪,目前所有的准备工作……不,事实上已经开始破土地动工,李道玄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个问题来了?难道是要改变计划?

微一沉吟,他缓缓说道:“鲇鱼湾是一个优秀的天然深水港,适合修筑码头。在附近的海岸上也有一些地方适合修筑码头,之所以选择鲇鱼湾,主要有两点。

其一,鲇鱼湾的地理环境比较好,尤其是对防止海上出现的攻击,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不像其它地方容易将所有弱点暴露出来;其二,在这个地方修筑码头,配套的修路路线最短,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而且所经之处的田地不是荒芜,就是贫瘠,沿途的平民完全可以拿着补偿重新购置比原先更好的土地。”

张陵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地图上比划,当初决定在这个地方建立码头,不仅仅是两个问题,还有一些商业上的因素,李道玄在他述说的同时,也不时地插上两句有些奇怪的问题,有时候张陵也得仔细想一下才能回答。但在问过几次之后,张陵也有些明白了。

他指着码头说道:“如果在码头附近准备一个秘密仓库,向里面悄然贮存军事物资,然后秘密调拨军队,在码头登上新式轮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抵达高句丽,完全可以在对方还未来得及反应之前就横扫其全境。”

没错这才是李道玄的问题所在,他就是想确认这个码头在军事上的用途。

“如何保密?”李道玄微微笑道:“高句丽,包括突厥、百济、新罗,都在大唐境内密布谍探,大军调动很难被其察觉。”

“可以用军队之间的频繁换防来迷惑他们,或许还可以将那些谍探一往打尽,也可以每以队伍抽出一部,那些谍探很难打听得那么详细的,关注那些往来高句丽等地的客商,分析他们的活动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军队调动时间的吻合性。

采取欺骗性的调动方式,让他们放松警觉,而且军队的换防对于国家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好处。在正式行动的时候,封锁海域,大军行动的时候,也可以将行军路线的所有渔船、商船锁拿随军,以免泄露。还可以在远离大陆的海岛进行适应性训练和暂时屯军,待时机成熟后发动攻击。”

“可是大量军队登陆之后,消息依然还是很容易传播出去的,既便是攻占了沿海的城池,纵深的城池依然会加紧防范。”李道玄说道,二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谈话似乎越来越偏了。

“难道训练有素的军人会比不上老百姓或者高句丽的那些孱弱的士兵吗?”张陵说得有些性起,反问道。

说高句丽的士兵孱弱未免有些过分,不过除了突厥的士兵还有些看头之外,像高句丽这种国家的士兵,素质确实不如大唐的士兵。

没有等李道玄回答,张陵又以一种轻松的语气说道:“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征服、是占领,而战争的过程是破坏。”

“战争的目的是征服、是占领,而战争的过程是破坏……有些意思。”

李道玄重复了一句,忽然问道:“鸿渐,你可知道,破坏意味着杀戮,这有伤我大唐王师仁义之名”

张陵拱了拱手,脸上却是不以为然的神色:“王爷,只有战争的胜利者才有资格谈仁义,行仁义,在此之前,奢谈仁义,无疑自戮”

李道玄眼中闪过一道赞赏的神色,做为一名武将,他当然知道武将们最为头痛的事情。前朝的隋炀帝为什么大败于高句丽,最后连江山都失去了?

是大隋的战士不行?还是大隋的将领无能?或者是大隋的国力不如高句丽?

都不是

其实就是隋炀帝好大喜功,听着那些阿谀之臣的话,奢谈什么‘礼仪之邦’、‘仁义之师’,高句丽士兵只要放下武器,就不予追究,结果人家回头拿起武器照杀不误;占领城市不扰民,半夜里那些平民都抓起了武器,又变成了士兵……凡是种种,不一而足。

“鸿渐,来,将你的修路计划再详细说一说。”李道玄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命洪成换了一壶茶。

………………新书介绍…………………………

《末世涅凰》作者:曾经的青柳

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在地球的历史上,恐龙的灭绝、封神之战、奥森匹克诸神的陨落……每一段神秘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恐怖的身影——末日

在风雨飘摇之际,肖雨馨有幸率领她的团队迎来地球生命新一轮的涅槃。(请见页面直通车)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五十八节 王守拙的忧患

第三百五十八节 王守拙的忧患

“仅修这一条路,是远远不够。”

张陵指着山川地理图侃侃而谈,提出了‘以点带面’的想法,李道玄虽然脸色不见端倪,可目光随着张陵的手指在图上移动,一付若有所思的神色。

突然,张陵话风一转,手也点到一处地方,“由沧州通往上京城的航线非常接近,最适合商贸往来。”

“噢,嗯?”

李道玄眼中精芒一闪:“你是说粟末靺鞨人居住的上京城吗?那里几乎被夷为平地了,还有生意可做?”

为了遏制突厥的发展,早在李渊在位的时候,便暗中支持粟末靺鞨人建国。但是,由于突厥过于强势,粟末靺鞨人的建国大计不但被破坏,首领也被迫自尽,连刚刚建好的上京城也被勒令拆除大半城墙,只保留了防狼墙的高度。

“王爷,虽然粟末靺鞨人损失惨重,但他们对突厥人的恨意也越发的厉害,从来没有放弃过建国的打算,而且他们目前不仅受突厥人的压榨,还要忍受高句丽人的盘剥,如果我们大唐再伸援手,事情犹有可为。”张陵说道。

“朝廷应该如何做?”李道玄目光一闪问道。

“这件事情与朝廷无关。”

张陵微微一笑,道:“粟末靺鞨人建国,所需者无非是钱、兵器而已,只要海路通畅,让他们得到所需要的东西,自然就成了,不需要费朝廷丝毫钱粮,自然有人去做。所需者,唯方便之门耳。”

别的东西卖一卖都没有问题,可兵器这东西是严格禁止的,虽然也有一些世家门阀偷着买卖,可也是偷着干,没有拿到明面上的。李道玄想了一下,眼睛开始放光了。

这一方面起到了培植粟末靺鞨人实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挖了一个坑——那些世家门阀有了这个渠道之后,肯定会明目张胆地向外贩卖兵器,就算他们再掩饰,也有办法察其究竟,为日后算帐留下了余地。

“但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放任。”

李道玄蹙眉道。虽然要让这些交易民间化,但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毕竟这里还是有政治、军事目的。可朝廷出面应该怎么安排却是个麻烦事……忽然,他眼前一亮:“鸿渐,张府是不是有自己的船?”

“咳。”

张陵好悬没让自己的口水呛到,“是有一艘船。”

“那夏大家有没有将张府生意扩展到上京城的意思?”李道玄问道,语气颇为急切。

“这个……回禀王爷,这件事情下官不是很清楚。”张陵老老实实地回答。

“哈哈哈……”

李道玄笑了:“那你先将这件事情了解清楚我们再来商议,鸿渐,你先将修路的计划拟一个条陈给孤。”

“是,王爷。”张陵拱手答道。

……

沧州城一向很热闹,尤其是这两天,每日价车水马龙的,富商大贾们揣着大把的银钱,像赶集似的洒钱,沧州的酒家、饭庄赚得流油……有人欢喜有人愁,沧州驿馆的驿丞卢明俊前两天就看着眼红,说起来驿馆也是服务性行业,可生意咋就差别那么大呢?

眼见那些酒楼、客栈的银钱如流水般滚滚涌去,卢明俊心里就跟有小猫抓挠似的——什么时候咱也像这般忙一番?

好的不灵坏的灵,这心思刚起,淮阳王爷驾到,于是驿馆上下顿时一阵鸡飞狗跳,好不容易将李道玄一行安排稳妥之后,卢明俊身上出了一身臭汗——这可是沧州驿馆接待过的最大的官员,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不由得他不紧张,回去换了一身衣服之后,他就跑到李道玄旁边的一间房里伺候着,免得找他的时候找不到,怠慢了王爷。

让他松一口气的是,这位王爷的架子并不大,虽然脸色是冷了些,但要求并不是很高,而且那些侍卫也并不难伺候。彻底放下心事的卢明俊命人给自己在偏房整了两个好菜,又弄了一壶好酒烫上,自斟自饮也小快活了一回。

正喝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听得外面一阵爽朗的笑声,卢明俊的三魂立即丢掉了一缕,噌地从位子上跳起来……这谁啊?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在王爷下榻之处大声喧哗,你不要命了老爷我还没活够呢

卢明俊以前所未有的敏捷窜到门口,刚一露头就噌地缩回去了……竟比出来的速度还要快几分。他踮着脚尖来到那窗前悄悄向外看去,居然让他看到更为吃惊的一幕——

那位不苟言笑的淮阳王竟然发出爽朗的笑声,而最为难得的是,王爷竟然还拉着一个年轻人的手一直送到门外,就算是本州的刺史大人恐怕也没有享受过这等殊荣吧?况且那人还是如此的年轻

难道是京中的哪位王孙公子恰好在沧州与淮阳王相遇?卢明俊仔细打量那年轻人的相貌,只觉得眼熟,好像……张别驾,张陵大人

张陵拱手请李道玄留步,待这位王爷回屋之后,他才慢慢离开了驿馆。不过,此时他的心里完全被兴奋所取代,李道玄已经明确表示,希望他将来能够跟随他同征突厥,而且还表示回去之后就向朝廷上表,将刚才的问答上奏皇上。

“鸿渐,你和尊夫人的才能不能只限于一州一地,那是我大唐的损失啊”李道玄慨然长叹。

“大人,去什么地方?”张松问道。

“当然是上衙门。”张陵在轿子里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这刚才是在兴奋头儿上,没想那么多,可现在就觉得有些别扭,可哪里别扭他又说不上来。

轿子刚起,走了没几步,迎面来了一辆马车,那个骑以跟在车旁的人俯身向车里说了一句什么,马车便在前面停下。这时,张松也看清前面那个骑马的人正是王守拙的管家王保,便也向张陵禀报。

“落轿。”

就此错过,于礼不合,而且张陵也一下子省悟过来——怎么淮阳王竟然越过王守拙直接召见自己?

前面王保见轿子落地,也下马快步走过来,恰好在轿帘掀起来的时候站那儿向张陵行了一礼:“张大人,我家老爷请你车上一叙。”

从他的表情上看不出什么,这也是一个优秀管家的基本功,如果一名管家的喜怒哀乐都形诸于色,那他的主人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张陵点点头,起向出轿,却又回头看看张松,这个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