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他的表情上看不出什么,这也是一个优秀管家的基本功,如果一名管家的喜怒哀乐都形诸于色,那他的主人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张陵点点头,起向出轿,却又回头看看张松,这个动作让张松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一个劲儿地搓脸,还以为脸上沾了什么东西。

等张陵上了车,王守拙吩咐车夫:“先回府衙。”

“是,大人。”车夫有些纳闷,不是要拜见淮阳王吗?怎么到门口又改主意了?

马车在驿馆门前打了个盘旋,又向府衙行去,张松只好带着轿子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

“大人,今天早上王爷突然派人召下官前去,所以没来得及去衙门请假。”张陵据实禀报……这事情他得先说,等上官问起来就不好了,虽然上马车的时候王守拙的脸色并没有什么有异于以往的,但他能够感觉到对方似乎对自己有了些戒备,再不像以前那样有一种推心置腹的感觉。

“嗯。”

王守拙点点头,对张陵主动说话感到满意:“王爷召你都问了些什么?”

“主要是修筑码头和道路的事情。”张陵答道,他将关于选取码头位置、确定修路线路的理由等在王守拙面前一一重复了一遍,大多事情王守拙都是知道的,听完之后,他微一沉吟,问道:“王爷怎么说?”

从王守拙的语气中,张陵听出了几分焦急,有些时候他毕竟还是年轻,想不到那么许多,李道玄此来,固然是想要调查一些事情,但其中也有一些人为的因素,而且事关王守拙的官途。

“王爷对于我们的决定表示赞同,而且希望能够做出一个覆盖整个沧州的道路修筑计划。”张陵说道。

知道李道玄对于这件事情给予充分的肯定之后,王守拙松了一口气,但听到那个道路修筑计划之后,他的脸顿时又阴沉下来,但在看到张陵有几分探询的目光,他捻着胡子给了张陵一个赞许的笑容:“你做得不错,非常好,这份计划一定要好好做。”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府衙门前停下,张陵拱手道:“大人若无别事,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看得出来,虽然王守拙脸色还是不太好,但情绪比之前稳定得多,他微微点了点头,待张陵准备下车的时候,他又突然问道:“王爷再没有说什么吧?”

心中微微一凛,张陵嘴里却道:“没有,王爷的心思好像都放在修筑码头和道路上。”

“好,鸿渐,你快去忙吧。”王守拙说道。

闻言,张陵下了车,向马车微一拱手这才向衙门里面走去。

王守拙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纠结——对这个年轻人,他是极为欣赏的,但正因为如此,他渐渐觉得有些恐惧,似乎是担心他夺走自己的东西,虽然王守拙意图提醒自己,张陵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担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至少……他现在觉得有些事情已经失控了。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五十九节 微服

第三百五十九节 微服

“太子殿下,真的就只有咱们两个吗?”

李安骑在马上左顾右盼,活像做贼的模样,哪里的东宫侍卫长的架势?

他看看周围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刚才的说话,便又碎碎念道:“殿下,河北道那边可不比关中,路途这么远,万一要是遇到什么凶险可怎么办?”

说实话,李安现在的怨念大着呢,明明皇上已经下旨,太子干嘛还要留下书信,撇开仪仗偷偷起程?难道就这么两个人去微服私访?哪怕是多带两个侍卫也是好的,至少他不必担心自己一个人照看不过来——太子可是一国之储君,哪怕是出现丝毫的闪失,自己都吃罪不起,想到这里,他愈发的纠结了。

“李安,哪有你说得那么严重。没听说过‘灯下黑’吗?要说危险,河北未必比关中危险多少,听说淮阳王将河北治理得很好,虽不至于路不拾遗,却也是盗匪敛踪,如今四海升平,哪里会有什么凶险?”李承乾也在四处张望,长年生活在宫墙之中,几乎望了外面的天地,他现在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和小婉等人结伴野营的时候。

“殿下……”

“错了,从现在开始,我就是钱诚,记得要叫我少爷”李承乾低声道。

“是,少爷。”

李安无奈地应了一声。不一会儿,他又靠近李承乾,开口问道:“少爷,咱们去审案吗?”

“审案?”

李承乾白了他一眼:“还真当自己是微服私访啊?真遇到案子你会审吗?”

“呃……我不会,少爷会啊。”李安送上一顶高帽。

“少拍马屁,本少爷也没有审过案,不给地方上添堵”李承乾笑骂了一句。

过了一会儿,李安似乎又想起一件事情:“少爷。”

“还有什么事?”李承乾有几分不耐道。

“你这一次微服私访,即便是皇上、皇后不会怪罪,可是……”李安说到后来吞吞吐吐的,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

“可是什么?”李承乾快让他噜嗦的没脾气了:“你是侍卫不是内侍,别有一截没一截的,痛快点儿说”

“少爷,你这一次出行,别人尚可瞒得,可越王殿下却是瞒不得的,恐怕不太合适吧?”李安吞吞吐吐地道。

李承乾的脸色立即阴了下来:“李安,你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吗?”

“是,少爷,小的知罪”李安脸上顿时露出惶恐的神色。

“恕你无罪,以后不要乱说话。”

李承乾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像是在自语:“越王年龄还小,就算有名利之心,也做不出犯上之事。”

李安见李承乾并没有真的怪他的意思,便低声说道:“越王自然不会,可有些事情可以由别人来做的。”

“李安”

李承乾的脸色顿时严厉起来:“好了,这些话到此为止,我想安静一会儿”

“是,少爷。”

李安轻轻地点了点头,看了李承乾一眼,感觉到这段时间一直很忧悒的太子殿下变了好多,眉宇间笼罩着的那丝淡淡的愁云越来越淡,话也变得多了,整个人都显得活泼了,而不是在长安时那种老气横秋的模样。

都是因为这一次去沧州办差?

李安对那位夏大家不是很了解,在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的时候,他还大不以为然,觉得怎么能够让一个女子作为太子殿下的老师?即便是小时候也不应该,要知道一个人的启蒙老师是很重要的。后来他也曾远远的见过小婉几回,当时除了惊讶就是惊讶,没想到一个女子竟然做成那么多的生意。

她挣了多少钱?李安不知道怎么竟想到了这个问题。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远方,他的心情也很是不平静,这些年来,每个人都觉得他这个太子风光无限,但又有谁知道他一直是如履薄冰?

李世民是一个强势的君王,对于李承乾要求的十分严格,而且给东宫选择的佐臣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期望越大,压力也就越大,尤其是在李泰渐渐长大之后,李承乾就觉得压力倍增。

他很清楚,只要自己不做错,李世民就不会将他的太子位置拿下,可愈是这么想,他的压力也就愈大,生怕出错。单是来自李泰本身的威胁,他不害怕,虽然李泰诗词文章比他好,可治理天下靠的不是诗词歌赋。世家、朝臣的支持也无所谓,这些他同样不缺,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人也是有限度地支持李泰,不等尘埃落地,那些人是不会轻易表态的;而最大的变数就是父皇的态度,那才是决定性的,而恰恰就是李世民对李泰表现出异常的关爱,这才让某些朝臣蠢蠢欲动。

李承乾突然觉得这心里面有些松动,因为他想到了过些日子就会到沧州,或许老师会帮他结开心结吧?他有些心虚地看了李安一眼,发现他并未注意自己——怕什么?就算他注意到自己走神,难道还能看出自己的心事不成?

“少爷,天已经晚了,咱是不是要找个客栈休息一晚再走?”李安问道。

“嗯,随便找个客栈,将就一宿吧。”李承乾应了一声,抬头看看西边的残阳,确实已经很晚了,他们所路过的这个城镇,有很多人家已经升起了炊烟。

“好嘞,少爷你等一下。”李安从马上跳下来,扯着一个路人询问客栈的事情。

“皇上,你看,这是乾儿留下的书信。”

长孙皇后将李承乾的留书递给李世民,微皱着眉头说道:“这个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身份,身边只带着李安,难道他就不怕,在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吗?等他回来臣妾一定要好好说道她一番。”

李世民好笑地看着她,其实他很清楚,皇后这是提前将该说的轻描淡写的都说了,堵他的嘴。他将信往桌上一放,笑着向长孙皇后劝慰道:“皇后不用担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乾儿久居朝堂之下,不谙百姓疾若,出去走一走也是积累阅历,增长见识,反正他最终还是要去沧州的嘛,顺路而已。”

“话虽如此,可乾儿毕竟是一国储君,怎么也应该多带几名侍卫。”长孙皇后不满道,这已经纯粹是站在母亲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了。

李世民噗然失笑,道:“皇后,这入秋后,你的身体要多加调养,其它的事情就不要操心劳神了,乾儿已经大了,朕在他这个年龄已经带兵打仗了。”

“皇上,你还真的准备让乾儿带兵打仗啊?”长孙皇后问道,却并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

“朕打得,莫非朕得儿子就打不得?兵者,凶器也,如果不用打仗,那是最好。但现在四夷未伏,恐怕不打不行,既然有这个机会,朕也希望他能够证明自己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储君。”

“可是……”长孙皇后也是出自将门,这些道理又怎么会不懂,可是想到自己的儿子要行战阵之事,当母亲的心又怎么能平静下来?

李世民怜惜地拉起长孙皇后的手,心中不无歉疚之意,在大唐开国之前,因为炀帝怀疑李渊,全家羁留在关中,隐隐有人质之意,长孙皇后过得就特别压抑,后来大唐开国,又因为隐太子的关系,也是一度受到排挤,这好日子没过多久,身体又渐渐地坏了,如今儿女渐渐大了,却又有新的烦恼出现了。

“皇后,你放心,朕答应你,父子不相疑”李世民轻轻拍着妻子的手说道。

“谢谢皇上。不过这次泰儿也请旨前去沧州,你为什么不让他一起去呢?”长孙皇后是极想两个儿子能够凑到一起,和和睦睦的。

“他们不适宜在一起。”

李世民摇摇头道。

“那、乾儿离宫的事情该怎么办?”长孙皇后急忙问道。

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李世民笑道:“我已经命队伍起程了,对外就说是太子身体不好,只能坐马车赶路。”李世民的目光投向窗户外面,他现在倒是期待李承乾会在路上遇到什么事。

……

沧州张府。

“什么?淮阳王找你谈话?”

小婉对李道玄找张陵谈修路的问题有些奇怪,这不是在张陵与王守拙之间制造摩擦吗?在听完二人的谈话经过之后,小婉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作为一个王爷,又是河北道的最高长官,不会无聊的给下属制造麻烦,可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给突厥制造麻烦,而且这件事情不能由官方出现。”张陵解释道。

“而且最好是我出面。”小婉苦笑道。

“是的。”张陵点点头。

“王守拙知道淮阳王找过你吗?”小婉问道。

“知道,很不巧,一出驿馆的门便碰上了。”张陵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小婉听罢,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真的是那么巧便好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你们俩也该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

完本推荐

《新一品修真》

都说凡人常懵懂,神仙也会犯错误.

雷天君的一次失误将少女沈月影的肉身击毁,为了弥补过错,几个不负责任的神仙用甜言蜜语将她哄骗到一个叫亚马迪斯大陆的地方附体重生……

推荐青柳的另两本书:《创神传奇》、《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六十节 老谋

第三百六十节 老谋

“唉这把老骨头是非要拆散了不可啊”

下朝回家的高士廉坐在屋里喝了口茶水,觉得这嘴里愈发的苦了,不禁叹了口气,也说不清楚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刚才在朝上,本来早已经说过不让他去沧州的李世民突然又命他与太子同去沧州,理由是太子年轻,而且身体不太好,由一名稳妥的老臣陪同着比较放心。

太子病了?

高士廉就有些纳闷,前些天还活蹦乱跳的,怎么好端端的就病了?

下朝之后,就有内侍将他引入宫中见了皇后,然后长孙皇后告诉他一个让老头子颇为头疼的消息——太子微服前往沧州,已经起程了。

“皇后,太子殿下身系一国之安危,可派了侍卫去追赶?”高士廉大惊失色拱手问道。虽然长孙皇后是他的亲外甥女,但君臣之分却是大于一切的。

长孙皇后点点头:“已经命人前去暗中保护了,不过,看皇上的意思也是让他多了解一些民间的疾苦,也能够让他更稳重成熟一些,所以才请舅舅同行,假称太子有恙,抱病同行。”

高士廉明白了。

李世民确实是位明君,但这父亲当得称不称职不说,教导方面首先便有些问题——李承乾性情敦厚,这些年在东宫辅官的辅佐之下,处理公务方面没有什么疏漏之处,而且言行举止也很得李世民的欢心。但是,李承乾毕竟是涉世未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缺乏社会经验,这种磨练对于心性成熟的人是一种砥砺,而对一个还在发育中的少年来说,磨砺的同时也带来了伤害,而这次留书微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心性不够成熟的表现,派高士廉同行并非是李世民失去了对太子的信心,而是为了服众和辅助,毕竟随行人员中还有一些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

“父亲,这次您又要去沧州,身体没什么问题吧?”旁边的小儿子高原恭声问道。

“没什么,皇上体恤,让为父可以乘车慢行,倒不会受什么苦楚。”高士廉放下茶碗说道,目光却是扫了儿子一眼,虽然高原也在衙门做事,却没有上朝的资格,这消息传的也太快了。

“那就好,皇上表姐夫素来宽厚,哪能让您老人家过于操劳?”老儿子通常都是最受父母宠爱的,高原笑嘻嘻地给父亲的茶盏里又续上了茶水。

“你今天怎么这么好?”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高士廉刚要拿茶盏,手却微微一滞,似笑非笑地看着高原:“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是不是想打听什么消息?”

“父亲,您这可是冤枉人,孩儿孝敬父亲端杯茶还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高原叫起了撞天屈来,眼珠子一转,却问道:“父亲,太子殿下此时恐怕已经不在长安城了吧?”

“嗯?”

高士廉啪的将茶盏往桌子上一放,目光严厉的看着他:“你这话是从哪里传来的?”

高原却是不以为意,笑道:“这话却不是传来的,而是孩儿亲眼所见。孩子昨日应邀去城外打猎,中途因为偶感不适,所以就提前回来了,在城外看到太子殿下带着李安上了官道,恐怕不是游玩那么简单。”

李承乾虽然是住在东宫,可有时候也会出去,但哪一次出去都是前呼后拥的,绝对不可能只带着一名侍卫,这只能说明这次行动诡异,以高原的智商,将众多消息对比之后,不难猜出真相。

高士廉此时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了:“这件事你都跟什么人说了?”

看到父年的脸色阴沉,眼神犀利,刚才还大大咧咧的高原脸上也没有了嘻笑之色:“父亲,我还没机会跟别人说呢,这不是今天听到这消息才想起来的吗?”

他是真的没有和别人说,倒不是不想说,而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