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与益州有所交易?”杜子唯试探地问了一句,张辽惊叹地看向曹盼,曹盼道:“正是。合以益州的水军,两位以为,我们又添了多少胜算?”
  对此张辽立刻给了回答,“陛下,若能与益州一道出手,益州的水军经关云长与赵子龙之手训练,确实不赖,两方合击,可令孙权首尾不能相顾,兵力分散,只要好好打,要夺江东成算就大多了。可是……”
  “将军有何顾虑尽管直说,于朕之前,无话不可言。”曹盼意示张辽有什么话只管说。
  “我军与益州交战,那诸葛孔明非同小可,需防他假意结盟,转手却与孙权联手把我们给坑了。”张辽一个武将,心思倒是不少。
  杜子唯咳嗽了一声,张辽一眼看了过去,不以为自己哪里说得不对。
  曹盼看了杜子唯一眼,张辽不解之意曹盼心里清楚着。与张辽笑道:“纵然如此,何以胃之。朕以三郡之利许与益州,他要是敢明着与我们结盟要平分江东,暗地里跟孙权坑我们,那就别怪我们与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三郡之利许与益州?”杜子唯关注的更是那所谓三郡之利,曹盼道:“正是昔日的荆州三郡。”
  张辽看向曹盼,对于这位的大手笔也是服了,“陛下,三郡,那三郡非同小可。”
  “比起大半的江东为,孰轻孰重?用三郡灭一个孙权,孰轻孰重?”曹盼把这两个问题一丢出去,得,张辽哑口无言了。
  “将军,比起那三郡来,如何迅速得拿下江东之城池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平分江东之地,那也是看谁拿上城池快,谁就得的多。平分,再平分,那也是要凭本事的。”曹盼这般说了一句,杜子唯满脑子都想,那位诸葛丞相,到底知不知道他的媳妇要这么算计的他?
  “陛下所言极是。”曹盼这明摆着耍得无赖的做法,恰恰让张辽很是认同,打仗嘛,什么平分,谁先拿到就是谁的,有什么公平可言。
  “张将军是觉得此仗可打了?”曹盼问了张辽一句,张辽十分肯定地点头。
  “当然,陛下当召徐州的项龙将军,秦无将军,还有张郃将军前来商议,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张辽一下子就想到了如今这一片的将军们,提醒曹盼别忘了把人给弄这来,打仗一个人上,如何能敌得上一群人众志成城。
  “应该都快到了。”曹盼面对张辽的提醒如此说。
  “报,将军,杜大人,秦无将军,项龙将军,还有张郃将军都来了。”守城的将士来报,这刚提到的人突然就出现,张辽知道这必是曹盼早就已经安排的。
  张辽与曹盼抱一拳道:“陛下早有安排,臣多话了。”
  曹盼道:“将军说的是哪里话,将军一片赤诚之心为大魏,朕感谢还来不及,怎么会觉得将军话多了。往后有哪些该做的事,还请将军提醒。与孙权交手,谁能敌将军一马当先,杀得孙权片甲不留。”
  张辽昔日率八百死士破孙权的几万大军,险些生擒孙权,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慨,曹盼为自己没能亲眼看到而引之为患。
  “都是大王指挥得当,臣也只有几分不畏战死之气势罢了。”如此功劳,张辽却不尽揽,反倒是说到了曹操的头上。
  他这一声大王唤来,又是一叹,但是想到他的明公更是眼前女帝的父亲,父女之间的感情那是极好的,他这心中的怀念亦不便于曹盼的面前流露。
  “将军不畏死,那是大魏的幸事,朕,谢将军。”曹盼与张辽郑重作一揖。
  “陛下言重了,陛下言重了。”张辽见曹盼行此大礼,连忙地避之。
  杜子唯微微一笑,他其实很担心登基之后的曹盼有所改变,如今看来实是多虑了。
  “陛下。”这一会儿的功夫,三位将军赶来,皆与曹盼见礼,再与张辽和杜子唯打招呼,“张将军,杜大人。”
  张辽与杜子唯自然也是要与他们打招呼的。
  人到齐了,曹盼道:“张将军,合肥是你地盘,朕与诸位将军能否有幸入你的书房议事啊?”
  杜子唯一下子笑了,张辽连忙道:“陛下此言真是羞煞臣了。陛下与诸位将军快快请进。”
  与前引路,迅速地带着人往书房的方向去,地上铺着是与孙权、益州临近的所有军事布局图,曹盼一眼看了过去,上头标注得十分清楚,不愧是张将军。
  “陛下,益州是从何处发兵?”张辽一来就问了一个问题,曹盼指着益州的方向道:“贵阳。”
  “江东临水,从赤壁之战开始,我们与孙权水军的优劣就暴露了出来,大王与陛下都想操练出一支能胜过孙权的水军来,然而精锐之军,尤其是水军谈何容易。”张辽把他们最大的问题搬了出来,说来说去还不是水军不如人家。
  曹盼道:“水军不及,那就扬长避短,不跟他拼水战就是了。”
  张辽一听看着曹盼,等着曹盼说出她的打算。
  “项龙率一支熟悉水性的将士潜入江东的岸边,把他们船底都能凿了。这个技能,练了快十余年了,总不会要费一夜的功夫才能做到。”曹盼问了独眼的项龙。项龙道:“从徐州落水潜入,到摸到江东的船,凿破船底,陛下,一个半时辰足矣。”
  曹盼道:“凿穿了之后,立刻发信号让徐州出兵,引江东兵马开船出动。”
  “陛下不是说要避开与他们水上交战?打水战我们打不过他们呐。”张郃一听瞪大眼睛说了一句。
  “张郃将军并不明白陛下的意思,引江东的兵马出动,非是要与他们对打,而是让他们将船底已经穿了的船开出海,等到深处,水淹船底,还用跟他们打?我们的水军尽可痛杀。”
  秦无与张郃解释了一番,张郃一看曹盼点点头的模样,便知秦无所言不虚。
  “昔日周瑜以火烧赤壁而令大军损失惨重,江东不是向来以善水性而引以为荣?朕偏让他们栽在水里。”曹盼冷声地说着,显然对于赤壁之一战耿耿于怀。


第350章 双面夹击灭江东
  “孙权在徐州对面的驻军有一万兵马,而且都是精兵,若能倾覆这一万兵马,也能让孙权肉痛许久。尤其是攻破了徐州这一道水屏障,再跟孙权打起来就没那么难了。”张辽在一旁显得十分高兴地说。
  “徐州那头由项龙去打,合肥之地就交给张将军了,怎么打张将军说了算。”这样尽由张辽作主的模样,何尝不是对张辽的信任,张辽闻之而大笑,“陛下信得过臣,臣必用合肥牵动孙权的兵马,让他们无法救援,好叫项将军长驱直入。”
  有将如张辽,实大魏之幸,曹盼确信张辽能说到做到,“至于张郃将军,阿无……”
  张辽跟项龙要做的事都已经安排好了,还有张郃跟秦无。他们当然也有他们要做的事。
  这一夜,张辽的书房亮了一夜,反复的敲定了一干的行军计划,粮草供应,天未明,他们又各自赶回了各自的戍地。
  益州里,诸葛亮也同样马不停蹄,趁着孙权没有发现他与曹盼的会面,兵贵神速,用最快的速度发兵,谁拿下江东的城池最多,自然是谁将来得到的城池最多。
  所谓平分,诸葛亮没有细问,不过是各自心知肚明罢了。
  倒是益州里头听说诸葛亮要兴兵攻打孙权,作为副手的李严立刻前来,“丞相,我们内乱刚平,此时兴兵江东,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这是最好的机会。为先帝报仇的最好机会。”诸葛亮用的理由也是理直气壮,毕竟刘备若非兵败夷陵,也不会退于白帝城而病故。
  这类事,想要记仇可以记,想不记也能不记,不过是看话怎么说。
  李严道:“可是丞相,若与江东兴兵,万一曹魏对我们发兵该如何?”
  诸葛亮看了李严一眼,“曹魏此时无暇对我们兴兵。”
  “李大人,此事,我自有主张,与江东兴兵,为了与陛下报仇不假,同样也是为了拿下江东。与魏兴战,我们讨不得半分的便宜,若不趁此机会夺江东之地,叫曹魏占据了江东,我们还能与曹魏抗衡?”
  哪怕本来还反对的副相,听着诸葛亮的话不确定地问道:“丞相所言,曹魏如今也在与江东兴兵,丞相于此时动,是要趁机夺江东之地?”
  在李严上门之前,诸葛亮已经安排好了兵马赶往贵阳,并且同样已经准备随时进攻江东。
  李严尚且不敢确定诸葛亮从何处得来的曹盼兴兵江东的消息时,两处已经打了起来。曹盼用计,诸葛亮同样用计。
  曹盼让人将江东的船底给凿了,再派人驶船而入,引是江东驻守的兵马全都乘船出战,船行至江水深处,水漫船舱,想再返航也不成了,十几条船的人尽数被逼得想方设法跳船自救,哪里还有面对项龙大军进击的余地。
  诸葛亮用火攻,其观孙权驻军的地势,丛林密茂,如今入秋,天气干躁,树木枯黄,诸葛亮让砍了些木头,更在木头浇上了油,再让人人点了一把火,把那木头往孙权的驻军处一推。火势迅速在孙权的军中蔓延开了,西北风吹起,将那火势吹得越发的大。
  很快那一片地尽成了火海,没有人能逃出来,也没有人敢进去。
  烧了整整一夜,孙权的兵马无一生还,作为领兵放火的将军看到那惨状也不禁唏嘘,实在是太惨了。
  如此的开场,皆以兵不血刃而攻破了孙权与他们的一处屏障,一股作气,两方皆再次发兵。
  这一次,更是杀得孙权一个措手不及,孙权在听说两方告急之时,曹盼那头已经夺下了整个丹阳郡。诸葛亮也不遑多让,忆得了桂阳、临贺、苍梧三郡,虽然这三郡加起来也不及一个丹阳郡大,那也是孙权的地盘呐!
  “究竟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会突然兴兵来犯,为什么?”一下子损失了四个郡,无论是临近徐州的守军还是桂阳郡的兵马,皆是全军覆没,这样的消息让孙权一下子惊得跳了起来。
  别说孙权了,江东的人都懵了。曹盼与诸葛亮同时兴兵,要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勾结,这话说出去,没有一个人会信。
  “大王,眼下当思退敌之策!”为什么比起守住城池来尤显得不那么重要,吕蒙与孙权作一揖提醒。
  孙权也算是被提醒了,点头道:“对,说得对。现在不是追究为什么的时候,而是要退敌,退敌。”
  喃语着退敌,孙权从王座上站了起来,来回的跺步,走着走着,突然一把挥乱了桌上的所有物甚。“曹盼,诸葛亮,你们竟然敢合起谋来夺孤的江东。”
  那恨得咬牙切齿的话啊,听在江东臣子们的耳边,宛如一道惊雷,孙权喘重地喘息着,他知道,这一次所面临的危机比起十四年前的曹操率领百万大军更甚。
  曹盼,诸葛亮,两个人,都比曹操还有刘备出色,而且,既然他们俩个一道出手,也就是说,他们一定已经达成了默契。这是要兵分江东。
  “谁,谁愿意为孤去退敌,谁愿意?”孙权想明白了,却平静了下来,不就是想要江东吗?纵以他们二人联手又如何,他孙权也不是好惹的。
  “大王,臣愿意。”陆逊出列自荐,孙权见之而大喜,“好,好!伯言不愧是孤的大都督,孤将江东所有的兵马将由你来指挥,只望你能退敌。”
  “是,大王。”陆逊应下。
  群臣退去,只剩下吕蒙与陆逊站在孙权的面前,孙权走了出来,走到陆逊的面前,“伯言有何打算?”
  “臣以为,这一次曹魏与益州一同发兵,此事必然是魏帝曹明心所为。”陆逊将自己的猜测道来。
  孙权道:“伯言继续说。”
  陆逊与孙权作一揖,“益州势弱,夷陵之战,益州损失惨重,又遇刘备病逝,新帝继位,益州内乱,诸葛孔明虽有能力,但是毕竟时间太短。故论强敌,益州比起曹魏来差得太远了,所以,臣之意,既然我们不能同时对付两个敌人,那就倾注所有的兵力去跟曹魏打,对于益州,还是以拉拢为主,或是坚守惑敌为主。”
  吕蒙道:“此事不让子瑜去做。”
  “不错,子瑜是诸葛亮孔明的兄长,先时在夷陵之乱中,子瑜亦有奇谋,今遇关乎我江东之大事,想必他会为了大王与江东,尽力全地说服诸葛孔明退兵的。唇亡齿寒,若是江东一亡,以益州之弱势,益州必会是下一个江东。”陆逊只是实事求是地论来。
  “孤只怕子瑜说服不了那诸葛孔明,诸葛孔明一定想过伯言适才所言,可他依然选择了与曹盼合作,也就是说,他已经想好了在灭了江东之后,益州何去何从。”孙权提醒了一句,像诸葛亮那样的聪明人,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根本无须任何人提醒。
  “就算无法说服,能拖延时间也好的,拖延得让臣有机会退曹魏的兵马。”陆逊将自己的意图道破,这也是最坏的打算。
  孙权一听立刻高兴地道:“好,一如伯言所言。孤这里有一支神箭队,必要的时候,伯言不妨行暗杀之事,取了曹盼的命。”
  “曹魏如今全靠曹盼支撑着,她又无嗣。这样的一场大战,非以之与诸葛孔明商定而不能行,她眼下一定在南。若是能取之性命,曹魏必然大乱,此战便可胜之。”孙权这一打算不可谓不狠,又不可谓不好。
  “大王放心,臣一定会把大王的神箭队用好的。”陆逊倒是早有耳闻孙权的手里有这样的一支神箭队。这还是当初那几乎要取了曹盼性命的弓长亲自留下的箭法,这些人都是照着箭法而习,经十余年训练出来的人。
  “还有一事,是曹明心的优势,也是她的弱点。”孙权附在陆逊的耳边耳语着,陆逊听着分明。
  “此事乃弓长与孤之言,绝不会假,你,或可用之。”孙权再叮嘱了一句,陆逊与孙权作一揖道:“大王放心,臣一定会拼死为陛下御敌。”
  这般,在孙权严阵以待之时,曹盼却在武陵郡中,诸葛亮也到此。
  “南郡、宜都、武陵。”吐了这三个地名,曹盼道:“都是你的,我已经让阿无将三郡的兵马撤回了。诸葛丞相,一把火不仅夺了孙权三郡,更将昔日因关羽而失的四郡拿回了三郡,有这等丰功伟绩在,益州那群酸儒还敢说你与虎谋皮吗?”
  诸葛亮道:“谁都想成虎,却不是谁都能成虎。”
  “不错。我是虎,难道孙权就是狗不成?”曹盼一番打趣,然后看着诸葛亮,“诸葛丞相,你说接下来孙权会做什么?”
  “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结局。”诸葛亮话中透露的了然,引得曹盼笑了,点着头甚是赞同,“不错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任他使出千般手段,我不变,诸葛丞相不变,他又能如何?饶是孙权千算万算怕是都算不到,如今我们会在一块,他迫切的想取我的命,可惜却不是好取的。”
  提到孙权想取曹盼的命,诸葛亮想到了当日在江东,孙权想借他的手,让曹盼喝下毒酒。
  江东之时,势不如人,那肖想曹盼的人,被他用药所杀,孙权,先时不能动,如今,该动了。
  “孙权,留予我。”诸葛亮明白地与曹盼说,曹盼看了诸葛亮一眼,吐气如兰,“那就得看诸葛丞相能不能让我高兴了。我高兴,那就把孙权留你处置,我不高兴,自然就不给。”
  无理之事由曹盼说出来,却也能道得理直气壮,诸葛亮就好像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小娘子,这么多年,她依然没有变,依然还是当年的那个人。
  目光涩涩的,诸葛亮环过她的腰,“在武陵,我会一直都让你开心的。”
  他们之间最开心的便是那段在南阳的时光,也因着那段美好,都烙在了他们的心间。纵然对峙,纵然道不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