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之间最开心的便是那段在南阳的时光,也因着那段美好,都烙在了他们的心间。纵然对峙,纵然道不同,他们心里依然有着那个人,再也没人有能够取代。
  “好!”曹盼笑着踮起脚,他们又有多少日子呢?
  □□响,前线的战报各自传到他们的手里,两人默契地各看各的,看完了又同时地将战报递与对方,各自接过,曹盼吐糟道:“果然是谁先出头谁吃亏。孙权让陆逊集尽所有的兵力与我方兵马对峙,倒是对你,却以拉拢讲和为主。”
  “不过因为益州在他们看来不足为虑吧了,你亦如此不是?”诸葛亮犀利地指出。
  不足为患,所以就想把最强的解决了,最后再慢慢的玩死弱的那一个。孙权如是,曹盼难道不是如此?
  被诸葛亮说破的曹盼依然面不改色,曹盼直问道:“要是换了你,难道你不会这么做?”
  诸葛亮毫不犹豫地道:“会。”
  好嘛,谁都是一样的货色,谁又能说谁的不是。
  “我送你的羽扇,这一次为什么没带来?”曹盼看了看诸葛亮空荡荡的手,上次还见着的扇子,这回竟然没有带。
  染了血的羽扇,诸葛亮并不愿意叫曹盼看到,道:“有你在。”
  哎哟,曹盼听着一笑,看了诸葛亮,“莫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这才说出如此动听的话?”
  诸葛亮神情如常地回了一句,“无须。”
  目光灼灼地看着曹盼,直把曹盼看得心虚,说起来,他们之间,从来只有曹盼瞒着诸葛亮什么事,诸葛亮确实从不瞒她任何事。
  果断地转移话题,曹盼想起看到诸葛亮战报的事道:“你阿兄要来了,那你岂不是要离开武陵?”
  被这么问的诸葛亮反问道:“为何?”
  曹盼直言道:“你确定要让他看到我们在一块?”
  “我并不畏。”诸葛亮这么回答的曹盼,曹盼盯着诸葛亮半响,诸葛亮道:“你我成亲之后,三弟与你见过,只阿兄有事在身,未曾赶回。”
  家长,诸葛亮并不怕带曹盼去见,倒是曹盼一直不让诸葛亮见她家父母,后来,身份被道破了,也就变得没有必要再去见了。在这件事情上,理亏的是曹盼,不是诸葛亮。
  再次不小心把自己坑了的曹盼道:“昔日无妨,如今不行,无论是对你对我,都不一妥。你莫忘了,令兄是孙权的人,事主当以尽忠。忠、孝、礼、义、仁。为臣之忠,兄弟之义,忠在前,义在后。我能信你,但我信不过你的兄长,你也别忘了,当日在江东,孙权让你斟于我的那杯毒酒,令兄不可能不知道。可是,在事发之前,你是不知道的。”
  如此提醒的话,叫诸葛亮无可反驳,他看着曹盼认真的脸,“我知道了。”
  知道了,就不会强曹盼所难,知道了,就会处理好诸葛瑾的到来。
  “说起来,我朝之中也有你们诸葛家的人,你们诸葛家,江东、益州、曹氏都有下注。”曹盼这般与诸葛亮说。
  “人各有志。”一句话堵了曹盼,曹盼扬了扬眉哼哼不言。诸葛亮见不得她这般阴阳怪气的模样,直接堵住了她的唇……
  曹盼摆明了不愿意见诸葛瑾,诸葛亮便到了桂阳郡见了诸葛瑾。
  诸葛瑾一见诸葛亮,急切地上前道:“为何?你一向不是都主张联孙抗曹的吗?为什么突然动手?”
  “阿兄不该问这句话。”诸葛亮沉着地看着诸葛瑾而道,诸葛瑾道:“你,是不是打算把这个天下拱手送给曹盼?”
  “阿兄道破此言,小看了她,也小看了我。”诸葛亮明显不满于诸葛瑾如此的态度。“联曹灭孙,天下便只剩我们彼此,如此才更好分出胜负不是?”
  竟是不曾掩藏他与曹盼之间的交易,诸葛瑾一听急道:“糊涂啊你,你以为曹盼是好相与的?她既然敢称帝,就说明在她的心里,天下比什么都重。”
  诸葛亮道:“在你我心中,天下,一直都比任何东西更重不是?故,她这般又有何不妥?”
  说到这里,诸葛瑾看向诸葛亮,“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你果真要与曹盼灭孙?”
  “是!”肯定地告诉诸葛瑾,而且更不掩饰地告诉诸葛瑾,“陆逊举兵想退曹军,这个时候,是我进军江东的最好机会。阿兄若依然坚定要追随孙权,那便回去准备着吧。”
  直接就是宣战,诸葛瑾眼睛都不眨地盯着诸葛亮,“你疯了?你以为凭区区一个益州,江东若亡,你能抗衡曹魏?”
  诸葛亮看着诸葛瑾道:“以天下为棋盘,你我都是棋中人,亦为执棋者。最后,都不过是为了一统天下罢了。我与她之间,总会分出一个胜负的,至于是她亡了我,还是我亡了她,各凭本事罢了。”
  这一句算是回答了一开始诸葛瑾就问他的问题,他是不是要将这天下拱手送给曹盼。
  送?不。曹盼不需要,而诸葛亮也不会做,如今无论他们如何合计谋算孙权,只是为了灭孙权,得江东而已。汉室,百姓,皆是诸葛亮所忠,匡复汉室,救济天下,再现汉之盛世,这是诸葛亮早已立下的志愿。
  而曹盼,她为女帝,为百姓她也要平定这天下,结束这乱世,纵道不相同,却又何尝不是殊途同归?到最后,总会分出胜负的,至于谁胜谁负,那就是他们之间的较量。
  “孔明。”诸葛瑾唤了一声,“如果只是为了灭第三方,与江东联手,我们能得到的不是更多?”
  对此,诸葛亮摇了摇头道:“来不及了,朝秦暮楚,终是无所得。”
  那就是不改主意,他要跟曹盼合作到底,非要占据江东不可。
  唯一可以说服诸葛亮的理由已经变得无用了,诸葛瑾无功而返,诸葛亮再次让人发兵。
  吕蒙与诸葛瑾只能倾尽全力的抵抗诸葛亮的进攻,江东的兵马已然倾尽全力转对曹魏的兵马,他们只能勉力而守。
  但是,这样大好的机会诸葛亮怎么可能会让他们一味而守,诸葛擅用于兵,既知江东的兵马全赴丹阳郡与合肥抵御曹盼的兵马,偏以强攻而入,在两日之时,再得两郡。
  曹盼那头因为陆逊的兵马赶来,倒是一时无法再进。这时候,曹盼让张辽与项龙他们一同出兵,非以水战而为陆战,将陆逊带去的几乎已经倾尽江东所有兵力的四万兵马,不断地蚕食。
  陆逊面对双面夹攻,自知硬碰硬打这一战是不成的,但是一时半会,苦思而无策。
  如是半月,诸葛亮气势如虹进军江东,已经得了三成江东的城池,曹盼面对诸葛亮道:“诸葛丞相,占大便宜了。这会儿益州那些老不死的不再敢说你与虎谋皮了吧。我把江东的战力都吸引过去了,你们气势如虹,攻城掠地,高兴了?”
  “若破陆逊,你亦可长驱直入。”诸葛亮倒是十分相信曹盼地说来,曹盼冷哼一声,摇了摇头,“陆逊何人,岂是容易破的?”
  “你手下那位魏止,不是已经在将计就计了吗?”对于曹盼如此装傻,诸葛亮毫不客气地戳破。
  曹盼一听,“诸葛丞相一举拿下江东,消息还挺灵通的。连魏止你都知道?”
  诸葛亮道:“你不说,我帐下之猛将,你便不知。”
  不过是一个说破,一个不说破罢了。曹盼又怎么可能没有料到一但兴兵,她会最大程度的吸引江东的兵力,她得倾以军兵对付孙权,谁让她的实力远在诸葛亮之上,凡事有利有弊,在两军对战之前,同时面对两方进攻,谁都会选择抗强的,拉弱的,如果能反倒强的更好,不能,至少也要拖一拖。
  但是,随着诸葛亮夺下江东三城之地,孙权也不可能再由着诸葛亮继续进军了,否则挡住了曹盼,其他的城池尽失,那又有什么用。
  “孙权,怕是已经不止一次催促陆逊速战速决了,如此一来,且看你的人能不能捉住机会。”诸葛亮指出如今的状态,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他不必如此急切的拿下江东的城池,而是让曹盼的兵跟孙权斗起来,借孙权的手来消耗曹盼的兵力,那么,这一场战打完了,曹盼也必然会损失惨重。
  可是,曹盼不傻,如果诸葛亮敢这么做,曹盼绝对能毫不犹豫地撤军回来,掉转头跟孙权合作,把益州给吞了。
  故,当有取舍,诸葛亮,总还记得曹盼要的东西:孙权,孩子。
  “陛下,陛下大喜,项龙与魏止、曹永将军三方合击破陆逊兵马,尽杀江东兵马两万,陆逊败退,我们的兵马已经夺得了,会稽、新都、临海、建安诸郡。陆逊退守鄱阳湖,已经跟孙权的所有兵马于鄱阳湖中集结。”燕舞手里拿着急报,欢喜地将这样的好消息道与曹盼。
  曹盼道:“怎么回事?”
  “陛下快看,这是项龙与魏止送来的。”两封信呈以曹盼,曹盼赶紧的拆开了看,上面将这一场仗怎么打的写得一清二楚。
  丹阳郡之后便是同会稽郡,项龙领兵而困之,会稽郡的郡守送信与项龙,言之欲举城而降,项龙作为领兵的将军,对于投降之人,奉行的是曹盼善待降将的方法。
  如今这会稽郡的郡守不仅降,更是要举郡而降,兵不血刃而得一郡,那是何等让人欢喜的事,项龙当然是高高兴兴的要带人往会稽郡去。
  魏止提醒项龙小心诈降,眼下诸葛亮步步紧逼,江东的主力几乎都在他们这里,如果不能将我们重创,就算江东能挡得住他们,早晚江东之地也要落入诸葛亮之事。
  想要保住江东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创他们大军,逼得他们退兵,那么江东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益州兵马。
  他们想要重创我们,我们也想破了陆逊的主力而继续攻城掠地。
  原本与益州说好的,江东之地,谁打下的城就是谁的,眼下他们却只得了一个丹阳郡,江东的三成却已经落入了益州手里,长此以往,他们吃大亏了。
  有这个想法的不仅是他们,江东必然也觉得如此。当然也会察觉此时的我们急了。与益州合作是为了拿下江东,才拿了一个郡就不能再往前进一步了,面对长驱直入的益州兵马,对比在前,江东一定会觉得想他们想赢。所以,所谓的会稽郡郡军举城而降,只怕是饵。
  魏止的提醒项龙听进去了,若是如此,当如何防?而且,最要紧的,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无论会稽是真降还是作诱,一定都会打开城门,这是他们的机会,进了会稽,当然是要拿下会稽,更要趁机歼灭那些有异心图谋于他们的江东兵马,甚至是陆逊。
  上战场来的人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战功吗?会稽郡守能用计,难道他们就不能了?
  故,魏止与项龙提议,会稽城要入,兵马要带,但在会稽的两面,最易设伏的位置,他们能设伏,我们也能设伏。
  诱军深入只是为了将兵马一网打尽,那我们就来个里应外合,把陆逊所带领的江东主力留在会稽。战场上,不仅是斗勇,更是斗智。陆逊善伏又如何,他们来个伏中伏。
  曹永再给了一个主意,在他们里应外合之下,陆逊但败一定会退,她就负责在在陆逊后退之时,再予陆逊一击重击。
  如此,将计就计,伏中设伏,里应外合,断敌后路。一场战打下来,陆逊损失惨重。
  会稽郡一破,余下的临海郡,建安郡,均无兵力可守,独一个新都郡有兵,都叫曹永在断陆逊的退路时,借着陆逊所领的兵马退入新都郡时,将新都郡攻破。
  “好!”曹盼拿着这捷报,毫不吝啬她的夸赞,与燕舞道:“与项龙、魏止、曹永传话,让他们再接再厉,朕,等着他们大获全胜,与他们论功行赏。”
  曹盼称帝以来,并无大战,这下好了,不打则矣,一打就把江东都快要搞亡了。
  诸葛亮听目光闪闪,“你手下的文臣武将果然不缺。”
  “缺,缺的。至少现在我手上的人还不足以供应。”曹盼很实诚地跟诸葛亮说。等江东之事定了,回了洛阳,明年,该开科举了。
  这事,自然是不能与诸葛亮提起的,曹盼道:“诸葛丞相,我们如今是不是该一议,孙权究竟如何处置?”
  诸葛亮看了曹盼一眼道:“那日不是说了,孙权由我来处置?你那日,高兴了。”
  情趣之言,诸葛亮并不以为曹盼只是说笑。曹盼道:“那是在拿下孙权之后,如今,我军被陆逊带兵退回鄱阳郡,所有的兵马缩减。鄱阳郡,粮草丰厚,想要将他们困住不住,非是易事。”
  “不易,总要先困,你以张辽从合肥进郡,我从西而来,既然你的人已经夺下了建安郡,不是理当一股作气,再接再厉?”诸葛亮这般地提醒。
  “此事,就不劳我操心了。”前头领兵打仗的人,自然是懂得随机应变的,否则等问定曹盼的消息之后再行事,早就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机会了。
  曹盼坐到诸葛亮的面前,“战局已定,任孙权有通天的本事也休想改变结局,诸葛丞相,我们是不是该庆祝庆祝?”
  诸葛亮也放下了手中的折子,“你想如何庆祝?”
  “想吃你做的好吃的。吃完了,再吃你。”曹盼毫不顾忌地调戏诸葛亮,近身捧了诸葛亮的脸,亲了下去,诸葛亮勾起了一抹笑意,笑得这般好看,曹盼捂着心口道:“美色误人,丞相的胡须叫我不喜,不过,蓄了须的人总是逊色几分,至少,没那么多女郎对丞相虎视眈眈,丞相也不至于叫女郎迷了眼。”
  “没有别的女郎,只有你,只有你,能迷了我的眼。”不说情话的人,说起情话来动人之极。
  曹盼那小心肝啊,止不住地发颤,“吾之幸也。”
  这头夫妻和美,然江东战起,洛阳那头收到消息都已经炸了,政事堂的诸公都叫满朝的臣子围住了,七嘴八舌的忙问曹盼是不是该从邺城赶回了。
  他们收到最新的消息是拿下了丹阳郡之后再未进军一步,陆逊倾尽江东的主力把他们的大军给阻了,那头的益州却是势如破竹,转眼间已经得了江东三成之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当然是急切的想找曹盼讨要主意。
  荀攸作为首相,看到一群人急吼吼的模样,却是淡然而处之。“你们不用担心,陛下未归邺城,而是南下了。眼下陛下在前线,前线之事,陛下自有主张,各位大人只要恪尽职守,做好息份内的事便罢,余下的,陛下自有主张。”
  好,一干人顿住了,看向荀攸道:“陛下不是去祭奠武皇帝?而是南下了?”
  “正是。”崔琰在一旁出声力证了一句。一群人已经闪过了无数的念头。
  “否则又怎么会有与益州一同兴兵之事。陛下为防孙权有所防备,所以对人宣称回邺城祭奠武皇帝,实际却一路直奔益州,与益州的诸葛孔明合议取江东之大事。”周不疑直接给曹盼证明,在江东这场战中,催促此事的人是曹盼。
  又是一道惊雷,其中周不疑说得好听的所谓避孙权耳目的话,又何尝不是也在避世族这些人的耳目。
  “大战将毕,陛下也快回来了。”墨问直接将这个结果道出,本来蠢蠢欲动的人听着这神神叨叨的话半响反应不过来,“大战将毕,是指江东要亡?还是其他?”
  晦气的话总要避讳,否则叫人捉住了话柄传到曹盼的耳中,那会有什么后果?
  “自然是平定江东。”墨问十分肯定地告诉他们。如果与益州合作都灭不了江东孙权,往后也别谈什么平定天下了。
  墨问相信曹盼是一定会捉住这个机会的,但是朝臣们原本满腹的话要说,如今却又说不出来了。
  而项龙、魏止、曹永三人将计就计歼陆逊两万兵马,带得陆逊带着仅剩的两万兵马弃城而退回鄱阳湖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