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曹盼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三岁孩子,然而用来当例子不要太好!她就脸皮厚点!
  “朕可不希望把阿恒养成山阳公。若是阿恒在这场大战中有所得失,只能说是她福薄,连去观望这场战的福气都没有,她将来如何担起这大魏的重任。历武皇帝,朕,多少人战死沙场而得来的江山,能交给一个连战场都不敢上的人?”曹盼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曹恒的要求,也觉得这样的机会不能叫曹恒白白的丢了。
  一战定胜负,不是她死便是诸葛亡。这一场仗,必然会打得惊心动魄,错过这场仗的人,是他的损失。
  听着曹盼说到这儿,一众人都吐了一口气,前车之鉴呐,谁敢不当回事。汉因何而亡?魏因何而兴,这摆在眼前的事,谁还能说曹盼是杞人忧天?
  “陛下若是执意如此,照看小殿下的人,还请陛下慎重。”荀攸一听就明白了曹盼是不可能会改变主意的,如此,那就只能请着曹盼把自家的女儿照看好了。
  曹盼对此道:“荀公,那是朕的小公主,难道朕还能亏待了她?”
  荀攸轻轻地一叹,让一个才满地跑得利落的孩子上战场,也就只有曹盼这样一个当娘的舍得!
  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处在曹盼这样的位置,曹恒那样的位置,有些事情就是注定的,注定她们都不可能像正常的女郎那样,不紧不慢的长大,哪怕长不大也没关系,总是有人在前面给她们顶着。
  曹盼也罢,曹恒也好,她们都没人给她顶住,而一但她们走错了一步,她们就会粉身碎骨。
  如此,政事堂的诸公都明白,这一战曹盼要亲征,更要带上那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要与之启蒙的小殿下曹恒。
  而于蜀州之内,诸葛亮接到了洛阳的信,从那细微的安排中已知大魏要兴兵蜀汉了。
  “令三军戒严,秋后魏必兴兵蜀州。”诸葛亮吩咐了诸将,马谡被秦无擒住关了几个月,再叫长青救回来,整个人倒是稳重了许多。
  “魏帝兴兵,来者不善。”马谡感慨一句,诸葛亮道:“魏帝自登基以来就已经准备着,如今动,就证明她已经准备好了。北方已定,哪怕是高句丽亦被其所灭,如今只剩下我们大汉了。她想要一统天下,必要灭汉。”
  马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唤了一声丞相,诸葛亮道:“以兵力而论,汉不及魏。早些年魏境不宁,以魏兴兵我们还能占些便宜,如今只能硬战了。我让人做的东西做好了吗?”
  长青听到这一字立刻答道:“公子,都做好了,足足两千只。”
  诸葛亮听着点了点头道:“论兵力大汉即是不如魏,那就节省兵力,以兵力尽押于前线。”
  “那押运粮草?”马谡一听立刻提醒了一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他们的粮草纵不如魏那般富裕,但要养蜀汉的将士,还是可能的。
  “我自有办法。”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目光看向远方,“此战,一决胜负之机,且看是魏帝技高一筹,还是我计谋深远。”
  这一天,终究是要来了,诸葛亮又吩咐道:“召令诸将,议事。”
  大魏磨刀霍霍的准备大举兴兵,诸葛亮思虑的是如何在守住蜀汉的城池,反击之。
  与前两次的出征不同,那时他是以远涂长征,损耗兵力,如今以逸待劳,这第一战,曹盼会怎么打?怎么打,很快诸葛亮就知道了。
  昭宁七年九月,魏昭宁帝亲征蜀汉,以七万大军夺取蜀汉梓潼郡,一夜之间攻破了梓潼郡。首战告捷,且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夺得梓潼,致使梓潼郡连求救的信息都没发出去,一夜之间,全军覆没。蜀汉收到的消息还是汉中传出的,与之而来的还有汉中被困的消息。
  当初诸葛亮夺得了汉中,却失了巴东郡、巴西郡,而今梓潼郡再叫曹盼夺去,汉中就被断开了,哪怕汉中还在蜀汉的手里,也成为了一个孤城。
  汉中的消息能传回成都,那也只是因为这是魏愿意让他们传回的。
  以七万兵力攻破区区的一个梓潼郡呐,消息一经传回了蜀汉,举朝皆惊。他们都在不信停地算,算着曹盼手上究竟是有多少的兵力,才第一场战,竟然就以七万之数而出。
  曹盼以绝对的兵力夺取梓潼郡,她是太清楚魏与汉之间的优劣了!魏经曹操以来,国力大涨,再由曹盼数年经营,兴修水利以养民,甚至连女部也诞生了。其倾举国之兵而来,有多少兵马,只怕是谁都不敢少猜。
  “丞相,梓潼已失,汉中被困,魏以围而不攻,就是想让我们去救。救,便要过梓潼而去,不救,汉中怕是撑不了多久。”这么一通的理由说来,诸葛亮又岂是不知。
  当初拿下汉中,是为了可以北出,而今纵汉中还在他们手里,梓潼已失,巴西也在魏之手里,汉中就成了一块鸡肋。诸葛亮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纵然有所预料曹盼会攻梓潼,但他没有想到曹盼会攻得这么狠。
  可是一想又觉得再正常不过了,斗智,是为了不损失太多的兵马,也不过是因为力所不能敌,既然诸葛亮的劣势就是因为兵马不足,而曹盼的优势在于她兵多将广,不以己之优而攻之劣,曹盼又何必休养那么多年?
  “报,丞相,魏张辽兵出庐陵郡。”庐陵传来的消息,诸葛亮沉吟了许久,“宜都如何?”
  他这一问,众人都顿住了,“魏帝难道要兵分三路?若是如此,为何不从一开始就分兵?”
  为什么,为了打一个首捷,为了壮魏将的士气,更为了让他们生畏。七万之兵攻占一个梓潼郡,令梓潼郡在一夜之间失守了,消息传来不是让人生畏了?
  曹盼善战也善谋,尤其是算计人心,诸葛亮也得要自愧不如。
  所以诸葛亮道:“命三军准备,进军巴东郡。”
  分兵而战,蜀汉是比不得曹盼,但是分兵有分兵的好,当然也会有不好。梓潼必是占据曹盼兵马最多的地方,因为在梓潼之北还有一个汉中,汉中里还有蜀汉的兵马。
  不仅仅是梓潼,汉中邻侧的扶风郡,天水郡,这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牵制魏军的兵马,围而不攻,围也在消耗一定的兵力,正面迎击既无胜算,诸葛亮也要思虑如何解决如今这危机。
  兵出巴东郡,巴东这个地方拿在手里有拿在手里的难处,打起来一定能牵制一部份的兵马。
  诸葛亮与诸将吩咐攻打巴东郡究竟是该怎么的打,如此,兵贵神速,一个个都立刻往各自的位置去,总之,一定要守住他们的城池,当然,可以反击魏军就更好了。
  随着张辽发兵庐陵,那头的曹永也同时的进军宜都,曹盼如今正梓潼郡内,第一次出远门,甚至看到了魏军是如何的攻破梓潼郡的曹恒眼睛发亮地看着曹盼,“母皇的利剑十分了得。”
  这句夸赞听在曹盼的耳朵里,曹盼点头地道:“那是自然,所谓利剑,便是所向披靡之剑。那你知道为什么母皇只带了七万兵马,而梓潼郡中只有两万的守军,母皇还让七万兵马一同出兵攻下了梓潼郡?”
  曹恒摇了摇头,曹盼道:“打仗,打的既是人,也是粮。当然也还有双方的优劣之势。大魏的兵马远非蜀汉可比,这第一仗打起来,既在振三军的军心,同样也要打击对方的军心。”
  “按理来说,正常咱们应该用两万兵马去攻打梓潼,这样才算公平。但是战争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上了战场只要想着怎么样赢,怎么样夺下你的城池的同时又不让你的将士枉死。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要多想。”
  郭夫人说得没有错,曹盼就是打算用这一战给曹恒启蒙,曹恒也不算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小朋友,哪怕曹盼没有让她正正经经的读书写字,识字背书,还有讲故事,那是自曹恒没满周岁就已经开始了。
  所以别以为人家曹恒小朋友小就把人家当成不懂事的孩子,这位可不是真的一无所知的小朋友。
  曹恒道:“母皇,既然蜀汉的兵力不如我们,为什么我出生之后,昭宁四年,蜀汉曾两次兴兵大魏,第一次夺下了汉中,第二次夺得了陈仓,如今这两个地方都在他们手上,母皇不思夺回?”
  听着这个问题,曹盼露出了笑容,“以战养战可知何意?”
  “母皇从前说故事的时候说过,我记得。以战养战,是利用战争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曹恒记性还是不错的,至少曹盼说过的话她都记得,而且是记得牢牢的。
  以战养战这说法那是毛大大提出来的,曹盼当初跟曹恒说故事的时候说过这个典,当然是把毛大大改了改的。
  “我明白了。正是因为蜀汉的兵力在我们之下,而他们为了强大起来,只能通过与大魏开战,抢大魏的人,抢大魏的东西,由此而壮大自己。”曹恒自己一说完,立刻就明白了曹盼的意思。
  曹盼点点头道:“正是。所以战争有时候不一定是对的,却又是不得己而为之的。不独是蜀汉,高句丽一个小国,还有在北的胡羌、鲜卑、匈奴等族,他们为什么兴兵,就是因为他们国中弱小,而大魏强盛,大魏的百姓过得比他们的百姓好,他们没有办法解决自身百姓的问题,在百姓因为国中的不好而起来反抗时,他们为了将矛盾转移就会兴战,这是当权者的一种手段,亦是无可避免的。”
  这些东西,那不是一下子就能教得完的,若非是在合适的时候,曹盼也不可能会突然教曹恒这些事。战场啊,那既是武力的对战,又何尝不是智斗、权斗、人斗。
  “但是,为帝王者,百姓受苦,以战而养民之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你的百姓是百姓,别人的百姓也是百姓,你抢得多了,旁人的百姓受不了了,当他们反抗起来的时候,最后更可能是玉石俱焚。你要记住,那是不得已而为之,能不为当不为。”曹盼教完了还叮嘱了一句。
  曹恒道:“要救百姓要跟母皇一般,这样才是真正的救民于水火!”
  曹盼点点头,而此时斥修候来报,“陛下,陛下,巴东来报,蜀汉的兵马往巴东郡去了。”
  “巴东!”听到诸葛亮的兵竟然不管梓潼也不管庐陵,只往巴东而去了,曹盼立刻站了起来走到舆图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到盼盼出兵了,不容易啊,作者渣要为自己撤花花。


第373章 约见
  “巴东在此,我们如今在此。”曹盼仔细地研究着地图,外头墨问、杨修、秦无与司马末求见,显然都是听到消息赶过来了,曹盼道:“让他们都进来。”
  四个完全不同风格的人走了进来,第一眼看到曹盼站在舆图前,而曹恒跽坐在一侧,也在好奇地看向曹盼面前那张好大的舆图。四人作一揖道:“陛下,殿下!”
  曹恒也立起来与他们作一揖,曹盼挥手道:“都坐。想必都听说了诸葛兴兵入巴东的消息了。”
  “是!”战报曹盼让人往各处都送上一份,她这里收到,他们一个个也都知道了,知道了,所以才会急急地赶来。
  “说说你们的看法。”曹盼意示他们都各抒己见,杨修道:“巴东郡昔日是刘备病故之地,白帝城。”
  这个事确实是,“陛下拿下巴东时,可曾去巴东看过?”
  “并无。”曹盼如实地说,杨修道:“臣敢问陛下,汉中失,陈仓失,陛下为何不急于夺回来?”
  一语惊醒梦中人,曹盼道:“德祖之意,朕明白了。朕不急于夺回汉中与陈仓的原因,或许那也是诸葛在失巴东、巴西两郡之后并不急于收回的一部份原因。”
  杨修一笑,“陛下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
  “他们的兵力不如朕,蜀汉的兵力,后勤供给,皆不如朕。”曹盼以为,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于朕而言,失汉中,陈仓之地,重要也不重要。重要在于,那是大魏的城池,凡损其一,折大魏的将士,朕都心疼;不重要是因为,只损一城一池,于大局并没有影响,如果蜀汉的兵马能攻到了长安,朕才该担心。而如今的我们陈兵离成都还有多远?”
  “梓潼郡与成都只隔了一个广汉郡。”墨问显然对这地理还是挺熟的。曹盼道:“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不急于派兵来面对即将的危急,反而使兵远征,到巴东?”
  “朕断了汉中的后路,所以现在诸葛也想断朕的后路,出兵巴东郡,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巴东,更是上庸,或者更贴切的说,目的在于上庸郡的粮草。”
  仗一开始打,曹盼就来势汹汹,他们都明白,这将是一场决胜负的大战,明显曹盼的优势远胜胜于诸葛亮,无论是硬战还拖战,诸葛亮都需要费尽极大的心力才能做到。
  所以,从一开始,诸葛亮就要做好全部的准备,甚至比起正面的冲突来,打持久战,显然是诸葛亮的选择。
  “上庸郡的粮仓丰盈,陛下,若是叫他诸葛孔明抢到了粮草,那就是给了他资本跟我们持久。”杨修如此说来,曹盼听了一笑道:“比起诸葛抢粮,我们抢地不是更好?”
  杨修一顿,曹盼开口道:“命三军准备,进攻广汉郡。若将危及成都了,朕倒是要看看,他还有没有心思准备去上庸抢粮。”
  秦无与曹盼请战道:“陛下,这一战,臣请为先锋。”
  “好!”曹盼自是许他的,“你领兵正面出击,朕让人偷袭。”
  “陛下是打算从这里?”曹盼向来喜欢兵行险招,双管齐下,只想用最快的速度拿广汉郡,一但广汉郡也落到了她的手里,必叫蜀汉上下都为之惊慌,这样,曹盼才好进行下一步。
  “陛下打算让何人领军前去?”墨问问了一句,曹盼道:“凤鸠!”
  她女部的第一个女将军。曹盼勾起了一抹笑容,也不知道诸葛亮有没有料到,她会行此险招?
  其实他们两个之间的性格差别真的很大,诸葛亮凡事求稳,一步一个脚印,曹盼呢,有时候稳,但在大事之前,曹盼时常会兵出险招。诸葛亮一定会防着她的。但是再防,诸葛亮能防得完?
  诸葛亮让人出兵巴东,确如曹盼所料,声东击西的让一部份兵力绕道去了上庸郡,也确实是为了粮草。
  刚刚开战,蜀汉粮草尚且充足,没有人会觉得诸葛这会在这个时候派人去抢上庸郡的粮食。可是,这不是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决出胜负的战,诸葛亮想要蜀汉能和曹魏拖下去,后期的粮草就要供上,他现在就是在为之后做准备。
  巴东的情况被迅速的送到他手上,紧接着广汉郡告急,诸葛亮吩咐道:“让马超将军守住此处关隘,魏帝一定会派兵走此路。”
  指着那一处山林陡峭的地方,诸葛亮还记得曹盼上一次大破刘备围困汉中的兵马,走的就是那么一条险道,所有人都以为那条道没人能走,偏偏曹盼却亲自带着人从那里穿过了,因此火烧军营,令刘备损失惨重,若非诸葛亮来得及时,刘备早就把命都搭上了。
  前车之鉴,一听广汉郡战事一起,诸葛亮立刻派人前去防备。
  “丞相,魏帝来势汹汹,她是打定主意了要一举拿下成都啊!”一听说曹魏的兵马已经发兵攻打广汉郡,蜀汉朝中上下无人不惊,自然都是怕的。
  “以逸待劳,紧守城池,将士在前,诸君何惧?”诸葛亮就像是没看到他们难看的脸色,气轻云淡地问了一句,表露了对这件事镇静。
  诸葛亮站了起来,走了出来,“若不然,依诸君之意,不打了,直接开城投降曹魏?”
  哪怕是有这个打算的人,也绝计不敢当着诸葛亮的面说出来,连连与诸葛亮摆手道:“丞相,我等并无此意,并无此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