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盼摸了摸曹恒的头,“不错,确实是不一样。你的先生就相当于大魏的朝廷,将来,也会是你的朝廷,所以母皇让他们都来给你上课,你既要跟他们学东西,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
  曹恒道:“母皇,能给我做糖吗?”
  这个要求,曹盼一顿,曹恒道:“阿恒喜欢吃糖,可是绞绞说外面的糖很贵,都吃不起糖。”
  绞绞,便是曹家那个见色起意要跟曹恒玩的小女郎。“绞绞说她也喜欢吃,但是吃不到。”
  曹恒昂着头很认真地看着曹盼,“母皇能想办法吗?郭夫人说,平价纸,平价盐都是母皇推广出来的,阿恒想要平价糖。”
  显然曹恒很是信任曹盼,这不把自己遇到的难题跟曹盼说了。
  曹盼听着一顿,“糖很贵啊。那你知道为什么贵吗?”
  曹恒被问得也愣住了,诚实地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曹盼道:“那今天是要玩蹴鞠,还是要去想办法弄出平价糖来?”
  “平价糖!”曹恒想也不想地回答,曹盼也想不到,这么严肃的人竟然喜欢吃糖,好像,不确定,诸葛亮是不是也喜欢吃糖?
  曹盼把彩鞠一扔,叫胡本接住了,“好,那我们先去弄明白了糖为什么会这么贵。”
  对此曹恒一点意见都没有,曹盼道:“糖是怎么提取出来的,这个问题得问做糖的人。”
  制糖的人在哪里?曹恒看着曹盼显得十分的好奇,曹盼轻轻地一笑,牵着曹恒往膳房去。
  女帝带着小殿下到膳房,自然是引得群人都惊动了,平娘正忙着给曹恒挑食材,抬眼看到曹盼牵着曹恒走了来,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了上去,诧异地问道:“陛下和殿下怎么来了?”
  “小殿下说要吃糖,想吃平价糖。朕来看看你们这糖是怎么弄出来的?”曹盼倒是毫不掩饰自己要宠女儿的。平娘一听笑着道:“自然是晒出来的。”
  曹盼面露惊色,“盐是晒的,糖怎么晒得出来?”
  “陛下瞧瞧那头!”那头正着甘蔗在晒着,曹盼摇了摇头,问道:“还有没有甘蔗?”
  “回陛下,有的,有的!”膳房的人见到女帝来了,那是个个都战战兢兢的,曹盼一问,赶紧的把甘蔗给曹盼拿了出来,平娘看着曹盼道:“陛下也真是的,国家大事都忙不过来了,还陪小殿下胡闹。”
  “这可不是胡闹,我们小殿下难得喜欢一样东西,当娘亲的自然是要想办法满足她的。”曹盼一点都不觉得这是胡闹。挽着袖子道:“把甘蔗洗干净了,洗干净了,朕教你们煮糖。”
  一看曹盼这兴致勃勃的样子,平娘知道是拦不住的,便只能搭把手帮忙。曹盼还和一旁的曹恒解释道:“知道为什么糖那么贵吗?你看这甘蔗想要把糖份晒出来多不容易,在甘蔗成之前,还得要去种,去等着甘蔗长大,哪怕晒出糖来,后期也还要煮,还要晒,成本高了,价格自然也就高了。想要一样东西的价格降下来,就要从根本解决问题……”
  就着摆着眼前的事给曹恒一通洗脑,由浅入深,曹恒即等着糖吃,又被洗了一通脑,看着曹盼眼睛直冒光。平娘本来觉得曹盼带着曹恒一块来胡闹,听着曹盼还跟曹恒说着各人各人的不易,母女俩一个说得眉飞色舞,一个听着眼睛发亮,就好像当年的丁氏与曹盼……
  曹盼想要亲自动手来着的,然而平娘哪里肯,只拦着曹盼道:“陛下要做什么吩咐就是了。”
  总之就是不能接受曹盼亲自动手,曹盼与曹恒道:“瞧到了。一般的女子洗手做羹是理所当然的事,落到朕的头上,这是一个个都拦着不让,你将来也一样。不过,孝敬孝敬朕总是要的。”
  孝敬孝敬!曹恒只盯着曹盼的锅,曹盼点了点曹恒的头,“将来你也得学下厨。没得……”
  没得她跟诸葛亮的手艺都不错,曹恒倒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曹恒看着曹盼认真地点头应了一声,曹盼瞧着她那小脸,算了,还是先给她把糖给弄出来。
  里头曹盼指挥着人熬糖,外头一群人都在讨论曹盼能不能把糖制出来,胡本倒是老神在在的,反正他是打小就伺候曹盼的人,曹盼想做的事还没有做不成的。果然,天快擦黑了,里头传来平娘的惊呼声道:“真的做出来了?好漂亮的糖,跟冰一样。”
  曹盼手里拿着一块块雪白晶莹的糖,听着平娘的话道:“所以,这糖就叫冰糖。甜吗?”
  将小块塞到了曹恒的嘴里,曹恒被塞个正着,甜味充斥了曹恒嘴里的每一个角落,曹恒眉眼弯弯的点点头,曹盼道:“改日让墨家的人想想办法,把糖做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来。”
  各种各样的颜色?曹恒想像着只得十分的漂亮,再次点点头,曹盼道:“不过,不管糖做得有多漂亮,一天,你只能吃一颗,多了不行。”
  曹恒瞪大了眼睛,曹盼道:“若是嫌少,那就一颗都不许吃。”
  “母皇!”曹恒唤了一声,表露自己的不满。然而曹盼道:“糖吃多牙会痛。这也是教你一个道理,东西是朕的,朕要给你,不给你,朕说了算,除非你能把东西变成你的,自然就由你说了算。”
  平娘听着真是想拍脑门,曹盼这当娘的是一天不捉弄曹恒她就浑身不得劲吧,听听这话说的。
  但是,曹恒听着曹盼的话却陷入了沉思,重复地道:“除非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才能说了算。”
  “对!只有是你自己的东西,你才有做主的权利。”曹盼见曹恒一下子就听进了这句话,自然是开心的。曹盼继续地引着曹恒道:“你好好地想一想,有什么东西是你的?”
  这一句再次引得曹恒深思了,嘴里含着糖,眼睛看着曹盼,曹盼道:“好了,糖也制好,还挺多的,往各家都送点,顺便跟无名传一句,这糖朕弄出来了,接下来的事就不必朕多说了。”
  所谓各家,三省六部的长官还有曹盼所看重的几家,都是要送去的。
  “是!”胡本一直负责这些事,听到曹盼的话,立刻答应着,曹盼道:“等等,将制糖的法子交给墨尚书,跟他说让工部的人想办法改进,弄出各种各样颜色的糖果来。”
  也就是刚刚曹盼跟曹恒说的话,她是来真的!
  胡本自无不应的,笑着应下赶紧的忙活去。很快宫里宫外都知道曹盼又弄出了糖来,还是跟雪一样白的糖,曹盼给取了名叫冰糖。想想曹盼都多少年没有弄这些事了,如今这折腾起来,崔琰拿着糖问道:“陛下好好的怎么想着去制糖了?”
  “是小殿下喜欢,陛下便试着做了做,没想到一做就做成了。”胡本倒是不瞒着,一五一十地与崔琰那般地说着。崔琰一听想到了今天见到了曹恒,“代我向陛下谢赏!”
  “是!”胡本应下,巷敬地退了出去。他一个内侍,能叫曹盼器重,多年来代掌洛阳宫中事宜,时时警惕,绝不敢越雷池一步,对待朝中那些重臣,皆是以礼相待,那是连他的主子都要敬之重之的人,他自然是比曹盼更敬更重!
  “陛下既是明君,也是一位慈母。”因曹盼独曹恒一女而已,人人皆对曹恒瞩目。但是曹恒年幼,曹盼明摆着对曹恒并没有过份的要求,除了过年的朝会朝臣们有幸见曹恒一面,却并不让曹恒多名声外露。
  故而,虽知曹恒性情与曹盼并不相同,多的,崔琰是知之甚少。
  “殿下过了年就四岁了,也该让陛下给小殿下开蒙了。”崔琰拿起一同冰糖放入嘴里,甜味浓溢,比起他昔日吃的那些糖来,甜了不知凡之,不禁地赞道:“陛下还真是,做什么成什么?”
  曹盼要是知道这些人对她如此的夸赞,必是要心虚的,她不过是照后来人总结得来的制作之法,真没她多少功夫。甚至,千百年后,史书上把她写得这般的神,不定还要叫人骂一声剽窃!
  那也是千百年后,如今至少在曹盼这冰糖一出来,因司马末跟墨瑶都得了传话,司马末问曹盼一句定价几何?
  曹盼估摸了一下成本价格,给了司马末一个字,虽然离平价差得有点远,不过也比以前好得多了,至少一般人家也能买得起。
  墨瑶就问得比较专业了,曹盼想做出各色的糖果来,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向指导下?
  对此,曹盼道:“吃食这事,你要是不懂就回去问你家夫人,什么东西跟糖一煮能上色又能吃的,墨夫人必然能给你指出一条明路。”
  想了一晚上这糖如何上色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被曹盼这么一点拔,墨瑶点了点头。
  战事不起,虽然曹盼已经着手备战,大魏上下都在准备,战事未起,一切都是安然的。
  而夏侯玄得曹盼委以重任,前往高句丽,半年之后,得魏止与曹永反馈,夏侯玄将高句丽的人给治住了,过程嘛,以夷治夷,如曹盼所说的,只要懂得运用他们自己内部的矛盾,消耗他们自己实力,而夏侯玄再不留余力地宣扬大魏的好,平价盐,平价纸这可都是高句丽稀缺的东西。
  曹盼一直都知道,这世上的聪明不少,像夏侯玄这么一个古人就通过曹盼之前对匈奴和鲜卑等异族的做法看出曹盼想要如何治理高句丽,故而,上了以夷制夷的法子,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之后曹盼召见他,在他的想法上给予补充,如今的夏侯玄正是按照与曹盼最后商议定下的方案实施的,所以,成果也是惊人的!
  至此,高句丽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大魏也迎来昭宁七年!
  昭宁七年三月,魏昭宁帝言意兴兵蜀汉,一统天下!所有人听着都有一种终于要来的感觉。自曹盼登基从不轻提兴兵之事。因建国之初,在于安定朝局,抚恤百姓。昭宁七年以来的几场大战,除了与蜀汉平分江东,余下皆非大魏朝主动挑起,无论是对蜀汉之战,或是高句丽,都是旁人来犯,曹盼才会反击。
  国富民强,粮草充沛,兵甲齐备,将士强悍,这样打仗才有胜算。显然,在昭宁四年蜀汉之战后,所有心存异心的世族皆被曹盼杀得干净了,眼下活下来的世族,在司马家与陈家,还有那些因为与蜀汉通敌被杀的人头警醒之下,都还算是安份的。
  “陛下,大魏这三年都在备战,蜀汉亦然。当日蜀汉从陈仓退兵,皆因李严畏诸葛孔明拿下长安,功高盖主,这才使刘禅下诏令诸葛孔明班师回朝。诸葛孔明回到成都之后,即将李严贬为庶民,眼下大权在握。其引山民入城,使蜀汉兵力大涨,这三年来诸葛孔明也在练兵,听闻诸葛孔明创八阵图,集先人之长,十分厉害。是以哪怕大魏不出,诸葛孔明也一定会再兴刀兵。”
  杨修丁忧后返朝就面临着大战在即,杨修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一与曹盼提及,曹盼道:“德祖虽丁忧在家,对时局很是明了。不错,我们在休养生息的准备要大干一场,诸葛孔明也同样是。这一战,必是决定天下时势之战。且看是大魏赢了蜀汉,还是蜀汉赢了大魏。”
  一战决胜负,曹盼就是打算打完这一战,来一个了结。
  “所以,举国出兵,这一战,咱们该想的是怎么打。”曹盼指着那放着的舆图。
  “高句丽已定,只需留一部份兵力在驻守,北地这三年来与各族的往来,如今他们的日子也渐渐好过了,不会想不开的在这个时候与我们动兵,凉、并、幽三州也只需小许兵力留守即可。出兵,出兵发往何处?如何动手?这第一仗关乎士气。”
  曹盼一字一句地说着,也是在提醒着他们,让他们都想想,这场战究竟的该怎么来打,怎么打,才能够让大魏获取最大的利益。
  “蜀汉各地的守将,汉中守将乃姜维,庐陵郡是原江东之的将军诸葛瑾……”秦无一个个郡地把这些人的名字说来。
  “臣以为,不防以三路兵马同出。”夏侯惇将自己的意思提出,指着舆图道:“庐陵、宜都、梓潼。”
  对此被专门请进宫来商议出征事宜的荀攸摇头道:“分兵出击,蜀汉以益待劳,初战不宜。”
  曹盼道:“朕也是这般认为。首战要鼓舞士气,朕的意思是,全力出击,先拿下梓潼。”
  指着汉中之后的梓潼郡,曹盼道:“巴西已在大魏境内,再夺下梓潼,断汉中之退路,困姜维于汉中之内,朕倒是要看看,这汉中,蜀汉是救还是不救?”
  “首战之后,再分兵,让张辽将军兴兵庐陵,宜都之郡,交给曹永。”曹盼继续地说着她的打算。
  荀攸道:“张辽将军昔日与孙权交手多年,深谙水战,张辽将军出战,甚好!”
  便是同意了曹盼这样的安排,曹盼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多年积蓄,陛下放心,粮草可供我军民食用三年。”司马末这个户部尚书给了曹盼一个数字。
  “那就把粮草都准备好了,这一战,纵是要耗,也要耗赢蜀汉。”曹盼显然对此战誓在必得。
  “是!”齐齐地应下,曹盼又与他们再次商量了行军之路,如何安排,粮食置于何处,他们粮草充足,蜀汉这几年也在推行两季稻谷,虽然人没有大魏多,地也没大魏广,诸葛亮引山民下山,纳入蜀汉,山民呐,可别小看了他们。
  天下流离多少年,多少人因为不堪战乱而逃入深山,昔日孙权做过同样的事,致使江山兵力大涨,如今诸葛亮也如此作为,只会比孙权有过之而无不及。
  “准备好了,秋收之后,发兵!”
  大事都已经定下了,余下小事,兵行之时再说也无妨。况且,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打战打的就是随机应变,要是什么事都是先知道了,这场战也就没有必要打了。
  “陛下是要亲征?”荀攸沉吟了半响把这话问了出来。
  曹盼一看过了过去问道:“朕自是要亲征的。朕还会带阿恒一起去。”
  这话实在是让人都惊住了,曹仁道:“不成,小殿下才多大,陛下就要带她上战场。不说行军迅速,大人都要吃不消,更何况是小殿下。战场之上,杀气冲天,万一把小殿下给吓着如何是好?”
  这可是曹盼唯一的孩子,将来大魏的下一任储君,这么大点的孩子,怎么能带她上战场。
  “臣却以为,此战,殿下能去看是殿下之幸。”郭夫人的想法与他们不一样,如此大战,那是与蜀汉的最后较量,曹盼与诸葛亮之间必是要分出个胜负的,此后,天下已定,再想兴战事,再想碰到诸葛亮这样的对手是不可能的。曹恒纵然还小,正是因为小,有些事就要让她看清楚,看得一清二楚,这个天下得来不易,从小刻在骨子,那比任何语言都要有力。
  “此战陛下纵以亲征,有诸将在前,陛下也只是在后指挥罢了,殿下也到了启蒙的时候,以战场为启蒙,这是殿下之幸也。”郭夫人的想法其实跟墨问差不了多少,已经见过曹盼这样的有为之君,其实并不怎么能够接受继任者不如曹盼,或者更该说是比曹盼差得太多。
  虽说曹恒还小,不太能看出什么来,但曹恒将来继承的将是大魏的天下,要是养成了一个连刀都拿不起的人,将来只能为天下人生吞活剥了。
  目光看向曹盼,只见曹盼笑着道:“朕记得幼年在许都时,因朕开的不卖酒家,引了不少好酒的人前去,昔年的衣带诏之事,荀公是过来人,朕当时因不卖酒家而卷入了其中,武皇帝因为那份衣带诏在朕的手里不便硬抢,就带了朕去见百官,朕记得武皇帝将刀递给了当时的汉帝,如今的山阳公。可是啊,山阳公却连刀都不敢拿,甚至还叫朕给吓着了。朕那时才三岁!”
  虽然曹盼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三岁孩子,然而用来当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