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这种特性,赵信特别的重视,并且有目的考验了几番。

    果然发现了牛大力是拥有这样的天赋的,这就不一样了。

    赵信再怎么,都是文史类,对于理工类虽然有涉猎,却不深入,不可能想到所有的方面,再加上各种工作千头万绪的,铁匠工坊虽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却也不可能承载他的全部心血。

    牛大力有这个天赋,就让他把这个天赋发挥到淋漓尽致,赵信开始有目的的把一些实验的方法,把一些后世总结出来研究的方法,一股脑的输送给牛大力。

    有些填鸭,有些赶鸭子上架,却也算是的正好找对了人,以前牛大力在自己摸索之中,实际上,已经做了一些常识,现在有了基本理论,把一切都给融会贯通之后,结果肯定就完全不一样了,牛大力的实验能力迅猛的增加,刚开始只是负责小组,现在整个研究院,基本上都在他的配合之下。

    薄皮水壶,就是赵信知道,牛大力开发的第一款产品,也是让他惊喜和深入进去的产品,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面的一系列开发,都是由牛大力来主持的。

    一个40文左右的水壶,也就是4个包子这样的价格,你说,整个北宋,又有几个人买不起,连普通人呀,咬咬牙,都能够拿出几十文钱,购买几个打牙祭的包子,一个功能性这么强大的水壶,谁不会买。

    地锅是可以烧水的,但是很不方便,完全没有水壶这么的方便快捷,还节约燃料,农民们,不是不想买,那是因为他们买不起。

    很快,东西拿过来了,这是在20天之前,在实验时候,做好的第一个水壶,就被赵信放在这里,日夜烧水,供给这个研究院使用,一方面,也方便,实验室的人多,地位也高,长期的在炼铁炉前,对于水的消耗是巨大的,这个铁壶也是日夜不停的来烧水,劳苦功高。

    这个铁皮壶,跟之前做好的那个,差不多,不过地步更黑了,很显然,这是用了很长时间,王松简单的询问,就知道,这个水壶,是这里日夜不停的使用,一天最少会烧出50壶的水。

    从制作完成到现在,已经是超过25天了,按照一般家庭一天四五壶的样子,也就意味着,这个水壶在普通人家,用了一年以上,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才是关键,一个可能只有40文水壶,是普通水壶十分之一的,却可以最少使用一年以上,甚至更更多,这就不是偷工减料了,这是真正耐用品。

    就算是铸铁打造的水壶,连续的烧水,或者是某些意外的情况,也会出现磨损,出现问题的,只要是能够连续使用一年,不是三五天,或者是一两个月就坏掉,那没问题。

    如果按照400文的原价,那么10个水壶,就可以用上十年,这恐怕是铸铁水壶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牛大力负责给王松讲解,他说起来也是感慨连连,也就是赵信的解释,才让他明白,东西不是货真价实了,才是真正的好,有目的性的偷工减料,用更少的材料,达到更加的效果,才是关键。

    之后,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就是放在这里的,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使用的又是日常经常出现的产品,这个研究速度才是势如破竹。

    铁皮水壶没什么,只是一个简单的创意,可是基于这个铁皮,一些其他的产品也就应运而生了,而且速度非常快。

    从水壶的大小上来分,铁皮的轻薄程度,可以做到很大,也可以做到很小,从可以装水3斤普通常用水壶为基础,还可以做出不足半斤水壶和酒壶。

    特别酒壶,铁质的酒壶,比起水壶来说,更加的适合,这个时代喝酒,尝尝讲究温酒,用瓷器之类温酒,似乎不那么的方便快捷,在冬日里面,往往会的迅速的冷掉,必须要加热。

    可是加热起来,温度保持不易,稍稍过了,酒就没有了,合起来如同兑水一般,索然无味。

    这个小铁壶,可以长时间的浸泡在热水之中,保持着温度,又不会大量的蒸发,一经做出,立刻引起了轰动。

    相比之前,也有人用铁打造一些小巧的用品,可是没有多大气候,相对于瓷器和一些高端的材料,铁本身的价格太低,卖不上价格,用来做这些不太合适。

    铁匠们,做一些大的物件,或者是不太复杂的物件,那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做到小型的酒壶,或者是工艺品上面,就有些力有不逮,花费的力气比大的要多的多,可是价格还不高。

    铁皮制作,或许太小一点,废点功夫,却没有之前锻造那么的大,半斤左右的酒壶,甚至比3斤的,还节约一点工时,也就是说,这玩意的价格,平均之比3斤平均高一点点。

    拿半斤的铁来说,只用了四分之一斤,也就是10文的成本,比3斤的多一点点的工费,成本可能在12文,就算是卖15和18文,也很有市场。

    便宜方便,还有些雅致,铁匠们多是劳力,劳力有几个不喜欢喝酒的,顿时在铁匠工坊流传来开,研究所的富裕力量,做的大部分都是这个。

    技术的提升,跟创意一结合,所诞生的火花,可就多了,这些产品,当然不止酒壶,水壶这么简单,可是日用品又限定了一些方面,偷工减料,这也要看方向。

    农具和工具这种,不能偷工减料,这种硬碰硬的东西,比如说锄头,偷工减料的结果当然是耐用性很差,赵信也只是用钢口跟好铁结合的方法,分段的实行,不可能减少他的重量,最多是外形好一点,比较符合工学的原理。

    更大的减少,实际上,都是集中在厨房用品上面。

    毕竟,理念的不一样,之前是耐用,越大越好,同样加工能力有限,不可能弄很轻薄的材料,现在轻薄的铁皮解决的前提下,一些简单的厨房用品,减少了很多分量的。

    现在,被赵信介绍来观看的王松,就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产品,大大小小的水壶,酒壶,就多达20多种,大的也可以,小的也行。

    然后就是大大小小的蒸锅,这些蒸锅王松很熟悉,之前苗家庄也好,初来大名府也好,蒸锅多是地锅的基础上,上了篦子进行蒸,可是当第一批,专门用于蒸馒头包子的蒸锅出现,第一批就供给了馒头包子作坊。

    不但非常的方便,同样煤炭的前提下,蒸的东西也多,也快,这也相对而言减少成本,提升效率,很快就普及了。

    只有亲自用过的东西,才会发现东西的好坏的,跟之前的水壶不一样,蒸锅他相信会很有市场,实际上,在民品销售上面,他最有信心,就是蒸锅了,可惜之前产量有限,没有进入到销售的环节。

    在一堆东西的最后,放着大大小小的黑铁锅,这是厨房最重要的产品,一个家庭,哪怕再怎么的穷,一口大锅是有的,这几乎是贫苦家庭之中,最重要,也是最昂贵的东西了,这个也能够减少么?

    王松的心中不由有些怀疑,他知道赵信不可能会太偷工减料,除非性能不降低,可是他的脑子里面,怎么也想不通,这是如何减少材料的。

 第二百七十章 种类繁多

    蒸锅和水壶,这是跟水接触最近,在0度到100度的温度之下,只要不是被水,浸湿或者反应的,都可以做为锅的材料,他们对于材料的要求不高,铁皮就可以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普通的做饭的锅子,也差不多可以用铁皮,只不过要稍稍的厚一点,在没有的炒菜,没有煤炉子的时代,铁皮锅使用率不算太高。

    这中间,最重要的要数做饭的土灶大锅,这些,也是有,就不能按照铁皮来偷工减料了。

    因为大地锅太大了,大就有可能温度不太均衡,就算是可以通过调整来避免,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厚度。

    大的关系,这些地锅能够承载东西也多,薄薄的铁皮,或许能够承受几斤的水,可是大锅是绝对不行。

    正因为不行,才需要研究,原样按照之前的来锻造,这是肯定不行的,那没有节约多少,对于赵信和这些研究人员来说,任何的减少,减少多少才是关键。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必须要跟铁皮壶一样,要保证能够正常使用。

    在正常使用,还有一定耐用性的前提下,要节约多少,用多少的分量,用多少厚度,这样才能够支撑整个铁锅的正常使用。

    之前,从来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现在,一个个的摆在面前,可是牛大力却是干的非常起劲。

    为了做这些锅,牛大力可是耗费了精神,特别是还有赵信的帮助,赵信不可能知道,要减少多少才可以,但是赵信知道,整个实验的过程,用科学的试验的方法,减少一些不需要的环节,甚至改变一些形状。

    这恐怕是最近时间之中,研究院最大的工作了,以牛大力为主,分成了最少20个不同的小组,每天打造大量铁锅,每一个都有一个侧重点和不同。

    经过了反复的实验,这才找到合适的比例,他也真正的体会到了实验的快感,为了减少哪怕一丝一毫的厚度,都会让最终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

    对于每一个家庭会使用到的铁锅来说,降低了成本,也就代表着减轻了支出,一定程度上面增加了销量。

    为了整个外形的效果,他跟他的团队,最少铸造了1000个以上的锅,这才勉强的做出现在的成品,这个被定性为铁锅一号的铁锅,是最满意的产品。

    这个成品跟之前的铁锅很像,可是牛大力知道其中的不同,外形上面,内部厚度上面,加上位置和固定,都会有不同。

    这样做法不是没有效果的,会比之前的铁锅,减少了二十来斤的的重量,大概占据二分之一多一点的重量,在热力的应用上面,各种食材的处理上面,也有很强的作用,这就是铁匠作坊的核心竞争力,用更少的铁,更少的原料,制作出性能出众的锅。

    铁锅当然是重中之重,也是赵信介绍的重点。

    实际上,一件件的东西拿出来,一个个的介绍这个东西的好处,王松早已经有些茫然了,他这才知道,原来日用品,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当听到一个巨大的铁锅,只有之前价格的三分之一不到时候,这还是目前铁匠作坊平均价,如果算是之前,差不多只有一成多的价格,这样的价格就算是王松也有些动容。

    铁锅作为绝大部分家庭之中唯一铁器,也是整个家庭之中最昂贵的财产,一般而言,一个小一点的铁锅,最少也需要45斤左右,按照之前的价格,一个铁锅的价格,高达得6贯左右。

    就算是大名府铁匠铺,减少了这个成本,最终的价格,也差不多是3贯左右。

    现在,一个铁锅的重量,大概是在20斤左右,依然非常沉重,可是每斤40文的价格,铁锅的总成本,只有800文。

    这么多年的时间了,谁听过这么的便宜的铁锅。

    王松到这里,再也没有疑问了,赵信用实际情况,证明了他的能力,光是这些铁锅,如果一旦推出,在大名府都能够创造数以万计的销量,就算是有,再购买一个也不算困难,原来五六贯,现在只有800文。

    王松认可产品,未来民品的销售大有的起色,赵信也很满意。

    他创造的这个研究院,本来只是为了研究一些用得着的民品,在赵信没有离开的时候,为铁匠作坊增加一个拳头产品,可是没想到,多了牛大力这么一个研究者,只要明白了研究的过程,他就可以推陈出新。

    一个对于冶炼非常熟悉,并且愿意去研究的人,那是可遇不可求。

    说实在的,对于成本的降低,最开始,就应该走这样偷工减料的做法,这也是后世被证明。

    改革开放初期传统的国营企业生产产品,都是那种沉重,耐用大家伙,拿电风扇为例,全部都是角铁或者钢材焊接而成,电机的性能也非常好,一个电风扇的重量十几斤,可能用几十年,上百年都不带坏的。

    质量成为了他们的根本,可是这样经久耐用,质量极好风扇,却被容易坏掉的私企小风扇,打的落花流水。

    原因非常简单,可靠性并不是最大的保证,小巧的外形,轻便重量,这些都是这些电扇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却是价格。

    价格永远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产品的普及,性能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价格才是,虽然后世有光怪陆离的各种材料,可是最基础的钢铁,和普通的塑料,才是最大行于世的,他们代表着主流,当然,也代表着便宜。

    偷工减料,尽可能降低生产时候使用的原材料,或者用一些便宜的材料,这样哪怕性能上降低一些,却可以达到基本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面,大幅度的降低价格。

    这是最容易成功,也最好成功的部分,可是最终,赵信没有选择这一点,原因就在于,他不熟悉。

    他知道薄铁皮可以减少成本,可是多薄,他也不知道铁皮要如何做出来,虽然他有原理,没有足够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他实现这些,永远是空头,反而不如另外一个方面更容易。

    统筹是一个方面,用更高的效率,比如说,节约炉子的温度,让热销用更高,使用焦炭,而不是木炭,降低成本,这些最终产生了奇效。

    哪怕赵信对于冶炼一无所知,仅仅凭借着的后世的一些观念,把问题的关键,放在铁料本身和工业化大生产上面,通过减少原材料本身的成本,来降低整体的成本。

    这是最为直观做法,也是大幅度提升北宋实力的方法,依靠着比原来降低一半的价格,赵信成功的获得了北宋政府的订单,也是因为如此,价格这一方面,就是一个最大的额优势。

    材料的成本这玩意,是有极限的,原材料的成本,从最初的七八十文,降低到了15文之后,因为不停的降低,实际上,已经让原材料的成本,处于非常极限的程度,或许还有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也就不大了。

    他本以为,节约了大量的成本,销量应该有很大的增加,可是却发现,价格降低之后,销量是提升了,却没有提升的那么的迅猛。

    稍稍调查就知道了,原来,从600文左右,降低到300文,或者是200文的程度,是会刺激一部分的销量,可是这部分的销量,不会太高,毕竟,北宋这个层次,普通老百姓手头上面的钱,还是不多的,类似铁匠作坊这样的高工资的很少。

    就算是常年在码头上面下苦力的,一个月也就是1贯左右,稍微多一点少一点。

    这样的话,如果有一大家子的话,能够灵活支出的就有限,可能一个人节约200文左右,这些钱,可能会用在一些更加关键的地方。

    赵信没有学过统筹和商业分析,可是就很朴素的分析之中,他吃惊的发现,如果在这个基础上面,再降低价格,比如说,达到之前十分之一的程度,五六十文,或者是更低,才会吸引到人。

    便宜才是硬道理,在成本上面,可能降低的幅度不高,就算是一斤铁降低到七八文的程度,也不可能让几个降低到那种程度的。

    在没有工业化生产的时候,在没有大规模的炼钢高炉,要达成七八文,那就不是难不难的问题了,那是根本就没办法实现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现在的价格,比之前有巨大的竞争力,可是相对于老百姓的购买力来说,又太高了一点,或许慢慢的来,是可以逐步的普及,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