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棉花的产量不大,大概是3石左右,大概可以产出1石左右的皮棉。

    也就是说,3000多石的皮棉,这些如果用于织布的话,基本上损耗并不是很大,按照定海军的收购价格,单纯这一点,整个西北的收益都相当的可怕。

    西北的增加,那是净增长,这对于整个北宋来说,相当的关键,一下子在原来的基础上面的,提升了一大块,就算是政府手中,也有足够的粮食,应对自然灾害,这对于北宋稳定性,效果非常的好的。

    同样的,定海军也不遗余力的推动的农业的改革,一些种子和肥料,先进的种植方法,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整个北宋,这一点的幅度并不大,可能会让北宋的平均亩产,提升个10…20斤左右,可是这个,扩展到了整个北宋8。5亿亩的土地上面,也非常可怕。

    两者叠加到一起,整个北宋的粮食产量,增加了超过2亿石,单纯政府的税收,都增加了不少。

    谷贱伤农的,这一点,对于王朝来说,是尽可能的避免的,如果以往,没有统计,没有钱,三司可能只是小幅度的控制。

    可是现在,单纯税收,就让整个政府的收入,提升了好几千万贯,拿出来一部分,用于平易粮价,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的。

    目前北宋所有的粮库都充斥着粮食,粮食的价格下降了一部分,却没有达到伤农的地步,同样的,定海军的各种军粮的制作方法,也增加了保存的时间。

    毕竟,完全干燥的粮食,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只要小心,不受潮,保持着两三年没有问题的。

    粮食,对于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来说,都是一个基础,或许粮食无法赚太多的钱,可是粮食是根本,1亿的人口,如果粮食只够8000万来用的话,那么的,就是惨剧,就是乱世的根源。

    除了粮食和税收,其他的方面,也进行的非常的好,这中间,第一条长的铁路,汴梁到西北的铁路已经阶段性的通车了,从汴梁到应天的铁路之中吸取的经验,让这一条铁路从一开始,就是较高的规格,运输量开始迅猛的增加。

    西北的大量粮食,棉花,肉食和牛羊,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这些原来都没办法运进内陆的物资,通过铁路,可以更快,更大量的运进来,别的不说,牛羊肉和牛马的价格,在过去的铁路通车第一个月,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这对于本身就已经收入增长,幸福感更高的北宋普通人来说,又是一个提升。

    更多的牛马到来,可以增加劳动效率,同样的土地,使用的人就更少,可以解放初更多的人口,同样的,大量的副食品的摄入,也会增加国民的身体素质,这对于北宋,对于整个中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第六百八十七章 铁路热潮

    定海军传播过来的统计的方法,在北宋的第一次的尝试,就产生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按照一些基本的方面,通过计算,附加,最终得到了数据,这个数据或许不是最完美的数据,却也清晰的说明了目前北宋的状况。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在这个统计数据之中,北宋的财政收入,第一次超出了计划,不但支撑了一个中等烈度的战争,还有余额,在完整的支出了整个北伐战争的各种奖励之后,三司差不多有1200万到1500万的余额。

    这是第一次,或许之前,北宋也有,但是糊糊涂涂的,总之,感觉到各方面都缺钱,还缺的不少,可是缺到那个地方,那就不知道了。

    在运用资金上面,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某些时候,把一些必要的资金使用到了,也不知道。

    过贯了这样的穷日子,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收入,而且是一年到头,所有的支出都给支出出去了之后,最后剩余的这些。

    对于1000多万贯余额,动心的人不少,而且想要拿到的也很多,不少人都在打这个的主意,可是叶清臣一直都把持着,不给轻易放出去。

    目前,提的比较多的,首先就是人员的福利,在很多的官员看来,他们的日子过的相当的清苦,政府的财政结余,本来应该就是他们的奖励,提前发了也没问题。

    北宋官员的数量,可不是一般的少,这可是很多,只要这些人稍稍涨一点的工资,这些钱就用出去了,1000万,看起来多,可是面对着北宋,超过数万的官员,更大规模的小吏,只要放开口子,哪怕平均每个人十来贯,这笔钱也留不下来。

    封建社会也是如此,只要是收入增加了,很容易就大赏,最终,涨上去容易,要想降低下来,就不容易了,这样耗费就越来越多,最终拖垮了财政,除非是有些变法和改动,否则的话,政府的财政收入总是会越来越少,可是支出却越来越多。

    这一点,也是仁宗和叶清臣都知道的,他们肯定会选择避免这些情况,本就有些繁重的官僚,不可能在这个上面在增加了。

    可是这笔钱要是不花出去,就是放在账目上的话,肯定也不可以,从上到下的官员,会提出无数的诉求,总不能都否决。

    这笔钱要投到什么地方呢?如果是原来的,有结余的资金,就可以投入一些大的工程,最主要的,就是类似农田水利工程在内的一些项目,比如说,修缮黄河,还有北方的一些水利。

    只不过这些,都被韩琦和叶清臣给干完了,韩琦做了西北的水利,把黄河上游中游给修缮了一番,虽然,没有的说达到风调雨顺的结果,却给西北增加了上亿石的产量,这一点,对于整个西北来说,非常重要。

    叶清臣开启的黄河中下游的水利工程,中间遇到了一点波折,可是当从上到下的压下去,人头滚滚之后,实际上,耗费的资金没有增加多少,还略有减少的,只是浪费了一点时间。

    可是两年的时间,也是初见成效,现在,整个北方的水利工程,只剩下了一些边角的工作,这些需要的时间更长,不是钱能够解决的。

    至于南方,对于海塘的修缮,那是固定的拨款,其他的,兴修水利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就算是修缮了,最终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一旦大洪水一来,什么样的工程,都会被冲垮了。

    水利没有办法,其他的兴建城市,补充防御,也没有必要,棱堡投资更小,威力更强,已经在北方普及了一些,或许中原地区,需要的更多,却不是最需要。

    那么,铁路的重要性就出现了,叶清臣根据定海军的统计方法,做出来的统计,不但包括了整个北宋,绝大部分的收入,也包括了一些的细微的地方。

    这中间,改变是从定海军的产品开始的,可是更大规模的改变,还是从铁路贯通开始的。

    汴梁到应天府的铁路,更多的是一个补充,缓解汴河的交通压力,这一点,并不算什么,可是西北的铁路,却是真正的一条铁路干线。

    后世的铁路,为什么那么的重要,客运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关键是货运的,工业化的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是原材料,是各种的机械,这些可以把原来的资源,加工成产品,然后销售到的各地。

    在原来的北宋,虽然科技不低,手工业和制造业,也算发达,可是能够利用的原料很少,铁矿石,煤炭,各种的木材,还有一些简单的产品和粮食,这些东西,跟工业化的需求,完全不能相比。

    埋藏在地下的各种的矿藏,这些几十年,上千年,都无人重视的东西,在定海军面前,却拥有了价值,虽然说,定海军需求最多的是铁矿石和煤炭,可是其他的,如同石灰石,各种的碱矿,还有一些基础的矿藏,这些成为了财政收入大规模增加的关键。

    定海军虽然给北宋,提供了不少的收入,可是这些收入,更多的是,在获得高额的利润的前提下,从中间挤出来的,在整个利润之中,并不是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充其量,定海军获得1000万的收益,给北宋50万左右,比例不大,只不过总量大了,给北宋的也就多了。

    可是这些基础的矿藏,他们决定了定海军未来的发展,虽然说,可以把价格压低到一定的程度,可是一旦数量上来了,那么总量也不会差。

    这中间,不得不说西北,这些本来是一片荒漠和不毛之地的地方,抛开河套平原这个塞上江南,其他的地方,并不是人可以生存的地方。

    可是在这些地方,却拥有大量的矿产,西北荒漠地区的大规模的碱矿,那些盐湖,都是天然的化工原料,还有铁矿石,煤炭,各种有色金属和其他的矿藏,甚至在后世的信息指引下,赵信还给北宋指引了几个金银矿的位置。

    这里,本身就是金银矿比较多的地方,只要一个,就可以大规模的补充北宋的收入,而北宋跟定海军的交流,更像是两个企业之间的交流,如果全部是入超,或者是出超,这个不稳定。

    用大量的基础产品,粮食,资源来交换各种工业用品,这是明显的倾销,就算最初,北宋发现不了,未来也会发现,到时候,必然会产生问题,可是如果北宋可以生产各种的原料,并且拥有金银的话,用来达到某一种平衡,就可以长时间的存在。

    这就跟后世的超级大国那样,除了一些必须要掌握在手中,也非常关键的战略性的资源,其他的资源,完全可以放开,特别是一些开采有害的,可以交给这些中等国家,或者本国来进行,只要拿着钱买就可以了。

    铁路不但运输了大量的资源,获得了巨大的收入,还自身创造了庞大的价值,这一点,不但是三司知道,其他的人也同样知道的。

    早在汴梁到应天府铁路的时候,就有一些权贵,或者是大家族,在问铁路的修建状况,只不过,太长的铁路,投资巨大,而且效益还不确定的。

    现在,三司在年度总结之中,把运营了一两个月的铁路拿出来,庞大的效益,让每一个人都动容。

    中国之前,能够支撑起大规模的投资的项目,一个是城市的建设,某一个地方,建造一个战略性的新城的,可以容纳大笔的资金,或者就是农田水利建设。

    这些项目不错,前者是战略性质的,不存在什么盈利性,安全没有保证,盈利再好也不行,后者,则是长期性质的,对于国家来说,或许有用,可是对于某些个人而言,用处就真的是不大了的。

    铁路,兼顾了大型的投资和商业性,本身就是为了商业运转而存在的,赵信的不少方略,也都集中在了铁路的运营上面,这一点在东南铁路已经表现出来了,在西北铁路,表现的更加明显。

    因为之前有赵信的提醒,三司把铁路的权限,掌握了起来,虽然定海军有一些的投资,这个投资并不具备管理权,只有分红和获利的权利。

    虽然有些权贵的压力,可是他还是顶住了压力,继续掌控着铁路。

    跟第二条铁路修建时候的情况相比,现在,三司手中的资金大的多了,同样引入了定海军这个战略伙伴,以1:3的投资比例,也就是说,如果三司能够拿出1200万贯的话,定海军必须要配套3600万贯,再加上从其他权贵哪里引入的资金,继续的放大的话,1200万贯,最少可以牵动6000万贯。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是西北铁路的数倍,同样,这些铁路,也可以以的汴梁为中心。

    铁路是一个新的事物,是之前从来都没有接触到的项目,这个项目,关系到了千万级别的整体投资,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再三考虑之后,叶清臣还是在设计之前,询问了赵信。

    赵信当时接到了来自三司的八百里加急,还是吃了一惊,看了项目之后,忍不住笑了,北宋的三司,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不但做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细微统计,也同样的做出了几乎,投资一些大项目,本身就是国家的特点,特别是铁路。

    铁路赚钱这一点,他从来都没有怀疑,为什么,在工业社会开始的时候,在欧洲开启工业革命的时候,铁路是首先,而且是最为热门的项目,无外乎就是利益。

    甚至在一些人口稠密的,没有工业化的国家,铁路也是最赚钱的项目之一,这一点,就是原材料,和各种的物资商品的运输。

    东西运输的越快,效率越高,最终所产生的利益,也就会越大。

    以往不那么值钱的东西,或者说,贩运起来,利润并不怎么高的项目,在总量庞大,同时需求旺盛的前提下,也可以获得相当的收益。

    在工业社会,可能的几毛钱,甚至是几分钱利润的东西,都可以贩运卖钱,有时候,利润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销售出去才是。

    赵信很快就回复了叶清臣,并且按照后世中国的铁路运行图,划分了几个区域的铁路,这些一直都是他计划,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投入进来。

    三纵三横,在汴梁形成米字型交通的铁路图,比起叶清臣的计划,最少提升了几个档次,而且总投资也非常惊人,没有个2亿,绝对下不来。

    可是铁路,并不是一次性投入的,西北铁路建设的比较快,那是前面的准备的好,物资也多,资金也多,人员更是保质保量。

    现在,全面铺开,从汴梁的米字型结构开始,这个投入也就大了,人员也相对比较的铺开,这种前提下,修建的速度必然会下降,而且会下降不少。

    不过这个三纵三横的米字型结构,首先贯通的,就是以汴梁为中心的这些。

    虽然说,在占据了西北,收回了幽云十六州的前提下,北宋的面积大规模的扩张,可是也不过是从原来300多万平方公里,提升到了400多,增加的数量不少,却跟后世的面积比起来,差了一些。

    目前北宋最为精华的,就是以四京为中心的这一片,现在,可以把这个区域扩张到折津府,向南到江宁府,向西到京兆,面积虽然扩张,可是笼罩的范围,人口还是差不多,只要把这些地方的铁路都给贯通,把这里的资源都给拿出来用的话,对于北宋的提升已经足够大了。

    足够的资金,加上完善的布置,让这么一个铁路修筑的计划,顺利的完成了,然后就是完善和统筹的关系,未来两三年的时间之中,铁路的修建,将会迎来热潮。

    这个热潮是资金和兴建上面的,同样的,铁路这个全新的投资项目,对于整个北宋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西北铁路,开通了一条汴梁到西北的快速通道,如果说是其他地方呢,把整个北宋所有的主要城市,都结合成一个整体,那会是什么效果。

 第六百八十八章 庆历七年

    铁路占据了巨大的资金,不但是北宋的财政资金,还有大量其他的权贵的资金,差不多就是四五千万贯,这基本上把北宋财政和大家族的的资金,基本上都被囊括在其中了。(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可是相对于追逐利益的大家族的资金,北宋三司的钱,并不是全部的投入到了铁路建设之中。

    铁路建设虽然重要,获利也相当的丰厚,可是这个铁路兴建,并不是全部,利益只是一个方面,对于三司来说,北宋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剩余的为数不多的资金,没有浪费,投入到了农业生产之中,确切的说是农业的改革上面。

    定海军已经在西北,实现了粮食亩产的倍增,虽然有农田水利的关系,可是更多的是良种和肥料,合理的种植方式,也是提升亩产的关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