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8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要满门抄斩了,奸商们还不发怒?

    再说京东的奸商也不是一般的奸商,他们的主体也是海商,而且还拥有自己的武装——目前东海国水师和东海国陆师,总共15000人,桨帆战船有36艘!

    另外,跟着苏适从徐州过来的纪浚也有2000人,当然是站在京东商市一边的。

    这就是17000水陆兵马了!哪怕打不过大宋朝廷的数十万新军,也能干上一架了。

    武美娘看了眼早就乱了方寸,六神无主的丈夫,然后咬了咬银牙,“也罢!既然议会已经通过决议,那么大王倒是可以挺身而出,不过暂时不能即皇帝位。

    毕竟只有京东一市的支持,还不足以让大王正位天子……不过大王可以先出任监国!”

    “也行,监国就监国……”纪奎瞅了眼苏适,苏适道:“大王,王妃,徐州附近的利国市也因为大宋银行金银被夺而损失惨重,咱们正好借机进兵,将他们拉入旗下。

    利国市中储存了大量的甲械兵器,还有数万矿工、锻工,都是能上阵厮杀的汉子!”

    这可是传说中的工人阶级军队啊!

    “徐州城内不是有一将新军吗?”武美娘道,“是童贯的朔方兵吗?我们的人能打败他们吗?”

    京东商市的水军没问题,在近海作战中,连大周海军都不惧。

    但是京东陆军就不好说了……

    “没有问题,”苏适道,“家兄正在徐州,他是不会让朔方兵出城的。只要朔方兵不出城,利国市就会落在咱们手中。”

    “那金银要怎么夺回来?”武美娘又问。

    东海国的水师提督成贵接过问题,回答道:“禀王妃,末将率舟师入淮,在楚州截住他们。同时纪将军统陆师从徐州沿运河南下,堵住窃金贼的退路。两头一夹,连船带人都夺了,然后一起去江南!”

    武美娘又问:“去了江南以后呢?”

    “去了江南后就据住长江。”成贵道,“咱们的桨帆沙船在长江里面是无敌的,只要长江在手,江南就在手了!

    到时候江南诸州商市,一定会追随大王和王妃!”

    成贵的话一点没错,江南的关键就是长江!

    因为长江是江南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黄金水道,谁控制了长江,谁就掌握了江南的经济命脉和安全防卫。

    经济和安全都在手了,江南的商人和地主也只有乖乖跟着走。

    所以京东商市的桨帆沙船和10000人的水军,的确是赵楷在江南立国的根本!

    “既然如此,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武美娘对赵楷道,“大王,事到如今,早就没有退路了。

    如果您不站出来当这个监国,京东商市的人心一散,你我就会被赵鼎、宗颖所获。到时候还能逃得一死吗?”

    “一死……”赵楷抖了一下,仍然下不了决心,实在不像是东宋合众国的开国之君啊!

    武美娘倒是果决,大声道:“东海王已经答应了!拟诏,东海王进位监国,将率众讨伐国贼,拥太上皇复位!

    从即日起,东海王将以监国,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号令四方!”

    “监国万岁!王妃千岁!”纪奎立即振臂高呼。

    “监国万岁!王妃千岁!”然后是全体议事官大呼。

    而到当天下午的时候,监国万岁的口号,已经传遍了整个京东商市。

    被后世称为“东南十三州合众革命”的风暴,由此来开了序幕!

    ……

    “东南十三州合众革命”开始的时候,开封府城内的大宋官家赵桓正在为河北传来的一个惊人的奏报而烦恼。

    这个让人有点不知所措的奏报是从被周军包围的大名府城传出的——大名府路的安抚使杜充使人蜡丸传书,提出了一个以水代兵解大名府之围的办法!

    就是掘开大名府城附近的黄河堤坝,用黄河水去淹没大名府城外的周军……水淹周军当然是好事儿啦。

    可是淹完以后呢?

    这大水会冲到哪儿去啊?

    赵桓立在地图台前,看着地图上面一座座宋朝的城市,还真是有点不舍。

    “陛下,黄河水道在这几十年间,不是北流就是南流,若是在大名府附近决口,多半会南流……”

    正在给赵桓分析黄河决口后水流方向的,是青城学宫司业赵明诚,也就是李清照的丈夫。他的青城学宫也是一所大学,其中就有水利学科。

    而黄河又是青城水利学研究的重点!

    “南流?”赵桓的目光停留在了地图上的陈留,“会淹到陈留去吗?”

    “不会,陈留在大名府的西面。”赵明诚道,“中原的地势是西高东低,黄河水不会往高处流,必是向东南而去。多半会冲入梁山泊,再夺桓沟入泗水,一路淹到徐州去。”

    “水淹徐州?”赵桓心想:倒也不错……老三的地盘要倒霉了!

    “陛下,”知枢密院事耿南仲道,“若北流黄河改道,东贼的粮草南运就不容易了。

    而且黄河改道一时半会不会固定,说不定还会乱冲,东贼就得费一番力气治水了。暂时没功夫和咱们为敌了。陛下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行复古之法,重整大宋山河。”

    “东贼能治好黄河?”赵桓有点怀疑。

    赵明诚道:“即便能治,也极其不易。黄河北流多年后,河床也有所抬高,再想让黄河复归北流,恐怕也不容易。而要让黄河东流入济水,也遇到河道淤积的问题……要想解决,这工程之大,恐怕会让东贼十数年无力用兵。

    只是黄河南流后,这淮水就容易泛滥,淮南怕要经常淹水了。

    另外,黄河南流还会形成一个黄泛区,开封府同京东东路的联络,只怕要暂时中断了。”

    赵明诚说的都是青城学宫的水利专家们的研究结果,基本上差不到哪儿去。

    赵桓叹了口气:“若是让东贼得逞,百姓只会更苦……两害取其轻,还是淹水吧!”

    “陛下圣明。”耿南仲忙赞了赵桓一声。

    实际上黄河决口对周军的打击是有限的,现在围困大名府的周军也没多少。而且也不是都在大名府的东南,真正能淹着的只是极少数。

    但是这一淹,对赵楷的打击就大了!

    徐州变成泽国,淮河也将年年泛滥,本来的徐海富庶之地,也将不复存在。

    连淮南都会受到连累,年年大水,再也不是富庶之地了。

    看着赵明诚行礼后离开,赵桓轻轻叹了口气,对耿南仲道:“这一淹,中原的人心也该丧尽了吧?”

    “陛下,”耿南仲笑道,“人心不足道,否则东贼也不会嚣张如此了。

    而且黄河夺淮后徐海两州将不复往昔繁华,若二州为东贼所据,东贼将会困于黄河,非下大力气治理不可。朝廷不就有了休养生息十年的机会了?”

    “朝廷掘黄河,东贼倒治黄河……”赵桓只是摇头。

    “怎是朝廷掘河?”耿南仲道,“分明是东贼为破大名府城才掘河的!

    而且东贼可以为大名府掘黄河,也会为了开封府再掘一次黄河!所以等大名府被黄河淹没的消息传到开封府后,陛下就有机会弃城而走了。”

    赵桓现在是想走走不了!城内的复古党唱高调,开封府的百姓也不愿意他这个官家跑路,而且他还要担心赵佶、赵楷趁机夺他的大位。所以只能在开封府硬挺,可是多挺一日,就会多一点被俘的风险。

    而黄河决口,水淹大名、徐州,就是他跑路的最佳借口。

    赵桓点了点头,“只是苦了百姓!”

 第1389章 黄河之水入淮去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宋宣和六年春季、夏季的几场暴雨过后,中原大地的那条母亲之河的水位也开始涨了起来,又到了让沿岸人民提心吊胆的时候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在黄河大名府段的东岸,一个穿着红色官府的矮胖子,正带着一群大宋武官模样的壮年在河边散步。后面更是簇拥着大队的护卫。黄河两岸都是一片荒芜,农田之中只有荒草,没有庄稼,更没有农人耕作。偶尔有骑士从对岸的河堤上策马飞奔而过,看见大宋官员巡河,只是驻马观望。他们都是大周共和军的斥候骑兵,现在隔着黄河也打不着对岸的宋人大官,只能看看了事。

    那宋人大官,正是大宋的大名府路经略安抚使,知大名府事杜充。现在吕颐浩已经丢官罢职,发去提举少林寺了。

    而河北战场上的宋军,也被挤压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一个是由河北宣抚使宗泽和昭义军节度使韩肖胄指挥的磁州军团;另一个就是杜充指挥的大名军团。

    两大集团,都处于共和军优势兵力的包围监视之中。

    其中磁州军团被分割包围于邯郸、滏阳两处,拥有的总兵力约在10万人上下。

    而大名军团则被困于大名府城,拥有的总兵力也不下10万。

    当然了,这20万宋军和战争爆发之初的河北新军已经不是一回事儿了。最初的三十万河北新军,现在还剩下六七万人,其中的三万被王禀率领,退往京东东路去了。其余则分属磁州、大名两大集团。

    宗泽、韩肖胄和杜充就以他们为基础,又扩充出20万人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少,但是装备和训练,都不能和之前的精锐部队相比了。

    而且优秀军官也在之前的交战中大量损失,不得已只能拔苗助长幸存的中低级军官。完美继承了父亲善败基因的岳翻,现在已经官拜河北第五将正将,阶官也提升到了武功大夫(正七品),还加了一个保州刺史的遥郡。真是官运亨通啊!

    当然了,不会打胜仗的岳翻还是有点本领的——他麾下的6000大名兵可是杜充的王牌主力,多次离开大名府城的保护出战,虽然每战必败,但却败而不溃,总能将大部分人马安全撤回。因此人送绰号“岳无恙”。

    而在接连十余败后,岳翻岳无恙也发现一点问题了。

    就是大名府外围的周军数量有限!要不然“岳无恙”也得为国捐躯。

    “待制(杜充的馆阁职是天章阁待制),”岳翻上前几步,到了杜充身边,低声道,“职部今次出马陵道口时,遇贼亦不过数千,当是贼之一旅编制。马陵道口如此紧要,也只有一旅贼兵,困城之贼显然不多。”

    周军对大名府城是“困”,而不是围。并没有抵近城池挖掘长壕。而是在大名府城外围的馆陶、魏县(黄河以西)、故城镇、马陵道口、魏店、南乐镇等地布防,再以骑兵封锁大名府城通往外围的道路。

    其实就是以一部监视大名府的动向而已。

    而河北周军的主力,现在分成了三路,一路运用于磁州,准备歼灭战斗力较强的宗泽、韩肖胄所部;一路运用于齐州(属于京东东路)方向,准备击退童贯、王禀所部;还有一路则绕过了大名府,进入郓州,在郓州又分成两部,一部沿五丈河西行去和陈留的武义勇会师,然后归属河南军团。一部则向东进入兖州,目标是孔子故里的仙源县(曲阜)——仙源县和邻近的兖州州城瑕县和泗水县,都位于泰山以南,沂蒙山以西,正好卡在齐州的后方。一旦落入周军之手,童贯、王禀的京东集团的退路就有可能被切断。

    而且仙源县的衍圣公一门是特大地主,北宋一朝都世袭知仙源县事,几乎就是仙源县的封建领主,手头一定存着许多粮食。拿下仙源县后,周军的京东军团就不愁吃喝了。下一步进攻徐州的所需消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至于向来被大宋朝廷视为河北防御支柱的大名府城,在共和军都军机司看来,应该是一个难以攻克的要塞。所以就以一部兵力监视,并没有强行攻取的计划。

    如果大名府城中的守军准备跑路,负责监视的共和军也不会拼命阻拦,只需一路尾随即可。

    可是出乎共和军的那票军事专家的预料,镇守大名府城的杜充居然想出了“水淹七军”的妙计,要用大水去重开本就不存在的包围圈,以掩护大名守军的出逃。

    岳翻将“困城之敌不多”的发现告诉杜充的时候,杜充正低头背手若有所思,听到岳翻的话,他冷笑道:“不多你也败了,要多的话,咱们还能走脱吗?”

    “待制……”岳翻眉头皱皱,他本想劝说杜充放弃炸毁堤坝,现在却不敢说出口了,连忙道,“待制教训的是,都是末将等无能。”

    杜充轻轻点头,唤道:“薛都统安在?”

    “末将在!”一名三十多岁的胖大武官上前几步,向杜充行了一礼。

    他是大名府路都统制薛广,和岳翻一样,都是杜充倚仗的良将。

    “何时可以炸坝毁堤?”杜充问。

    薛广也和岳翻一样,都不赞成炸坝,不过顶头上司杜充的命令,他也不敢不听,只得回禀道:“禀帅司,只要天气干燥无雨,便可以炸坝。工兵已经选好了埋设火药的地段,保证可以一次炸开数十步的口子。只是大名府的百姓……”

    杜充睨视着薛广,淡淡道:“慈不能掌兵的道理,武学宫没有教过吗?”

    薛广和岳翻一样,都是武学宫毕业的,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他不过是副将的职位。现在能官拜都统制,当然是杜充一手提拔,自然不能不给恩主面子。

    当下就是一副虚心受教状:“属下受教了……工兵已经准备就绪,就等帅司大令,随时可以炸坝!”

    “不是本帅的大令!”杜充向着半空一抱拳,“是官家的诏令!昨日夜间,开封府的蜡丸诏书已到,准了本帅的炸坝之策!诸位还有什么话说吗?”

    因为困城的周军不多,而且没有水面部队,所以无法切断大名府城和开封府之间的联络。

    跟在杜充身后的宋军将令听见有旨,也没有人再敢提出异议了。

    杜充沉沉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黄河堤坝可不是咱们炸开的,是东贼干的!他们炸坝的目的是为了冲毁大名府的城墙。咱们不得已,只好突围而出。你们可明白了?”

    “下官(末将)明白!”

    诸将异口同声应着。

    炸坝毁堤的事儿太缺德,而且也不是必须……哦,或者说,单从河北作战的角度而言,不是必须的。

    至于做放弃河北和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京畿路的打算,又是另当别论了……黄河在大名府地方被炸开后,必然会夺泗入淮,由淮入海。

    而现在又是夏季多雨丰水的季节,无论泗水、淮河,水位都是高高的,黄河水一旦涌入,后果可想而知。淮海两岸,只怕被淹成泽国。

    在赵桓率部西撤入关中后,淮海两岸和黄河决口所造成的黄泛区,就都是北周东宋的麻烦了……

    杜充点点头,沉声道:“今天晚上怎么样?这几日天气干燥,正好炸坝!”

    “末将领命!”薛广大声道。

    杜充又道:“各部可做好突围准备了?”

    “都已经做好,随时可以突围!”

    “好!”杜充厉声道,“本帅将令,今晚炸坝突围!”

    “喏!”

    ……

    大宋宣和六年五月初三,随着一连串的轰鸣,大名府以南,南乐镇北的黄河堤坝,被炸开了宽达二十余步的缺口!

    当时正值夏季黄河丰水期,高涨的水位早就超过了地平线,全靠两岸年久失修的堤坝控制水流,使之勉强北行。

    所以当堤坝被炸开后,汹涌的黄河水立即破口而出,向东方低矮的大地漫去,很快淹没了南乐镇、魏店镇,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