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8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当堤坝被炸开后,汹涌的黄河水立即破口而出,向东方低矮的大地漫去,很快淹没了南乐镇、魏店镇,然后又冲向人口密集的大镇韩张镇。顷刻之间,昔日繁华的城镇,就被汹涌的黄水扫平,举目望去,四周都是一片泽国。

    冲毁了韩张镇后,黄河水又一路向东南流去,很快又淹没了西门青的老家阳谷县,冲入了梁山泊。而此时梁山泊的水位也很高,根本没有蓄洪能力,大水又直冲入泗水,向着徐州城奔腾而去。并且在五月初六凌晨淹没了利国铁山,还把利国市棱堡和徐州彭城大棱堡全部浸泡在水中。

    最后汹涌的黄河大水才经由泗水夺淮入海,又顺手在淮海下游引发了可怕的洪水……自此以后,淮海恐怕将要连年泛滥成灾了!

    大水所过,至少二十万百姓被大水淹死!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还不是河北和京东东路,而是黄河水最终流入的淮河两岸!

    昔日繁华富庶淮河两岸毁于一旦!巨大的烂摊子,就此摆在了北周和即将成立的东宋眼前。

 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

    (全本小说网,HTTPS://。)

    开封府。全本小说网;HTTPS://。m;

    大宋宣和六年五月初八申时左右,河北新军的传骑飞也似的直入万胜门。这些传骑都是半身着甲,背着长枪,挎着弓箭,有几个盔甲上还挂着折断的箭杆,显然是和城外的东贼交过手了。

    往日里,开封府里面有点身份的主儿,谁都看不上这种“骑士”,这里可不是天津——天津那边,武义勇都是骑士!谁敢瞧不起骑士?如果是骑士军官,那简直是乘龙快婿的首选。

    可是在开封府,眼下最值钱的还是刚刚金榜题名的进士。

    不过今天这十几骑一入万胜门,却立即成了一群有点落魄的儒生士大夫追捧的对象了。

    “几位太尉,城外的情况如何?”

    “是啊,东贼可退兵否?”

    “我等可以离开吗?”

    “道路可通畅?”

    金榜题名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高中的,落榜的,现在都不想挨开封府呆着了。

    那些高中的还好,进士总是吃香的。可那些落榜的措大可就惨了!被闷在开封府围城里面,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坐困愁城”,都他妈快愁死了。

    围城之内,物价腾贵,对于没有收入,也没什么钱财傍身的落榜举子而言,真是度日如年啊——在开封府一日所花掉的钱财,都够在家用一年了。

    现在还能有一身儒衫,在万胜门内堵着骑士老爷发问的,还都是大大的地主出身的士大夫。

    那些真正的寒门士子,这会儿都快成要饭的了,倒毙街头的都不少!

    真的饿死啊!

    有啥办法?一百余万人被困在开封府这座愁城里面,那可是一百多万张嘴!一日三餐,坐吃山空。

    不仅东南漕运被武义勇给掐断了,连开封府城外都遍撒了共和军的游骑兵,外面的粮食根本入不了城。

    一个多月困下来,连赵桓手里也没什么余粮了,就是有,也得先供着二十多万守城的兵将——没错,赵桓麾下的兵将有二十多万了!大多是在开封府拉得壮丁。

    城内比较壮的丁,都被拉入行伍,编入新军。新军也扩充到了20个将!这些将都不是五六千人的“小将”,而是按照周军的“师”编成的。一将有一万余人!

    当然了,人数不少,装备训练却不行,也就比乌合之众稍微好点。

    而不够壮,或者拉不下脸去从军的举人。当然就只能典当一空,忍饥挨饿熬着了。

    熬不下去,当然就是一死了!

    被一帮面有菜色的士大夫拦住的骑士之中,就有河北新军第五将正将岳翻!

    他可是带着一百余骑去突周军封锁的,结果只剩十八骑得以入城,余下的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散。

    武义勇带到开封府的大周第一骑兵师可真不是吃素的!

    自己也受了点轻伤的岳翻看着这群儒生也心烦,吼了一嗓子道:“都让开,有紧急军情上报天子,谁敢挡路,可别怪本官行军法!”

    听他自称本官,落榜举子们就知道这位爷多半是武学宫出身的武官了。

    如果是正经的进士,倒也不怵,可他们一群落榜举人,不过是措大而已!

    如果按照阻碍军务的罪名,被人家用大枪扎死了,也是白饶!

    举人们怏怏散去,岳翻则策马向皇城飞奔而去,去给赵桓送去一个期盼已久,同时也让开封府城内的人们惊掉半条命的消息。

    东贼扒了大名南乐镇黄河大坝,水淹大名府,淹死百姓数十万!

    现在还兵临郑州河阴,疑似要再掘黄河,水灌开封府!

    “什么?东贼竟然如此残暴!朕誓与之死战到底!”

    崇政殿上,赵桓怒发冲冠,一副要和大周共和军拼命的样子。

    “陛下!”太宰蔡攸连忙出班上奏,“请陛下息怒!东贼掘黄河以灌大名府,必然会引起天怒人怨,其势必不长久,武贼父子,早晚授首。

    但是现在开封府城亦在悬河之下!河阴大坝一旦被毁,黄河之水将会把开封府夷为平地!”

    知枢密院事耿南仲也上奏道:“如今东贼人心尽失,覆灭只在旦夕之间。但是也要提防其狗急跳墙,掘毁河阴大坝,再造无数杀孽。

    虽然开封府城内已有精兵20万,足以摧破东贼逆旅。但是面对滔滔而来的黄河大水,也是无能为力。大水一到,20万忠勇将士,100余万开封百姓,皆为鱼虾也!”

    东西两府的老大一开腔,下面的臣僚当然都会意了。

    东贼将要水淹开封府就是个逃跑的借口啊!

    哪怕开封府的暴民和武学宫毕业的少壮武官,也不会蠢到等着大水来淹吧?

    大水一到,大家伙就都淹死了,还杀什么贼?还抗什么周?

    毕竟只有活着才能抗周啊!

    为了活着抗周,就必须放弃开封府城了……

    ……

    “啥?东贼要掘了黄河大坝!?真的?”

    “千真万确!邸报上都说了,还能有假?”

    “这东贼也太凶残了吧?”

    “可不是嘛!邸报上说大名府那边已经掘过一回了,水灌大名城啊!

    好端端的大名府城被黄河水夷为平地,河水还一路冲到了徐州城和淮河,夺淮入海!”

    “真是造孽啊!姓武的怎么那么坏?”

    “为争天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只是苦了百姓……”

    “咱们开封府怎么办?黄河水一来,开封府城墙也挡不住啊!”

    “还能怎么办?跑呗!”

    “对啊,现在只能跑了……明知道大水要淹过来,再不跑,不成傻子了?”

    “可这一跑,家就没了……”

    “命都要没了,还管什么家啊!”

    开封府的市民也和后世的首都人民一样,都是消息灵通人士。大名府被水淹,开封府马上就要被淹的消息,好像长了翅膀一样,转眼间就传遍了整个开封府。

    这下可没人再敢提什么死守开封府了……大水都要淹过来了,还有什么办法?赶紧跑吧!

    民间的风潮,很快被皇城司的探子打听了,送到了宫中。

    与此同时,朝廷这边也很快达成了一致,马上跑路!

    守护开封府的全军出动,护着官家赵桓往西京洛阳而去。先去洛阳,再奔关中,然后就以京兆府为都,创立西宋,复古强兵,再和东贼争天下!

    至于其他事情,比东边赵楷怎么样了?南面的赵佶在干什么?徐州的金山银山搬到哪儿了?统统管不了啦!

    大宋宣和六年五月初九,就在岳翻入开封的次日,大宋官家赵桓就携带着宫廷、百官、诸王、帝姬等等,在二十万开封新军的护卫下,逃出了承载了大宋一百六十余年辉煌历史的东京开封府。

    向西往郑州方向逃去!

    而此时的郑州并不在周军的控制下,而是被从大名府逃过来的七八万河北军所控制——如果郑州真的在武义勇手中,赵桓可就真是瓮中之龙了。

    好在武义勇的兵力不足,拢共就两万七千余人,还散开兵力到处去截开封府的粮道,所以没有围死开封府。本来他准备在河北方面的援兵(沿五丈河而来的)抵达后围困开封府的。

    结果这支援兵也是倒霉催的,正在沿五丈河行军的时候突然遇上了发大水(是黄河水冲入梁山泊造成的)。人员损失微不足道,但是沿着河边官道行进火炮和火药还有粮草辎重什么的,都被大水淹了!或是冲走,或是浸湿,整个部队弄得狼狈不堪。

    武义勇没得办法,只好忙着收容他们,耽误了一点时间。在五月初九晚上,才从由开封府赶来的郑亿年那里得知了赵桓已经跑路的消息。

    “什么?赵桓跑了?那开封府……”

    郑亿年满脸堆笑着说:“督军,开封府这会儿大概已经被我大周的游骑兵攻占了吧?赵桓那厮是狼狈而走,把守军都拉走了,还有不少不知大周圣德的汴梁子扶老携幼,跟着一起走了。现在的开封府,就是一座空城!

    不过一座空城,也是开封府啊!

    督军,您赶紧入城吧。大宋的首善之都,被您给占领了!”

    啊,这也算占领开封府?

    “对了,他为什么要跑?”武义勇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郑亿年摇摇头,“这个下官也不大清楚,只听说是我大周天兵掘了大名府附近的黄河,水灌大名府,现在又要挖开河阴的黄河堤坝,淹开封府……”

    “什么?什么?”武义勇愣了愣,“大名府附近的黄河……该死!那不是咱们挖的,是宋贼自己挖的!”

    这个用脚后跟也能想明白!沿五丈河开来的援兵是被黄河水给淹了的……要是挖黄河的事情是周军干的,怎么可能淹了自己人?周军的军事机宜又不低能!

    而且大名府不过是个传统的城堡,用得着挖黄河来淹?炮轰就解决问题了。

    另外,北流黄河对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很有好处,干嘛要让黄河改道南流?

    想到这里,武义勇已经大怒起来了,大声喝骂道:“赵桓真是混帐,居然罔顾黄河两岸千万生灵!我大周勇士,决不饶他!来人,召集骑兵,随本督追杀赵逆暴君!”

 第1391章 新周和东宋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义勇想追赵桓是不可能追上的!

    因为赵桓身边也有一群少壮派新军机宜,他们野战打不赢武义勇,还会跑不掉?

    武义勇率领骑兵追击早就在他们的预料之内,所以在大队人马出城后,马上就一分为二。全本小说网;HTTPS://。.COm;一路沿金水河向郑州逃跑,这是主力,还有许多扶老携幼的百姓跟随,拖拖拉拉的,一边哭喊一边前行,吸引武义勇的追兵。

    另外一路则是清一色的马队轻骑,护着赵桓夫妇和宰执重臣们沿惠民河向颍昌府境内逃窜。到达颍昌府后,稍事休息,便再次上路,马不停蹄地向邓州州治南阳县而去。到南阳后再走商洛古道入武关,最后抵达永兴军路的治所京兆府。

    根据计划,京兆府将会改名为长安府,成为大宋,哦,就是后世所称的西宋的首都!

    北南二宋的称呼,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是没有的。

    取而代之的则是前宋、西宋和东宋。前宋自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起,一直到赵桓弃开封西行入关中止,凡166年。而西宋的历史则从宣和六年赵桓西迁开始,赵桓在后来谥号也不是“钦宗”,而是听着比较牛逼的宋武宗!

    而由赵桓入关中后发起的“复古兴军”运动,又被称为“武宗兴军”或“武宗复古”。在“复古兴军”运动结束后,一个迥异于重文轻武,工商繁荣的前宋的西宋,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将是一个封闭、保守、以关陇府兵为根本,实行禁商主义的军事化的封建国家。

    看似倒退,但是仔细分析,却也符合此时中国的撕裂式发展状态。

    根据后世社会学家的分析,前宋末年出现的大分裂和大革新,其实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大分裂和大革新的源头,都是前宋道宗皇帝统治时期所出现的一系列影响巨大的社会变革!

    变革是那样的广泛和彻底,涉及了思想、技术、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几乎所有的方面。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政治模式,新的经济模式,新的军事,乃至新的宗教,层出不穷,在给华夏民族注入无穷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

    而这种不良反应,多半来自地缘影响所造成的极度不均衡。

    因为华夏版图巨大,在前宋末年最盛时,号称拥有四海!国家的版图从东方的大洋,一直延伸到中亚内陆的大漠,从南洋的三佛齐海峡,一直到达北方的大草原和大森林。

    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许多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也天差地别的国家。在一个突飞猛进的大变之世中,出现了极度的地区不平衡,以至于无法维持统一,是非常自然的。

    当然了,对于华夏这样深受大一统思想影响的国家而言,分裂永远是暂时的。

    而且,诸夏国家从这个大变之世中所得到的利益也实在相差太多了。

    位于东南沿海的新周(区别历史上的北周、后周,大周共和国被称为新周)和东宋,是在大变革中受益最多的。这两个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快车道,而且还搭上了大航海时代的顺风船,注定会变成两个世界帝国!

    而地处封闭的内陆的西宋、大凉和西金三国,为了对抗东方的两个资本主义世界帝国,则不得不走上了军事封建化的道路。虽然他们也能从东方得到一些技术,但是却无法和新周、东宋一样,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所以当工业化的时代到来后,封建化的军事国家终究要被淘汰,被他们强大的资本主义同胞所统一……

    因此在后世的历史学家看来,宋武宗和复古党人所创立的西宋,从一开始就逃脱不了被东方国家兼并的命运。

    由西向东的征服,在工场手工业和大航海的时代,是很难发生的。

    虽然宋武宗和他的继承人们不止一次发起过东征,但是生产力上的巨大劣势,让西部军事贵族们所有的努力,全都化为乌有。

    所以从武宗西迁开始,未来就是属于新周和东宋的。

    不过在大周共和十年和大宋宣和六年的时候,未来前途无量的东宋,却有一个相当惨淡的开局。

    ……

    淮水泛滥,放眼四望,茫茫无边。

    坐在一艘桨帆沙船上的赵楷和武美娘,看着眼前无边无际的大水,都有点傻眼。

    计划真的敢不上变化,他们本来计划在楚州附近的淮河、运河交汇处拦截赵鼎率领的运金船。

    但是没想到黄河夺淮而来,造成淮河下游大泛滥!淮河变成了淮海!三四十艘沙船在茫茫无边的淮海上和几十片树叶差不多,上哪儿去找赵鼎的运金船?

    那些黄金白银,说不定都被大水冲得没影儿了!

    这可是价值几千万缗的金银啊!居然就这样没有了……

    而且那么大的水是从哪儿漫过来的?这些日子淮河这边没有下多大的暴雨啊!怎么就淹的没边没影儿了?

    这得淹死多少黎民百姓?

    东宋的立国之战,可真是出师不利啊!

    一条轻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