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早年游历卫、宋、鲁、晋,各地方言也算通晓,便暗示那几个开口便带着浓浓秦音或是晋音的护卫不要出声,走过去也要了一壶茶。

    那店家问了一嘴:“加一包糖还是两包糖?”

    吴起也没多想这其中商人的狡诈,又不缺钱,便要了两包,趁着个话题与旁边几持枪的护卫攀谈起来。

    待说了一阵,吴起佯作无意地问道:“你们可都从过军?”

    那几名护卫点头道:“都做过义师。陶丘义师成立的时候,我们便参与进去,做了火枪手。做了三年。”

    “你也知道,如今行商,处处凶险。若在泗上行商,自然是不用我们的,可是想要获利便要去凶险处,我们这些做过义师的,最受商人喜欢,多出高价雇佣。”

    说到这,说话的这名护卫便颇为自豪地说道:“那些游侠儿剑士,虽武艺高,善用剑,只是商人还是更愿意雇佣我们这些义师里退下来的。若持剑角力,我们不如他们。可要是押送马车、围车结阵、装填火枪压制强盗,他们不如我们多矣。”

    吴点头,他深以为然。在西河编练武卒,他就知道结阵而战的重要性,当初火药刚出的时候,亲信仆从就曾问过他:是不是火药一出,阵型阵法已无必要。吴起当时的回答就是越如此反而越重要。

    那些游侠儿技击士击剑角力,确实勇猛。然而临阵对强盗,比起纪律那要比起义师差得远。潡水一战之后,吴起就多感慨……越人佯北而不逐,能做到这一点的军队天下极少,可见义师的纪律之强。

    再说火枪如今已出,能够熟练使用火枪的,也多是义师出身的,这东西配合车阵连环确实是对抗强盗的利器。

    吴起想要多了解一下泗上的军制,便问道:“难道你们家中竟无田?不是说在义师从军的,退役后即便无田也会组织共耕?”

    那护卫笑道:“我本就是陶丘做工,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种地有什么好?我倒是喜欢到处看看,这几年跟随金主去过楚国、百越,可比种田有意思的多。”

    “每年金主给的钱财又多,虽多凶险,但却快活。我是不愿种地的。墨家之义,说要利天下,那得是墨者。我们又不是墨者,便只要求利即可。利自己而不害他人,人人得利便是天下得利。”

    “我虽没有成为墨者为利天下死不旋踵,但我保护了金主让商货流通,使百越之民有铁盐可用、让荆楚之民有棉布可穿,又不曾偷盗犯禁,也算是利于天下了……”

    吴起闻言暗惊,心道这陶丘之地墨家讲学之风极盛,军中之人做工出身,居然也能够坐而论义,这确实不得了。

    他却不知道义师内部每天都要组织学习识字,又多讲一些道义。那护卫看吴起神色有异,这样的惊奇之前多曾有人问过,便笑道:“你也不必惊奇。这义、利之说,都是我们连代表每日讲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也确实是那么回事,便记下了。”

    “义师从军的,多识字,这也是金主愿意雇佣我们的原因。只不过……利天下死不旋踵,既是誓言,便要遵守,又极难,非是有此志向坚定,也不愿更难以加入墨者。”

 第三十八章 见微

    护卫最后所说的这些话,也正是吴起最奇怪也是最难想通的地方。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墨者既说要求利,又说要为利天下而死不旋踵,这如何让人心甘加入墨者?若死不旋踵自苦以极,又与求利相悖,怎么想都想不通。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相问,便道:“我听说,若是墨家巨子有令,要为利天下而战,那些成为墨者的,即便退在家中,也必须尊令重返军中?”

    那护卫点头道:“不止如此。不止是墨者,便是在泗上的人,都有此义务。一旦众议通过,所有从军之人都需即可入军,不得拖延。”

    “连代表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泗上之人从军是义务,权利就是保证泗上之民富足、不受屠戮、凡有无地难活者组织共耕等等……”

    这人说话极有条理,若在二十年前,单凭这几句话,便足以响彻一方,足以做一邑名士。

    只是如今却只是一个普通护卫讲诉的,吴起不禁骇然。

    心中对于墨家的评价,不禁又高了一层,这墨家竟然是想“人人成士”?

    且不说这护卫到底是否理解那些话,便是能说出来,便已不易。

    这二十年前能够识得几个字的,哪一个不是士人?

    现如今在义师中退下的,都能书写自己名字,都能算是识字,而且人人嘴里都能几句什么义务之类的墨家书籍中的新词。

    这齐鲁开国之时,上士不过三百,下士不过半千,若以那时候士的标准来看,这泗上之地少说也有万士。

    吴起暗暗慨叹,心想自己经营西河多年,能写字的又有几人?

    那护卫见吴起在那沉思,又道:“不过,我是陶丘人,又没有在退役后参与共耕或是去作坊做工,因而倒是不受此义务之约。陶丘不归墨家管嘛。”

    “可这就要是有一天真要是有什么利天下的大战,我也会返回军中的。墨家的事,总是对的,也能让我们得利,这都是看得到的。我虽不能成为为利天下死不旋踵的墨者,但真要有所召唤,那我也不能退缩。”

    “正是天下得利,便是人人得利。我既为天下人之一,利天下便是利自己。真要到了需要我们这些人从军的时候,想来那些死不旋踵的墨者都要死光了,他们死了,就没人救天下救我们了,就得我们自己上了啊。”

    “现在嘛……”

    那护卫脸上露出一丝顽皮的笑容,自笑道:“现在不是还有一心为利天下的墨者来救天下嘛,还轮不到我们。”

    “不过想来也用不上我们。真要是有什么大事,泗上义师已存近二十年。三四年一轮,十七八都要从军服役三年,每年有年轻人进来,又有老兵退去,真要打起来……不说对外去征讨那些不义之君,真要是有不义之君想占泗上,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十万雄师。”

    吴起附和几句,心中越发感觉到泗上军制的可怕之处。

    西河武卒,是重步兵,多披甲死战,训练不易,而且选拔极难,又因为牵扯到免税等特权,人数不可能太多。

    一名披甲武卒,需要会持弩作战,可以持矛冲击,既入选拔,便要从军到五十。

    他经营西河多年,武卒不过三五万。然而就是这三五万武卒,便足以让秦人不敢东顾、压服韩赵以臣侍魏。

    然而泗上的义师,却是和武卒截然不同的,这种三四年从军的军制,如今也只有泗上能够用。

    别国若用,便有许多行不通的道理。

    比如泗上的火枪,虽说射速不如弩、射程不如弓,可是培养一名可以近战怒射的弓手需要七八年时间。然而泗上的火枪手,要学的就是队列、举枪、齐射、行进,半年即可成军,对射不弱于那些操练了七八年的弓手。

    泗上军阵,阵整而笨,追击迂回全靠骑兵。而马镫又源于泗上,各国都在用战车的时候,泗上便开始有了骑兵,远胜各国。所以步卒的训练,就以方阵横队为主,经过三年的训练,即便退回家数年,一旦征召,半年又可熟悉,结阵而战便可不弱于别国强军。

    再加上墨家军中宣传道义,人人知为何而战,又有那些死不旋踵的墨者为中坚……真要是有什么“好战之君”欲得泗上,那恐怕墨家真的能在泗上拉出数万军士。即便不能野战,用以守城,以墨者的守城筑城之能、配合火炮之利,到时候墨家的那几个野战之师在旁逡巡,谁人敢言胜?

    他也想过如何与墨家对阵,但是想来想去,如果墨家当乌龟野战死守,似乎还真的没有办法攻破。

    墨家义师打的仗不算多,潡水一战算是正规野战,后来的援最之战,则是墨家先派人助鲁国守城,待齐师疲惫的时候,义师再进军,齐人溃败,算不得对阵野战。

    若以潡水之战而论,吴起思考了许多想要攻破墨家防守的战术,可他所能想到的获胜的可能,最终都归结于墨家的右翼主动追击,拉开阵型,除此之外别无胜算。

    吴起不是一个把所有胜利的可能都归结于对手犯错的人,所以他知道墨家义师难敌。

    想要攻破,除非炮、骑强于墨家义师,然而炮、骑强于义师的又不存在,墨家只要不想进攻,那就真就无可战胜。

    原本潡水之战的时候,其实还有机会,现在嘛,墨家未必能能吞并各国,可要是各国想要联军攻泗上却也不可能。

    吴起暗道:“泗上之地,已经彻底归属墨家了。魏击若取泗上,魏国危矣。只是他既不听我先压服秦人之言,又对泗上富庶心怀贪婪,如今我又入秦……文侯霸业,毁于此子啊!”

    念及于此,吴起终于问出了他最想知道的那个问题。

    “你们服役之时,连队之中可有加入墨者的?”

    那人点头道:“有啊。我做火枪手三年多,连队里一共七人成为墨者,或是候补墨者。”

    吴起便笑道:“那墨家又说要人人求利,又说要做墨者便要为利天下死不旋踵,这岂不是如同一个人说我既喜欢白色,又讨厌白色吗?”

    那护卫瞪着眼睛道:“你这人……说的可是不对。”

    “连代表是这么和我们说的。其一,我刚才已经说了,利天下便是利天下人,人人又是天下人之一,所以利天下便是利自己。这和墨家的兼爱之说是一样的。”

    “墨子不是说过嘛,仁就是爱,爱自己才能知道怎么爱别人。比如我们连代表说,我喜欢马,是为了骑马用马,那不是爱马。连爱自己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爱别人?”

    “利天下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得知道自己想要得利,然后才能知道这天下怎么能让自己得利,然后就要知道做什么才能让天下得利,从而让自己有得利的机会。”

    “那以前的庶农,在土地之上,觉得缴纳租税为贵人服劳役,那是自来如此。墨家得先教会人们求利,然后才知道这不合理,然后为了求利就得做点什么吧?”

    “其二嘛,那当年子罕不受玉的故事你听过没?有人以金玉为宝,有人以义为宝,得宝便是得利,有的人便是觉得自己能够做利天下之人便是一生所求,这样的人……也不少。他们虽吃着苦,且乐着呢。”

    “就像是墨家内有一派,那真是自苦以极。他们觉得,自己吃苦,让利于人,为利天下而死,便可满足,接近墨翟禹圣,心中且乐着呢,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说到这,这护卫忍不住笑道:“我们连队就有一个。就我们的司马长,他就是个最敬佩高孙子的人。哎呀,这个人呀……反正就是,我们觉得很苦的事,他乐在其中,还觉得不这样做,就算不得墨者。”

    半笑半敬佩了一番那个自苦以极的人后,刚要说其三,一名商人从旁边的交易所中走出,这人便噎住了其三,说道:“日后若能再见,咱们再聊。我先走了。”

    说罢,拿起火枪走到马车旁,吴起起身最后问道:“如你这样可以持枪的人,陶丘城内有多少?”

    那护卫随口道:“少说四五千人。”

    吴起心头蓦然一动……墨家的军制,一旦随着火枪火药传遍天下,各国恐怕都要学。

    可是一旦学了,这民众皆能作战,一旦有人煽动,像是国人乱政、暴动之类的事,便要层出不穷。

    论天下,谁最能煽动国人?谁又能谈及道义?恐怕除了墨家之外,不做第二家考虑。

    然而,不学墨家的军制,恐怕日后就很难在乱世存活。

    车战已经随着马镫的出现而落后,火器的出现也让脱产的贵族不再对农夫有压倒性的优势。

    不学这种军制,不行变革,难道还是靠着车士带着徒卒,去冲击墨家的枪炮,一战而溃?

    学了墨家军制,墨家的道义思想若是流传,民众很容易觉察到那些不合理之处,又人人能战,世卿贵族不再能靠战车以一敌百,到时候岂不是各国都要暴乱四起。

    这不学军制,军弱,乱世争雄,你不学别人就要学,那要早死。

    学了军制,民强,墨家道义最易说服国人,稍微传播便能煽动,便可晚死。

    可早死晚死……这世卿贵族竟都是死。

    如今陶丘的一名普通的义师退下的市井之民,都有这样的见识……吴起摇头微笑,心道宋国只怕要完。

    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对,吴起心想,按照墨家所言,是宋国的世卿贵族要完,宋国倒是完不了。

 第三十九章 知著

    必然的因果,总会引人思考。(全本小说网,https://。)

    那名和吴起交谈了一阵的商人护卫已经离开,吴起却坐在草亭内,久久不动。

    他对墨家的学说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但也知道墨家宣扬的“必然天志”之说,说的是铁器与火药时代的乐土,应该有一种焕然一新的天下以合乐土天志,正是千年未有之变局。

    他对宋国世卿未来的思索,因引动到了自己的身上。

    他曾说,凡兵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如今局面之下,宋国总会内乱而起兵祸。

    在这之前,他曾总结了天下数百年的历史经验,将战争的起源分为这五种。

    可是,这些年墨家的学说在天下传播,总说要探求万物的“本源”,吴起一时间有些恍然,自己总结的凡兵所起者有五,是战争的源。

    但这五种起兵祸的源头,又是什么呢?

    譬如他预想的宋国将乱,这内乱的根源又是什么?

    仅仅是墨家的煽动吗?

    如果是,那么墨家能够煽动的根源又是什么?

    他曾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

    如今这局面,但看陶丘,便知道宋不合于国。那么若是陶丘、商丘、彭城、宁陵、楚丘等宋国城邑皆不合于国,那么国又是什么?

    天下尚未一统,国的概念便很难界定。吴起是卫人,却成名于鲁,却秦楚于魏,如今又要奔秦,这让他开始思索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叛墨之士说,人固有一死,不能因为人固有一死便不去活。所以就算墨家说的对,天下终将走向墨家说的乐土,但也不能因此就什么都不做。因为墨家也在做,也没有因为这种必然就在那里干等着。

    吴起心想,自己是为了求功名,可自己求功名的本源又是什么?所求的最终又是什么?

    有人求功名,为了财、色、利,自己却明白,自己想要的只是施展自己的抱负。

    可这抱负最终,要怎么样?

    在草亭内思索许久,身旁护卫之人不敢惊声,久久无语,吴起带着满腹疑惑,起身再行。

    交易所不远处的一株大树下,一墨者正在那里讲学,周围围着许多的人跪坐于地听讲,多有持剑者,也有短褐草鞋的手工业者。

    陶丘处处都是讲学的墨者,风气极盛,吴起并没有靠近去听,只是在经过的刹那,听到了这样一番话。

    “金为什么能够买到一些东西呢?或者说为什么正好能买到那些多粮食呢?为什么不是买一万斤,为什么不是买一斤?”

    “这是因为,挖金子的奴隶一年所能开采的金子是这么多,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