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说这造船厂的所有者是商会,但是临武君在其中也有一部分股份,加上一些重要的原材料比如木料等临武君这边有奴隶砍伐,每卖出去一艘船都会依着规矩给临武君缴纳一笔税款,临武君很是满意。

    商队的人一说造船厂的事,临武君便也觉得很好,便道:“如此也好。那里可以安置一些人。只有一样……严守规矩。”

    “你们有你们的义,我们有我们的礼。你们在南海、泗上怎么搞都可以。但在这里,不要做一些蛊惑宣扬。”

    “造船厂的一切往来,咱们之前也是说好的,都由专门的人负责采买。不要和本地的庶民过多接触,将来这些人走的时候,也切记不要和本地的人宣扬你们的义。”

    “若是宣扬,立刻赶走。”

    这是早就定好的规矩,商队的人连连点头道:“这是可以放心的。我们自有规矩,和则得利嘛。”

    临武君也大笑道:“对啊,和则得利。”

 第十三章 四方来投(上)

    谈话的双方都知道长远来看,不可能和。(全本小说网,https://。)

    但于此时,都绝口不提双方不可调和的分歧,嘴上都在说着和。

    大致的商谈结束之后,商队的人便回到了客栈之内。

    客栈外,有几名临武君派来的士卒把守。

    泗上的那些道义引发了诸侯的紧张,在一些地方想要活动下去,不可能再像是以往那样公开讲学,大肆宣扬什么平等、同义、兼爱、蠹虫、劳动创造财富之类的道义。

    这也算是一种妥协。尤其是四年前会盟之后,墨家绝口不提非攻止战、而是一直在说一天下为非攻的最高境界、一直在谋求制定战争法而非是类似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一样的国际法来取代礼法等等这些问题被诸侯洞悉到其后的目的后更是如此。

    在一些管理比较松散的中原大城邑还好,但在临武,很多行动都要受到监视,过于出格就会被赶走。

    这也是封君的一种自我保护,贸易逐渐发达,不再是城邑为中心的单独的市场,而是逐渐开始被贸易连接在一起后,既要反对墨家的道义,却又不能不做生意,只能如此折衷。

    这样的客栈更像是开海禁的指定贸易场所,而非是租界,因为墨家在这边不能驻军,而且许多活动颇受限制。

    倒是齐国那边,有几座城邑内的墨家据点更像是租界,因为五年前一战齐国败了,而楚国如今尚未失败而且墨家之前也并不准备和楚国闹僵。

    客栈后院的空地上,庶君子等人正在支起那个昂贵而又精巧的望远镜,观察着夜空中升起的岁星。

    几名弟子正在翻看着《岁星定位表》,根据观察和推算的木星卫星的运行轨道时间和当地时间的时差,计算这里的经度。

    子午线的长度没人精确测量过,但是采用了所谓适的两位夫子所言的四万泗上里之说,而不是采用日缩一寸地千里的说法。

    不管是在泗上、越国、楚国亦或是秦国,岁星卫星的运行位置是不变的。

    根据在泗上修订观测的表格,利用在本地观察月亮计算出当地的时间,便可以算出来两地的时差,从而得到大致的经度。

    观察的越仔细、次数越多,这个经度的精确度也就越高。纬度则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进行测算,并不是难事。

    春秋战国之时,诸夏的天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包括“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这样的关于木星卫星的最早记载也已经出现,只是后世逐渐丢失,加上天命的关系使得非钦天监不得学习天文学。

    如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乙、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二年。私习天文者亦同。自学天文学是要被判刑的,这也导致很多战国时候就有的天文观测结果逐渐被湮没。

    …………

    这一次泗上派人出去进行九州山川地图的测绘小组很多,庶君子从南海入楚,而还有几个小组从其余的方向进入楚国。

    虽然说的理由是“墨家以禹为圣,大禹栉风沐雨而测九州山川,故墨者秉大禹之志”云云,但实际上得到诸侯的许可还是很困难的。

    因为大禹测完九州还干了一件事,这件事不得不让诸侯警觉,那就是测完九州之后收天下之兵而铸九鼎。

    墨家这一次要测量九州山川,难免让诸侯觉得,这不是要学楚庄王问鼎之轻重,这是要自己铸九鼎。

    虽然墨家再三表示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可诸侯不免多想。

    当年周灭商之后,留了一鼎在商丘,桑林社内还有一鼎,其余的都在周都。

    桑林社内的鼎据说是后来宋国覆灭的时候,宋国人将鼎投入了泗水,但此时尚且存在,而且祭祀的时候宋国强盛的时候还用过需要人数众多的“桑林之舞”。

    如今宋国有乱,不少贵族考虑的都是桑林社内那个从夏代传下来的“鼎”。如果墨家得了宋国,或者说控制了宋国,那岂不是墨家是除了周天子之外唯一一个有鼎的?

    这一次直接派人去测量山川,更是有些说出来的意味,只是借口冠冕堂皇,又值四年前大胜会盟之余威,诸侯也不好拒绝。

    但对于这些人的监视却毫不放松。

    楚国阳夏。

    这是从彭城宋国方向进入楚国测绘地图的第一个点,泗上的一些人已经在这里测绘了数日,当地的县公始终派兵跟随,名曰保护。

    客店之外,数十名穿着皮甲持戈矛或是背着火枪的楚人士卒站在外面,最近楚墨之间因为宋国内乱的关系极为紧张,不少楚人不是很敢和墨家的人再度接触。

    然而纵然有命令,纵然有守卫,却也挡不住一些求知之人的心思。

    楚人甘德徘徊在客栈之外,看着那些守卫的士卒,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进去。

    甘德是个占星家,祖传的手艺,祖上做过周朝的天文官,或称之为畴人。

    所谓“幽、厉之后,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于诸夏,或入夷狄”,就是说国人暴动之后,周朝已经衰落,畴人子弟们散布于各国。

    等级制度之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子承父业,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职业,这是出生就注定的。

    畴人为士,父子相传,甚至有时候直接用来做自己的姓氏,如墨家内的不少人都是如此,诸如公造、造蔑之类的姓氏大抵如此。

    甘德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商朝武丁时候的名臣甘盘,商朝重视占卜,占星术一脉传承下来,被称作“巫咸”之学,传说巫咸做筮,巫彭做医,甘德自小就接受了不少的天文学教育。

    甘德的祖上也是精通占卜占星术的人,甚至还辅佐武丁导演过一出“上帝授圣人于民间”的上帝托梦的说辞使得武丁可以避开贵族的反对重用了傅说。

    也正是因为他是沿承的殷商天文学一脉,所以历史上他做星经用岁星纪年的时候,多用一些上古时期的古文。

    譬如摄提格、大荒落、赤奋若之类的上古星座名,而少用地支十二。

    关于这种诡异的名字的传承,说法不一,有说源于上古时候诸夏部落和古巴比伦的交流,摄提格就是处女座的古巴比伦语转音音译,所以才有这些诡异的名称;也有说摄提格是上古时候诸夏对于不同星座的明明,摄提格是三个靠近的星座的不同名字云云。

    甘德自己都不清楚这其中的缘由,因为一切都太过久远,不管是音译还是本事就是上古语言的发音,千年的演化都已经无人知晓。

    今天甘德之所以站在客栈之外想要和里面的墨者进行一些交流,源于这些年他对星空的观测。

    他凭借肉眼观测并且总结了火星金星的逆行周期和大致轨道;他用肉眼看到了木星的周围应该还有一个类似月亮的卫星;他发现了木星的运行速度在大地上观测会感觉时快时慢;他绘制了最早的星表……

    这些成就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应该算作他的家族一直传承下来的畴人之学的总结。

    在墨家提出新的宇宙学说之前,甘德就已经隐约地反对盖天说了。

    四年前的那场大辩论进行的时候,甘德的母亲重病,他不得不守在身旁照料,并未参加。

    但是他却算得上是除了接受了泗上的宇宙学说体系外的、沿承了上古天文学的畴士中最早认可泗上天文学说的人。

    假使大地是圆的、围绕太阳运动,而金星木星也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话,那么他所观察总结出来的火星逆行轨迹、木星运行速度变动的种种结果,都可以有更为合理的解释。

    因为火星围绕着太阳转,因为火星更靠近太阳,所以……火星有时候观察会感觉它是在逆行,这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完美的解释。

    等到听说墨家用望远镜看到了木星周围也有月亮的时候,甘德已经坐不住了,他也用肉眼观察到了木星周围的异常星星,所以很想去真正地看一看。

    泗上崛起的时候,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直在家看星星,整理那些祖上传承下来的天文学。

    等到泗上使得天下震惊,百家争鸣辩论的时候,母亲重病,他没有赶上。

    之后母亲病死,他在家守孝,开始阅读泗上的关于天文学和数学的书籍,本身他的数学和天文学底子就极好,数年时间便有所领悟。

    如今在阳夏地区也算是颇有名气,本地的贵族多和他来往,楚国也曾邀他出仕,但他之前都拒绝了。

    自从周王室衰落,陪臣执政史不记时,使得各国都用自己的年号为纪年单位。

    本国内用用还行,但是和诸侯国交流的时候,就必须要用岁星纪年法。

    否则的话,楚国说这是楚王某年,和魏国交流的时候魏人还得换算一下这是魏侯某年。

    岁星纪年的好处就是整个天下都是一样的,木星十二年一个周期轮回,虽然因为不是正好十二年,大约百年时间会有一个差额,暂时倒还用不上。

    所以像是甘德这样的畴人,尤其是精通岁星纪年的人,诸侯国都需要用来掌管历法天文,顺便观察一下天象,作出一些占卜或者预测。

 第十四章 四方来投(中)

    当大地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学说传来,甘德终于弄清楚了自己观察到的火星逆行的原因后,对于占星占卜祸福便失去了兴趣。(全本小说网,https://。)

    按他的计算,如果能够算出来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周期,莫说逆行,就连“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这样的大吉之兆,也不过只是个算学的巧合罢了。

    都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算是初闻大道,自然舍弃了之前的那些迷信的想法。

    然而大道无穷,初闻道的结果不是心怀满足,而是想要追求了解更多。

    这便是他不从楚国出仕,而在墨家的馆舍之外徘徊的缘故。

    他虽然常年闷头计算和观察星空,但却并非是那样不知人间事不食人间火的隐士,相反他对人情世故很是了解。

    若不然,原本历史上也不可能前往人精扎堆的齐国临淄稷下学宫,闯下了偌大名头。

    他已经想到了怎么进入墨家所在的馆舍,怀里揣着一些铜钱,等到傍晚人少的时候,走到了馆舍之前。

    看守的士卒是本地人,认得甘德,也知道他是诸多贵族都想结交的人物。

    “先生这是要做什么?县公传王命,楚人若入馆舍见墨者,需得有县公同意才行。先生大才,县公也多想与您交往,先生可有通行之令?”

    甘德摇头道:“我又不是去见那些墨者的,只是要去借用一下他们的千里镜,看看岁星。并无大碍。”

    说话间,他摸出一些铜钱递送到看守士卒的手中。

    楚国的士卒都是些封建义务兵,并无军饷,而是在分封建制的前提下的本地征召。

    他们都是些农夫,手中本就缺钱,加上如今有钱确实能买很多的好东西,谁人会和钱过不去?

    征召服役又不发军饷,只是提供粮食,还得耽误自己家的农事,又不像是那些贵族一样可以凭借战功获取封地,这一见到钱立刻伸手接了过去,心道:“正好给孩子们买些布匹,泗上的棉布确实比麻布要好。”

    又想,甘德先生在阳夏那也是闻名的人物,倒也不必害怕什么,收了钱之后看了看四下无人,便让甘德进去,然后又取出一些钱和一同守卫的士卒分了分,众人都很高兴。

    甘德进去后,在前面招待的人显然有些诧异,自从宋国有乱以来,墨家馆舍不再和以往一样能够公开正大地进进出出。

    虽说名义上只要有县公的手令仍旧可以进入,但一般的游士和市井青年并无那样的交际圈,这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外人来访。

    待甘德报上自己名字后,那人便去汇报,不多时就有一中年人迎出来,操着一口标准的阳夏方言道:“原来是甘德先生。”

    有人送来了茶水,早在几年前茶叶便开始在士人和市井圈子内流行,而且直接就是冲泡饮的方式,绕过了和米汤盐香料一起熬煮的演化。

    甘德对于茶也不陌生,自己之前守心苦学的时候,经常熬夜自饮。

    甘德知道对方墨者没有什么太多讲究,端起茶来嗅了嗅,一股浓郁的茉莉花的浓香,他并不是很喜欢,觉得这过于俗气,但也没说什么。

    对方客套了几句,甘德便很是好奇问道:“不知道难道你也是阳夏人吗?”

    对面的墨者点头笑道:“是呀,我本就是阳夏人,八年前去的泗上。如今又回了阳夏。先生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可是多听闻先生的名字。”

    甘德倒是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我想去泗上,研习天文九数之学。只是我还有不少家人、妻子,我不能够单独前往。只是我若是带着家人一同前往,又怕是行走不便,难过关卡。”

    对面的墨者微微一怔。

    在许多大城巨邑中,都有类似他这样的角色,之前投身泗上之后,又被派回本地,主要就是吸引一些本地的青年才俊前往泗上。

    在宋国变乱之前,墨家在楚国的活动没有任何的限制,尤其是在一些原本和墨家交好的楚国贵族的封地内。

    如今限制颇多,馆舍内已经许多日子不曾见到人来。

    既是本地人,也当然知道甘德的名声,见甘德如此说,那人犹豫了一下道:“先生应该知道泗上的政策吧?泗上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人身依附的隶子弟跟随,即便那是您的亲属,去了之后也不再和您有什么从属的关联。”

    甘德倒是不在意,他家中的确有不少土地,一些亲属都来投靠他,依附于他,就在他的土地上劳作。

    这是他的主要收入,也是支撑他能够脱产学习天文学的经济基础。

    但如果他已闻道,母丧也已结束,那些星辰的奥秘相对于这些土地而言,不值一提,只要能够和家人前往就行。

    听闻对方那么说,甘德洒脱道:“泗上的义我有所耳闻,去也不会去太多。有几个老仆常年跟随我,总不好丢弃。去了之后,我自会按照墨家的规矩来,他愿意走就走,愿意留就留,我也每月发钱就是。”

    “只有一样,我需得问清楚。”

    对面那墨者道:“先生请讲。”

    甘德道:“你们墨家也说,经济基础决定关系。我的土地都在楚国,一部分尚且还是封地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