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住处只能用“寒舍”二字形容,一间小小的茅房,一间竹屋,竹屋偌大,隔间就是厨房,门口还摆放着桌案和草席,至于床榻,只有两张,一张小的,一张大的,小的是卫文君睡的,大的则是熊阔和熊丹兄弟二人睡的。

    这些年来,卫文君母子三人过得有多寒酸可想而知。

    熊子丹走到了床榻上,打开了里面的箱子,拿出来的还是几件缝缝补补,不知打了几个补丁的衣裳,破旧极了。

    这样的境况,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都不为过。

    “老丈,某欲重新修缮、置办一下亡妻的坟墓,可以拜托你找一下人手吗?”熊子丹施礼道。

    同时,熊子丹还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串的蚁鼻钱,这些钱足够养活一家三口一年的了,置办坟墓的事情绰绰有余,至于剩下的,则是老汉的小费。

    “大人言重了。”老汉接过熊子丹递过来的蚁鼻钱,叹了口气道,“若是尊夫人能活到这个时候,想必是能跟着大人你享清福了。只可惜,唉……”

    就在这时,门外忽而响起了一阵嘈杂的喊叫声,还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蹄声。

    熊子丹已经将手按在了剑柄上,以备不测。

    “熊子丹将军!在下屈原,有事求见将军!”外面传进来的声音十分的耳熟。

    的确是屈原的声音没错。熊子丹为宋将,地位仅次于国尉匡章,与骠骑将军干骜并列,作为宋国的擎天之柱存在的人物,平日里自然没少与各国的达官贵人来往。

    虽然熊子丹淡泊名利,但是性格豪爽,较为和善,又曾是楚人,还是楚王室的后裔,所以与屈原走得亲近一些亦是不足为奇的。

    熊子丹随即带着老汉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屈原有上古君子之风,行事坦荡荡,断然不会暗箭伤人的。

    此时的屈原已经下了战车,就站到了竹屋的门口,看见熊子丹过来的身影,便作揖道:“子丹将军,多年不见,不知将军一向可好?”

    “多谢屈子惦念,某甚好。只是不知屈子今日大驾光临,所为何事?”熊子丹回礼道。

    屈原扫视了四周一眼,笑着道:“将军不请在下进去坐坐吗?”

    “请。”

    屈原出行,带来的数百名楚军甲士都在外面,屈原一个人都不带,就径直与熊子丹走进竹屋里面,对席而坐。

    “屈原听说,将军寻访尊夫人多年,不知可曾找到?这地方,不会是尊夫人及将军二子的落榻之所吧?”

    熊子丹闻言,不由得轻轻的闭上眼睛,说道:“这确是拙荆和某家孩儿居住多年之所。”

    “唉,只可惜,吾王不知尊夫人和将军之子落榻于此,如若不然,必寻得其母子三人,告予将军。如此才不枉将军思念爱妻爱子之苦!”

    熊子丹垂手道:“多谢楚王和屈子的美意,某领受了。”

    “不知尊夫人现在何处?怎不见踪影?”屈原颇为好奇,看来是一点都不知情的。

    “伊人已逝。”

    “将军是说,尊夫人已经故去了?”

    “是的。”熊子丹将脑袋别到一侧去,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这般伤心的事情,又不由得虎目含泪。

    “将军请节哀。”

    “屈子,你不辞劳苦,从郢都到此,不知所为何事?”

    屈原道:“正是为将军而来。”

    “为某?”

    “不错。”屈原颔首道,“关于宋王与尊夫人的那一段秘辛,虽已过去多年,但早有传闻!将军为宋将二十余年,为宋王戎马半生,破齐、灭越、攻魏、击楚,大小数十战,歼敌无数,战功赫赫,将军成为了天下屈指可数的名将!但是子丹将军,汝忠心耿耿,为宋王征战天下,浴血疆场,最后换来的是什么?是宋王的背叛!”

    “宋王辱卫氏,是为奇耻大辱!或许寻常之贵族之妻能得王上之宠幸,还会沾沾自喜,但将军你是何等的英雄!你又……”

    “住口!”

    熊子丹咬牙切齿地道:“屈子,请你不要在说这些话。不然,休怪熊子丹不念旧情!”

    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早已传扬出去,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伴随着熊子丹的赫赫威名,他的事迹,包括宋王偃与卫文君的那一段前尘往事在内,都被世人所传颂。

    老实说,宋王偃这个事情做得的确不怎么地道。毕竟熊子丹在前线浴血奋战,为他打生打死的,他却在背后沉溺于温柔乡里,还欺辱了熊子丹的爱妻,这是个男人都不能容忍的。

    “唉!”

    屈原不由得扼腕叹息道:“将军,实不相瞒,屈原的来意便是劝将军弃暗投明,入我郢都,为楚将,为国而战!”

    “断无可能!”熊子丹斩钉截铁地道。

    “将军何以如此决绝?是,屈原知道将军念及旧情,与宋王偃的君臣情谊甚笃,可是宋王做过多少对不起将军的事情,将军可曾知道?就屈原所知,其实宋王的黑衣卫早已找到了卫氏母子,可是宋王却知而不告,故意隐瞒将军。在将军入楚寻找妻儿之时,还三番五次地派人误导将军,险些令将军连爱妻的坟头都找寻不到!如此劣迹斑斑之君主,如何值得将军效忠?”

    闻言,熊子丹一脸冷酷地道:“屈子请回吧。你为楚王作说客,但熊子丹心不在楚,何以事君?”

    看来诉说宋王偃又多么可恶的事情,是无法说服熊子丹的。

    屈原又道:“将军,今楚国破败,国势一蹶不振,其衰微之程度已经不下于当年孙子‘千里破楚,五战入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我楚国乞和,而宋王不允,想来不久宋国又将尽起大军,伐我楚国,届时楚国将如何抵挡?”

    “将军有大才,乃世之名将!吾王求贤若渴,欲拜将军为统兵大将,率军击退宋人之进攻!”

    “断无可能!”熊子丹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将军何以如此决绝?世人皆知,将军忠义无双,高风亮节,然将军而今虽为宋将,却是土生土长的楚人!有族谱为证,子丹将军,你的确是先君楚庄王之十世孙!将军为楚人,又是王室之后裔,今大敌当前,楚国岌岌可危,难道将军就不愿背负起拯救我楚国子民,保家卫国的重任吗?将军!屈原拜托了!”

    屈原直接给熊子丹跪下了。

    “使不得。屈子使不得!”熊子丹连忙将屈原扶了起来,说道,“屈子,你与楚王的好意,熊子丹心领神受。但是为楚将,与宋军一战恕难从命!”

    “某生于楚国,长于楚国,然发达于宋国!无论宋楚,在某心目中的分量是一样的,如父如母。屈子,假使有一日,令尊与令堂起了争执,你会站在谁的那一边?”

    “这……”虽然知道熊子丹是在饶舌,屈原都无可奈何。

    别看熊子丹只是一名统兵作战的将领,但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他可没少读过。这个时代的名将,可不仅仅是一个赳赳武夫!

    “唉,罢了。来人,将东西抬上来!”屈原有些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随即,便有两名士卒抬着一个大箱子进来。

    “屈子,汝这是做甚?”

    屈原将大箱子打开,只见箱子里面尽是黄灿灿的马蹄金。

    屈原道:“子丹将军,屈原知道你为人正直,高风亮节,不喜欢私相授受,但是这些许财物还请你收下。”

    “使不得。屈子,请你收回去吧!”

    “子丹将军,这三千金,本是吾王的赏赐之物,若将军答应为我楚国效力,便赏赐于将军。可惜将军不允。不过没关系,这些财物还请将军收下,聊表心意!不然屈原回去也不好交代。”

    屈原又退后一步,向着熊子丹行礼道:“子丹将军,来日方长,屈原告辞了。”

    随后,屈原只留下一脸懵逼的熊子丹,扬长而去。

    在路上,随行的都尉十分不解地询问道:“大人,这熊子丹不识抬举,没有为我王效力的打算,您为何还将王上赏赐的三千金都留给他?”

    “呵呵。说了你也不懂,反正,能将熊子丹留在楚国最好不过了。”

    屈原本可以命人杀害熊子丹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还阻止楚王熊槐这么做,何以也?

    除了熊子丹的确很有将才,杀之可惜之外,杀了他,会让宋王偃勃然大怒,然后宋国必将打着为熊子丹报仇雪恨的旗号,兴师动众,上下一心,讨伐楚国。

    这样,宋楚两国之军皆为哀兵,对于楚军极为不利。

    熊子丹为宋军二十余年,在军中的影响力仅次于匡章,由他一手操练出来的宋军将士不知凡几,感情甚笃,如手足,如父子一般,楚人这么将熊子丹杀害了,那些宋军将士岂能善罢甘休?

    此外,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便是屈原何以在熊子丹不拒绝为楚国出战的情况下,还送给他三千金的缘故(要知道,现在楚国国库拮据,楚王能拿出三千金已经殊为不易)。

    其一,宋王偃很关注熊子丹的动向,其一举一动都在黑衣卫的监视之中,一旦熊子丹接受楚王三千金的事情被宋王偃知道,难保后者不会起疑心。

    其二,三千金拉拢不到熊子丹,却能给楚国留下一份人情。

    其三,熊子丹有了这三千金,足以过上富足的日子,可以安心地留在楚国。屈原之前何以说“来日方长”,便是这个缘故,来日方长,现在熊子丹不愿意为楚国效力,日后就很难说了。桀宋

 第0623章 兵行险招

    其实,此番伐楚,张烈向宋君偃推荐用贞姬为大将,不是没有道理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一方面,是因为贞姬是楚国的姬女,楚王熊槐的亲妹妹,从根本上来说是楚人,可以得到楚军将士的更多的认同感。即便是昭阳、屈丐、景翠这些名将战败了,向贞姬投降也不算什么耻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如此一来,将大大地减少攻伐楚地的阻力,避免了更多无谓的伤亡。

    另一方面,便是贞姬原来是楚人,比宋国其余的将领们更为了解楚地的地理和气候变化。而贞姬久经战阵,也已经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统帅,所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贞姬都比匡章、熊子丹、干骜这些人更适合成为伐楚大军的主将!

    当然了,当时还有一点张烈没有跟宋君偃说明白,不过他相信宋君偃是心知肚明的。

    那就是伐楚的大军多达二十万,几乎是宋国的全部家底了。这么多的军队,你让宋君偃交到一个外人的手里,你觉得他能放心吗?能睡一个安心的觉吗?

    到时候把派几个监军,或者是往军中安插探子才奇了怪了。

    就好比屈丐,就是因为被诽谤、弹劾才被剥夺了主将的身份,被押回郢都问罪的。说到底,前线打仗的时候,领兵在外的将领被君主猜忌才是最为可怕的!

    楚军将士们得到了贞姬的保证,又几经思虑,最终还是放下武器,向宋军投降了。

    就在楚军兵败于新野平原的时候,景翠的七万人的军队正在上蔡跟宋军对峙,对于上蔡城,却是围而不攻。而宋将干骜此次的任务是阻击这股楚军,所以也没有轻举妄动。

    但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楚军的大营竟然距离上蔡的城墙不过三千步,骑卒几个冲锋就能抵达的地方。干骜虽然心生狐疑,却没有派兵出去攻击。

    在一处硕大而隐蔽的帐篷里,十几个强壮的士卒正挑着一担泥土往外面走,将这一担泥土都倒到小推车上。阴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烟雾缭绕,哪怕是隔着高大的城楼往下面看,都看不到这些楚兵在干什么。

    “将军,你挖掘地道是要干什么呢?难道是要用来储备粮秣吗?”在帐篷里,昭仪很不解地向着景翠问道。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地道战的战法,大家攻城的话,还是依靠人力和强大的攻城器械,去撼动高大而坚固的城池。

    所以昭仪感到很疑惑,挖掘地道来储备粮秣?呃,这也说不过去呀。毕竟现在天气这么潮湿,放在地道里,米粟谷物之类的口粮更容易发霉啊。

    闻言,景翠笑着摇头道:“非也。这地道可是妙用无穷的!昨日,我观连日降雨,而土壤湿润,易挖掘。那蝼蚁把地洞挖的四通八达的,可以行走各处,我楚军将士为什么不能呢?所以我想通过挖掘地道的方式,直通上蔡城地下,届时只需要遣一队精兵,出其不意地夺取城门,我军当可一战而下上蔡城!”

    昭仪听到这话,眼中异彩连连地感叹道:“将军果真乃神人也!竟然连这种办法都能想到,末将不如也。”

    景翠微微颔首,没有说什么。

    上古先秦时代,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随着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战事愈演愈烈,人们从最开始的排兵布阵,光明正大地依靠阵仗一决高下,到后来的伏击、突袭、离间各种各样的战法,阴谋诡计层出不穷。

    这就是战法,兵家作战的办法。常言道兵不厌诈,只要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不管你用什么战法,不择手段,都能赢得无数的荣誉,得到后来人的称赞。

    新野之战的消息传到了岸门。此时十万楚军正在紧锣密鼓地围攻岸门城,楚令尹昭阳听闻楚军惨败,被斩首三万,多达六万人向宋人归降的战报,不由得一时心乱如麻,让人鸣金收兵了,随后击鼓聚集众将议事。

    牙帐里,昭阳坐在主位上,面沉入水地道:“根据巨阳方向,唐昧传来的战报。他在大概半个月前率领十万军队进攻宋军的颖水大营,败于新野平原,被斩首三万,俘虏六万余人,全军覆没!现在唐昧已经退守新野、巨阳一线,兵力不足五万,淮南、九江两郡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

    闻言,帐中众将不由得一脸惊色,面面相觑起来了。

    后将军芈衡不由得站起来说道:“将军,这形势怎么会恶化到这种地步呢?新野和巨阳一线的主将不是屈丐吗?屈丐呢?他怎么会放弃固守的稳妥战术,去贸然进攻宋军的颖水大营呢?屈丐可是老将了,他应该清楚以江淮之地的军队进攻宋军的虎狼之师,是没什么胜算的才对啊。”

    昭阳沉声道:“江淮之地的主将已经不是屈丐了。若是老夫所料不差的话,卑鄙的宋人已经用了离间计,在郢都散播谣言,又收买了朝中的谗臣,诽谤屈丐作战不力,怯战。大王被蛊惑了,起了猜忌之心,所以撤下了屈丐,换上唐昧,并敦促唐昧尽快出兵攻击颖水一线的宋军!”

    “唐昧以弱旅而击宋国之强军,战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出半个月,不,距离新野之败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可能现在新野和巨阳已经失守了!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攻下了岸门城也于事无补了,因为大军南下的话,将面对更多的敌军的围追堵截!”

    这是昭阳最担心的事情,本来以屈丐为将,凭借十五万的雄厚兵力驻守新野和巨阳一线的话,是没什么问题的。宋军想要撼动这两座城池,至少需要二三十万的军队,但是现在随着新野之战的落败,形势已经急转直下了!

    昭阳不敢想象,若是新野、巨阳都被宋军攻克了的话,宋国的大军将全部占据淮南郡和九江郡,到时候襄陵、岸门等地不过是楚国的一块飞地,楚军想要全身而退,撤回楚国去,不知道要面对多少的围追堵截,实在是困难重重!

    芈衡叉手道:“令尹大人,末将以为,我军应当立即攻下岸门城,跟还在上蔡与宋人对峙的景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