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去完成我宋国祖祖辈辈人的梦想!这是我们的荣幸!虽死而无憾也!”

    白起挥剑,指着咸阳的方向,厉声道:“此一战,不成功便成仁!我白起若不能带着你们回家,一定会陪着你们葬身在这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无法魂归故土!当然了,只是他乡,而非异国!因为在不久之后,秦地,将纳入我大宋国的版图之中!”

    “万胜!万胜!万胜!……”

    白起的演讲极具渲染力,再加上破釜沉舟,故而所有的宋军将士都在这一刻,爆发出了极大的胆气,煞气冲天!

    公元前298年三月初,白起率军在商地突袭赶赴蓝田的十万秦军,追杀秦军五十里,歼敌六万。穰侯魏冉不得不带着残兵败将,退守上洛。

    惊闻商之战的败绩,秦王嬴稷勃然变色,随即命令甘茂赶到蓝田,指挥各路秦军挡住宋军的进犯,构筑了一条从蓝田到华山的防御线,欲阻击宋军于咸阳之外!

    秦国之所以将防御线拉的这么长,是因为害怕白起统率着宋军去到函谷关,与函谷关外的宋军夹击秦军,到时候秦军腹背受敌之下,必定大败!

    而白起没有管这些,他的目的似乎不是咸阳。

    白起率军绕开了蓝田一线,向着秦国的腹地而去!

    没有人明白白起的战略意图何在,只知道宋军劫掠了沿途的秦国城邑村镇,斩获颇丰,但是宋军的去向不明,来无影去无踪,故而无法捕捉到宋军的确切的位置,几十万秦军对此束手无策!

    就在各路秦军正在围歼白起所率的宋国的军队的时候,在咸阳城内,季君府中,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尹正,你还敢再来?难道你就不怕我抓了你,去向秦王邀功请赏吗?”看见尹正就坐在蒲团上,神色怡然的模样,公子壮不由得眉头一皱,出声威胁道。

    “不不,我相信季君是不会这么做的。”

    “汝何以如此笃定?哼哼,若是放在平时,秦宋两国无战事的时候,本君自然不想动你,我王也不屑杀你,但是现在两国交战!这么敏感的时候,你尹正还敢跑到咸阳,出现在本君的面前,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哈哈。季君此言大谬!”尹正一脸豁达地笑着道,“我尹正的项上人头不值几个钱,季君若是感兴趣的话,但可拿去。”

    “哼,你这话说得好听。尹正,你来见本君,所为何事?莫不是宋王偃派你来的吗?”

    “尹正确是受王命而来。”

    “所为何事?”

    “欲送季君一场大富贵!”

    “嗤!”

    嬴壮不屑地嗤笑了一声,说道:“送我一场大富贵?可笑!本君为庶长,又是秦国的季君,早已位及人臣,还需什么大富贵?尹正,本君看你还是回去吧!任你有张仪一般的三寸不烂之舌,本君在国家利益面前,都将是不为所动的,所以你不必浪费口舌了!”

    “季君何必急着下逐客令呢?不妨让尹正把话说清楚如何?”

    “有话快说。”嬴壮一脸不耐烦的模样。

    “季君想必是知道秦国当前的困境,知道天下大势了吧?”

    嬴壮闻言,摆了摆手道:“别跟本君说这些有的没的。尹正,我知道你的来意,你无非是想来游说本君为宋国效力的!但是本君告诉你,这不可能!我嬴壮虽然不喜今上,但他毕竟是秦王,是我大秦之王!本君为嬴秦王室,国难当头,怎可会为了一己私利而罔顾国家大义?”

    “至于你们宋国上一回开出的条件,更是荒唐!我嬴壮乃是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人,王位的确很诱人,可是本君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得到,什么东西得不到。得不到的东西,本君一向是不会去苛求什么的。”

    尹正不为所动,笑着道:“季君,我真是来给你送一场大富贵的!以季君你的眼光,不应该看不出来,秦国覆灭在即,大宋国一统天下的势头已经无可阻挡了吧?”

    “那可未必!”嬴壮死鸭子嘴硬地道,“宋国不过外强中干,一下子吞并了关东列国,宋国根本来不及消化,如此穷兵黩武,宋国迟早会败亡的。”

    “那季君可看出了我宋国的败亡之势?”

    “这……”

    “季君,请听我一言。”尹正大义凛然地道,“秦国已经保不住了!秦国坐拥崤函之险,固若金汤没错,但是这天下,没有刺不破的盾牌,没有攻不下的城池关隘!函谷关坚固,但是总有一天,会被我宋军攻克的!这且不说,白起已经率军深入秦地,正在四处扫荡秦国的各个城邑!你们秦军根本阻挡不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宋国今非昔比,秦国今非昔比啊!季君,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秦国覆灭,嬴秦一脉的祭祀必然断绝,除非秦王能跟过去的韩、魏、齐诸王一般,早日归降,不然咸阳城破之日,就是秦国国破家亡之时!”

    “你这是在威胁本君吗?”嬴壮黑着脸道。

    “尹正不敢威胁季君,只请季君好好想想。退一步说,他日秦国覆灭,秦王为嗣君,能得一县之地延秦国历代先君的祭祀,但是到时候季君能得到什么呢?只怕季君将不是季君,除了一个旧贵族的头衔,一无所有!”

    尹正肃容道:“而我王可以向你保证。只要季君幡然醒悟,助我宋国里应外合,破袭函谷关,则将来我王会选一个郡的地方,作为季君你的封地,号秦君,你会成为秦国的嗣君!”

    “这……”

    “请季君好好想想,尹正告辞。”

    尹正是一个聪明人,在看见嬴壮的神色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后,立马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嬴壮好好想想。

    “今夜子时,我还会再来,届时请季君给一个答复。”

 第0688章 白起破雍

    宋军大举进攻秦地,分成两路大军,一路由山阳君匡章率领,攻击函谷关;一路由武安君白起率领,深入敌后,袭扰秦国的腹地。/全本小说网/https://。/

    白起所率的军队还好说,在秦地liánzhàn连捷,攻必克,战必胜,无往不利。但是函谷关这边就惨了,和前几次合纵伐秦的战事一般,任凭宋军用上了最先进的霹雳炮,都无法撼动函谷关!

    无奈之下,宋王偃只好另图它法。

    函谷关,因处于险要之地,西居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深险如函而得名,乃大秦第一坚关,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在原来的历史上六国5次攻秦,2次攻入函谷关,两次失败,一次未交手。可为什么六国每次都走函谷关呢?

    战国时期,秦国凭借着地形的优势,在很长时间的弱势下保持着自己的本土不受到攻击。而其他山东六国在和秦国打仗时候,很少能够攻入到秦国的本土地区,而为了去灭秦,当时的六国也是费尽了脑筋。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山东六国攻打秦国的时候,秦国每次都能准确去判断出主力的地点,那就是函谷关。虽然有细作的禀报,但是函谷关前出现六**队对秦国来说似乎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那为什么山东六国就不往其他地方走呢?

    其实除了函谷关,在其他地方倒是也能突破,比如说从定阳到安邑这一线前面的黄河渡口,这个渡口最大的受益者便是魏国。

    在当年魏武卒横行天下的时候曾经凭借此处打败过秦国,但是黄河在这一段能渡河的地段还比较少。秦军在这里进行防守的压力也不是很大,只要击敌于半渡了,在黄河里的魏军根本无法抵挡。

    第二条路是走武关进入咸阳的东南面,这里倒是一个好去处,也没有河流阻隔。

    这一段其实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楚国,后来的刘邦进入咸阳便是走的武关。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

    但刘邦进咸阳最大的优势在于当时的秦军主力部队已经被歼灭,剩下的部队集结在函谷关防守项羽的大军。武关地区防守薄弱,所以刘邦才能跑到项羽的前面,而如果函谷关没有军事压力的话,秦军主力调集武关,凭险据守,第一线不需要太多人便能拦截这里的大军。

    还有第三条路,就是从巴蜀之地进入秦地的南面。

    秦军都在防备东线,不可能去对南面防守太多。其实这里最大的受益者恰恰还是楚国,因为当时在这里的巴国和蜀国实力远远不能和秦军抗衡,而楚国也积极去探索者西南。

    其实即使楚国能从巴蜀绕过来,也是劳师远征。因为巴蜀的道路十分险峻,不适合大规模军队行进,大部队出击需要在出巴蜀之后进行很长时间的休整和集结才能战斗。

    而且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借着巴蜀请秦国平乱的机会,秦拿下了巴蜀,断绝了楚国可能的计划。后来还凭借此秦国把楚国探索云贵的军队堵死,一部分楚**队只能滞留云南无法返回。

    所以这三条路虽然都能绕开函谷,但是不太适合作为突击力量。只能是小规模的助攻或者多点开花的时候作为突击地域。

    但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从秦国的北境南下,当时赵国占据了河套地区,秦国的北面直接暴露在赵国的攻击矛头之下。加上当时赵国的骑兵很强,如果从九原南下,秦国似乎无可阻挡。

    但是这个计划需要强有力的将领才能很好的执行,否则远距离无后勤的奔袭很可能会被反杀。而且秦国在看到这里的危险后,便把长城延伸到了河套地区,人为堵死了这个最大的威胁。

    于是,那些成规模的六**队,想要一战灭秦,只好老老实实的去打函谷关吧。

    而在攻秦前,宋王偃早已同群臣拟定了完善的军事计划,除了攻击函谷关,和通过武关进击秦地,宋王偃还有一路攻秦的军队,就是从九原南下,攻伐秦国!

    公元前298年七月初,秘密赶到九原郡的宋军,在子启的的统率之下,悍然进攻秦国的上郡!

    很快,猝不及防的秦军被打得大败,西阳、平周、皮氏等十几座城池纷纷陷落。子启又带兵渡过生水河,克高奴、定阳、雕阴等城池。

    秦王嬴稷闻讯,大惊失色之下,连忙调集重兵进驻洛水,但为时已晚!

    子启使用金蝉脱壳之计,率大军继续南下。

    此时,嬴稷认为宋人的目的是咸阳,故而命令司马错率秦军,马不停蹄地赶往咸阳,保卫都城咸阳。

    司马错本不欲回援咸阳,想直接断了宋军的后路的,但是一想到这样一来,咸阳便岌岌可危,他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率军奔赴咸阳了。

    当年秦孝公和商鞅选择咸阳作为秦国的新的都城的时候,为了彰显大国的气度,并没有修建什么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咸阳的城防工事很一般,甚至连一般的中等城邑都有所不如。

    一旦这十余万的宋军攻伐咸阳,以现在目前的守备力量,根本无法抵挡。

    秦军回援咸阳。

    但是让司马错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石门山和甘泉山两山之间的一片空旷的地带,突然杀出了十几万的宋军!

    “杀啊!”喊杀声,战鼓声和兵器交击之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国画卷。

    子启乘战车从一侧杀出,率领精锐的陷阵营,长驱直入,杀入了秦军的中军大纛的位置。

    “司马错将军,别来无恙否?”

    “你是……公子启?”

    秦军是十分悍勇的,但是其兵力不超过十万人,而且精锐的秦军并不在此,这些只是秦国在这个濒临灭绝的紧要关头,紧急征召的士卒而已。

    说到底,这就是一群刚拿起武器不久的农夫、刑徒,压根儿就没什么战斗力。

    碍于秦法的严苛,这些秦军将士还能勉强抵挡得住一时半会的,可是在半个时辰后,便全线崩溃!

    子启率兵,败秦军于石门山,俘虏秦国上将军司马错,歼敌五万。

    取得石门山大捷之后,子启并没有立即休整军队,而是与赶来的生力军会合在一起,成军二十万,十日之内,攻破云阳、栎阳、泾阳等地,与匆匆集结起来的秦军对峙于泾水!

    与此同时,白起的军队跳出了秦军的包围圈后,渡过渭水,暗渡陈仓,攻克了秦国的旧都雍城。

    雍城是秦国在春秋时代的都城。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即位以后定都于此,至秦献公二年即公元前383年迁都至秦国东部地近河西的栎阳,共历长达294年,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城市。

    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经过十九位国君的苦心经营,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作为国都,雍城筑起了规模巨大的城垣,修建了壮丽宏伟的宫殿,成为当时全国发达的大都市之一。

    献公东迁后,雍城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但作为故都,列祖列宗的陵寝及秦人宗庙仍在此地,许多重要祀典还在雍举行。

    打下了雍城,白起又干了一件让秦人极度愤慨的事情,就是焚毁了秦国的宗庙,将自秦德公以来,秦国十九位国君的灵位统统烧毁,整个秦宫都付之一炬!

 第0689章 岂曰无衣

    “白起!奸贼!恶贼!狗贼!寡人恨不能食汝肉,寝汝皮!”偌大的秦国朝堂上,回响着秦王嬴稷那极度愤慨,而又满带着悲怆的声音,余音绕梁,经久不绝。//全本小说网,HTTPS://。)//

    “大王息怒!”群臣山呼道。

    嬴稷还是没能消消气,而是瘫坐在王位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面红耳赤的,看上去十分的可怕。

    一听见群臣让自己息怒,秦王嬴稷还是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差点没跳起来。

    白起可真是一个狠人,一个不怕遭天谴,不怕恶鬼缠身的狠人!焚毁秦国的宗庙此举,无疑是挖了他嬴稷的祖坟,挖了所有秦人的祖坟,这让嬴稷如何接受?

    这时,已经回到咸阳的相国甘茂作揖道:“大王,当此时,谴责怒骂白起,怒骂桀宋,已经于事无补。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如何抗击宋人的入侵,救亡图存才是啊!”

    “相国大人所言极是。”这时,秦王嬴稷的亲信范睢站了出来,抖着自己的八字须,说道,“大王,宋人此番来势汹汹,匡章进攻函谷关,白起率军破雍城,子启又从九原南下,长驱直入,攻克了我秦国北部的大部分的城池土地,与我秦军对峙于渭水一线!现在的形势,于我秦国十分不利也!”

    “那么汝等可有退敌之策?”

    “这……大王,欲破强敌,须分主次。我秦军非不强也,而是没有一个完善的战略,没有充足的准备,故而一直被宋军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

    “何为主?何为次?”

    “大王,臣以为,应该以最危急的为主!匡章率军攻击函谷关,函谷关坐拥天险,又有樗里子重兵防御,固若金汤,当可无忧也。白起之军尚在雍城,虽有渭水,然则无大舟,故而臣断定,这一时半会儿地,雍城的宋军无法进击咸阳!”

    “这最危急的应该是泾水对面的宋军!从兵力上看,宋军的主力,应该是在函谷关外的40万的军队,白起之军和子启之军都为偏师,但是实质上,臣以为真正的宋国主力,是子启所率的宋军!”

    “何以见得?”秦王嬴稷不由得疑惑地道。

    “子启率军,从九原入侵不过两个月,便接连攻克城池五十几座,辟地千余里,20万宋军进抵泾水,威胁我秦国的咸阳!由此可见,子启这一路的宋军,应为主力。”

    “那如何破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