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启率军,从九原入侵不过两个月,便接连攻克城池五十几座,辟地千余里,20万宋军进抵泾水,威胁我秦国的咸阳!由此可见,子启这一路的宋军,应为主力。”

    “那如何破敌?”

    “效仿当年的宋国,背水一战!”

    秦王嬴稷听从范睢的谏言,亲率二十几万秦军主动出击,欲渡过泾水与宋军决一死战。子启恐于秦国之哀兵,故而退避三舍,秦军又趁机掩杀,最终被宋军在频阳击败。

    嬴稷无奈之下,带着残兵败将归咸阳,宋军则是在子启的统率之下,高歌猛进,渡过泾水,直接包围了秦军的国都咸阳!

    与此同时,白起已经率军赶到咸阳,咸阳的形势岌岌可危!

    此时此刻,秦国已经内外交困,无有援兵。

    听到咸阳被围困的消息,远在函谷关的樗里疾勃然变色,奈何秦军不多,又要阻挡关外的敌军,无力驰援。

    绕是如此,樗里疾还是派出了一部兵马赶回咸阳勤王。

    但是,让樗里疾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夜,接到咸阳被围困的当夜,季君嬴壮忽而带着亲兵杀害了同袍,开了函谷关的大门,迎宋人入关!

    公元前298年八月,宋军破函谷关,歼敌七万余,俘虏六万,秦将樗里疾兵败自杀。

    一下子遭遇了这么多的变故,秦王嬴稷的心里是拔凉拔凉的,几乎绝望。

    秦国已经没有援军,就连那最后的一支援军,来自巴蜀的数万秦军,都被围点打援的宋军歼灭!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在长长的咸阳的城头上,许多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秦军将士一脸悲壮地唱着这首属于大秦的战歌!

    “岂曰无衣”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传统解释写秦武公请求周王封他为诸侯,希望得得到七章之衣的诸侯常服。

    也有以为是感谢别人赠衣的作品。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

    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后世也用于汉服运动参加者复兴汉服的口号。

    “宋人又开始攻城了!”

    就在这时,在咸阳四面的城墙的宋军将士开始移动起来。

    宋军分作几十个方阵,绵延十余里而不绝,旌旗招展,迎风猎猎。

    那些身穿着白衣黑甲的宋军将士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面容肃穆,手持长戈,在天命玄鸟的旌旗的引领之下,他们无所畏惧地缓步走向了咸阳城!

    “放!”

    宋国一向是仗着犀利的武器装备打胜仗的,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在都尉的一声令下,摆放着的投石机发射出了漫天的石弹,敲击在咸阳的城墙上,顿时让夯土的咸阳的城墙凹下去几个大坑!

    与此同时,为了形成火力压制,在wàiwéi还有许多宋卒张弓搭箭,对咸阳城的城头上,形成了一片密集的箭雨。

    “杀啊!”

    短兵相接的时候,依旧是最为惨烈的。

    秦军将士们是在保家卫国,故而能舍生忘死,宋军将士们是在渴望建功立业,肝脑涂地,报效自己的君主和国家。

    在精神一方面,秦军可能是更胜一筹,毕竟哀兵必胜,但是宋军的战斗意志很强,又大多胜在训练有素,久经战阵,故而在厮杀方面,每每死上三五个秦人,这里的宋卒才会战死一个!

    宋军对着一座咸阳城,围攻了十几个昼夜,奈何秦人的抵抗意志十分顽强,宋军好几次打进了咸阳城里,都被赶了出去。

    直到匡章带着几十万的宋军赶到,便似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让秦人的心里绝望了!

    此时此刻,聚集在咸阳的宋军已经超过六十万,而咸阳城内的秦军不过十万,即便加上协助守城的黔首,亦不过二十余万,这仗已经没法打了!

    匡章赶到咸阳后,第一时间就命令军队停止进攻,同时休整军队,向城内派出了使者,促使秦王嬴稷开城献降。

 第0690章 大一统

    大朝会上。(全本小说网,https://。)

    子楚作为使者,进入咸阳促使秦王嬴稷开城献降。这不,当着秦国君臣的面,子楚把话都挑明了。

    “秦王,眼下的形势想必你我是心知肚明的。形势比人强!咸阳城外,有我宋军60万人,这么多的兵马,可以说一人撒一泡尿,都能将咸阳城给淹没了!”

    子楚抑扬顿挫地道:“而今秦国函谷关已破,各地方又无可战之兵,咸阳已经沦为孤城一座,迟早会被我宋军攻破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我王也不愿过多的生灵涂炭,让那些无辜的民众都被卷入到这场战争中来,造成任何的不必要的伤亡!所以子楚前来,是为请秦王深明大义,开城献降的!”

    秦王嬴稷闻言,没有说话,而是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其实,在嬴稷的心里,对于开城献降,让秦国的亡国变成事实,自己成为亡国之君的事情是十分的抵触的。

    奈何,就跟子楚说的一样,形势比人强,他再不愿归降,咸阳城破之日,他一样会沦为亡国之君,秦国一样是会彻底灭亡的!

    与其就这样屈辱地死去,还不如好好的活着!

    范睢很明白秦王嬴稷的心思,故而站出来说道:“贵使,我秦王亦不忍生灵涂炭。但是开城献降,便意味着国祚已有四百多年的大秦就此灭亡了!我王实在不忍心!秦嗣亦不能绝也。我王可以归降,但有几个条件。”

    “请讲。”

    “其一,为保秦嗣,请宋王封秦王为秦君,世袭罔替。”

    “这个自然。”子楚微微颔首,这个条件并不算过分,诸如已经亡国的楚、赵、韩、魏等列国,宋国都会将其国君作为嗣君,选择一处地方,作为封地,世袭罔替,以保其祭祀不灭。

    范睢又道:“其二,希望宋王能将包括咸阳在内的八百里秦川划归秦君治下,作为秦君的封地,且不受宋国任何政令的影响。”

    “这个不可能。”

    子楚断然拒绝道:“能保住你们秦国的祭祀,以秦王为嗣君已经是极为优渥的待遇了,放在以前,亡国之君,岂有活路?过去,我宋国曾封韩王、魏王等诸王为嗣君,保住其祭祀,封一县之地,而今贵国却狮子大开口,要这方圆八百里的城池土地,还要不受宋国的政令的影响,这岂非又是一个独立之国?”

    宋国的封地,向来都是这样的:封君享有征收赋税的权力财政,行政能力,但是立法权和征兵权都收归中央,而且对于中央发布的政令,封君必须矢志不渝地执行。

    秦王嬴稷闻言,脸色一沉。不过他也知道,这是在为难宋国的,毕竟秦国沦落至此,实在是没多大的资本与宋国谈条件了。

    正如子楚说的那样,宋国不愿意过多的生灵涂炭,接受一个残破不堪的咸阳,接受一个残破不堪的秦国。

    宋国灭秦不难,但是要看付出多大的代价了。

    “那么贵使认为呢?”秦王嬴稷沉声道。

    “我王可封秦王为秦君,封于无终,世袭罔替。”

    “这不可能。”秦王嬴稷蹙眉道,“无终不过一县之地,而且位于北疆,属于苦寒之地,寡人如何能接受?”

    “那么不知秦王属意何地?”

    “陶邑,寡人要陶邑。”

    闻言,子楚不禁哑然失笑道:“秦王,你这个条件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陶邑富庶,天下皆知,将陶邑作为封地,秦王真是有够异想天开的!不过这不可能!秦王若欲染指陶邑,宋国不惜一战!”

    似乎将子楚逼急了,秦王嬴稷还有些犹豫,最后他又提了几个富庶的地方,诸如咸阳、高陵、安邑等地,都被子楚一一否决。

    这些地方且不说富庶得很,而且又接近秦地,让秦王嬴稷的封地在这里,这不是很容易发生叛乱的吗?

    用屁股想都知道,宋王偃是不可能答应这回事的。

    退朝之后,秦王嬴稷便回到宫中,将自己锁在寝宫内,不见一人。

    “大王,太后娘娘想要见你。”

    “寡人这就来。”

    嬴稷已经六神无主了,这个时候,能给他指点迷津,能给他最大的安全感的,就是他的母亲芈月。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

    再一次见到芈月的时候,芈月还在悠闲地给花朵浇水,似乎一点都不为城外的战事所动。

    嬴稷随即跟着芈月到一侧的亭子里坐下。

    芈月摇摇头道:“大王,你又憔悴了。”

    “母后,诸事烦扰,宋人围城,这亡国在即,寡人如何能不焦虑?”

    “大王何须焦虑?”芈月说道,“今日在朝堂上的事情,为娘的已经听说了。你提出要占据富庶之地的请求,宋人是不可能答应的。难道大王还以为宋人会让谈判的事情僵持下去吗?”

    “这……”

    “大王啊,你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当此时局,负隅顽抗是没用的,城外的宋军迟早是要打进来的,而以宋国大军的威势,咸阳必然陷落!”

    芈月淡淡的道:“与其咸阳陷落,国破家亡,什么都得不到,大王倒不如与原先楚王、魏王等人一般,开城献降,这样还能保住秦国的祭祀,这样即使成为了亡国之君,也体面一些。”

    “母后,孩儿还是有些不甘心。”

    “不甘心又如何?你能打的过城外的数十万宋军吗?不能。置气是没用的,只有利益才是你自己要谋求的呀。”

    嬴稷颔首道:“母后,孩儿知道了。”

    “睢阳这块地方不错,就让宋人将睢阳作为秦君的封地吧。”

    “什么?”听到这话,秦王嬴稷还以为芈月吓傻了呢。

    睢阳可是宋国的腹地,老宋人最多的地方之一,将睢阳作为自己的封地,以后嬴稷做事,岂不是束手束脚呢?而且睢阳距离朝歌那么近,他的一举一动,势必都将落入宋人的眼皮子底下呀!

    芈月道:“只有如此,才能让宋王对你放心啊。稷儿,难道你的心里还不能接受亡国的事实吗?还在心存复辟的幻想吗?抛弃掉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吧。”

    “母后……”

    芈月又道:“稷儿,其实为娘找你前来,除了劝说你归降宋国之外,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何事?”

    “其实你的生父并非惠文王,而是当即宋国的王上,子偃。”

    “……”

    公元前298年十月,秦王嬴稷开城献降,率领秦国的臣民向宋军投降。

    宋王偃闻讯,大喜过望,遂封嬴稷为秦君,封于睢阳。而在秦国开出的几个条件中,还要求宋国将公子壮杀死,宋王偃正有此意毕竟白纸黑字的,要求宋国册封嬴壮为秦君,封一郡之地,这现实吗?,于是嬴壮在赶去赴任的路上,就惨遭贼人的杀害了。

    至此,宋国横扫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一统天下。

    统一的宋国的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潇湘。

    宋国从攻灭的第一个国家齐国开始,灭七国一共用了八年的时间。

    在灭秦之后,宋国又将雍州鼎迁到朝歌的太庙里。

 第0691章 始皇帝

    宋国都城,朝歌沙丘宫。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灭秦之后,宋王偃随即召开大朝会。

    能如此迅速地攻灭秦国,群臣都显得很高兴,弹冠相庆之余,都纷纷向陛台上的宋王偃道贺,高呼万年。

    相国苏秦忽而站出来道:“王上,而今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已经被我宋国相继攻灭,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臣以为,应该组织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告慰上苍,更告慰我大宋国的列祖列宗!告慰那些为了我宋国的大一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的人!”

    “善!”宋王偃微微颔首。

    不过随即,宋王偃又假惺惺地犹豫起来:“只是刚刚攻灭七国,国家百废待兴,国库拮据,搞这么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未免太过劳民伤财了。”

    “王上仁慈!”苏秦恭维了一句,又道,“但这是必要的祭典,切勿疏忽,以免遭了上天的责怪。”

    “好。”

    苏秦说道:“王上,如今我宋国振长策而驱宇内,扫灭列国,一统天下。王上已为华夏九州之主,王的尊号,已经不能显示王上的功德,所以臣请为王上上尊号!”

    正戏来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宋王偃背地里捣鼓出来的,群臣只不过是配合着他唱双簧而已。

    在一侧的头号谗臣,治粟内史邹衍立即站出来道:“王上,相国大人所言极是!王上的功绩和德行,早已盖过三皇五帝!自华夏文明衍生以来,从未出现过如此庞大的大一统的疆域,这都有赖于王上的不懈努力,所以说,王上的贡献之大,远迈黄帝、伏羲氏也!”

    “邹衍你谬赞了。”被邹衍这么一阵吹捧,绕是宋王偃脸皮够厚,都不由得有点脸红了。

    群臣皆道:“请王上上尊号!”

    宋王偃遂顺水推舟地道:“这上尊号可以,但是却不知,这尊号为何?自周武王以来,王者,便为这人世间最尊贵的封号了。”

    苏秦回答道:“王上,古往今来,比王这一尊号还要显赫的,便是‘皇’与‘帝’!自三皇五帝以来,天下共主便单称皇或者帝也,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即轩辕、炎帝神农等。夏朝天子称为后,商朝则称帝,周时天子称王。商纣王是周人对其的恶称,商朝人称其为帝辛!”

    “进入大争之世以来,诸侯们大多诸侯大多僭越称王,王已不再是周天子专属!故而臣以为,王的尊号,已经不能显示王上的尊贵,请上尊号,皇!宋皇!”

    闻言,宋王偃还没说什么,邹衍便跳出来道:“不好不好!皇者固然尊贵而又显赫,但是号称帝,更为大气磅礴。而且我宋国承袭商朝的国祚和祭祀,商朝之主,商王号称为帝,帝辛、帝乙等不胜枚举。故而臣以为王上应该上尊号帝!”

    “不知王上认为这皇与帝的尊号,哪个更好?”

    看着群臣质询的目光,宋王偃眯着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

    又看见下面的鹖冠子默然不语,不由得出声询问道:“鹖冠子,你认为呢?”

    “王上,臣以为皇与帝都可以。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思是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皇帝吗……”

    鹖冠子又道:“王上,自古以来,华夏就有三皇五帝的说法!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