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藏真-第10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今考古学家还在今东北地区挖掘许多金代使用的犁铧、瓠种等铁制农具,当时养殖蚕桑与园艺的技术也十分发达,例如利用“牛粪覆棚”将西瓜种植于较寒冷的东北地区。

    当时金朝与西夏等地区,有名的农书有《务本新书》、《士农必用》等农书,这些在韩孔雀进入这座陵墓之前,都已经失传,而现在,算是让它们重见天日了。

    历史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比如金国,他们强盛了一两百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如韩孔雀现在手中拿的《测圆海镜》、《益古演段》,这是数学著作。

    在古代,只有全面发展的民族,才能够强盛,如果再配合上武力,那么就足以统治这个世界。

    金国虽然是有女真人建立的,虽然很野蛮,但他们的数学成就也不低,当时数学最重要的进展是天元术的发展。

    天元术即是古代中国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其中“天元”相当于未知数。

    1248年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其著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中,系统地介绍了用天元术建立二次方程。

    数学发展了,历法肯定会跟着发展,而历法研究的透彻了,农业自然也就跟上来了。

    当时的金廷学习北宋建立司天监以观测天文,因为当时的数学也十分发达,使得金朝士人热中编写历书。

    金廷于1137年颁布杨级编写的《大明历》(与祖冲之的《大明历》不同)。

    而后赵知微于1180年修编成较精确的《重修大明历》,其精确度超过宋朝优越的历法《纪元历》。

    同时间耶律履也编出《乙未历》、《重修大明历》。

    整理完了历法,后面的一些书籍是关于音乐的,比如《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这属于戏曲。

    在戏曲方面,北宋流行的诸宫调到金朝成为主要的说唱品种。

    当时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流传至今,其中《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有着元曲初步形成的意义。

    所以,元曲肯定是在宋金两个倒霉国家的戏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不然,单纯依靠骑在马背上的蒙@古人,他们也能够发展出极其辉煌的元曲?(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薄葬简丧

    金朝初年,女真族的乐器只有鼓、笛两种,歌咏只有“鹧鸪”一曲,“高下长短,鹧鸪二声而已”。

    进入宋境后,金军掠取宋朝教坊的乐工、乐器、乐书,汉族的音乐融入女真族的音乐之中。

    金世宗设宴招待南宋与西夏使者,乐人学宋朝,但服装不同。

    金朝舞蹈源自先人靺鞨的靺鞨乐,立国后基本上直接吸受自北宋舞蹈,同时也发扬女真族的乐舞文化。

    遇到什么收拾什么,在收获了无数珍宝之后,韩孔雀他们终于来到了中心位置的石椁之处。

    “抢劫了几十年,最后所有东西不还是落入了我们手中?”黄山嘿嘿笑着道。

    “人家怎么也潇洒了几百年。”金妖道。

    “最后还不是黄土一堆?”木灵道。

    “行了,我们开馆验尸,以后就把这座棺椁展出,到时候也不用说是谁,这些东西反正都是各国的宝物,也没有人能够证明是蒙古人的,这样也让这个老家伙赎赎罪,给我们做做贡献,也娱乐娱乐大众。”韩孔雀道。

    “都小心一点,周围的东西都代表着当时的丧葬制度,不要弄乱了。”开始清理中心位置的棺椁,自然要注意,所以韩孔雀特意交代了一下。

    在棺椁外围,有八室神主,设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个白色的帐包组成,所以又称“八白室”,内置画像,作为大汗陵寝的象征。

    这些帐篷之中还藏有“银棺”,这些都是象征之物,是用来祭祀的,一般都是放在墓室外面,让后代子孙怀念祭祀,没想到在主墓室之中,居然也有。

    清理了外围的东西,就只剩下中心的石椁了。

    石椁十分简单,就是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石头屋子,没有粘合,只是用非常精巧的手工组装起来的。

    韩孔雀灵识敏锐,他能够发现任何缝隙,所以拆除这座石椁没有任何难度。

    一层层把石椁拆除,这个过程当中木灵一直在录像,现在韩孔雀决定把这里的一切都搬走,到时候恢复如初,正好用来展出。

    打开石椁,墓穴里面有两口石棺,一大一小,打开小棺,里面空空的,没尸体也没任何陪葬品。

    打开大石棺,里面居然还有一层棺木,是一种木材,稍加辨认,韩孔雀就知道这是金丝楠木,看来传说是不对的。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

    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意思就是,元朝皇帝死后,既不用棺椁,也不用殉葬品,而只是把圆木一分为二,从中劈开,“凿空其中,类人体大小合为棺”,然后“置遗体其中”,接着“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最后送到凌园之地。

    现在看来,不管是谁,也不会那么随意的对待自己长辈的尸体,不过,在这里倒是有了点薄葬简丧的意思,因为这里面的两具尸体,除了衣服就什么陪葬品都没有了。

    在棺木里躺着两个人,一男一女,尸体眉毛胡须俱在,栩栩如生,没有腐烂,连穿着的丝绸衣服也没有一点腐蚀。

    这两具尸体着装都是汉人服饰,而且是金锦。

    金锦,汉人特有的技术,在当年的金国、西夏、蒙@古都没有的技术,而且这些完整的衣物,全是汉人穿着的单衣。

    在北方,气候寒冷,最冷的时候到零下30度左右,蒙@古人一般都穿着裘皮大衣。

    而这两个却穿着汉人的丝绸单衣,还记得马王堆的那件素纱禅衣,这两人穿的完全可以媲美马王堆出土的丝绸单衣。

    “外面堆砌了那么多宝物,没想到棺椁之中居然什么都没有。”金妖有点失望。

    木灵道:“这些金棉也算不错。”

    韩孔雀道:“防腐做的也很好。”

    到现在都没有腐烂,说明采用了特殊的手段,就是不知道用的是药物,还是宝物。

    “收起来?”黄山问道。

    韩孔雀点了点头,这次考古差不多完成了,不过还是有点遗憾的,最后南宋的那些东西居然没有出现在这里。

    “这里最多出现了金国和北宋的宝物,那么南宋的呢?”韩孔雀还没有说什么,金妖就问了出来。

    木灵道:“南宋是被忽必烈攻破的,如果有宝物,肯定埋葬在了忽必烈的坟墓之中了。”

    “说的对,这么多年以来,元帝国的帝陵就没有一个人发现,那么在这里发现了成吉思汗陵,是不是也能够找到忽必烈的陵墓?”这个时候,黄山跳起来道。

    韩孔雀一愣,这个他还真没有想过,不过,这种可能性太大了。

    “如果能够把历代蒙元帝国的帝陵全都挖了,那得挖出多少宝物?”金妖看着黄山,没想到傻大个也有激灵的时候。

    韩孔雀也笑了,他还以为这次考古结束了呢!

    没想到黄山一语惊醒梦中人,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把生和死看作是人生中的大事,一般的人死后都要进行厚葬,再贫困的人至少也要堆一桩坟墓。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帝王将相就更是奢靡了。

    元朝帝王为何没有陵墓?忽必烈到底埋在哪里?

    大多数帝王在即位后便开始筹建自己的陵墓,以后逐年增修,所以,皇帝在位时间越长,陵墓的规模就越大,如秦陵。

    然而,有一个现象很奇怪,在后人发现的众多帝王的陵墓中,唯独没有元朝皇帝们的陵墓。

    那座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成吉思汗陵”,埋葬的也不是一代天骄的真正遗骸。

    那陵园后殿的灵包中,安放的只不过是成吉思汗用过的马鞭,是一个象征性的灵柩。

    他的陵墓究竟在哪里,至今还是一个迷,那么,元朝的帝王们为什么没有陵墓呢?

    有书这样记载:元朝时期帝王的墓葬制度与其他朝代不同。

    他们吸取了过去帝王们那种“穷天下之力以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之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后“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采取了极其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难以发现而免遭发掘暴尸之痛。

    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那么元朝皇帝死了是怎么埋葬的呢?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最主要的一种说法就是薄葬简丧。

    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

    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

    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

    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

    这就是他们说的薄葬简丧,其实在那个时代,他们最重要的财富就是马匹、弓箭和食物,既然连最重要的东西都要陪葬了,哪还能够说是薄葬简丧?

    所以,作为元蒙的帝王,其陪葬品肯定是少不了的,而这一点在忽必烈之后,就更没有薄葬简丧这回事了。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实行汉法,也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

    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

    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依然俭朴如初,寿衣大多就是平时穿的衣服,随葬的器物也会比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剑一类的东西。

    当然,在他们看来,刀剑武器衣服这些都是不值钱的货,所以这样才是俭朴。

    而元朝皇族又自不同,特别是皇帝死后,和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随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时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也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

    另外为了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元朝在皇帝下葬地点上的史书记载也少得可怜,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这其实都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如果一位帝王其陵墓之中没有任何陪葬品,谁闲的蛋疼去掘你的坟?

    如果真实薄葬简丧,那就不用多长时间修坟了吧?

    可历史上的帝王,有几个是用几天时间修出自己的陵寝的?

    元朝皇帝的安葬是极为秘密的,就是因为秘密,所以才会被人怀疑里面陪葬了更多的宝物。

    据史载,诸帝皆葬于所谓漠北的起辇谷,蒙@古人把这块墓地称之为“大禁地”,既然什么东西都没有,还用隐藏的这么好吗?(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人间帝王朱元璋

    《蒙@古黄金史纲》作不峏罕哈勒敦,波斯学者拉施特《史集》多次明言成吉思汗的大禁地在不儿罕·合勒敦山。

    他的幼子抱雷,及孙蒙哥合罕,忽必烈合罕、阿里·不哥以及其他后裔也埋葬在那里。

    但另处又说靠近薛灵哥河之不答温都儿有成吉思汗的大禁地,除忽必烈外,唆鲁永帖尼别姬及所有其他宗王均葬于此。

    不管哪一种说法是对的,都说明,成吉思汗陵不是单单存在的,所以“元诸帝均葬于漠北起辇谷”,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

    后人考证,这个专葬帝王的起辇谷,位于现在的蒙@古国境内,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之间的肯特山,他们在这里挖坑埋人。

    而在挖坑时,先将泥土成块取出,编号依序放置一旁,待把棺椁放进去以后,再把取出的泥土依序放回原位,将挖出剩余的新土运到远处扔掉,这便算安葬完备。

    随后派一支嫡系部队封锁这一地区,禁止任何人入内。

    待次年长满野草,与其它地方没有任何区别,看不出一丝痕迹后才解除封锁。

    这样的地方,别人不好找,但对于韩孔雀来说,却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先不说他已经找到了成吉思汗陵,就算找不到,这么明显的特征,只要有时间,韩孔雀也能够找得到。

    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就跟历史记载的起辇谷十分相似,不管是位置,还是修建陵墓的方法。

    “我们真的要半空这里啊?”随着整理出来的空间越来越大,韩孔雀调集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有人录像,有人撤出地下各种建筑,剩下的人就把所有东西全都搬进混沌空间。

    这个时候,韩孔雀的家人也知道他发现了成吉思汗陵,所以不时还有一些过来观光的。

    这一天,成吉思汗陵搬运的差不多了,柳絮几女一块过来了,他们连孩子都带了过来。

    “你还真是不消停,几天没见就弄了这么大一个新闻。”秦明月看着韩孔雀道。

    “这个可不会上新闻。”韩孔雀哈哈一笑道。

    此时韩孔雀已经不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毕竟他还抱着韩凰,领着韩笑笑,就连韩凤也在他身边转悠。

    这些小孩子,可不适合出现在地下古墓之中,所以韩孔雀只能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寻宝活动,来到混沌空间跟自己的儿女相聚。

    “爸爸,那些人这的都被铁木真杀了?”韩笑笑眨巴着眼睛,依靠在韩孔雀怀中,有点害怕的道。

    此时整个混沌空间之中,最壮观的就是那无数金人和铜人,特别是那几万尊铜人。

    现在经过考证,那些金人确实是铁木真的金帐怯薛,不过里面没有真人,是完全用黄金铸造的金人。

    至于那些铜人,确实是熔铸了铜钱之后,用制造铜钱的铜合金铸造的,而这些人像的本体,也确实来自历史上的两次皇室大难。

    一次就是金人攻破北宋都城,抢掠的北宋皇族和贵族贵女,另外一次就是蒙@古人抢掠的金国皇亲国戚。

    这两次算是少数民族历史上大书特书的煌煌战功,所以就用这种方法记录下来了,而最后,他们全都出现在了成吉思汗陵之中。

    “历史上遭难的美女有多少啊!”大人不会害怕,所以他们全都参观过那批人像,里面就没有一个丑女。

    “所以美人薄命,不是说美人都命薄如纸,而是因为她们的美貌会招惹灾祸,让她们活的更加辛苦。”韩孔雀叹息道。

    “金国没有落的好下场,好像蒙@古人最后也被杀的没剩下多少。”秦明月突然道。

    韩孔雀摇了摇头道:“我们毕竟跟少数民族不同,传说朱元璋灭蒙@古至少上千万,这不过是一个传说,当年蒙@古人全都算上才千万人口,灭杀千万,肯定是不可能的。”

    柳絮此时笑着道:“朱元璋灭元之后,蒙@古人确实损失了上千万人口,这是不争的事实。”

    柳絮这么一说,连周美人也被引起了兴趣:“那时的蒙@古人种一共有多少?”

    韩孔雀笑着道:“那是蒙@古人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