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智慧谋略:权谋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人的饭要为那个人而牺牲,接受俸禄,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现在我不可能做我父亲的孝子了,还能不做国君的忠臣吗?”拿起鼓槌来击鼓,杀掉白公,他的父亲也被杀了。
楚王赏给他一百斤金,申鸣说:“吃人主的饭,又躲避人主的难,不是忠臣;为安定人主的政权,而杀了父亲,不是孝子;不可能同时兼备两种名分,不可能同时保全两种行为。如果这样活着,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下?”于是就自杀了。
15。 杞梁与华舟
齐庄公将要###莒,并为此设立了享受五乘爵禄的勇士职位,而只有杞梁和华舟不在其内,所以他们回来就不吃饭,他们的母亲说:“你活着的时候不讲道义,死后也没有名气,即使你们是五乘之宾,谁不讥笑你?你活着的时候重道义,死后也有名气,那么那些车上的宾客全都在你之下。”于是就催他们吃饭,吃过饭以后才走。杞梁和华舟陪庄公坐一部车子一直开到莒,莒人迎战他们,杞梁、华舟下车打斗,虏获了披甲之士三百人,庄公阻止他,说:“你们停止,我跟你们共有齐国。”杞梁、华舟说:“你带了五乘勇士,而舟梁并没份,是小看我们的勇猛;临敌遇难,拿利来阻止我,是污辱了我们的名声;深入敌阵,多杀敌人,是人臣该做的事,齐国的利益,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于是就前进打斗,把敌人的军阵都打溃散了,三军不敢抵挡。
攻到莒城下,莒人拿炭放在地上,舟梁二人不能进去,隰侯重站在一边说:“我听说,古时候的士人,冒险赴难,他的去就根据一个标准,来,我帮你越过炭。”隰侯重掌盾伏在炭上,两个人踩着他的背攻进去,彼此看了一下哭起来。华舟最后才停止不哭,杞梁说:“你没有勇气吗?为什么哭得这么久?”华舟说:“我哪里是没有勇气,是他的勇气跟我一样,而他又比我先死,因此我感到悲哀。”
莒人说:“你们不要死战,我同你们共有莒国。”杞梁、华舟说:“离开自己国家,投降敌人,不是忠臣;离开自己的君长,接受别人赏赐,也不是正当的行为;何况在鸡叫时就约好了,到中午就忘记了,是不守信的。深入敌阵,多杀敌人,是大臣的事,莒国的利益也不是我所知道的。”于是就前去打斗,杀了二十七个人才死去,杞梁的妻子听到了伤心痛哭,城角都被哭崩陷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士可杀而不可辱(4)
16。 雍门子狄为国自杀
越国军队侵犯齐国,雍门子狄请求为国牺牲,齐王说:“战鼓的声音都还没有听到,长短的武器都还没有接触到,你何故一定要牺牲呢?这难道是做人臣的礼节吗?”雍门子狄答道:“我听说,以前帝王在园囿里打猎,车子的左边车轴发出声音,车右边的驾驶要牺牲,王问:‘你何故一定要牺牲?’车右答道:‘因为那种声音对人主不尊敬。’王说:‘左毂发出声音是造车子的人的罪过,这跟你有何相干?’车右说:‘我没有看到工匠,只听到这种声音对人主不尊敬。’于是就刎颈自杀,你是不是知道有这种事?”齐王说:“有的。”雍门子狄说:“现在越国军队侵犯到齐国,惊动了君王,难道它不如左毂鸣的严重吗?车右可以为左毂鸣而牺牲,而我难道就不可以为越国武力的侵犯而牺牲?”于是就刎颈自杀。
这一天越人带领甲兵退回七十里,说:“齐国大臣如果都像雍门子狄,将使越国的社神得不到祭祀。”于是带领军队回国。齐王用上卿之礼来葬雍门子狄。
17。 子囊殉国
楚国将要同吴国作战,楚国兵力单薄,而吴国兵力雄厚。楚将军子囊说:“我攻打吴国一定失败,对不起皇上又损失了土地,一个尽忠的臣子不忍心这样做。”没有向皇上复命,就命令士兵撤退,一直走到郊野,又派人向皇上复命说:“我愿意牺牲。”皇上说:“子大夫遁逃,以为对国家有好处,现在真正有了好处,子大夫不要死吧!”子囊说:“如果遁逃的人没有罪,那么后代那些做人臣的人,以不利为借口都像我一样的遁逃,如果是这样,那么楚国终将是天下最衰弱的一国,我请求一死报国。”离开了皇上就自杀了。
皇上说:“如真的是如此,我要成全子大夫的节义。”于是就为他准备三寸厚的桐棺,并且把斧质附在上面,以表彰他的殉国。
18。 成公赵枯槁而死
宋康公攻打阿,杀了单父,成公赵说:“当初我不晓得,以为我在千乘之国,而万乘之国就不敢去###他,在万乘之国,而天下就不敢去###他。现在我在阿,而宋康公杀了单父,我无法自立,一定要杀宋康公。”
成公赵就到宋国去杀宋康公,结果等了三个月还没有见到。有人说:“为什么不趁邻国使臣晋见的机会去杀他。”成公赵说:“不可以,我趁邻国使臣晋见的机会而去刺杀他,那么将要让后代的使臣失信,节杖也不可靠,都说是成公赵所为造成的,决不可以。”有的说:“为什么不趁群臣引见辩士时去刺杀他。”成公赵说:“不可以,我如果那样去刺杀他,那么后代的忠臣也不被国君信任,而辩士也不会为国君所用,都说是成公赵所为造成的,决不可以这样做。我听说古代那些志士,发怒的时候就想到情理,危急的时候就不忘记义,一定要严肃自己的行为去追求它。”
过了一年,宋康公病死,成公赵说:“廉洁的人不侮辱自己的名节,信义的人不败坏自己的操守,现在我在阿,宋康公屠杀单父,是侮辱了名节;要杀宋康公,一年还不能,是败坏了自己的操守。我假如这样地活下去,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天下的士人。”于是就在彭山上站着枯槁而死。
19。 田基逃赏
佛肸凭借###县而反叛,设置了食邑和鼎说:“支持我的封给他食邑,不支持我的,要烹煮他。”###的那些士人都归附他。只有城北田基最后一个到,撩起袖子就要跳进鼎里,说:“我听说,一个重义气的人,就是卿大夫的名位摆在面前,如不合乎道义也照样不接受;斧钺在后紧跟着,只要合乎义,就是要死也不必怕。”于是就撩起衣袖将要跳进锅里,佛肸摆手制止了他。后来,赵简子攻伐并获得###,奖赏有功的人,第一个奖赏田基。田基说:“我听说廉洁之士不羞辱别人,就这样接受平定###之功,那么###的士人将终身感到惭愧。”就背负着他的母亲向南逃到楚国去。楚王欣赏他的操守,就用司马之礼对待他。

士可杀而不可辱(5)
20。 邢蒯以死报乱君
崔杼杀了齐庄公。邢蒯 出使晋国回来,他的仆人说:“崔杼杀了齐庄公,你将怎么样?”邢蒯 说:“赶快驱车,我将去以死报君。”他的仆人说:“人主不像人主,四周的诸侯没有不知道的,你去为他牺牲值得吗?”邢蒯 说:“你真会说话,可是太晚了。你如果早点告诉我,我能去规劝他,谏诤不听,我就离开不干,现在既不能规劝又不能走;我听说:吃人家的饭就要为人家而牺牲,我现在既然是吃乱君的俸禄,又怎能在治君之世死?”于是就驱车去以死报答国君。
他的仆人说:“别人有乱君尚且以死报答他;我有治长,怎可不以死报答他呢?”就把辔结好,然后在车上自杀。
君子们听到说:“邢蒯 可以说守住他的节操又能为义而死;死,是一个人所难做到的,仆人的死虽不能算是合乎道义,可也算是有志气的人。”《诗经》上说:“早晚都不要懈怠,要勇于任事。”邢生就是这样的人。孟子说:“一个勇士随时不要忘记牺牲他的生命。”仆人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人。
21。 王歜之死
燕昭王派乐毅###齐国,闵王死了。燕兵刚抵达齐国,听到盖邑人王歜很贤能,就告诫三军说:“围绕盖邑附近三十里的地方不要走进去。”就是因为王歜的缘故。不久,燕昭王又派人对王歜说:“齐人都很尊重你的义气,我要派你为将军,把万家的土地封给你。”王歜一再辞谢燕人的好意。燕王说:“你如果不听,我将要派军队来屠杀盖邑的人。”王歜说:“忠臣不效忠两个人主,贞洁的女人不嫁两个丈夫;齐王不听我的劝告,所以我要离开他回去种田。国家既然要危亡了,我也活不成,现在又被士兵们所劫持,做你的将军,是等于帮助桀做坏事,与其无义地活着,倒不如死了的好。”于是就把自己的躯体悬挂在树枝上,用力勒断自己的脖子而死。
齐国的大夫们就说:“王歜是个平民,还讲义气,不肯背叛齐国投降燕国,何况是吃国家薪俸的人?”于是大家就约好一起到莒去,求公子赶快登基立为襄王。
22。 以死为朋友辩护
左儒和杜伯是要好的朋友,同是周宣王的大臣。宣王指出杜伯的罪过将要杀他,左儒在宣王面前替杜伯讲情,来回讲了九次,但是宣王仍没有答应,并且说:“不要国君,偏私朋友,这就是你做的事吗?”左儒答道:“我听说,君王好而朋友不好,那么就要顺着君王的意思来残杀朋友;朋友好而君主不好,那么就带着朋友离开君王。”宣王发脾气地说:“你能解释清楚就放你一条活路,解释不清楚就是死路一条。”左儒答道:“我听说古时的志士不枉屈仁义而轻言牺牲,也不苟且求生,所以我了解人主的过失,愿用死来说明杜伯无罪。”宣王杀了杜伯,而左儒也一同殉难。
23。 朱厉附殉君主
莒穆公有一个臣子叫朱厉附,侍奉穆公,但不被穆公所赏识。朱厉附就离开穆公,冬天住在山林里吃栗子,夏天就住在河边湖边吃菱藕。穆公遇难死了,朱厉附将要一同去殉难。他的朋友说:“你侍奉穆公而不被他所赏识,现在穆公遇难你也一同去殉难,我看恐怕不妥吧!”朱厉附说:“当初我以为穆公不了解我,现在穆公死了而我不死,是他果然不了解我;我一定要去牺牲,来激发天下那些不了解人臣的君主。”于是就去殉难了。
24。 子倍为父而亡
楚庄王在云梦打猎,打中科雉,申公子倍要去夺过来,庄王要杀他。大夫们就劝告说:“子倍很自爱,同你争夺雉,一定有他的理由,你姑且把真相弄清楚。”不到三个月,子倍生病死了。邲之战,楚国大胜晋国,回去赏功,申公子倍的弟弟向王请赏说:“别人是在军旅中立功劳,我的哥哥是在车下立的功劳。”庄王就问:“这话怎么说?”答道:“我的哥哥读到一本古书,上面记载:打到科雉不出三个月一定会死,我的哥哥要去夺得它,果然短命死了。”庄王下命令到府里把古书找出来看,上面果然有记载,于是就厚赏他。

有德者得天下(1)
1。 圣人治天下
圣人对待天下老百姓,就像把他当作小孩子一样地看待啊!饿了就让他吃饭,冷了就替他穿衣;养育他,使他成长,就怕他长不大。《诗经》上说:“小的甘棠树,不要砍伐掉,树旁有召伯探听民意用的小草房啊。”《传》上也说:陕西以东的地方,由周公负责治理,陕西以西的地方,由召公负责治理。召公当蚕桑农忙的时候施政,为了不影响人民的农事,所以不入城邑,就暂住在甘棠树下的草房里,听取人民的意见,陕西一带的人都能各得其所,所以后来的人怀念他,歌颂他,怀念他用言语表达出来,表达得还嫌不够,就赞叹他;赞叹得还嫌不够,就歌颂他。诗情就这样慢慢地累积,越积越多,多了就表现出来,表现要有方法,才能获得他应有的地位。老百姓赞美他的仁政,对他表示敬意,所以不砍甘棠树,这样政治教化还有什么行不通的呢!孔子说:“我从甘棠树那里,就想到宗庙的威严。因为非常尊敬他的为人,也就一定尊敬他的地位,让万物各得其所,古代圣王的理想恐怕离此不远吧!”
2。 孔子为理想而奔波
仁人的德教,在内心中时时有不忍心的感觉,待人处事,一片真诚。因为他心中有不忍心的感觉,所以当他治天下的时候,好像拯救快被淹死的人一样。看见天下弓虽。暴的欺负弱小的,多的欺负少的;还有那些年幼无依,伤残无助的,对他们的遭遇都表示同情。所以孔子游说经历七十二君,希望他的政治理想能够实现,让老百姓生活幸福,每个人都能各安其所,万物都能很和乐地生生死死,但始终没有遇到这种机会。所以看到麒麟出现就很悲伤,哀叹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他的恩泽不能广被大众,于是只有作《春秋》,把素王的道理告诉后人,但他并没有忘记继续对人民施恩惠。因此后代的帝王尊崇他,志士们效法他,读他的文章,传到今天仍然还不断绝,这是他道德的影响力。《诗经》上说:“奔走效劳,为的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就是指此而说的。
3。 有德者有福报
圣王广布仁德,施舍恩惠,并不是要老百姓报答他。
祭祀祖先和天地山川,也不是要鬼神报答他;山高了就容易产生云雨,水深了就有蛟龙;君子修养自己的道德,福禄自然就会来。有阴德的人一定有阳报,有隐行的人一定有显著的名声。以前不整修沟渠防堤,水就变成了灾害,夏禹开凿龙门和伊阙,治理了水患,让人民能够住在陆地。老百姓不相亲近,五伦也不和顺,契就教君臣要明白君臣的本分,父子要相亲爱,夫妇要各守本分,长幼要有尊卑之序。田野荒芜,粮食生产不够,后稷教老百姓开发荒地,先施肥然后种稻子,让老百姓都能丰衣足食。所以禹、契、后稷他们的后代没有一个不是君临天下的,这是有阴德的原因。周朝衰颓,礼义也不存在了,孔子就拿夏商周的典章制度教导后代,所以他的后代到现在仍然没有断绝,这是有隐行的原因。
4。 让天下人各得其所
《周颂》上说:“年成好的时候,黍醴都丰收,盛满了仓库,多得难以计算,做酒做醴,献给祖先,配合各种礼物,希望降福给所有人民。”《礼记》上说:“上牲没有了,就用下牲,下牲没有了,那么就没有东西供祭祀了。”由于违背礼节,便会引起不快。所以圣人对于天下,好像坐在厅堂上一样,现在假定满堂的人都喝酒,只有一个人独自对着角落在哭泣,那么满堂的人都因此感到不愉快。圣人对于天下,好像坐在厅堂上一样,只要有人没有得到安置,那么堂上的祖先一定不乐,就是孝子,这时也不敢拿着东西进献。
5。 道德比山川重要
魏武侯顺西河而下,在半路上对吴起说:“河山是多么的美丽险要!这真是魏国的宝。”吴起答道:“人主的道德重要,河山的险要并不重要。以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是鄱阳湖,由于自己不重视德义,终被夏禹灭亡;夏桀的时候,左边是河济,右边是太华,南面是伊阙,北面是羊肠,由于施政残暴不仁,终被商汤放逐;殷纣王的时候,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北面有常山,南面有大河,也由于施政残暴不仁,终被周武王灭亡。从这些例子看来,在乎人主的仁德,不在乎河山的险要。假若人主不注重自己的品德,船上的人都是你的敌人。”武侯说:“说得好极啦!”

有德者得天下(2)
6。 有大气度才能定天下
周武王灭掉殷朝,召见太公问他道:“对于殷朝的士人和老百姓应该如何处理?”太公答道:“我听说爱护某一个人,往往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一同爱护;厌恶一个人,往往连他的其余的小官吏也一起厌恶;把对手全部杀光,不留一个,怎么样?”王说:“不可以这样做。”太公出来,邵公进去,王说:“怎样办才好?”邵公答道:“有罪的人就杀掉,无罪的人就让他活着,怎么样?”王说:“不可以。”邵公出来,周公进去,王说:“该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